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岐黃治病,初萌宏願
字數:5657 加入書籤
張大山看著自家那個平日裏不聲不響,卻也心思靈巧的二閨女。
丫丫。
丫丫如今也有十五歲了。
出落得亭亭玉立,眉眼間也透著股子與她娘王氏年輕時頗為相似的溫婉和善良。
隻是,這丫頭打小就體弱些,性子也比花兒要內向幾分。
平日裏,除了幫著娘和嫂嫂們做些針線活計,就是去花兒嫂嫂那布坊染坊打打下手之外。
便最是喜歡跟著她爹張大山,在後院那個如今已經擴展了不少的藥圃裏轉悠。
那藥圃,在丫丫的精心打理下,長勢喜人。
裏麵種著些個從青石山上移栽回來的、平日裏常用的草藥。
比如能清熱解毒的金銀花、蒲公英,如今都爬滿了架子,開著淡黃的小花。
能止血消腫的白茅根、地榆炭,也被她分門別類地種在不同的區域。
還有些個能治個頭疼腦熱、傷風感冒的薄荷、紫蘇、荊芥之類的,更是長得鬱鬱蔥蔥,散發著清冽的藥香。
張大山閑暇時,也常常會拉著丫丫,教她辨識這些草藥的名稱、形狀、氣味。
以及它們各自都有啥用處,該如何炮製和保存。
這些在旁人看來枯燥乏味的草木之學。
丫丫卻聽得津津有味,還拿了個小本子。
那是周文軒姐夫特意用上好的竹紙給她釘的,還用漂亮的簪花小楷寫上了“丫丫百草錄”五個字。
把爹爹說的那些要點,都用她那還略顯稚嫩的字跡,仔仔細細地記錄下來。
她對這些能治病救人的花花草草,似乎有著一種天生的親近感和好奇心。
“爹,這株草當真能退燒?”
“那這個葉子,嚼碎了敷在傷口上,就能止血嗎?”
她常常會睜著那雙清澈明亮的大眼睛,追著張大山問個不停。
張大山瞅著閨女這般好學的模樣,心裏頭也是暗暗歡喜。
他知道,《天工開物》裏《本草》篇中記載的各種醫藥知識。
同樣也是價值連城的寶貝。
若是丫丫這孩子,真能在這上頭學出點名堂來。
那將來不僅能保自家人的安康。
也能為這缺醫少藥的青石村,做點實實在在的好事。
於是,他便也有意識地,將更多關於藥理、病理、以及簡單診療的知識。
都深入淺出地,一點點地,傳授給這個聰慧好學的女兒。
丫丫也確實沒辜負她爹的這份期望。
她不僅將那些常用草藥的性味功效,都記得滾瓜爛熟。
還常常會一個人,背著個小藥鋤,去那青石山上,對照著爹爹畫的圖樣。
仔仔細細地,辨識和采挖各種新的藥材。
有時候,為了弄清楚一種草藥的真實效用。
她甚至還會學著那神農嚐百草的勁頭。
小心翼翼地,親口去品嚐那麽一點點。
感受它在口中的苦辣酸甜,以及入腹之後的細微反應。
那份專注和為探求真知而不惜以身試藥的勇氣。
連張大山看了,都暗暗心驚,也越發地看重這個女兒了。
漸漸地,丫丫這“小藥姑”的名聲,也在張家內部,悄然傳開了。
平時不小心磕了碰了,擦破了點皮。
或者因為貪吃受了涼,鬧起了肚子。
王氏和巧巧她們,頭一個想到的,不再是去尋那些不知名的土方子。
而是會把丫丫叫過來。
“丫丫,快來給你弟弟瞅瞅,這是咋了?”
丫丫呢,也從不推辭。
先仔仔細細地詢問病情,再看看傷口或者摸摸額頭。
然後,便會從自己那個寶貝小藥箱裏。
取出幾樣對症的草藥來。
要麽,是搗爛了外敷。
要麽,是煎湯了內服。
說來也怪。
那些在旁人看來普普通通的花草葉子。
到了丫丫手裏,似乎就真的有了幾分神奇的效力。
好幾次,家裏那些因為受涼而有些發熱咳嗽的小不點們。
喝了丫丫熬的那帶著幾分苦澀藥味的湯劑之後。
不過一兩日的工夫,竟然就活蹦亂跳,跟沒事人一樣了。
還有一次,柱子在木工房裏幹活,不小心被斧子劃傷了胳膊。
鮮血直流,看著都嚇人。
也是丫丫,不慌不忙地,從藥箱裏取出一種她自己研製的、用幾種止血收斂的草藥搗爛了製成的黑色藥膏。
小心翼翼地給柱子敷在傷口上。
沒過一會兒,那血竟然就止住了。
過了幾天,那傷口也愈合得又快又好,連個像樣的疤都沒留下。
這下,張家的人,對丫丫這手“醫術”,可是真的刮目相看了。
丫丫這靈心一點,似乎真能通那岐黃之術。
可她自己心裏頭卻清楚。
自己這點本事,不過是些個皮毛罷了。
真正遇到些個稍微複雜點的病症,她就有些束手無策了。
前些日子,村東頭那王家嬸子的小孫子。
不知道是吃了啥不幹淨的東西,還是受了啥風寒。
上吐下瀉,高燒不退,眼瞅著就快不行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家嬸子哭著喊著,把丫丫請了過去。
丫丫用了好幾種爹爹教的法子,也喂了不少她自己炮製的草藥。
可那孩子,卻依舊是燒得糊裏糊塗,小臉蠟黃,氣息微弱。
最後,還是張大山親自出手。
用了幾味他從《天工開物》裏尋摸出來的、藥性比較峻猛的“虎狼之藥”。
又配合著一些個他前世裏知道的“土法子”。
折騰了大半夜,才好不容易把那孩子從鬼門關給拉了回來。
這件事,給丫丫的觸動極大。
她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醫術的高深。
也第一次,如此強烈地意識到,自己那點三腳貓的功夫,在真正的病魔麵前,是多麽的不堪一擊。
“爹,俺……俺想學真正的醫術。”
那天晚上,丫丫跪在張大山麵前,眼睛紅紅的,聲音卻異常堅定。
“俺不想再像今天這樣,眼睜睜看著人生病受苦,自個兒卻啥也做不了。”
“俺想學那種能起死回生,能救苦救難的真本事。”
張大山看著跪在地上,眼神裏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和對生命的敬畏的女兒。
心裏頭,是既欣慰,又有些沉重。
他知道,丫丫這孩子,是真的把這學醫救人的事兒,當成自個兒的誌向了。
可這學醫之路,何其艱難。
尤其是在這個時代,對於一個女孩子來說,更是難上加難。
那些真正的杏林高手,哪個不是家學淵源,或者有著不傳之秘?
誰又肯輕易將那安身立命的本事,傳給一個外人,更何況還是個女娃娃?
可瞅著女兒那雙執拗而又充滿了期盼的眼睛。
張大山又實在不忍心,去撲滅她心中那團剛剛燃起的火焰。
“好孩子,你能有這份心思,爹很高興。”
他將女兒扶了起來,聲音溫和卻也帶著幾分鄭重。
“學醫是好事,能救死扶傷,也能積德行善。”
“隻是,這條路,不好走啊。”
“不僅要天資聰穎,還得有百折不撓的毅力,更得有機緣,有名師指點才行。”
“爹這點微末道行,也隻能教你些粗淺的皮毛。”
“要想學到那真正的精髓,怕是還得另尋他法。”
丫丫聽了,眼神黯淡了一下,但很快又重新亮了起來。
“爹,俺不怕吃苦,也不怕費事。”
“隻要能學到真本事,再難俺也願意。”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