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浪紋抉擇

字數:3179   加入書籤

A+A-


    第一節:係統最終確認函
    行政事務中心七樓半的辦公室門上,青銅門牌在齊默靠近時自動翻轉,露出背麵的德文標識:"zeiticegenung"時空事務處)。推門而入時,地板上的浪花紋瓷磚發出細微的共鳴聲,與齊默胸口的齒輪組產生共振。
    辦事員的辦公桌由一整塊珊瑚化石雕琢而成,桌麵上擺放著二十三套完全相同的印章,從最古老的青銅印到現代的電子簽章。當他調整青銅框眼鏡時,鏡片上閃過齊默過去二十三世代的投影。
    "理論上需要提前三個月預約。"辦事員的聲音像是從留聲機裏傳出來的,帶著輕微的機械雜音,"但鑒於您的情況特殊——"他拉開抽屜,裏麵整齊排列著二十三支鋼筆,每支筆尖都呈現出不同年代的磨損痕跡,"委員會特批了加急通道。"
    文件櫃的玻璃突然變得透明,二十三具珊瑚標本懸浮在藍綠色液體中。最靠近玻璃的那具標本突然轉動眼球,它的右手保持著握筆姿勢,指關節處可見精密的齒輪結構。
    齊默接過鋼筆時,筆杆上的刻度開始自行滑動。墨水滴落在表格上,分裂成兩股細流,像被無形的測量儀引導著,在選項a與b之間來回擺動。窗外的霧氣中,六座島嶼的教堂尖頂同時亮起藍綠色光芒,鍾聲在海麵刻下的浪花紋路精確到毫米級。
    第二節:老者的辭職手續
    檔案室的角落裏,年輕學者形態的老者正在整理一箱發黃的文件。他的白大褂口袋裏插著七把不同型號的遊標卡尺,袖口沾著跨越三個世紀的墨跡。當他轉身時,胸前的齒輪組發出老舊鍾表般的滴答聲。
    "這是我的離職交接清單。"老者遞來的潛艇日誌紙上,每個條目都標注著精確到秒的時間戳。主控齒輪的鏽跡呈現出浪花紋樣,轉動時會掉落細小的珊瑚粉末。
    "倫理委員會已經開了122年會議。"老者苦笑著指向備注欄,那裏用顯微鏡才能看清的小字記錄著每次會議的無效表決,"他們永遠在討論同一個問題:測量是否等同於控製。"
    當他取出主控齒輪時,檔案室突然響起潛艇的警鈴聲。文件櫃裏的標本集體轉向,它們的珊瑚嘴唇蠕動著,發出不同語言的計數聲。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齊默看見最新那具標本的麵容正在緩慢變成自己的模樣。
    第三節:烙印公證儀式
    公證處的等候區長椅上坐著二十三個不同年代的林夏。從清朝服飾的采珠女到現代白大褂的研究員,她們都保持著相同的坐姿,右手按在左胸的齒輪組位置。
    玻璃隔間的公證員戴著1902年款式的單片眼鏡,鏡片上刻著微型的浪花紋路。他展開的《雙生載體關係終止條例》羊皮卷軸長達七米,每個條款都附有二十三任校準員的血指紋。
    "請出示你們的心跳同步證明。"公證員按下桌上的青銅鈴鐺,牆上投影出兩顆齒輪組的實時運轉畫麵。當放大鏡對準齊默胸前的紋路時,可以看清每個浪花都是由更小的德文字母組成,記載著曆任測繪員的臨終遺言。
    第七個鋼印落下時,公證處的燈光突然變成潛艇艙內的應急紅光。公證員的製服變成了德軍軍裝,他身後的文件櫃裏,二十三套公證檔案正在自動焚毀。
    第四節:靜止的抉擇
    當時間停滯時,齊默發現自己的思維仍在運轉。懸浮在空中的墨滴裏,映出無數個平行世界的結局:有的世界裏他成為新任老者,有的世界裏林夏沉入海底,最中央那滴則顯示兩人站在空白空間中,周圍環繞著二十三套空製服。
    老者的懷表零件在空中重組三次:第一次拚出標準測量儀的圖案,第二次組成潛艇的輪廓,最後才定格為克勞斯的遺言。每個德文字母都在緩慢旋轉,像微型齒輪般相互齧合。
    電話鈴聲響起時,聽筒裏傳出跨越百年的混響:1902年的海浪聲、1945年的潛艇通訊、2023年的機械女聲。窗外的島嶼不是突然消失,而是像被橡皮擦從畫麵上一點點抹去,最先消失的是教堂尖頂上的十字架。
    第五節:新生之島
    市政廳前的噴泉恢複了平靜的流淌,池底的鵝卵石卻仍泛著微弱的藍綠色熒光。齊默彎腰拾起一塊,發現背麵刻著"2324"的編號,但當他再次凝視時,數字已經變成了"新生001"——這是省政府為無名島特別行政區設立的第一塊界碑。
    林夏站在重建的碼頭邊,海風揚起她手中那份《無名島特別行政區規劃圖》。遠處的沙灘上,工人們正在測量新的海岸線,他們的儀器不再閃爍詭異的齒輪光芒,而是普通的激光測距儀。
    "汙差監測站改建為氣象觀測中心了。"林夏指向山頂那座白色圓頂建築,曾經的珊瑚標本陳列櫃,如今陳列著海島生態模型,"珊瑚蟲數據用來修複被過度測量的海域生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特別行政區首任區長乘著嶄新的渡輪抵達時,整個島嶼正在褪去它神秘的過往。區長夏衍是個務實的中年人,胸前別著省政府的銀色徽章而非齒輪組。他的就職演說被印刷成傳單,用最普通的油墨,分發到每個島民手中。
    "這裏將建成南海第一個時空曆史紀念館。"區長指著市政廳廣場上的基坑,那裏曾是無名島時空異常的核心點。齊默注意到,施工隊的圖紙上特意保留了浪花紋地磚的圖案,但旁邊標注著:"僅作裝飾用途,無實際功能"。
    圖書館的新檔案架上,《南海測量誌》被歸入"曆史文獻"區。當齊默翻開它時,書頁間飄落一張嶄新的照片:他和林夏站在重建的燈塔下,背後是二十三麵旗幟——從1902年的德屬殖民地旗到特別行政區的藍綠色區旗,按時間軸排列成一道弧線。
    最後一班渡輪離港的汽笛聲中,海麵泛起普通的銀色波紋。那些青銅魚群依然存在,但它們現在隻是裝飾性的水下雕塑,整齊排列在新規劃的海底觀光走廊兩側。月光照耀下,魚鱗反射的不再是克勞斯的遺言,而是特別行政區的宣傳標語:"共建海島新家園"。
    齊默摸向胸口,那裏的齒輪組已經變成了普通的懷表。當他打開表蓋,看見分針與時針第一次形成了完美的90度直角——這是無名島作為普通海島的第一個標準時刻。
    喜歡深海守島人請大家收藏:()深海守島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