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劉表醒悟

字數:5051   加入書籤

A+A-


    袁紹和劉表爭論了半天,直到累得不想說話。
    劉徹知道在自己來之前曹操好多事確實做得像個殘暴的國賊。
    那幾件讓天下人不齒的事,劉徹也沒準備替曹操辯解。
    但是就像他倆說的那樣,人是會變的。
    現在代表曹操的是大漢當年最英武的皇帝,孝武皇帝本人。
    他怎麽可能還像沒當過皇帝的梟雄一般去某朝篡位?
    那必須是一己之力平定天下,再興漢室啊!
    “景升兄,你和本初兄說的都沒錯。
    之前我確實做過很多令人不齒的事情。
    但之後我也真的想改變。
    你可別忘了,曾經我也是為解除黨禁拚勁全力的奔走之友。
    董卓殘暴不仁的時候,是本初兄和我聯結各路諸侯討董的!
    我真希望自己還是那個騎都尉,夢想成為漢征西將軍的有誌青年。”
    “唉!”
    袁紹對曹操的話深有感觸,畢竟他們幾個是發小。
    不但關係好,還真的都曾一腔熱血隻為報國。
    誰又能想到自當年張角發動黃巾之亂後,大漢就再也回不到從前了。
    他們這些人也逐漸被名利欲望迷惑了雙眼。
    試問在坐的三個人,誰沒想過一統天下或是獨霸一方?
    “劉景升,話就說這麽多,我和孟德現在都一心想回到年輕的時候。
    為拯救天下百姓、興複漢室再盡一次力。
    之前一時衝動做下的錯事,你能揭過去就揭過去,假如不能,那你就告老還鄉吧!”
    袁紹一臉真誠的看著劉表,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你們倆……”
    劉表雖說是漢室宗親,對於袁紹他們這些士大夫的經曆不能完全感同身受。
    但是朝廷這些年的變遷,各種大事,劉表都是看在眼裏的。
    不說別的,就單憑曹操能讓劉協舒舒服服地活到二十多歲,沒有發生暴斃、病死這些意外,就足以證明曹操對漢室還保留這一份忠心。
    當年討董的時候,自己身為漢室宗親都沒有參加,又有什麽資格去指摘他們兩個發起者呢?
    “奇怪,奇怪……”
    劉表一想到自天子東歸那日起一直到衣帶詔爆發為止,那段時間曹操身上發生的事,就覺得不可思議。
    先是一個大漢忠臣不知怎的,竟然會挾天子以令諸侯。
    然後就是一係列近乎反賊、暴君的舉動。
    到殺害國舅、貴妃的衣帶詔到達頂峰。
    而頂峰之後,卻毫無征兆地變了性子。
    一把適度大轉變,直接從天下不齒的大國賊變成了忠君愛國的仁君。
    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嘶!”
    念及此,劉表突然明悟了。
    心道:
    “莫非曹孟德是看天下群雄並起,害怕大漢真的被這些割據勢力葬送社稷。
    這才不顧自己的名聲,用雷霆手段清君側?
    我和袁本初一個是漢室宗親,一個是他的好友。
    所以他才沒有把我們趕盡殺絕,而是選擇了收服、拉攏。
    還有那劉玄德,多少次被打敗,不照樣活得好好的?
    但是相同的,袁術、呂布、李傕、郭汜這些明著反的、董卓餘黨可就沒這麽幸運了。
    難道真的錯怪曹孟德了?”
    念及此,劉表也不再帶著成見去看曹操了,而是很真誠地問道:
    “孟德,假如有一天你能一掃八荒,完全平定天下,你會怎麽做?”
    “嗯!”
    劉徹一看這架勢,就知道有戲。
    劉表這是再做最後的決定,隻要他覺得自己是真心匡扶漢室,以後必定像袁紹那樣心服口服。
    “今日當著本初兄的麵,還有天地為證。”
    劉徹鄭重地向天地拱手而拜,然後看向劉表:
    “隻要我曹孟德活一天,這江山就永遠是漢室江山。
    我的後代也將世代為大漢效力。
    若違背這個誓言,我願天打雷劈永世不得超生!”
    “孟德,你!”
    劉表當即上前捂住了劉徹的嘴。
    “我信,我明白了!你不必把自己的子孫後代也加上。
    兒孫的事,咱們又怎麽能永遠看著呢?
    隻要你能做到,那就夠了!”
    到此,劉徹收攏天下諸侯共同匡扶漢室的目標又向前進了一步。
    三人解開誤會之後,有說有笑一起去見了劉協。
    此時的劉協正在為剛才甩鍋給曹操的事後悔。
    因為他突然意識到,曹操之所以讓自己來說服劉表,那是給劉表一個活命的機會。
    假如曹操親自來,兩人會不會一言不合就吵起來?
    吵到激動的時候,曹操會不會一怒之下把劉表殺了?
    不說別的,就剛才曹操來訴苦時,曹操見自己推脫,表情立馬就不對了。
    這是不是意味著曹操當時就打算一言不合就除掉劉表?
    “皇叔啊,是朕考慮不周。
    這把萬一你被曹操害了,晚上可別來找我啊!”
    越想越不對勁的劉協隻能在心裏祈禱著。
    “陛下,門外曹丞相、袁太尉還有鎮南將軍劉表求見!”
    “什麽?劉表也來了?他居然沒事?”
    從黃門口中確定三人是有說有笑來的之後,劉協那顆懸著的心也終於放下了。
    “快請他們進來!”
    片刻之後,三人一起走進了劉協的禦書房。
    劉徹官職最大,他自然而然地走在三人的中間。
    劉表和袁紹都有意慢劉徹半個身位。
    “臣曹操、袁紹、劉表,拜見陛下!”
    行過禮後,三人被劉協親切地扶了起來。
    “幾位明公,你們這是?”
    劉協笑著看向劉表,繼續道:
    “皇叔,您這是讓曹丞相和袁太尉陪著過來告老?”
    “回陛下,老臣被曹丞相、袁太尉的肺腑之言打動。
    不想就這麽告老,請陛下允許老臣繼續為江山社稷發揮餘熱!”
    “皇叔能這麽想,是我大漢的福氣,也是朕的榮幸。
    那皇叔是否要回荊州繼續治理荊州?”
    劉協也就是隨口一問。
    荊州那地方現在在劉備手裏。
    在劉協看來,已經被曹操說服的劉表確實不如劉備好。
    畢竟劉備還有可能在自己需要的時候和曹操對著幹。
    但劉表應該是不會那麽做了。
    “哦,老臣願意效仿袁太尉,在許都某個差使。
    隻要能陪在陛下身邊,老臣就心滿意足了。”
    “正好,之前許都政變的時候,空出不少官位。
    你挑一個,朕直接下旨敕封就是。”
    劉徹、劉表、袁紹離開後,劉艾匆匆走了進來。
    “陛下,大事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