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劉徹的奇葩做法
字數:4830 加入書籤
“主公!你聽說了沒有,孫策眼看聯盟就要被咱們打散。
與此同時,在許都度過休戰期的劉徹,一天之內連續收到了多封有關弘農王劉民的消息。
最後一次來送消息的,是在校事府處理積攢公務的郭嘉。
“奉孝,你這校事府辦事效率有待提升啊!
我一大早起來,已經收到了最少五條這樣的消息。
你可是目前為止,最後一個來送消息的。”
劉徹似乎並沒有被這樣的消息影響到。
不但沒影響到,反而還很輕鬆愜意。
郭嘉本以為主公會因為這事頭痛一段時間。
但見到一臉愜意的劉徹後,郭嘉當時就愣住了。
“主公,你到底有沒有認真聽這些消息啊!
那可是唐姬和少帝劉辯的遺腹子,現在被孫策越暨擁立的弘農王劉辯!
可不是什麽阿貓阿狗。
您怎麽一點都不擔心呢?”
劉徹笑著示意郭嘉坐下。
“奉孝,你認為我應該因為這件事做出什麽樣的反應才算正常?”
“主公,雖然不知道您有什麽特別的考慮。
但就我而言,孫策已經打算利用劉氏的身份來動搖當今陛下的根基。
而您的一切合法性可以說和當今陛下都有密不可分的聯係。
他動搖當今陛下的根基,不就是在砸您的飯碗嗎?
這麽嚴重的事,即使我格局大,發一發脾氣還是應該的。
可您怎麽還能如此淡然,甚至……甚至還有點興奮?”
劉徹當然知道自己來之前包括現在為止,一切權利的來源基本都是挾天子賦予的。
假如沒有挾天子,就曹操當年的那點實力,恐怕連呂布那關都不一定能過了。
畢竟當時滅呂布的時候,曹操是借皇帝的名號,聯合劉備、袁紹、孫策等人一起滅的。
但知道歸知道,他可不是曹操本人,他是漢武大帝劉徹。
內心裏劉徹還是對皇室那些子孫後代更關心、愛護的。
要不然,就劉協前幾年幹的那些事,落在曹操手裏,早就被徹底軟禁了。
還能像現在這樣享受自由無憂無慮的帝王生活?
他可能內心還是覺得在自己這個“國賊”眼皮子底下危險。
但那都是不知情,不願意麵對“曹操變忠臣”的劉協自己給自己找罪受。
劉徹可沒有閑著沒事欺壓他、恐嚇他。
如今能確定有一個皇室血脈的存在,劉徹心裏自然是欣喜的。
皇室子孫就應該繁盛,就應該有足夠自己挑選合適繼承人的空間。
總是把希望寄托在劉協這個有點軟弱的守成之君身上,確實不能讓劉徹滿意。
念及此,劉徹一本正經地對郭嘉說道:
“奉孝,其實你們都太在意我的權利和地位了。
都忽略了如今是大漢天下,一個好皇帝才是天下人需要的。
我嘛,隻不過是出點力氣,為皇帝清除一切障礙,還大漢一個太平盛世的人罷了。
抱著這個心思去看劉民這件事,是不是就沒有那麽在意了?”
“話是如此,但問題是劉民有沒有成為比當今陛下更賢明皇帝的資質?
還有就是,當今陛下一旦失勢,咱們還如何挾天子以令不臣?
沒了這層保障,您希望的清除一切障礙、還大漢一個太平天下,還能做到嗎?”
看著擔憂、不解的郭嘉,劉徹莞爾一笑。
有些寵溺的開解道:
“奉孝,我知道你們都是忠心與漢室朝廷也拒絕對願意追隨我的忠臣良將。
也正是這份忠心和這個身份,限製住了你們的思路和視野。
其實應對劉民這個弘農王的辦法不止有非黑即白兩種。
我這還有其他方法,而且絕對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聽主公說得跟真的似的,郭嘉頓時來了精神。
“哦?主公你還想到了其他應對方法?”
“那是當然,要不我怎麽能如此波瀾不驚?”
郭嘉按照正常的角度,能想到的無非三種處理方法。
要麽就直接用當今陛下的身份去否認劉民這個弘農王。
徹底跟孫策他們劃清界限。
把孫策他們打成妄圖另立新君篡位的反賊。
要麽就讓當今陛下出麵,和這個弘農王爭一爭正統的地位。
誰能爭贏就支持誰。
反正軍權、政權自家主公已經掌握得差不多了。
不介意再來一次逢迎陛下、挾天子的舉動。
折中一點的辦法就是和孫策他們談判。
不經過陛下和劉民。
隻這幾個諸侯商量出一個解決辦法,看看怎麽安排當今陛下和弘農王。
談得攏就皆大歡喜,談不攏就返回前兩種方法。
除了這些,郭嘉目前的心理狀態,是再也想不出什麽處理的辦法了。
因為這不是簡單的諸侯、軍閥之間的鬥法,已經牽扯到漢室正統的問題了。
這種問題可大可小,還極容易受到反噬。
一旦處理不好,身敗名裂都是輕的。
現在聽說主公還能有其他辦法,郭嘉自然是要好好聽一聽,學習一下的。
劉徹笑著搖搖頭,指著郭嘉道:
“你呀!看你這麽想知道,我就提前告訴你吧。”
醞釀了片刻,劉徹鄭重道:
“其實世人大多數和你想法相同。
一遇到這種牽扯漢室正統、皇家血脈的事情,都會下意識謹慎起來。
由於這個的限製,大家想到的方法基本都是兩個極端。
實際上,在我看來,當今陛下和弘農王不是不能並存。
陛下還是陛下,弘農王隻是王。
兩人其實暫時還沒有什麽實質上的衝突。
因此,我決定,恭迎弘農王進京正式受封。
並且我會啟奏陛下,讓弘農王前往封地弘農定居。
這樣,既化解了弘農王可能帶來的麻煩,也彰顯了當今陛下的格局。
更不至於因為正統之爭,讓天下更加混亂。”
。”
“這……”
郭嘉第一反應是這事雖然可行,但孫策未必答應。
剛要質疑,忽然轉念一想。
這事當今陛下和主公如果拿出了誠意,孫策還不答應的話,豈不是正中下懷?
你自己私自擁立弘農王,陛下和丞相非但沒追究,反而如願承認了弘農王,還允許回歸封地。
這種情況下,孫策你要是再有怨言,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主公,妙,妙啊!
也就隻有您這樣的雄才大略,才敢往這個方向想辦法。
在下自愧不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