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千裏尋師,誓入杏林
字數:5356 加入書籤
丫丫那顆想要學到真正醫術的心,是越發地堅定了。
她每日裏除了研讀那些殘缺的醫書,打理那藥圃裏的百草。
便是纏著她爹張大山,打聽著外麵那些名醫高人的事兒。
張大山瞅著閨女這般執著,心裏頭也是又欣慰又犯愁。
欣慰的是,自家這閨女,是真的立下了濟世救人的大誌向。
愁的是,這十裏八鄉,甚至整個青石縣,都尋摸不出一個真正能教導丫丫的杏林高手。
那些鎮上的坐堂郎中,大多也隻是些粗通皮毛、隻認得幾味常用草藥的半吊子。
本事怕是還沒他張大山從《天工開物》裏學來的多呢。
至於那些傳說中隱居在深山老林裏的奇人異士。
那更是隻聞其名,不見其蹤,虛無縹緲得很。
“爹,您就再幫女兒想想辦法吧。”
丫丫拉著張大山的胳膊,輕輕地晃著,聲音裏帶著幾分小女兒的嬌憨和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執拗。
“女兒不想一輩子就隻會治些個頭疼腦熱的小毛病。”
“女兒想學那種能起死回生,能讓斷骨再續的真本事。”
張大山歎了口氣,摸了摸女兒那梳得整整齊齊的頭發。
“傻丫頭,那等起死回生的本事,怕是隻有天上的神仙才會了。”
“不過……”他話鋒一轉,眼中也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期盼。
“爹也聽說,這世上,確實有一些醫術通玄、品德也高尚的民間大醫。”
“隻是他們大多行蹤不定,或不輕易收徒,尤其是女弟子。”
“但隻要有一線希望,爹就一定替你尋訪到。”
張大山說到做到。
他先是修書一封,讓石頭帶到府城,托付給那位與張家有過幾麵之緣、也算是有些交情的趙四海趙掌櫃。
請他幫忙在府城乃至更遠的地方,打聽打聽,是否有那等醫術高明、也願意傳授技藝的杏林前輩。
他又親自去拜訪了周先生。
周先生雖然不精通醫術,可他畢竟是讀書人,年輕時也曾遊曆過不少地方,見多識廣。
說不定……就能知道些什麽旁人不知道的門路。
周先生聽了張大山的來意,也是撚須沉吟了半晌。
“大山啊,這女子學醫,本就艱難,想要尋個好師父,更是……難上加難啊。”
“不過……”周先生像是想起了什麽,眼中微微一亮。
“老夫倒還真想起一個人來。”
“那還是老夫年輕時,在南邊遊學,行至那楚地九嶷山下時,曾偶遇過的一位采藥的老者。”
“那老者鶴發童顏,醫術如神,據說能辨識天下百草,通曉古今奇方。”
“隻是他性情古怪,行蹤也飄忽不定,老夫也隻是與他有過一麵之緣,說過幾句話罷了。”
“如今幾十年過去,也不知他老人家是否還在人世,更不知……能否尋得到他。”
張大山聽了,雖然也覺得這希望有些渺茫。
可有線索,總比沒線索強。
他連忙向周先生仔細詢問了那位采藥老者的名號、大致的相貌特征、以及當年相遇的地點和情形。
都一一記在了心裏。
除了這兩條線之外。
張大山還讓家裏那幾個小子,平日裏在外頭行走時,都多留個心眼兒。
無論是去鎮上趕集,還是去縣裏府裏送貨。
但凡是遇到那些看起來像是郎中大夫,或者販賣珍稀藥材的人。
都客客氣氣地,上前去打聽打聽,攀談攀談。
說不定……就能從他們口中,得到些有用的消息呢。
一時間,整個張家,都為了丫丫這拜師學醫的大事,而暗暗地,撒開了一張無形的大網。
功夫不負有心人。
就在張大山幾乎快要放棄,準備讓丫丫先跟著自己,把那《天工開物·本草》和幾本殘缺醫書再好好琢磨琢磨的時候。
石頭那邊,竟然真的帶回來了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原來,石頭這次跟著趙四海的商隊,去了一趟比府城還要更南邊一些的藥材大集。
在那藥材集市上,他偶然聽聞,在距離他們青陽縣約莫三百裏開外的、一座名叫“藥王山”的深山之中。
隱居著一位醫術通神、卻也性情古怪的“女神醫”。
據說這位女神醫,不僅擅長各種疑難雜症,尤其精通婦孺科。
而且她還立下過一個規矩,隻收天資聰穎、且心懷仁善的女弟子。
這個消息,對於張大山和丫丫來說,那簡直就是久旱逢甘霖,雪中送炭啊。
張大山當即就拍板,讓石頭仔細打探清楚那“藥王山”的具體方位和那位“女神醫”的詳細情況。
石頭也是個機靈的,他花了不少心思,又使了些銀錢。
總算是從一個相熟的藥材商人那裏,打探到了更確切的消息。
那位女神醫,姓秦,單名一個“嵐”字,江湖人稱“秦仙姑”。
早年也曾是某個醫學世家的嫡傳,後來因為一些不為人知的原因,才隱居在這藥王山中,潛心醫道,不問世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她收徒的條件,確實是極為苛刻。
不僅要看天資,看品性,還得看緣分。
據說,這些年來,也有不少人家,慕名將自家閨女送上山去,想拜她為師。
可十有八九,都被她給婉言謝絕了。
張大山聽了,心裏頭雖然也有些打鼓。
可瞅著自家閨女那雙充滿了期盼和渴望的眼睛。
他還是決定,要去試一試。
哪怕隻有一絲希望,也得去爭一爭。
於是,在一個初秋的清晨,天剛蒙蒙亮。
張大山便套好了家裏那輛最是結實耐用的騾車。
車上裝著給丫丫準備的簡單行李、一些路上吃的幹糧清水、以及一份他精心準備的、用來拜見那位“秦仙姑”的厚禮。
那厚禮,除了有一些自家產的上等藥材、精麻彩布、青石春米酒之外。
還有幾本由小山親筆抄錄的、經過張大山“改良”的《天工開物·本草》的精華殘篇,以及幾張由柱子精心繪製的、關於人體骨骼和簡單經絡穴位的圖譜。
他知道,對於真正的醫者來說,這些東西,或許比那真金白銀還要來得珍貴。
王氏和花兒、巧巧她們,都紅著眼圈,一遍遍地叮囑著丫丫。
“丫丫啊,出去了要照顧好自個兒,莫要冷著餓著。”
“要是……要是那位仙姑不肯收你,你也莫要灰心,早些回來,家裏永遠是你的靠山。”
鐵牛、石頭、栓子、柱子、豆子這幾個兄弟。
也都一個個圍在騾車旁邊,臉上帶著幾分不舍和對妹妹未來的期盼。
“二姐妹),你放心去吧,家裏有俺們呢。”
“學好本事,早日回來,給咱們村裏人看病。”
周先生和周文軒,也特意趕來送行。
周先生拉著丫丫的手,語重心長地說道:“丫丫,此去山高路遠,務必勤勉刻苦,尊師重道,莫要辜負了你父親的這番苦心啊。”
周文軒則默默地,將一個小小的、用油紙包好的包裹,塞到了丫丫的手中。
“丫丫妹妹,這是……這是我抄錄的一些關於藥草辨識和炮製的心得,或許能對你有些用處。”
他那雙清澈的眸子裏,也帶著幾分難以言說的關切和期盼。
丫丫看著眼前這些為她送行的親人,聽著他們那一句句發自肺腑的叮嚀和祝福。
那雙明亮的眼睛裏,也早已是淚光閃爍。
她強忍著心中的不舍和對未知道路的些許惶恐。
挨個地,給長輩們磕了頭,又跟兄嫂兄弟們道了別。
然後,便在父親張大山的親自護送下。
毅然決然地,踏上了那條充滿了未知和挑戰的千裏尋師之路。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