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證據現身
字數:4219 加入書籤
金鑾殿的晨鍾撞響第七下時,蘇瑾怡的繡鞋尖剛踏上漢白玉台階。
她懷裏的錦匣壓得肋骨發疼,裏麵裝著沈知縣的龍紋玉玨、刺客密信,還有李嬤嬤連夜縫補的舊衣——那衣襟內側用金線繡著的"昭"字,在燭火下泛著暗紅,像凝固的血。
昨夜她翻來覆去摸了七遍,每道針腳都刺得掌心發燙。
"蘇姑娘請。"陳尚書的聲音從身後傳來,青灰色官袍掃過她的衣袖。
這位兩鬢斑白的老臣今日特意束了新玉簪,連朝珠都擦得能照見人影,"皇上最厭拖泥帶水,咱們直呈證據便是。"
蘇瑾怡抬頭,金漆大門正緩緩洞開。
殿內龍涎香混著晨露的冷意湧出來,她看見丹陛上的禦座投下巨大陰影,沈知縣的官靴已經踩在第三級台階上——那人身著緋色官服,腰間玉佩卻歪向左邊,顯然是倉促間穿戴。
"蘇仵作今日倒積極。"沈知縣轉身,嘴角還掛著未褪盡的冷笑,"莫不是昨夜又尋了些見不得光的"證據"?"
蘇瑾怡的手指扣緊錦匣銅扣。
她注意到對方脖頸處有道淡紅抓痕,應該是昨夜混戰中被蕭鳴的劍穗劃傷的。"沈大人若真想查,不妨看看這個。"她掀開錦匣,龍紋玉玨在晨光裏泛起幽光。
殿內突然靜得能聽見玉漏滴水聲。
沈知縣的瞳孔驟然收縮,官靴在金磚上碾出刺耳的摩擦聲:"你、你從何處盜得本官私物?"他踉蹌兩步,官帽上的珍珠流蘇亂顫,"分明是你勾結前朝餘孽,企圖......"
"住口!"趙禦史從班列中擠出來,玄色官服下擺沾著草屑,"啟稟陛下,臣有要事奏報!"他抖開一卷黃絹,指節因用力發白,"蘇瑾怡與敵國細作往來的密信,臣昨日在她的驗屍房梁上搜得!"
蘇瑾怡的太陽穴突突跳起來。
她認得那卷黃絹——半月前替陳尚書驗看中毒的貢品時,確實用過這種質地的絹布記錄毒理。
"好個"搜得"。"孫秀才的聲音像塊冷鐵砸進殿內。
這位穿青衫的書生擠到丹陛前,腰間的儒生長穗掃過趙禦史的手背,"昨日卯時臣還在驗屍房與蘇姑娘核對瘟疫死者骨相,梁上若真有密信,臣如何沒見?"他搶過黃絹抖開,"且看這墨色——蘇姑娘慣用鬆煙墨,此信卻是油煙;再看這"永"字寫法,末筆拖長三寸,分明是趙大人您上月參劾陳尚書時的筆鋒!"
趙禦史的臉瞬間漲成豬肝色。
他後退兩步撞翻案幾,茶盞"叮"地滾到蘇瑾怡腳邊。
沈知縣的官靴立刻碾住那盞,靴底的泥汙蹭在素白瓷麵上:"陛下明鑒!
蘇瑾怡與蕭鳴......"
"蕭鳴?"皇帝的聲音像片落進深潭的玉。
這位年近五旬的帝王半倚在禦座上,指尖摩挲著腰間的盤龍佩,"二皇子晨起便來請罪,說昨夜護著蘇仵作時傷了沈大人的人。"他抬眼掃過殿內,"倒不知沈愛卿與二皇子何時結了梁子?"
沈知縣的膝蓋"撲通"砸在金磚上。
他額角抵著地麵,官帽滾到蘇瑾怡腳邊,露出後頸那道被劍穗劃傷的紅痕:"陛下,臣是怕蘇瑾怡借查案之名,翻出前朝舊案......"
"前朝舊案?"陳尚書突然上前,袖中滑出半卷殘頁,"臣昨日得柳先生指點,才知沈大人私藏的龍紋玉玨,原是前朝昭元帝的貼身信物。
而這殘頁......"他展開殘頁,"正是前朝史官記錄的,昭元帝為保幼弟周全,將半塊玉玨交與奶娘帶出宮的手諭。"
蘇瑾怡聽見自己的心跳聲。
她想起李嬤嬤給的舊衣,那衣襟上的"昭"字,與殘頁上的字跡分毫不差。
"夠了!"皇帝猛拍禦案,茶盞震得跳起來,"趙禦史偽造證據,沈知縣私通前朝餘孽,著大理寺即刻收押!"他的目光掃過蘇瑾怡,"蘇仵作查案有功,即日起兼領禦史台僉事,繼續徹查此案。"
"謝陛下隆恩。"蘇瑾怡跪下行禮,錦匣裏的玉玨硌得胸口生疼。
她餘光瞥見沈知縣被拖出去時,喉間發出類似嗚咽的低笑,像條被踩斷脊梁的毒蛇。
退朝時已近正午。
蘇瑾怡抱著錦匣穿過月華門,宮柳的影子落在她肩頭,像誰的手在輕輕推搡。
"蘇僉事。"蕭鳴的聲音從朱漆柱後傳來。
他今日穿了月白常服,右臂纏著的紗布在陽光下泛著淡紅,"可願同去禦花園說說話?"
禦花園的牡丹開得正好,粉白花瓣落了蕭鳴肩頭一片。
蘇瑾怡站在太湖石前,將錦匣重重擱在石桌上:"昨夜刺客的密信裏,為何會有"接應昭王遺孤"的字樣?
李嬤嬤的舊衣,沈知縣的玉玨,還有你總說的"最初接近是為了任務"......"她的聲音突然哽住,"你到底是誰?"
蕭鳴伸手接住飄落的花瓣。
他的指尖在陽光下近乎透明,像片隨時會碎的冰:"昭元帝是我父,李嬤嬤是帶我出宮的奶娘。"他扯下腰間的玉佩,與蘇瑾怡的玉玨嚴絲合縫地拚在一起,"當年我被奶娘藏在民間,十五歲才被尋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謂"任務",原是想查清當年血案真相......"
"那現在?"蘇瑾怡盯著拚合的玉佩,那龍紋在陽光下連成完整的雲,"你還想複國?"
"我在戰場見過百姓啃樹皮,在疫區聞過腐屍味。"蕭鳴的聲音輕得像歎息,他伸手碰了碰她發間的靛藍染漬——那是昨夜逃匿時沾的,"若複國要再讓這些苦難重演,我寧可守著現在的永寧。"
蘇瑾怡的眼眶突然發酸。
她想起昨夜混戰中,蕭鳴護在她身前的脊背,想起他說"別怕,我在"時的溫度。
她伸手按住他纏著紗布的右臂:"我要你用行動證明。"
暮色漫進偏殿時,小宮娥捧著鎏金托盤進來:"蘇僉事,門外有個穿灰衣的老漢說有急信。"
信是用粗麻紙寫的,墨跡未幹:"明日午夜,西三所。"
蘇瑾怡的手指在"西三所"三個字上頓住——那是存放前朝典籍的冷宮,離皇帝的寢殿不過半裏。
她抬頭看向蕭鳴,對方的銀劍已出鞘三寸,寒光映得燭火直顫。
"我去調羽林衛。"蕭鳴轉身要走,卻被她拉住衣袖。
"一起。"蘇瑾怡摸出腰間的銀針囊,"要打,便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月上中天時,兩人站在景陽宮的飛簷上。
晚風掀起蘇瑾怡的衣擺,她望著西三所方向漆黑的屋脊,心中的不安像團亂麻。
直到蕭鳴的手覆上她的手背,體溫透過交疊的指縫傳來,那團亂麻才慢慢舒展成線。
"放心。"他的聲音裹著風,"我在。"
次日清晨,蘇瑾怡站在府衙書房門口。
柳先生的書童捧著個紅布包裹候在階下,布角露出半卷泛黃的典籍——那紙頁邊緣的焦痕,像極了前朝皇宮失火時留下的印記。
喜歡鑒骨嬌寵:皇弟的追妻路請大家收藏:()鑒骨嬌寵:皇弟的追妻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