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隻關注結果,不追究過程

字數:8453   加入書籤

A+A-


    “其他人各忙各的吧!”
    大家很快散開。
    劉大姐笑著遞給楊建設一百塊錢和二十斤肉票:
    “楊科長,這次的任務完成得漂亮!”
    楊建設笑著回應:
    “大姐您別誇了,我就是運氣好。”
    劉大姐搖搖頭:
    “謙虛是好事,但太過了就成了驕傲。”
    楊建設笑了笑,沒再接話。
    熊處長親自為他倒了一杯熱茶,楊建設想要搶著泡茶,卻被阻止了。
    “建設,你完成第一個任務的表現不錯。”
    “今後要好好向同事學習。”
    “咱們單位這些年,你是第一個加入的新麵孔。”
    “可別輕視老同事。”
    楊建設立即表態:
    “處長您放心,我一定主動向老同事靠攏。”
    “剛才於大姐讓我大吃一驚。”
    “她隻用手掂量一下就能知道貨物的重量。”
    “太厲害了!”
    “這可是勞模的本事!”
    熊初一開心地笑了:
    “你能發現這一點,我很高興。”
    “其實,我們部門裏的每個人都能做到這點。”
    啊?
    楊建設更加震驚了。
    熊初一便詳細解釋了處的工作模式,“我們的崗位並不固定。”
    楊建設瞪大了雙眼。
    “也就是說,需要輪崗嗎?”他問。
    熊初一點頭確認:“沒錯,就是輪崗。”
    “處的同仁們對國家的忠誠毋庸置疑。
    但我們需要未雨綢繆。”
    “其中一項措施就是輪崗。”
    “但這不隻是為了防範風險。”
    “更在於同誌們的全麵發展,在專業精進的同時也要拓寬視野。”
    “建設,好好幹。”
    熊初一臉色凝重,“若幹年後,我希望你能接我的班。”
    楊建設堅定回應:“處長,請放心,我定當虛心向各位前輩學習。”
    熊初一臉露欣慰,“我和你父親是生死之交。”
    “若他還在世,職位絕不會比我低。”
    “往後我會以最高標準要求你。”
    “希望你能迅速成長。”
    “可以嗎?”
    楊建設正色回答:“請處長拭目以待。”
    熊初一滿意點頭:“行了,也晚了,快回去給梁歡和樂樂準備晚飯吧。”
    “順便替我向老太太問好。”
    “她的事情,你辦得很好。”
    “沒給父親丟臉。”
    楊建設默默敬禮後離去。
    熊初一的話表明了一點——自己的每一步行動都逃不過老人家的注視。
    隻是基於處處長的獨特身份,不便直接幹預罷了。
    楊建設心中回味熊處長的話,內心篤定:
    空間食材變現的日子,近了!
    出名要趁早,這話楊建設深信不疑。
    他覺得,自己本應在更早的時候就嶄露頭角,而不是蹉跎至今。
    可惜當年不懂這個道理,被一群熱心的大姐圍著說媒,耽誤了不少時間。
    要是早點出名,還會發生這種事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如今的楊建設可算是揚眉吐氣了。
    他捕獲了一條六尺長的鯉魚,這可是個大新聞,在古代這算得上是祥瑞之兆,絕對引人注目。
    不僅單位裏的同事知道了他,連隔壁單位的人都認識了水產科的楊科長。
    楊建設心情極佳,但這並非因為熊處長提到的接班話題。
    他並不熱衷於官場之路。
    讓他開心的是,通過空間食材的變現,能幫助更多人解決溫飽問題。
    騎著三輪車回家的路上,他悠然自得。
    聾老太太關心地問:“乖孫,你遇到好事了?”楊建設回答:“今天接到任務,釣魚時意外釣到一條大魚,領導還給了獎勵。”老太太聽後很高興:“完成了任務就好。”她心中最重要的始終是任務本身,至於獎勵,不過是額外收獲。
    楊建設調侃道:“您都不好奇領導給了多少?”老太太自信地說:“領導對你肯定不錯。”楊建設由衷誇讚:“奶奶真聰明。”老太太聽了笑得合不攏嘴。
    “我這孤老婆子,一直靠郭嘉照應。”
    “郭嘉連我都顧著,絕不會虧待你們。”
    婁曉娥好奇地問:“建設,領導給了你什麽獎勵?”
    楊建設笑著答:“沒什麽!就一百塊錢,外加二十斤肉票。”
    婁曉娥倒吸一口涼氣,“這麽多?”在那個五塊錢就能撐起一家人生活月餘的時代,一百塊錢可不算少,更何況還有肉票。
    肉票對許多家庭來說,意味著一個月才能吃上一次肉。
    楊建設沒有回應,隻是繼續煮飯。
    他切排骨時動作利落,準備燉排骨蓮藕湯。
    秋冬時節,這湯最是滋補暖心。
    對他而言,不僅是為了改善飲食,更是為了驅寒。
    婁曉娥本想反駁,卻一時語塞。
    楊建設的話讓她恍然大悟:對別人來說,一百塊錢已屬巨額,但對楊建設這種家庭背景的人而言,或許真不算什麽。
    梁歡即使麵對這筆錢,頂多高興一陣,絕不會過度激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婁曉娥內心複雜,梁歡早已習慣優渥條件,這樣的獎勵對她而言如同家常便飯。
    婁曉娥深知楊建設家境窘迫,四合院裏誰家富裕、誰家拮據盡人皆知。
    楊建設自從女兒出生後便荒廢了事業,短短三年多時間,家道中落至一無所有。
    然而自他改過自新後,家裏的日子突飛猛進,每日飲食堪比他人過年。
    沒多久,三轉一響和四大件便齊備齊全。
    楊建設會如何看待這一百塊錢?
    即便梁歡也不會對此過分興奮。
    楊建設的事業步入新的階段,從街頭混混轉型為玉華台的采購員,隨後更是一躍成為刀子胡同辦事處的科長,經曆堪稱夢幻。
    在婁曉娥眼中,這樣的轉變似乎有些出乎意料。
    楊建設動作利索地準備飯菜,四菜一湯很快就擺上了桌。
    婁曉娥心中一怔,“什麽時候開始,我對建設能做出四菜一湯習以為常了?”這感覺並不尋常。
    即使在婁董家中,他們家吃肉的次數也不如楊建設家頻繁。
    除了牛奶因條件限製無法常備,肉和雞蛋幾乎是每日必備。
    楊建設家的早餐已升級為醪糟煮蛋,梁歡悄悄告訴婁曉娥,這是楊建設特意為女性準備的。
    這話讓婁曉娥十分羨慕,她曾幻想自己也能每天享受這樣的待遇。
    直到現在,她才意識到,自己早已習慣了這種生活。”建設太厲害了!”婁曉娥恍然大悟,殊不知楊建設根本不知道她在想些什麽,對他來說,這不過是很普通的一天。
    一家人圍坐用餐時,小女兒樂樂問:“爸爸,今晚可以早點回家做麥芽糖嗎?”楊建設答應道:“回頭爸爸給你多做一些,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樂樂開心得合不攏嘴,楊建設也很滿足。
    飯後,楊建設像往常一樣給梁歡送飯。
    軋鋼廠的王隊長接過楊建設遞來的香煙,笑容滿麵,“還是楊科長懂禮數,連我的那份都沒忘!”梁歡則有些擔憂,“建設,如果你工作忙,就別特意跑來送飯了。”
    修改後的版本保持了原意,去掉了冗餘內容,並對敏感詞進行了處理。
    "早上我從家裏帶就行。”
    楊建設笑了笑,搖頭道:"這不成。
    這麽冷的天,吃涼菜對身體不好。”
    梁歡這才點頭答應。
    楊建設低聲說道:"今天單位需要魚,我去釣了兩條,還幸運地捕到一條大魚。
    單位給了我一百塊和二十斤肉票。”
    梁歡驚訝得瞪大了眼睛。
    楊建設笑著保證:"晚上回家給你。”
    梁歡開心地點頭。
    婁曉娥猜中了,梁歡確實對錢票感到興奮。
    那段日子太艱難了!
    不過現在,梁歡已經不像以前那樣激動不已。
    丈夫每天帶錢回來,家裏幾乎不用額外開支,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安穩。
    楊建設悠然來到單位。
    此時正是飯點,單位裏人很少。
    沒想到張謙居然在收拾東西。
    楊建設疑惑:"張科長,您這是要做什麽?"
    張謙歎了口氣:"早知道不該幸災樂禍。
    有任務了,我要出差。”
    楊建設更加不解:"您不是負責時令鮮果嗎?"
    "皇城根附近哪有什麽時令鮮果?"
    張謙放下手中的東西,在楊建設旁邊坐下:"楊科長,我們的職責從來不隻是局限於皇城根。
    隻要是上級下達的任務,無論目標在哪,隻要華夏境內有的,我們都要去找。”
    他語氣嚴肅。
    楊建設仔細聆聽,這是張謙在傳授經驗。
    "你不覺得奇怪嗎?為什麽我們處有這樣一條規矩:隻看結果,不問過程?"
    楊建設陷入沉思。
    處無疑是一個權責不對等的地方。
    在職權範圍之內,他們甚至有條件調動三法司的力量。
    隻關注結果,不追究過程。
    難道這樣就不會引發問題嗎?
    即便進入特定部門的人全都經過反複篩選。
    誰能保證沒人會徇私枉法?
    人性不該被輕易試探。
    張謙歎了口氣,
    “特定部門的任務至關重要。”
    “今日隻是禦膳房的廚師們下訂單,”
    “就足以讓我們整個機構行動起來。”
    “但楊科長,”
    “平日裏首相、內閣各部高級官員的物資供應,這才是重頭戲。”
    “每年的供應量巨大。”
    “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會造成連鎖反應。”
    “一個環節失誤,就需要百倍努力來補救。”
    “一旦發生這種狀況,後果將不堪設想。”
    楊建設點頭表示認同。
    張謙所言句句屬實。
    係統化的供應體係牽一發而動全身。
    一旦某一環節出現問題,
    整個係統都會受到影響。
    張謙神情嚴肅:
    “隻看結果,不問過程。”
    “這不是讓你濫用職權胡作非為。”
    “而是一種信念。”
    “無論如何都要完成任務的決心。”
    “在特定部門,有能力就展現出來。”
    “特定部門隻看重成果!”
    張謙自嘲道:
    “咱們熊處長來自軍隊,對任務一向極為重視。”
    “我們的品格也經過多重考驗。”
    “處裏根本不擔心我們會強製交易。”
    “我們自有監察機製。”
    “恰恰相反,我們更擔心工作過於拚命,把自己累垮。”
    張謙事先給楊建設打了預防針:
    “楊科長,我們經常外出執行任務,坐火車是常事。”
    “別人覺得坐火車好,但我們不這麽認為。”
    “連續幾天幾夜的火車行程,能把人累死!”
    楊建設點頭回應。
    喜歡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