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祥瑞入京,暗流湧動
字數:5259 加入書籤
南陽府,知府衙門,後堂書房。
夜深人靜,燭火搖曳。
知府孫敬明,這位在官場沉浮了近三十年的能臣,此刻,正襟危坐於書案前,神情前所未有的專注與凝重。
在他的麵前,鋪著一張由“澄心堂”出品的上等貢宣。他手中的,是一支頂級的“雞狼毫”湖筆。
他正在撰寫一份將決定他自己,以及遠在青石縣的張家未來命運的奏折。
他沒有立刻下筆。
他腦海中反複盤旋的,是那幾件來自張家的“神物”——那對晶瑩剔透的琉璃酒杯,那麵清晰得令人心悸的“無瑕明鏡”,以及,那麵讓他這個老花眼之人,重獲閱讀之樂的“閱書寶鏡”。
他深知,這些東西,任何一件,都足以在京城掀起驚濤駭浪。
但他更明白,如何將這份“寶物”,以一種最穩妥、最有效、最能體現其價值,並能為自己和張家帶來最大政治利益的方式,呈現在天子麵前,是一門比製造寶物本身,更為高深的學問。
他不能簡單地說,這是治下之民造出的新奇玩意兒。
不。
他要把它,塑造成一次“天人感應”的祥瑞事件!
“臣,南陽知府孫敬明,沐浴皇恩,誠惶誠恐,謹奏……”
他終於落筆,筆走龍蛇,一氣嗬成。
奏折中,他先是用極盡華美的辭藻,描繪了當今聖上登基以來,大寧朝如何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隨即,他話鋒一轉,寫到自己治下的南陽府,如何感受到上天的恩澤,竟於山野之中,感應天地靈氣,燒煉出了“非金非玉,非石非木”的“通明琉璃”。
他將此物,定義為“祥瑞”。是上天對他孫敬明勤政愛民的嘉獎,更是對當今聖上“德配天地”的最高肯定!
他用了大量的篇幅,來渲染此“祥瑞”的出現,是如何讓南陽府的百姓歡欣鼓舞,又是如何證明了當今朝堂政通人和,國運昌隆。
在奏折的最後,他才“輕描淡寫”地提及,此祥瑞之中,有一麵“閱書寶鏡”,可助老者明察秋毫。他“鬥膽”猜測,此物或是上天體恤聖上日夜為國操勞,特意降下,以助聖躬安康的神物。
整篇奏折,滴水不漏,立意高遠。
它將一場單純的獻寶,升華成了一次意義非凡的政治獻禮,既彰顯了“君權神授”,又為他孫敬明和張家,披上了一層“天命所歸”的光環。
寫完奏折,他小心翼翼地將其封入特製的蠟封奏套,隨即,喚來了自己最心腹的幕僚與護衛隊長。
“傳我令!”孫敬明的眼神,變得銳利無比,“即刻起,從府衙護衛中,挑選五十名最精銳、最可靠的好手!由你二人,親自帶隊!”
“將此錦盒,連同這份奏折,以‘八百裏加急’的規格,日夜兼程,護送入京!不得有絲毫差池!”
“記住,此行,隻許成功,不許失敗!你們護送的,不是奇珍異寶,而是我孫某人,以及南陽府上下數千官吏的……身家性命!”
“遵命!”二人心頭一凜,齊聲應諾。
……
三天後。
一支戒備森嚴,旗幟上寫著“南陽府貢”字樣的車隊,便踏上了通往京城的漫漫官道。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孫敬明甚至動用了自己的職權,調動了沿途數個州縣的驛站和兵備,對此行進行接力護送。
一時間,“南陽府發現祥瑞,正加急送往京城”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通過官方的渠道,在各級官府之間,悄然流傳開來。
這種半公開的秘密,比完全的保密,更能引發人們的好奇與猜測。
京城,這座帝國的神經中樞,最先感受到了這股湧動的暗流。
那些在各部院任職的、消息靈通的官員們,開始在私下的酒宴與茶會中,低聲議論此事。
“聽說了嗎?南陽府的孫知府,不知走了什麽大運,據說是他治下,挖出了能照見人五髒六腑的寶鏡,正快馬加鞭地往京裏送呢!”
“真有此事?我聽說的版本,是南陽府天降隕石,砸開後,裏麵是天然形成的琉璃杯盞,晶瑩剔透,能映出人前世今生的樣貌!”
“不管是什麽,能讓孫敬明那種老成持重之人,用上‘祥瑞’二字,還如此大張旗鼓地護送,想必……絕非凡品!”
這些真假難辨的流言,為即將抵達京城的“祥瑞”,蒙上了一層愈發神秘、愈發引人遐想的麵紗。
……
與此同時,京城,一座幽靜的宅院之內。
剛剛從清溪縣調任回京,在通政司擔任從七品“通判”的王姓官員,也聽到了這個消息。
當他從自己的心腹口中,聽到“南陽府”、“祥瑞”、“青石村張家”這幾個關鍵詞時,他手中的茶杯,猛地一晃,滾燙的茶水灑出,他卻渾然不覺。
一股深入骨髓的寒意,瞬間籠罩了他的全身。
“張家……又是張家!”他咬牙切齒,眼中充滿了怨毒與不甘,“這個陰魂不散的家族!我好不容易才從清溪縣那個泥潭裏爬出來,他們……他們竟然又以這種方式,追到了京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張家那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
他更知道,能被孫敬明稱之為“祥瑞”的東西,絕對擁有致命的吸引力!
他立刻意識到,這對他而言,是一場巨大的危機。
一旦張家再次通過獻寶,入了聖上的眼,那他之前在清溪縣,所有打壓張小山的齷齪行徑,都有可能被翻出來,到時候,自己絕對吃不了兜著走!
“不行!絕不能讓他們得逞!”
王通判的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他立刻喚來自己的幕僚,壓低了聲音,陰狠地吩咐道
“你,立刻去聯絡我在禦史台的幾位同鄉好友!讓他們做好準備!”
“不管那孫敬明獻上的是什麽東西,都給我盯緊了!”
“若是尋常之物,就彈劾他‘嘩眾取寵,欺瞞聖聽’!”
“若是真有些門道,就從‘來源’上做文章!就說這張家,乃是商賈之家,其心逐利,所獻之物,必有妖異之處,恐非吉兆,乃是亂政之源!”
“總之,我們一定要搶在陛下對那‘祥瑞’產生好感之前,將它,徹底汙名化!將其,變成一個燙手的山芋!”
一場針對尚未進京的“祥瑞”的陰謀,已然在暗中,悄然織起。
……
七日後。
南陽府的貢品車隊,終於抵達了京城。
知府孫敬明,早已在城外十裏長亭,等候多時。
他沒有讓車隊進城,而是將其,直接安置在了京郊一處由他心腹將領掌管的秘密軍營之中,進行最嚴密的看管。
他自己,則帶著那份早已寫好的奏折,和一份禮單,孤身一人,進了京城。
他沒有先去拜會任何舊友同僚,而是直接,前往了宮中最不起眼,卻又權勢滔天的所在——內侍監。
他以重金,求見了大內總管,李公公。
在密室之中,他沒有拿出那三件正品,而是拿出了另一件由張家趕製出來的、略有瑕疵的“閱書寶鏡”的次品,作為“見麵禮”。
當李公公,這位侍奉了皇帝二十年,同樣有些老眼昏花的老太監,透過那鏡片,清晰地看清了自己掌心的紋路時。
他的手,猛地一抖。
他再看向孫敬明的眼神,已經變得截然不同。
孫敬明躬身說道“公公,此物,乃下官治下之民偶然所得。下官不敢私藏,特來請教公公,此等‘祥瑞’,是否……有資格,能入聖上之眼?”
李公公摩挲著手中的“閱書寶鏡”,沉默了許久。
他緩緩地點了點頭,用一種意味深長的語氣說道“孫大人,你這送的,不是祥瑞。”
“你這送的,是解萬歲爺燃眉之急的……及時雨啊。”
“咱家,會替你安排好的。”
“明日早朝,你,隻需靜候佳音便可。”
得到李公公這句承諾,孫敬明知道,自己此行,最關鍵的一步,已經穩了。
他走出內侍監,抬頭望向那在夕陽下,顯得愈發威嚴的紫禁城。
他知道,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在明日的朝堂之上,轟然引爆。
而他,和那個遠在千裏之外的張家,已經在這場風暴來臨之前,占據了最好的位置。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