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銅牌密碼
字數:4947 加入書籤
第一節:血染的銅牌
暴雨持續了三天三夜。齊默蜷縮在木屋二層的床鋪上,右手食指已經完全鈣化,珊瑚狀的增生組織正緩慢地向手掌蔓延。林英塞給他的銅牌放在床頭櫃上,在雷光中閃爍著詭異的金屬光澤。
第四天淩晨,齊默被某種黏膩的聲響驚醒。銅牌正在桌麵上自行移動,邊緣滲出藍綠色的液體,在地板上畫出一幅微型島圖。更可怕的是,那些液體組成的地形輪廓會隨著屋外的潮汐聲改變——海岸線在退縮,教堂位置在不斷移動。
"它在記錄真實的島嶼。"阿泰的聲音突然從窗外傳來。老人渾身濕透地站在雨中,鱗片狀的皮膚上布滿新鮮的傷痕,"每次測繪員開始發現真相,島就會...改變形狀。"
齊默抓起銅牌衝向碼頭。石碑上的德文銘刻再次變化,現在寫著:"1921年7月,第六任測繪員失蹤,次日島西岸新增珊瑚礁300米"。雨水衝刷著石碑表麵,那些文字像是有生命般微微蠕動。
回到木屋時,雙胞胎正站在門口。大康的右眼已經完全變成灰白色珊瑚質地,小康的指甲增長了一倍,呈現出半透明的藍色。他們中間放著一個鐵皮箱,箱蓋上用血寫著"24"。
"總島辦送來的新裝備。"小康的聲音帶著奇怪的共鳴,像是兩重聲線在同時說話。
箱子裏是一套1940年代德國製的精密測繪儀,每件工具上都刻著"u234"的編號。齊默拿起遊標卡尺時,金屬表麵突然浮現出細小的德文字母:"er isst, ird geessen"測量者終被測量)。
第二節:巴鵬的滑翔翼
暴風雨暫歇的間隙,一架簡陋的滑翔翼掠過漁村上空。齊默衝到屋外時,那個自稱巴鵬的年輕人已經降落在教堂廣場上,他的飛行器骨架是用二戰時期的飛機殘骸拚湊的,蒙皮上布滿修補痕跡。
"第七任測繪員,1958年到任。"巴鵬解開安全帶,露出脖頸上深深的銅牌勒痕。他的眼白呈現出不自然的藍色,與林英如出一轍。"我逃了六十年,但他們總能找到我。"
巴鵬的背包裏裝著一本發黴的筆記,裏麵記錄著令人毛骨悚然的發現:
"1958年9月15日:發現教堂地下室的水晶鍾比標準時間快13分鍾...但島上所有鍾表都以此為準..."
"1958年10月2日:阿泰今天給了我一塊鯨魚椎骨,上麵刻著未來三天的潮汐記錄..."
"1958年10月22日:明白了!他們不是在測量島嶼,而是在用測繪員校準時間..."
筆記最後一頁貼著張泛黃的照片:十二個穿不同年代服裝的人站在教堂前,每個人都拿著測繪工具。最讓齊默震驚的是,照片角落裏那個穿1970年代的確良襯衫的年輕人,分明是現在的碼頭老人林建國。
"看看這個。"巴鵬從懷裏掏出個鏽跡斑斑的懷表。當齊默觸碰表蓋時,周圍的景象突然扭曲——教堂變成了青銅材質的巨大儀器,漁村的房屋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排列整齊的珊瑚標本架。更可怕的是,木屋位置站著十二個模糊的人影,正在用各種儀器測量一個發光體。
幻象消失後,巴鵬的嘴角滲出藍綠色液體:"每月十五日,時間屏障最薄...明天你必須..."
他的話被突然出現的雙胞胎打斷。大康手裏拿著齊默從未見過的儀器——一個青銅製成的六分儀,刻度盤上刻著浪花紋樣。
"校準時間到了。"兩人異口同聲地說,聲音裏帶著非人的共鳴。
第三節:七礁藏經洞
根據銅牌上浮現的坐標,齊默在退潮時潛入了第七礁區的水下洞穴。洞口被人工修葺過,石壁上刻著十二種不同年代的禁入標誌,從清代的官印到日文的"立入禁止",最下層是德文的"achtung"。
洞穴深處堆放著二十三個青銅箱子,每個都刻著測繪員的姓名和任期。齊默找到標著自己名字的那個,箱鎖竟是活體珊瑚構成的,接觸到他的血液才緩緩打開。
裏麵放著一本用鯊魚皮裝訂的冊子,扉頁上寫著"第二十三次觀測記錄"。翻開第一頁,齊默的血液幾乎凝固——上麵詳細記錄著他抵達島嶼後的所有活動,包括許多他確信從未告訴過任何人的細節:<,受試者首次發現手指鈣化..."
"...6月16日,受試者在夢境中見到海底城市..."
"...6月17日,受試者與采珠女接觸,信息汙染程度+17..."
更可怕的是後半部分,那些尚未發生的記錄:
"...6月25日,受試者將發現教堂地下室的水晶鍾..."
"...7月3日,受試者右手肘關節完成珊瑚化..."
"...7月15日,第二十三次校準完成,時空錨點確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洞穴深處突然傳來水花聲。齊默轉身時,手電筒照到了最裏麵的石壁——上麵釘著十二具幹屍,每具屍體的右手都變成了測量工具的形狀。最新那具還在滴水的屍體是...林英。她的藍色眼珠已經被挖走,空洞的眼窩裏塞著一塊刻滿符號的珊瑚。
石壁下方放著個小祭壇,上麵擺著個透明的水晶鍾。鍾麵沒有數字,隻有不斷變化的浪花紋樣。當齊默靠近時,鍾裏的液體突然沸騰,浮現出一張人臉——是那個貴賓飯店裏穿長衫的老者,現在他正透過鍾麵直勾勾地盯著齊默。
"終於見麵了,第二十三個。"老者的聲音直接回蕩在齊默腦海中,"準備好成為新刻度了嗎?"
第四節:倒流的懷表
齊默逃回木屋時,發現巴鵬的懷表遺落在床頭。表蓋內側刻著一行小字:"當兩針重合時,真相顯現"。
暴雨再次降臨。齊默盯著懷表,看著正常指針與紅色指針緩緩接近。當兩者重疊的瞬間,整個房間突然陷入詭異的靜止——雨滴凝固在空中,煤油燈的火焰變成固態的藍色晶體。
更可怕的是,窗外的一切都在倒流:退潮變成漲潮,飛鳥倒著飛行,連雙胞胎的身影也在倒退著走路。隻有齊默和懷表不受影響。
他衝出木屋,發現整個世界變成了巨大的測量儀器:教堂是主齒輪,漁屋是刻度盤,海浪成了不斷擺動的指針。在教堂尖頂上,坐著那個穿長衫的老者,正在用齊默的測繪儀觀測天空。
"時間到了。"老者的聲音直接傳入齊默腦海,"第二十三次校準。"
齊默低頭看懷表,發現紅色指針正在吞噬正常指針。隨著吞噬進度,他右手珊瑚化的部分開始加速蔓延。就在危急關頭,阿泰突然出現,用漁網罩住了懷表。
"記住!"老人嘶吼著,鱗片下的血管爆出藍綠色熒光,"他們不是要測量島...是要用島測量..."
暴雨聲突然恢複,幻象消失。齊默渾身濕透地站在碼頭上,懷表在他掌心劇烈震動。表蓋彈開的瞬間,他看見裏麵不是機械,而是一小塊蠕動的珊瑚,表麵浮現出林英最後的口型:
"找——潛——艇——"
第五節:u234號的秘密
暴風雨稍歇,齊默再次潛入第七礁區。這次他直接遊向潛艇殘骸的指揮塔,在艇長室的暗格裏發現了真正的航海日誌。
日誌用德文記載著令人毛骨悚然的真相:
"1945年5月1日:今日接收柏林最後指令。12箱"測量單元"不是武器,而是活體計時器...教授說它們能創造時空錨點..."
"5月3日:克勞斯少校瘋了。他堅持說貨艙裏的箱子在唱歌...今早發現三號箱自行打開,裏麵的珊瑚狀物質組成了人臉..."
"5月5日:抵達預定坐標。投放時七號箱突然發光,兩名船員被光線照到後開始珊瑚化...他們的右手變成了測量工具..."
日誌最後夾著一張發黃的照片:十二個德國軍官站在甲板上,中間是個穿長衫的中國老者。照片背麵寫著"時空校準小組,1945"。
齊默在艇長床鋪下找到了最關鍵的發現——一個密封的青銅筒,裏麵裝著泛藍的膠片。對著手電筒光,他看到膠片上記錄著某種儀器的設計圖:以珊瑚教堂為中心,十二個測量點呈放射性分布,每個點都標注著不同年代的日期。圖紙角落蓋著"總島辦"的印章,日期卻是...1923年。
當齊默浮出水麵時,月光下站著雙胞胎和那個穿長衫的老者。三人圍著一塊刻滿符號的石碑,大康正在用齊默的遊標卡尺測量石碑上的刻痕。
"啊,第二十三號樣本。"老者微笑著抬頭,他的眼睛已經完全變成了珊瑚質地,"正好趕上最終校準。"
齊默突然明白了所有線索的含義:這不是普通的島嶼,而是一個巨大的活體測量儀器;曆任測繪員不是來繪製地圖,而是成為這個儀器的刻度;而明天月圓之時,他將成為第二十三個時空錨點...
暴風雨再次降臨,浪花中浮現出無數磷光組成的人形。他們整齊地排列在海麵上,每個人的右手都閃耀著珊瑚的冷光。最前排的那個身影,依稀是林英的模樣。
喜歡深海守島人請大家收藏:()深海守島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