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老夫人的死因
字數:2632 加入書籤
衛國公老夫人本不信佛,這串佛珠是謝妙儀嫁進國公府第一年,她壽宴上送給她的,那時的國公府早沒了昔日的榮光,與其說是壽宴,也隻能說是一場家宴,席上隻有自己親生的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外,也隻是兩個庶子和一個庶女。
那是謝妙儀送給她的壽禮,當時裴南鳶還當麵取笑說士族中的破落戶,送的東西也是上不得台麵的。
可是謝妙儀也沒惱,還是溫聲笑著說,“母親,這佛珠是上好的沉香木製的,自帶一股清香,有凝心安神的作用,您近日總是為家裏的事憂思,杜嬤嬤說您多日不曾安眠了,我想您帶著它,興許能睡得安穩些。”
謝妙儀那個時候選個這個禮物確實是用了心的,雖不貴重,但卻是她實實在在需要的。
可是她那時也是沒看上眼的,她淡淡的看了一眼,就叫杜嬤嬤收了起來,並在心裏認同了裴南鳶的話,認為謝妙儀慣會投機省錢,這串佛珠自然也被她壓了箱底。
今日她落水後醒來,第一件事就是讓杜嬤嬤將這串佛祖找了出來。
衛國公老夫人手中撚動著佛珠,仿佛這佛珠才能抑製住心中的濃濃恨意和隱隱殺意。
她出身皇族,她父王是先祖皇帝的兄弟,因非嫡非長,所以根本沒有繼承皇位的可能,可是她父親與先祖皇帝感情還算和睦,所以被恩準留在京城。
她父王性子溫和,一生都是隨遇而安,但她卻不同,因是家中長女,又生得聰明伶俐,所以受到的關注和寵愛也更多一些,也養成了她好強的性子,事事都想在親族中拔尖。
她的前半生過得順風順水,她自小由先祖皇帝指婚,許給了開國功勳之後,衛國公府的世子裴知彰。
衛國公府當時可以說是如日中天,除了有世襲的爵位外,她的公公也是位列三公,權傾朝野。
她公公去世後,裴知彰繼承了國公之位。可是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由於衛國公府枝繁葉茂,旁支較多,老國公爺又是養尊處優,不諳俗事的,所以難免不能約束族人,而且他自己本身多少也有些紈絝性子,又輕狂行事,所以被政敵輕而易舉的抓住了把柄。
在諸多官員彈劾之下,老國公爺被入獄收監。
先皇起先念著衛國公府世代的功勳,並不想過重處罰衛國公府,隻是想借著些事由敲打一下衛國公府和裴家人,壓一壓衛國公府的氣焰。
可是老國公爺因著自小沒受過什麽委屈,性子驕傲,而收監入獄對他來說就是羞辱,況且如果日後還要上堂過審,那更是他能承受的,竟想不開的在獄中懸梁自盡了。
老國公爺的死讓一些沒落的勳貴們利用,給先皇扣了個逼殺功勳之後的帽子,先皇也是氣老國公爺不懂事,雖礙於輿論,又要表現一下自己的寬仁,他沒有再行降罪,也讓長子裴長安襲了衛國公的爵位,可是卻將衛國公府邊緣化了,衛國公府就此沒落下去。
上一世的她麵對如此變故,是多麽不甘心啊,她不甘心被邊緣化,不甘心不再受矚目,不甘心就此平淡,所以她把希望都寄托在兒女身上。
她放下身段托關係,找門路,把女兒送進宮,又教唆著女兒為她嫡親的幾位兄長謀求官位與權勢。
她記得那時謝妙儀還勸過她,不要過於著急,鋒芒畢露,急功近利,怕是會適得其反。
可是她那時看著又開始車水馬龍,重獲榮光和矚目的衛國公府,她根本就聽不進去,也看不見自己兒女接連惹出的禍事,反正那時出了事,她隻需說自己著急上火,身上不好,把一切麻煩都推給謝妙儀想辦法去解決。
不過那時她是看不到謝妙儀的付出的,她心裏隻道是自己女兒得寵,自己兒子有能力,那些權貴政敵才奈何不了他們。
可是在衛國公府權勢達到頂峰時,謝妙儀卻病死了,她那時心裏也是不免傷感了一下,但她看不到謝妙儀的付出,隻覺得是她命薄,享不了大福。
後來裴長安說殷太傅要將最小的嫡女殷流華許給他時,她還很得意,覺得這種顯赫勳貴家的嫡女才配得上他們衛國公府的門第。
衛國公老夫人沒有想到,這門婚事成了衛國公府傾塌的源頭。
殷太傅有野心,她兒子也有野心,在殷氏女的攛掇下,裴長安竟起了不臣的心思。
當時的小皇帝,也就是她的外孫又是個極其聰明的人,他早就專橫跋扈的裴長安有所不滿,所以對殷太傅和裴長安早早的防備起來,他們籌劃的謀逆之事還未開始就讓小皇帝有所覺察。
她的好兒子裴長安索性就一不做二不休,起了在小皇帝殺他之前,先行刺殺小皇帝。
為了騙小皇帝出宮,增大他們刺殺的成功率,殷氏女想出了假借母喪,誘裴南鳶和小皇帝到衛國公府。
手心手背都是肉,衛國公老夫人無論如何也是做不出殺女殺孫,還犯上作亂這種事的,所以裴長安就讓她真去死。
喜歡全家都是重生怪請大家收藏:()全家都是重生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