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這次更是讓大家對他刮目相看
字數:8413 加入書籤
徐大爺一聽,猛地拍大腿:“楊科長,我去拿錢!”此言一出,眾人皆驚。
楊建設愣住,隻見一群釣友迅速收拾漁具,匆匆離去,顯然都是趕回家取錢去了。
片刻之間,岸邊空無一人,再無人圍觀他的釣魚過程。
楊建設啼笑皆非:“各位慢走啊!”
徐大爺揮揮手,腳步更快了。
楊建設搖搖頭,無奈地笑了。
看來,今天得加把勁多釣一些了。
想起前日在鄰單位的趣事,他忍不住偷笑。
那位同事目瞪口呆的模樣仍曆曆在目——誰能想到赫赫有名的京城釣王就是他。
悠然自得地甩竿垂釣時,楊建設突發奇想:“幹脆來個大的吧,免得總得向人解釋。”
這個想法如野火般在他腦海中蔓延開來。”就照這個做!”他低頭打量著三個水桶,指尖輕揚,百條雙頭怪魚瞬間躍入其中一個桶內。
他使用的水來自隨身空間裏的767號鹹水湖。
這將延長雙頭鮑的生存時間。
完成準備工作後,楊建設從容地搭建窩點,開始誘魚。
即便沒有借助隨身空間的優勢,他的釣魚技巧也已爐火純青。
20點智力讓他能夠完美吸收各大平台上垂釣大師的經驗,成為真正的釣王。
不過,他對什刹海的魚興趣不大。
一則,隨身空間產出的魚遠勝什刹海;二則,空間內儲備的魚已超十萬斤,他無意與當地釣友爭搶資源。
萬事俱備,楊建設熟練地拋竿引魚,哪怕無人在場,他仍一絲不苟地維持著這一儀式感。
畢竟,隨身空間的秘密必須隱藏。
其他方麵,他並不拘泥於形式。
不久,楊建設開始收竿起魚。
他不確定何時能再次來到這裏,因此打算為釣友們送上一份驚喜。
正是他們的存在,讓他的名聲迅速傳遍京城。
國宴用魚有嚴格標準,但楊建設從不拘泥,釣到的魚有時會超出預期重量,有時略輕,他並不在意具體數量,隻顧不斷收竿。
很快,他帶來的洋桶即將裝滿。
徐大爺讚歎道:“楊科長果然是頂級釣王!”眾人紛紛點頭附和。
大家都急匆匆趕回,唯恐錯過這場盛宴。
楊建設怎會輕易離開?那豈非荒謬?
突然,他的魚竿猛地一沉,彎曲幅度極為誇張!
徐大爺驚呼:“上大物了!”四周的釣友瞬間激動起來。
他們早有經驗,釣王果然名不虛傳。
楊建設笑著說道:“徐大爺,這次溜魚得費些時間。”
“你幫我把桶裏的魚處理下,我隻需留下十尾五斤的鯉魚和十尾七斤的草魚。”
“剩下的按老規矩分給大家吧!”
徐大爺喜形於色,他看得分明,兩桶魚滿滿當當,大魚尤其多。
他急忙跳上三輪車喊道:“釣王出魚啦,按老規矩分魚!”
很快,一群人圍了過來。
“老徐,我拿兩尾。”
“老徐,我三尾。”
“老徐,草魚越大越好……雖人不少,但秩序井然。
釣友們對此早已輕車熟路,釣王的規矩他們都懂。
胡同裏的兄弟們也講麵子,沒人做丟臉的事。
二十分鍾後,徐大爺將一把錢遞給了楊建設。
“楊科長,任務完成。”
“我們這次釣的大魚如何?”
楊建設笑著答:“比起之前的幾尾,這魚不算最大,也不算最小。”
徐大爺低聲說道:“聽說前幾天有人在密雲釣到一條大魚,送去禦膳房了。”
“皇城根的釣王真不少。”
楊建設詫異地看向徐大爺:“您消息挺靈通啊,連我前天釣到大鯉魚的事也知道?”
徐大爺一怔,頓時明白過來:
“我就說嘛!皇城根除了您,沒人能釣到這樣的大家夥。”
“您為何去密雲釣魚?”
楊建設坦然回答:“單位有需求,密雲水庫更大些,就過去碰碰運氣了。”
“誰會想到什刹海竟有這麽大的魚呢!”
徐大爺滿是疑惑,
“楊科長,您是不是刀子胡同那邊的人?”
楊建設聞言真是吃了一驚,
“徐大爺,您可不一般!”
徐大爺露出一抹釋然的笑容,“難怪!”
楊建設暗自佩服,心想這位大爺絕非普通人。
皇城腳下,官員眾多,
隨便遇到個遛彎的老人都可能是高官顯貴。
兩人默契地沉默下來,
楊建設全神貫注地溜魚。
半小時後,他終於將魚拉上岸。
眾人齊聲讚歎,
這竟是一條六尺長的大鯉魚。
楊建設費盡力氣將它搬到三輪車上,
告別眾人後迅速返回單位。
恰巧張謙剛要回家,
迎麵撞見楊建設。
張謙驚訝得合不攏嘴,
“楊科長,您又釣到一條大魚?”
楊建設笑答:
“運氣不錯。”
“國宴要用草魚和鯉魚,我去什刹海試試,沒想到真有這麽大一條,真是意外之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對了,食材我都買好了,誰來驗貨?”
張謙嚇得頭皮發麻,
“那一百隻雙頭鮑您也收好了?”
楊建設點頭微笑。
張謙立刻說:
“您稍等,我去叫質檢科的於大姐。”說完便跑開了。
楊建設的三輪車停在單位門口,
那鯉魚太大,半截身子露在外麵。
引得來往的人紛紛駐足觀看,
連隔壁單位的同事也跑來看熱鬧。
五六尺長的大鯉魚,他們隻聽過卻沒見過,
如今親眼目睹,都覺得稀奇。
楊建設在單位裏也是風雲人物,
這次更是讓大家對他刮目相看。
所有人都認識他。
一位大姐好奇地問:“楊科長,這些魚是您買的?”
楊建設笑著回答:“不是,是我釣的!”
大家頓時安靜下來。
恰巧,隔壁單位水產科的同事也來看魚。
“楊科長,您真是傳說中的‘超級釣王’啊。”
楊建設笑著點頭:“沒錯!”
眾人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於大姐快步走出來說:“別圍著了,散了吧。”
人群漸漸散開。
楊建設拿起兩個大桶:“於大姐,這是雙頭鮑。”
“這些是廚房要的魚。”
於大姐讚歎道:“楊科長,您辦事效率真高。”她伸手撈出兩隻鮑魚,仔細查看後,又掂了掂分量,驚喜地抬頭說道:“真是頂級的雙頭鮑。”
楊建設也吃了一驚:“於大姐,您還有這種本事?”
僅憑手感就能精準判斷重量,這份技能毫不遜色於專業售貨員。
於大姐又隨意抓起兩隻,更加滿意了。
“個頭夠大,而且還是活的!”
“質量合格。”
“不,完全達到了特等品標準!”
於大姐看著桶裏的魚問道:“是在什刹海現釣的?”
楊建設立刻答道:“對,大姐!”
於大姐更加滿意了:“最近大師們都指定要這種魚,特等品!”
楊建設指著桶裏一條大魚問:“這條魚您要不要?”
“不要的話我就拿到市場上去賣了!”
於大姐急了!
“收!”
“必須收!”
“張科長,您趕緊去財務找劉大姐批筆款子。”
“無論如何,這條魚都不能流入市場。”
楊建設對這位於大姐刮目相看。
之前,他確實低估了質檢科的這位於大姐。
原來,她才是處真正的實權人物。
質檢工作從來都不容忽視。
對於處而言,情況尤為如此!
於大姐是處最後一道把關者。
各科室的科長負責采購,他們是首要責任人,也是第一道防線。
而於大姐則是最終的責任人。
經她審核後送入禦膳房的食材,並非立即使用,而是遵循一套嚴格的流程。
處向禦膳房供應的食材種類繁多,於大姐必須逐一確認。
她的見識之廣,令人歎服。
楊建設對這位大姐心生敬意。
此刻,於大姐在他心中的形象悄然轉變——不再是單純的熱情大姐,而是學識淵博、閱曆豐富的象征。
於大姐微笑著說道:
“有了這條大魚,禦膳房的大師傅們該樂壞了。”
“什刹海的水真養人啊。”
“這般大魚的肉質竟如此細膩,實在難得。”
忽有所思,她連忙喊人:
“快,快將這條大魚移至更大的魚缸!”
隨即,幾名師傅從處趕來,楊建設也主動幫忙,將這條大鯉魚安置妥當,並倒入兩桶水。
於大姐投以讚許的目光:
“楊科長是個內行,以後水產科就交給你負責吧。”
楊建設暗自思忖:“莫不是我已經轉正了?”
看來,於大姐正是考察各科室人選的關鍵人物。
腳步聲急促,處全體員工聞訊而來。
熊初一處長、李科長、張謙、趙大姐、劉大姐等人齊聚魚缸旁,無不為這條巨魚驚歎。
熊初一用力拍了拍楊建設的肩:
“聽張科長講,你不僅完成任務,還帶回來這樣一條大魚?”
楊建設笑答:
“叔,全憑運氣!”
熊初一瞪他一眼:
“有本事就是有本事。”
“處需要的是實幹家,而非謙虛。”
“叔叔,這魚禦膳房需要嗎?”
“要是不要的話,我就拿回家去了。”
“您盡管放心,我保證不會讓它流入市場。”
“我打算把它做成鹹魚塊,到時候給咱們單位做福利!”
熊初一拍了拍楊建設的肩,語氣帶著讚賞:
“有心了!”
“不過,禦膳房肯定會收的。”
張謙連忙解釋:
“這種頂級食材,禦膳房的大廚們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要。”
“他們不是第一次處理這樣的貨色了……”
熊初一瞪了他一眼:
“你就愛多嘴。”
張謙立刻閉口。
熊處長管理著整個單位,作風嚴謹又不失幽默。
隻要專心做好本職工作,在他麵前開個玩笑也無妨。
熊處長囑咐道:
“於科長,你趕緊帶那位師傅把水產送過去。”
“建設,跟我來。”
喜歡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