第159章 劍閣異象
字數:4838 加入書籤
紫霄仙宗懸劍閣頂層的祖師畫像突然無風自動,畫中初代祖師的眼睛泛起一抹靈光。正在整理典籍的莫懷遠手中玉簡"啪"地落地,藏經閣內三千道藏同時震顫,書頁嘩啦作響。
"宗主!"莫懷遠急匆匆趕到主峰大殿,卻見陸長生早已負劍而立,眉心劍印微微發亮。紫霄無塵劍懸於身側,劍身倒映著懸劍閣頂層的異象。
楚雲河踏劍而來,玄天劍不斷發出預警劍鳴:"各峰劍池靈氣突然向懸劍閣匯聚。"程禹的青藤劍從地脈傳回的畫麵更令人心驚——七十二峰地底靈脈正在形成新的循環,而樞紐正是那座看似普通的閣樓。
眾人趕到懸劍閣時,整座建築已被七彩霞光籠罩。阿翠心劍剛觸及光幕,劍身就映照出閣內景象——祖師畫像前跪坐著七道虛影,正是當年鎮守劍池的七脈首座。
"劍來。"陸長生突然開口。紫霄無塵劍與黑劍"返璞"同時出鞘,雙劍交叉指向光幕。霞光如水流般分開,露出通往頂層的階梯。每級台階上都浮現著一式紫霄劍招,從基礎到精深依次排列。
莫懷遠剛要踏上台階,最底層的劍招突然實體化,一道劍氣直取咽喉。楚雲河玄天劍及時格擋,卻被震退三步:"是祖師親傳的試劍階!"
陸長生獨自踏上台階,每走一步就有一式劍招襲來。從最基礎的"蒼鬆迎客"到精妙的"星河流轉",七百二十級台階對應七百二十式劍招。雙劍在手中翻飛,將每一式都完美複現又加以改進。
走到第三百六十階時,台階突然變得透明,下方顯現出七十二峰全景。每座山峰都有一道劍光射來,融入陸長生周身劍氣。楚雲河等人驚訝地發現,宗主演練的劍招開始包含各峰特色,玄天峰的淩厲、青木峰的綿長、靈藥峰的變幻...
阿翠心劍突然示警:"最後九階是心劍考驗!"隻見最高處的台階籠罩在迷霧中,隱約可見九個人形輪廓持劍而立。
陸長生踏上第七百一十二階時,迷霧中走出第一個劍客——赫然是少年時的自己。青澀的劍招卻帶著一往無前的氣勢,每一式都直指要害。
"這是...問心劫。"莫懷遠翻遍劍典得出答案,"祖師設下的最後考驗。"
第二個出現的是執掌紫霄仙宗初期的陸長生,劍法已臻化境;第三個則是與血劍門主替身對決時的巔峰狀態...九道身影,代表陸長生劍道生涯的九個關鍵階段。
黑劍"返璞"突然脫手,獨自迎向九道身影。樸實無華的劍招對上精妙絕倫的劍法,卻每每在關鍵時刻以最基礎的動作破解殺招。當最後一具身影被點中眉心消散時,九道劍意精華盡歸黑劍。
頂層祖師畫像突然飄落,在陸長生麵前徐徐展開。畫中祖師的眼睛竟然轉動,目光落在雙劍之上。紫霄無塵劍突然分解成三百六十道劍氣,黑劍"返璞"則化作最原始的劍意本源。
"原來如此。"陸長生恍然大悟。三百六十道劍氣重新組合,融入劍意本源後重鑄劍身。新生的長劍通體澄澈如水晶,劍鍔處隻刻著一個古樸的"一"字。
畫像中的祖師微微頷首,整幅畫化作流光沒入劍身。懸劍閣突然劇烈震動,各層書架上的典籍自動飛出,在閣頂形成巨大的劍形虛影。莫懷遠驚呼:"是《紫霄劍典》的真本靈韻!"
劍形虛影緩緩降落,與陸長生手中新劍融合。刹那間,紫霄仙宗境內所有劍器同時出鞘,無論弟子佩劍還是劍池古劍,盡數飛向懸劍閣。萬千劍器環繞閣樓旋轉,形成壯觀的劍氣洪流。
楚雲河玄天劍突然掙脫控製,投入劍流之中。緊接著程禹青藤劍、阿翠心劍、農向陽藥劍紛紛飛去。各峰首座驚訝地發現,自己的本命劍器正在劍流中蛻變,劍身上逐漸浮現出與陸長生新劍相似的道紋。
"這是萬劍淬真。"莫懷遠激動得聲音發顫,"古籍記載,唯有劍道通神者才能引發的異象!"
七十二峰劍池同時沸騰,池底飛出道道劍靈虛影。這些曆代劍修的殘念在懸劍閣上空組成巨大劍陣,陣眼正是陸長生手中那柄澄澈長劍。
萬劍歸宗的異象持續了整整七日。當最後一道劍靈虛影融入新劍,懸劍閣後方山崖突然裂開,露出隱藏的碑林。三百六十座劍碑整齊排列,每座碑上都刻著一式失傳劍招。
陸長生手中長劍輕吟,劍尖射出一道澄澈劍光。劍光在碑林上空分化三百六十道,分別沒入對應劍碑。被激活的劍碑陸續亮起,碑文浮空而起,在空中重組為完整的《紫霄劍經》。
"這才是真正的傳承..."莫懷遠老淚縱橫。藏經閣內所有劍道典籍自動焚毀,灰燼中飛出無數光點,如百川歸海般投向碑林。
楚雲河突然發現玄天劍回來了,劍身上多了一道與劍碑同源的紋路。其他首座的佩劍也相繼回歸,每柄劍都帶著獨特的劍意感悟。
碑林中央升起一座七色劍台,陸長生持劍而立。各峰劍池突然射出靈氣光柱,在劍台上方交織成立體陣圖。阿翠心劍映照出驚人畫麵——每口劍池底部都浮現出一枚劍印,與各峰首座佩劍上的道紋遙相呼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宗主,這是..."程禹青藤劍感應到地脈異動,"劍池在認主!"
紫霄仙宗立派以來,劍池始終是無主之物。此刻各峰劍池卻與首座佩劍產生共鳴,意味著從此每口劍池都有了專屬鎮守者。農向陽的藥劍最先完成共鳴,靈藥峰劍池水麵上浮現出百草劍紋。
陸長生手中長劍輕點劍台,七十二道劍意分別投向各峰。每道劍意都蘊含著對應峰頭的傳承精髓,楚雲河等人接引劍意入體時,周身劍氣頓時暴漲三成。
當最後一座劍池完成認主,懸劍閣外表開始剝落。斑駁的漆皮褪去後,露出內裏晶瑩如玉的材質——整座閣樓竟是用劍心玉砌成!這種傳說中的煉劍至寶,指甲蓋大小就價值連城。
莫懷遠顫抖著觸摸劍心玉壁,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浩瀚劍意:"難怪...難怪懸劍閣能承載《紫霄劍典》……"
閣內結構也發生劇變,原本的七層變成九層,新增的頂層匾額上寫著"問心"二字。陸長生手中長劍突然飛向頂層,在門前化作一道光幕。光幕上浮現文字:"持"一"字劍印者,可入問心"。
各峰首座佩劍上的道紋同時亮起,在劍閣外壁投射出立體陣圖。陣圖核心處,赫然是初代祖師留下的一道未解劍題...
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劍題懸疑
那道劍題看似簡單——"何為劍道?"四個字懸浮在陣圖中央,每個筆畫都由無數細小劍痕組成。楚雲河玄天劍剛嚐試解讀,就被一道無形劍氣擊退。
"不是武力能解的..."阿翠心劍映照出劍題本質,"這是道心拷問。"
莫懷遠翻遍新生劍典,發現末頁記載:"九脈首座齊聚,各述劍道真解,可啟問心之門。"但眾人細數之下,紫霄仙宗明明隻有七脈。
程禹青藤劍突然指向主峰後山:"那裏!"隻見兩座隱藏的副峰正在雲霧中若隱若現,峰頂各有一口微型劍池泛著異色光芒。
"煉器峰與藏經閣..."張鐵山恍然大悟,"原來我們兩脈也具資格!"
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九脈齊聚
張鐵山鍛造錘突然脫手,在空中化作一柄造型奇特的重劍。莫懷遠的劍典則分解重組,形成一柄由書頁構成的軟劍。兩件非傳統劍器各自引動一座副峰的劍池,完成認主儀式。
至此,紫霄仙宗九脈首座全部歸位:玄天峰楚雲河、青木峰程禹、心劍峰阿翠、靈藥峰農向陽、煉器峰張鐵山、藏經峰莫懷遠,以及三位隱脈首座。各峰劍池靈氣貫通,在空中交織成九宮劍陣。
陸長生手中"一"字長劍突然分化九道劍光,分別沒入九脈首座眉心。每人腦海中都浮現一段獨特的劍道感悟,正是回答劍題的關鍵。
"諸位。"陸長生聲音平靜,"隨我登問心閣。"
九人各持劍器踏上懸劍閣台階,每上一層,佩劍上的道紋就明亮一分。當來到第八層時,階梯盡頭的光幕浮現九道劍痕缺口,形狀與各人佩劍完全吻合……
楚雲河玄天劍率先歸位,淩厲劍氣激活第一道缺口。緊接著程禹青藤劍、阿翠心劍相繼嵌入。隨著九脈佩劍全部歸位,光幕如水波般蕩漾開來,露出問心閣真容——空蕩蕩的閣內隻有一麵銅鏡,鏡麵模糊不清。
陸長生持劍走近,鏡中突然浮現初代祖師身影。老人目光如電,聲音直接在眾人識海響起:"劍道為何?"
九脈首座同時開口,答案卻各不相同。楚雲河答"殺伐",程禹說"生機",阿翠道"明心"...每個答案都引動對應的佩劍共鳴,在銅鏡上留下一道痕跡。
當最後一人答完,陸長生輕撫劍身:"劍即是我。"簡簡單單三個字,卻讓"一"字長劍突然澄澈如初,鏡中的祖師虛影露出滿意微笑。
銅鏡轟然破碎,鏡後露出一條通往未知之處的懸空劍道。劍道盡頭雲霧繚繞,隱約可見一座古樸的青銅劍門,門上刻著紫霄仙宗早已失傳的祖訓...
劍門上的文字逐漸清晰:"入此門者,當承紫霄劍宗道統"。每個字都蘊含著淩厲劍意。
喜歡長生從撿到太古玄龜開始請大家收藏:()長生從撿到太古玄龜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