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商路受阻,外部競爭

字數:3470   加入書籤

A+A-


    清溪縣那邊,張小山在周文軒和柱子等人的協助下,興修水利的事兒辦得是風生水起,初見成效。
    百姓們得了實惠,對這位年輕的縣丞大人也是越發敬重。
    可就在小山在清溪縣幹得熱火朝天的時候,遠在青石村的張大山,卻也遇到了一些新的煩心事。
    這煩心事,不出在村裏,也不出在家裏,而是出在了那日益紅火的“青石優品”的銷路上。
    自從張家那“天工巧匠”的金匾高懸門楣之後,“青石”這個牌子,可就在這十裏八鄉,乃至南陽府城都打響了名氣。
    石頭帶領的商隊,如今也是越發壯大,拉著青石村出產的各色好東西——雪白的米麵、清亮的食油、醇香的米酒、味美的豆醬豆幹、柔軟的棉布彩布、精巧的琉璃鏡子,還有那省力好用的曲轅犁、耬車等等,是走到哪裏都受歡迎。
    那銀子,也是嘩啦啦地往青石村流。
    可這樹大招風,水深引龍。
    這“青石優品”的名頭太響,東西又太好,自然也就引來了不少同行的眼紅和模仿。
    這日,石頭剛從南陽府城那邊回來,臉上的神色,就不像往常那般輕鬆,反倒是帶著幾分凝重和氣憤。
    “爹,您是沒看見!”石頭一進院子,灌了一大碗涼茶,便對著正在場院裏拾掇那些新打農具的張大山說道。
    “如今這府城裏頭,那些賣米麵油的鋪子,十家裏頭倒有那麽三四家,也學著咱們的樣子,打出了什麽‘清河優品’、‘南山特產’的招牌!”
    “他們賣的那些東西,看著跟咱們的也差不離,價錢卻比咱們的要便宜那麽一兩成!”
    “俺仔細看過了,他們那米麵,雖然也磨得細,可裏頭摻了不少陳穀子,吃起來口感差遠了!”
    “還有那豆油,顏色看著也還行,可仔細一聞,就帶著股子生豆腥味兒,哪裏有咱們家用新法子榨出來的香醇?”
    “最可氣的是那些仿冒咱們曲轅犁的!”石頭越說越是來氣,拳頭都攥緊了。
    “有些黑心肝的鐵匠鋪,也不知道從哪裏弄到了咱們犁的粗略樣子,就胡亂仿製。那犁轅的弧度不對,犁鏵的料子也差,用不了幾天就得壞!可他們也打著‘省力神犁’的名頭,賣得比咱們還便宜!這不是明擺著坑人,還敗壞咱們‘青石犁’的名聲嗎?!”
    張大山聽了,眉頭也是微微一挑,放下了手中的活計。
    他知道,這麻煩,怕是找上門來了。
    這做買賣,有競爭,那是再尋常不過的事兒了。
    可像這種明目張膽的仿冒和以次充好,那就不僅僅是競爭那麽簡單了,簡直就是……砸場子!
    “石頭啊,除了這些仿冒的,可還有旁的什麽動靜?”張大山沉聲問道。
    石頭歎了口氣:“爹,這仿冒的還隻是小事。更讓人生氣的,是有些地方的行會和官府背景的商家。”
    “咱們的貨,如今在南陽府城是打開了銷路,可要想往那更遠的州府去,就難了。”
    “前幾日,趙四海伯伯的商隊,拉了一批咱們的彩布和琉璃,想去那隔壁的潁州府試試水。結果呢,剛到那邊,就被當地的布匹行會給攔住了,說是咱們的貨沒有在他們行會裏頭報備,不準在潁州府地麵上賣!”
    “那行會裏的人還說了,潁州府的布匹生意,都是他們幾家大布莊說了算,外來的貨,要想進去,就得先給他們交一筆‘孝敬錢’,不然就別想擺上貨架!”
    “還有那琉璃和鏡子,更是被當地幾個有官府背景的大珠寶行給盯上了。他們明著說要跟咱們合作,可暗地裏卻派人去咱們在府城的鋪子裏頭打探消息,還想方設法地要從咱們的工匠嘴裏套話,想把那燒製琉璃和製鏡的秘方給弄了去!”
    “甚至,有些地方的官府,還憑空給咱們的貨物加了好幾成的過路稅和市易稅,擺明了就是不想讓咱們的貨進去!這不是明搶嗎!”
    趙四海此時也恰好從府城回來,聽見石頭的話,也是一臉的愁容,重重地歎了口氣。
    “張老哥,石頭說的都是實情啊。”趙四海灌了一大口茶,苦著臉說道。
    “如今這‘青石優品’的名頭是響亮了,可這眼紅的人,也就更多了。那些仿冒的還好說,畢竟是假貨,明眼人一看就能分辨出來。可那些個地方上的豪商大戶,哪個不是盤根錯節,背後都有官府撐腰?咱們這外來的買賣,要想從他們嘴裏搶食吃,難啊!”
    “先前在南陽府,有錢知府照應著,他們還不敢做得太過分。可這出了南陽府的地界,人家可就不認咱們這塊‘天工巧匠’的金匾了。那些個地方官,跟當地的豪商都是穿一條褲子的,咱們胳膊擰不過大腿啊!”
    張大山聽著石頭和趙四海的述說,臉色也漸漸變得凝重起來。
    他知道,這青石村的產業要想做大做強,光靠著偏安一隅是不成的,遲早要走出去,麵對更廣闊的市場,也必然會遇到更激烈的競爭和更複雜的挑戰。
    這仿冒、傾銷、地方保護、行業壁壘……這些後世裏商場上常見的齷齪手段,沒想到在這個時代,也一樣都不少。
    “看來,這光有好東西,還不行啊。”張大山緩緩地說道,眼神裏閃爍著思索的光芒。
    “咱們還得有保護好東西的法子,還得有能讓咱們的好東西,順順當當地賣出去,不受人欺負的規矩才行。”
    他先前雖然也想到了要用“青石”標記來打造品牌,也讓周文軒弄了些簡單的“技術授權契約”。
    可如今看來,這些還遠遠不夠。
    麵對這些來自外部市場的惡意競爭和地方勢力的無理打壓。
    他們青石村,還需要更強有力的應對之策。
    “石頭,趙大哥,你們倆也別太著急上火。”張大山沉聲說道,語氣卻異常堅定。
    “這事兒,急也急不來。咱們得好好合計合計,尋摸出個萬全的法子來。”
    “那些仿冒咱們東西的,咱們得想法子讓他們知道,這便宜不好占,得讓他們偷雞不成蝕把米,往後才不敢再伸手。”
    “那些想給咱們使絆子、設障礙的,咱們也得讓他們明白,這青石村的買賣,不是那麽好欺負的!咱們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