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啟程
字數:2762 加入書籤
一行人沿著宮道匆匆前行,很快,他們便來到了帝後所在的宮殿。
宮殿內,氣氛有些壓抑。皇帝寧衡高坐在主位上,神色嚴肅,雖未多言,但眼神中滿是對局勢的憂慮;皇後林錦年則端坐在一旁,見“裕安公主”走進殿內的身影,眼神微微一動。
安兒神色平靜,邁著不緊不慢的步伐緩緩向前。緊接著,她依照皇室應有的禮儀,身姿端莊地屈膝下拜,“父皇,母後,兒臣即刻便要啟程前往盛國。此去路途迢迢,但兒臣定當全力以赴,不負所托。衷心祈願父皇母後龍體康健,萬事順遂。”
寧衡微微頷首,沉聲道:“此去責任重大,你務必事事小心,以兩國和平為重。
林錦年則輕輕歎了口氣,開口說道:“裕安啊,此去盛國,山高水遠,諸多不易。雖說你並非本宮親生,但在本宮心中,也一直將你當作親女兒看待。你這一去,本宮實在放心不下。”她微微起身,走近安兒,眼中滿是關切。
“盛國宮廷,人心難測。你孤身一人在那,凡事都要多留個心眼,切不可輕信他人。你此去,代表的便是寧國,行事之前,務必深思熟慮,不可失了體麵。”說完,林錦年握住安兒的手,輕輕拍了拍。
安兒恭敬地行禮,說道:“多謝母後關懷,安兒定當牢記使命,不負父皇母後的期望,為寧國爭取和平。”
簡單的告別後,安兒退出宮殿,在眾人簇擁下,她登上裝飾精美的馬車。隨著一聲令下,馬車緩緩啟動,朝著宮門的方向駛去。他們還需趕去城南的驛站,與在那裏等候的和親大部隊會合。
安兒透過車窗,望著那漸漸遠去的宮牆,心中五味雜陳。她感覺她這些年,就像是個趕場演出的戲子。剛在這一處演畢,暫得停歇,那邊又已開場,急需登台。來來去去,戲起戲落,全由不得她自己……
當安兒等人抵達城南驛站時,天邊已隱有紅光。驛站內外,早已忙碌許久。二皇子寧景軒和禮部侍郎周嚴禮,正在指揮著驛卒們做最後的物資檢查核對。
看到安兒的馬車到來,二人趕忙迎上前。寧景軒看著馬車裏的安兒,關切道:“‘皇妹’,一路辛苦,你先在此稍作休息,待皇兄這邊一切安排妥當,我們便可出發。”
周嚴禮則朝著安兒行了一禮,“公主金安!驛站內已備好一些點心吃食,都是按您喜好準備的,公主一早忙碌,想必也餓了,先進去用些吧。”
安兒微微點頭,輕聲致謝,在月牙和秋鈴的攙扶下,款步走進驛站。
此時,早已喬裝成士兵模樣的蕭啟等人,便趁著眾人忙碌的間隙,順利混入了和親隊伍。
不多時,隨行物資皆已安載妥當,填飽肚子的安兒,再次登上馬車。寧景軒與周嚴禮則翻身上馬,走在最前端,引領著和親隊伍緩緩朝著城外行去。
此時,街道兩旁已站滿了送行的百姓,他們之中,有的神色凝重,有的則是眼中滿是期許。既有為公主即將遠嫁他鄉而感到擔憂;又盼望著這場和親,能為兩國帶來長久的和平。
小孩們則在人群中好奇地張望著,他們不明白大人們為何都如此嚴肅,隻覺得這長長的隊伍、華麗的馬車十分新奇。
一位老婦人抹著眼淚說道“公主這般金貴的人兒,卻要為了我們背井離鄉,唉……”
一旁的年輕人趕忙出言安慰:“阿婆,公主這是去盛國和親,這可是大好事啊!隻要和親成了,往後兩國就不用再打仗啦,咱老百姓也能過上安穩日子。”
混在護送隊伍之中的蕭啟,聽著街道兩旁的百姓對和平的殷切期望,心中很不是滋味。他一生征戰無數,深知戰爭給百姓帶來的苦難。他是多麽希望,此次寧國和親是真心為了和平,而不是再起禍端。如此兩國百姓,才能擁有長久的安寧。
想到這裏,他的目光不自覺地投向前方安兒所在的馬車。對於這位裕安公主,他此前並無太多了解,隻知她是寧國唯一的公主。此刻,在這熙攘的送行隊伍中,他對這位和親公主不禁多了幾分好奇與審視。
“這位公主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在這場關乎兩國命運的和親中,她又會扮演怎樣的角色?是真的如百姓期望那般,成為和平的使者,還是隻是寧國另有算計中的一枚棋子?倘若她是真心為了和平而來,那在往後複雜的局勢裏,自己定要暗中護她周全,助她完成使命。可若是寧國賊心不死,隻是利用她來行陰謀之事,那自己也絕不能坐視不管,定要將一切陰謀扼殺在搖籃之中。”想罷,蕭啟暗暗收回了自己的視線,腳步繼續隨著隊伍機械地前行。
而此刻馬車中的安兒,同樣也心情複雜。她透過車窗的縫隙,看著街道兩旁送行的百姓,聽著他們或擔憂或期許的話語,心中滿是感慨。她深知百姓們對和平的渴望,那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期盼,就如同她在黑暗中無數次渴望光明一般。
她又何嚐不希望自己真能成為和平的使者,為兩國帶來安寧,讓這些無辜的百姓不再飽受戰爭之苦。可惜,她隻是個冒牌公主。而且,她也不知道,在義父這場充滿算計的和親中,自己能不能瞞過他的眼睛……
馬車外,隊伍正有條不紊地前行著,馬蹄聲和車輪滾動聲交織在一起,擾得她心緒越發煩亂。
她深吸了一口氣,試圖讓自己冷靜下來,手則在袖中緊緊握住一枚木簪。
“他還會信我嗎……”
喜歡尺素寄山河請大家收藏:()尺素寄山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