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褭蹏金與麟趾金:海昏侯墓中閃耀的漢代祥瑞密碼

字數:3549   加入書籤

A+A-


    101novel.com15年11月,南昌墎墩山的考古發掘現場,當探鏟輕輕刮開海昏侯墓主槨室的淤泥時,一抹金光突然刺破千年幽暗——187枚造型奇特的金器整齊排列於漆箱之內,馬蹄形與麒麟趾形的金餅在燈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這便是震驚考古界的褭蹏金與麟趾金,它們不僅是漢代黃金工藝的巔峰之作,更暗藏著漢武帝"協祥瑞而製天命"的政治密碼。
    一、溯源從天降祥瑞到皇權象征
    公元前122年,漢武帝在雍地狩獵時獲"白麟",次年又得"天馬"現世,接踵而至的祥瑞讓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確信天命所歸。太始二年(前95年),他下詔改鑄黃金形製,以"褭蹏金"與"麟趾金"命名,取意"天馬來兮從西極,經萬裏兮歸有德"的祥瑞征兆。《漢書·武帝紀》記載"因黃金為麟趾褭蹏,以協瑞焉",這種將政治神話具象化的造物,從此成為漢代皇權與天命的物質載體。
    海昏侯劉賀與這批金器的淵源,折射出複雜的曆史語境。作為漢武帝之孫,劉賀繼承了皇室對祥瑞文化的推崇;而作為在位僅27天的廢帝,這些金器更暗含微妙的政治隱喻。據《漢書·食貨誌》,褭蹏金"賜諸侯王",麟趾金"賜諸侯王金",劉賀墓中出土的48枚褭蹏金、25枚麟趾金,其重量規格與《漢律》記載的列侯賞賜標準高度吻合,卻又在造型細節上超越規製——部分金器底部刻有"上"字,暗示其曾為皇室專用,這種僭越與恪守的矛盾,恰似劉賀從昌邑王到海昏侯的跌宕人生。
    民間傳說為這批金器蒙上神秘色彩。相傳漢武帝夜夢天馬踏雲而來,足踏處金光四濺,遂命工匠以馬蹄為形鑄金;又聞西極麒麟現世,趾踏祥雲,故以麟趾為範。這些傳說雖無正史可考,卻道出漢代人"天命祥瑞"的集體心理,讓冰冷的黃金成為溝通人神的媒介。
    二、形製解碼漢代黃金工藝的巔峰之作
    褭蹏金天馬踏雲的立體敘事
    海昏侯墓出土的褭蹏金通高約2535厘米,底麵直徑約67厘米,重約250300克,形似倒置的馬蹄。其造型分三部分頂部圓弧如馬掌,中部束腰似馬蹄鐵,底部內凹成橢圓形空腔。部分金器頂部刻有"上"字,腔底殘留朱漆,推測原鑲嵌玉石或寶石。最精妙的是表麵紋飾捶揲出的雲氣紋如天馬行空,邊緣以金絲焊接出辮紋邊框,部分金器還在束腰處鑲嵌綠鬆石,形成"天馬踏雲"的立體意象。
    麟趾金瑞獸足跡的凝固瞬間
    麟趾金尺寸略小,通高約23厘米,底麵直徑約56厘米,重約170101novel.com0克,造型取麒麟足趾的三棱錐體。其頂部內凹成圓形,底部外擴如獸趾,表麵以魚子紋為地,捶揲出三組對稱的卷雲紋,象征麒麟行走時踏過的祥雲。更令人稱奇的是,部分麟趾金底部刻有"中"字,與褭蹏金的"上"字形成呼應,這種文字與造型的雙重符號,暗示著"上應天命,中承神意"的政治語言。
    工藝密碼錯金與鎏金的隱秘技藝
    通過顯微觀察,金器表麵可見細密的捶揲痕跡,證明采用了"打胎"工藝——將金片加熱後錘打成型,再以模具衝壓紋飾。褭蹏金頂部的雲氣紋線條流暢,寬度不足1毫米,是用極細的金絲鑲嵌後再鎏金固定;麟趾金的魚子紋地子,每平方厘米密布近百個小圓點,需用特製的小錘逐個敲出。x射線熒光分析顯示,金器含金量達99,底部殘留的朱漆中檢測出朱砂與動物膠,這種"朱漆金底"的處理,既防腐又暗合"天圓地方"的宇宙觀。
    三、考古實證金器窖藏中的曆史現場
    這批金器出土於主槨室東回廊的錢庫,與101novel.com0萬枚五銖錢、青銅稱量器共同構成漢代列侯的財富圖景。考古人員發現,金器按大小排序鋪陳於漆箱內,褭蹏金與麟趾金間隔擺放,部分金器底部還殘留絲綢包裹的痕跡,顯示其並非流通貨幣,而是具有象征意義的"祥瑞重器"。更驚人的是,3枚褭蹏金內壁刻有"南藩海昏侯臣賀元康三年酌金一斤"的銘文,元康三年(前63年)正是劉賀被貶為海昏侯的第三年,這些文字將金器的用途指向漢代最重要的祭祀禮儀——諸侯獻金助祭的"酌金"製度。
    修複過程中,多光譜成像技術揭示了隱藏信息某枚麟趾金底部的雲紋中,竟暗藏一隻微雕的神鳥,鳥喙銜著一串小金珠,這種"紋中藏紋"的設計,與馬王堆漢墓帛畫的"引魂升仙"主題異曲同工。而對金器內壁殘留物的分析顯示,部分空腔曾盛裝香料,加熱後香氣從底部細孔溢出,使金器兼具禮器與熏香的功能,這種"視、嗅、觸"多感官的設計,展現了漢代工匠的極致追求。
    四、文物價值多維視角下的漢代文明切片
    曆史維度從祥瑞政治到列侯生活
    漢武帝以祥瑞改鑄金幣,本質是將天命觀念物質化。海昏侯墓的金器組合中,褭蹏金代表"天馬"祥瑞,麟趾金象征"麒麟"降世,二者與出土的青銅雁魚燈(鴻雁)、漆衣鏡(孔子)形成隱秘呼應——通過"天馬來兮麒麟至兮"的符號係統,劉賀試圖構建"雖為廢帝,天命仍在"的精神世界。而銘文"酌金一斤"則揭示殘酷現實公元前63年,劉賀因"酌金成色不足"被削戶三千,這些金器既是他向朝廷表忠心的貢品,也是政治失意的無聲見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藝術維度抽象符號的具象表達
    漢代藝術追求"圖必有意,意必吉祥",褭蹏金的馬蹄造型與麟趾金的獸爪輪廓,是將祥瑞動物抽象為幾何符號的典範。捶揲工藝使雲氣紋呈現浮雕效果,金絲鑲嵌的辮紋邊框如流動的光帶,這種"以金為紙,以錘為筆"的創作,比歐洲同類工藝早了八個世紀。更妙的是空間處理褭蹏金的中空腔體形成"天圓地方"的微縮宇宙,麟趾金的三棱錐體呼應"三才之道",讓黃金成為承載哲學思想的藝術載體。
    科技維度冶金術與宇宙觀的融合
    檢測顯示,金器采用"失蠟法"與"捶揲法"結合鑄造,束腰處的收分角度精確到5度,確保重心穩定。最前沿的同位素分析發現,金器原料來自西域於闐(今和田),經絲綢之路運抵長安,這與《史記·大宛列傳》"漢使采金於西域"的記載相互印證。而底部細孔的設計,既符合"天工開物"的實用理念,又暗合"通天地之氣"的宇宙觀,展現漢代科技與哲學的完美統一。
    學術維度顛覆認知的考古發現
    此前學界認為,褭蹏金與麟趾金僅為皇室專用,海昏侯墓的出土首次證明列侯亦可擁有。更顛覆的是銘文內容"酌金一斤"打破了《漢律》"諸侯酌金四兩"的記載,揭示文獻與實物的矛盾;而金器底部的刮削痕跡,顯示曾被官方檢驗成色,這種"列侯貢金—中央檢測"的流程,為研究漢代財政製度了第一手資料。
    在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的展廳裏,褭蹏金與麟趾金被置於獨立展櫃,頂光下的金器泛著溫潤的橙紅,那是經過兩千年氧化形成的獨特包漿。當觀眾俯身細看,會發現某枚麟趾金的雲紋深處,還殘留著劉賀當年撫摸的指印——這個試圖用黃金證明天命的廢帝,終究沒能改寫曆史,卻讓這些凝固祥瑞的金器,成為丈量漢代文明的黃金標尺。它們靜默地陳列著,卻比任何文字都更清晰地訴說著在那個"究天人之際"的時代,一枚金餅的重量,足以稱量一個王朝的信仰。
    喜歡國寶的文明密碼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國寶的文明密碼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