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棉花試種,初遇挫折

字數:5052   加入書籤

A+A-


    番茄原創獨發
    青石村那場熱鬧非凡的“振興慶典”,一連樂嗬了好幾天才算消停。
    村民們那股子因為日子好起來而生出的興奮勁兒,也漸漸平複下來。
    日子,還得一天一天地過,地裏頭的活計,也還得一樣一樣地幹。
    慶典過後,張大山心裏頭那根弦,卻是一點沒鬆。
    村裏頭這磚瓦房是蓋起來了,煤火炕和煤爐子也用上了。
    可這吃飽穿暖的頭等大事,歸根結底,還是得落到這土地上。
    村裏新開墾出來的旱地,還有村裏剛平整出來的坡地。
    總不能光種些粟米、麥子、豆子吧?
    那些東西雖然也能填飽肚子,可要想讓這日子過得更舒坦些,還得想法子種些更金貴的經濟作物才成。
    他頭一個想到的,便是那能紡紗織布、禦寒保暖的棉花。
    這玩意兒,他先前就托了趙四海和石頭,費了不少工夫,才從南邊弄回來一小袋子棉花種子。
    一直寶貝似的藏著,就等著開春天氣暖和了,好生試種一番。
    如今村裏的營造之事告一段落,也該是時候,把這棉花種植的章程,給它收拾起來了。
    “爹,您說這棉花種子,就種咱們家那幾畝新開出來的旱地成不?”
    鐵牛瞅著自家爹手裏那袋子毛茸茸的棉花籽,有些不確定地問道。
    那幾畝旱地,雖然也上了不少糞肥,可畢竟是生茬地,地力還薄得很。
    “嗯,就先在那幾畝旱地上試試。”張大山點頭。
    “書上說,這棉花喜陽耐旱,倒也不怎麽挑剔地力。咱們先種上幾分地,摸摸它的脾性再說。”
    他也沒敢一下子就把所有的種子都給它種下去。
    畢竟,這棉花在他們青石村,可是個稀罕玩意兒,誰也沒種過。
    萬一要是水土不服,或者伺候得不對勁兒,那點金貴的種子,可就白白糟蹋了。
    於是,張大山便領著鐵牛、石頭,還有柱子、栓子他們。
    在自家那幾畝新開墾的、向陽的旱地裏頭,挑揀出那麽半畝多瞅著土質還算鬆軟的地塊。
    仔仔細細地,又給它深翻了一遍,耙平了,做成了高高的壟。
    用那新打製的耬車,把那棉花種子,一排排,一行行,均勻地播了下去。
    播完種,又仔仔細細地覆上一層薄薄的細土。
    一家人心裏頭,都充滿了期盼,就等著這些金貴的種子,能早日破土而出,長成那雪白雪白的棉桃了。
    可這老天爺,有時候就愛跟人開玩笑。
    等了七八天,那地裏頭,竟然……沒啥動靜。
    隻有那麽零零星星幾棵,從土裏頭鑽出了那麽一點點嫩黃的、瞅著就病怏怏的小芽兒。
    大部分的種子,都像是石沉大海一般,連個影兒都瞅不見。
    “爹,這……這是咋回事啊?”石頭瞅著那稀稀拉拉的棉花苗,有些傻眼了。
    “咱們這播種的法子不對?還是這棉花種子……是壞的不成?”
    張大山也是眉頭緊鎖,心裏頭納悶得很。
    這播種的法子,是照著書上來的,應該沒啥大錯。
    那棉花種子,也是他親自挑揀過的,顆顆飽滿,不像是壞種。
    可為啥,這出苗就這麽差呢?
    他蹲下身子,扒開一處沒有出苗的地壟,從那濕潤的泥土裏頭,摳出幾粒沒有發芽的棉花種子。
    那種子,瞅著倒是沒爛,可就是……不肯發芽。
    他又仔細地瞅了瞅好不容易才鑽出土來的小苗兒。
    那葉片子,不僅小,還帶著點不正常的黃褐色,一點精神頭都沒有。
    “不對勁,這土……怕是有問題。”張大山抓起一把地裏的泥土,放在鼻子底下聞了聞。
    除了正常的土腥味兒,好像……還有那麽一絲絲若有若無的酸澀氣兒?
    他心裏頭“咯噔”一下,猛地想起了一件事。
    《天工開物》《乃粒》篇裏頭,曾經提到過。
    南方的某些田地,因為常年種植特定的作物,或者因為雨水過多,會導致那土壤變得“酸苦不堪”。
    這種酸性的土壤,極不適宜大多數作物的生長。
    種下去的種子,要麽不發芽,要麽長出來的苗兒,也是又黃又弱,活不了幾天。
    難道……他們青石村這新開墾出來的旱地,也是這種酸性土不成?
    這個念頭一冒出來,張大山心裏頭就涼了半截。
    要是真個是這樣,那他這棉花試種,怕是……就要徹底泡湯了。
    可轉念一想,他又有些不甘心。
    《天工開物》上既然提到了這酸性土的問題,那會不會……也記載了改良的法子呢?
    他連忙又在腦子裏頭,仔仔細細地,把《乃粒》篇和《燔石》篇的內容,都給它過了一遍。
    果然!
    還真讓他在《燔石》篇裏頭,尋摸到了一句不起眼的記載:
    “凡酸土,用石灰一石,撒一畝,立變肥沃。”
    石灰!
    對啊!他咋把這茬給忘了!
    這石灰,不僅僅是營造上的好材料,它還是改良酸性土壤的寶貝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石灰是堿性的,撒到酸性土壤裏頭,正好能中和掉那股子酸氣兒。
    讓那土壤變得更疏鬆,更透氣,也更適合莊稼生長。
    而且,他們村如今自個兒就能燒石灰,這材料,現成得很!
    “有法子了!有法子了!”張大山一拍大腿,興奮地對鐵牛他們說道。
    “爹琢磨著,咱們這地,怕是……酸性太大了,不合這棉花的脾性。”
    “咱們得想法子,給它‘治一治’!”
    “治?爹,這地也能治?”鐵牛和石頭都有些不明白。
    “能治!”張大山肯定地點頭,“就用咱們石灰窯裏燒出來的熟石灰!”
    他當即便讓鐵牛和石頭,去石灰窯那邊,拉回來幾大車的熟石灰粉。
    又指揮著他們,把石灰粉,均勻地撒在那半畝多棉花地裏頭。
    再用那曲轅犁,仔仔細細地,把石灰粉和泥土,都給它深翻了一遍,讓它們充分地摻和均勻。
    村裏頭瞅見張大山往地裏頭撒石灰的村民們,也都有些納悶。
    “這張先生又是鼓搗啥呢?咋往好好的地裏頭,撒白花花的石灰麵子啊?”
    “誰曉得呢,興許是啥新式的肥田法子吧?”
    對於村民的議論,張大山也沒多解釋。
    他曉得,這事兒,還得看結果說話。
    撒完石灰,又過了那麽三五天。
    張大山再去那棉花地裏一瞅。
    嘿!
    奇跡還真就出現了!
    先前沒能出土的棉花種子,竟然……陸陸續續地,都鑽了出來!
    雖然還是稀稀拉拉的,可比起先前那副半死不活的光景,已經是強了太多了。
    而且,早先出土的、原本黃蔫蔫的小苗兒。
    如今那葉片子,也漸漸地,開始泛出了一抹健康的嫩綠色。
    整個棉花地,都透著一股子說不出的……生機和活力。
    “成了!成了!爹,您這法子,真個管用啊!”
    石頭瞅著這般景象,也是又驚又喜,對他這個爹,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