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群書治29

字數:3208   加入書籤

A+A-


    《高頻交易中的強迫點擊與童年的拔毛習慣》
    淩晨兩點的量化交易室裏,鍵盤敲擊聲像密集的鼓點,林夏盯著屏幕上跳動的毫秒級k線,指尖在“買入”“賣出”鍵間機械往複。顯示器藍光映著她蒼白的臉,辦公椅扶手被磨出包漿,如同她被“高頻交易”磨得麻木的神經——這個月,她的鼠標點擊量突破了30萬次,指尖的繭子厚得連美甲都蓋不住。
    “夏姐,該休息了,你的心率監測又超標了。”實習生小周抱著咖啡杯站在身後,聲音裏帶著擔憂。她頭也不抬,視線死死鎖在acd金叉的信號上:“沒事,這波趨勢還沒走完……”話沒說完,指尖突然不受控地抽搐,鼠標差點摔在地上——這種“強迫點擊”的衝動,像極了童年時反複拔鉛筆橡皮的習慣,越是告訴自己“停下”,手指越停不下來。
    記憶閃回至小學教室。九歲的林夏總把鉛筆上的橡皮咬得坑坑窪窪,直到露出木質筆杆,母親為此買了十盒卡通橡皮,卻在放學回家時發現,所有橡皮都被她拔成了碎渣。“夏夏,你是不是心裏慌?”母親蹲下來擦她手上的橡皮屑,而她隻能攥緊拳頭,任由指甲掐進掌心——那時的她不懂,這是“焦慮”在身體上的投影,就像現在的“強迫點擊”,是高頻交易帶來的神經緊繃。
    交易室的空調突然發出“哢嗒”聲,她猛地站起身,差點撞翻桌上的仙人掌——這盆父親送的“防輻射綠植”,葉片邊緣的尖刺早已被她掐掉,隻剩光禿禿的軀幹,如同她被“效率”磨掉的生活氣息。手機在褲兜震動,是父親發來的消息:“夏夏,今天是你媽媽忌日,回家吃頓飯吧,我種的薄荷開花了。”
    屏幕上的k線圖突然跳空,她的指尖再次不受控地點擊“平倉”——本可以盈利的單子,因過度操作變成虧損。盯著賬戶裏的綠色數字,她忽然想起母親臨終前的話:“夏夏,別學媽媽總追著‘完美’跑,橡皮破了可以換,人累壞了就沒了。”那時的她把這話記在筆記本扉頁,卻在投行的高壓節奏裏,把“完美交易”當成了生存準則。
    深夜回家,父親的老房子飄來薄荷香。餐桌上擺著她愛吃的糖醋排骨,旁邊放著個玻璃罐,裏麵裝著她童年拔碎的橡皮——母親去世後,父親偷偷攢下了這些碎片,罐底貼著張紙條:“2005年3月,夏夏拔壞了第12塊橡皮,我給她買了帶小熊掛飾的鉛筆,她抱著鉛筆睡了整宿。”
    “爸,你留著這些幹嘛……”她的聲音發顫,指尖觸到玻璃罐的冰涼。父親往她碗裏夾了塊排骨,眼鏡片後的目光帶著心疼:“你媽走前說,夏夏的‘小動作’是心裏有結,就像她當年總把教案改了又改,其實啊,不完美也沒關係。”
    月光透過紗窗照在筆記本上,她翻開泛黃的頁麵,看見自己用歪扭的字寫著:“媽媽說,橡皮碎了可以拚,就像心情亂了可以理。”旁邊是母親畫的小熊,正用膠水粘碎橡皮——這幅畫她早已忘記,此刻卻像一把鑰匙,打開了被“強迫”鎖住的童年記憶。
    第二天清晨,她帶著父親送的“小熊鉛筆”去了交易室。實習生小周盯著她桌上的卡通鉛筆笑:“夏姐,這畫風和你平時的高冷人設不符啊。”她摸著筆杆上的小熊掛飾,忽然想起童年時,握著這支鉛筆寫作業,再也沒拔過橡皮——原來“治愈”可以這麽簡單,不過是給緊繃的神經,找一個溫柔的“錨點”。
    當屏幕再次彈出交易信號,她的指尖在鍵盤上頓了頓,轉而拿起小熊鉛筆,在便簽紙上畫了隻正在“點擊”的小熊——畫裏的小熊戴著墨鏡,腳邊堆著卡通版的k線圖,旁邊寫著:“慢慢來,你比毫秒級的趨勢更重要。”奇怪的是,畫完這幅畫,心裏的“強迫衝動”竟淡了許多,就像給高速運轉的大腦,按下了0.1秒的暫停鍵。
    午休時,她跟著小周去了公司樓下的解壓館。在“捏泡泡紙”區域,她看著滿牆的彩色泡泡紙,忽然想起童年撕橡皮時的“解壓感”——原來身體從未忘記,那些被壓抑的情緒,需要一個溫柔的出口。當指尖按下第一個泡泡,“啵”的聲響裏,她忽然笑了——這是三個月來,她第一次發自內心的笑。
    傍晚收市前,她做了個大膽的決定:把交易軟件的“自動點擊”功能調慢0.5秒。同事們驚呼“這會錯過最佳點位”,但她盯著屏幕上不再“狂飆”的k線,反而覺得心裏的弦鬆了些——就像父親說的,“薄荷要慢慢養,急著澆水反而會爛根”。
    當晚,她給父親發去消息:“爸,我把仙人掌移到了窗台,給它換了個帶小熊圖案的花盆。”父親秒回:“好,薄荷也給你留了幾枝,記得泡杯茶,別總喝冰咖啡。”看著對話框裏的“正在輸入”,她忽然想起母親的另一句話:“生活不是高頻交易,不需要每分鍾都精準,偶爾‘卡頓’一下,說不定能看見不一樣的風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今,林夏的交易室多了幾樣“不專業”的東西:窗台上的薄荷盆栽、桌上的小熊鉛筆、還有牆麵上貼滿的“解壓畫”——畫裏的小熊有時在“佛係定投”,有時在“躺平看k線”,旁邊寫著各種“反焦慮”金句:“漏點倉位沒關係,別漏了生活的甜”“止損不止損,先止心裏的急”。
    當又一個交易高峰來臨時,她不再盯著屏幕到眼睛發酸,而是每隔半小時,就給薄荷澆點水,看葉片上的水珠滾來滾去。指尖劃過小熊鉛筆的掛飾,她忽然明白:所謂“強迫點擊”,不過是用“忙碌”掩蓋內心的不安,就像童年拔橡皮,是對“不完美”的恐懼。而現在的她,終於敢讓自己“慢下來”——不是放棄交易,而是學會在“精準”與“鬆弛”之間,找到屬於自己的“交易節奏”。
    某個周末,她帶著父親去了當年的小學。校園裏的梧桐樹已經長大,樹下的石桌上,還留著她童年刻下的“小熊”圖案。父親摸著石桌笑:“你看,當年歪歪扭扭的畫,現在看著反而可愛。”她望著樹上的蟬蛻,忽然想起解壓館裏的泡泡紙——原來成長就是這樣,把曾經的“強迫”與“焦慮”,蛻成了如今的“接納”與“溫柔”。
    暮色漸濃時,她掏出小熊鉛筆,在石桌上畫了新的小熊:這次的小熊坐在梧桐葉上,手裏舉著寫有“0.5秒的暫停”的旗子,旁邊是正在飄落的k線圖——不過這次的k線,不再是冰冷的紅綠數字,而是被染成了薄荷綠和小熊黃,像極了父親家的薄荷茶,帶著清清涼涼的甜。
    手機震動,是實習生小周發來的消息:“夏姐,今天跟著你的‘慢半拍’策略,居然躲過了暴跌!”她笑著回複:“記住,真正的‘高頻’,不是點擊速度,是讓心跟上自己的腳步。”發完消息,她望著天邊的晚霞,忽然覺得,那些曾讓她痛苦的“強迫習慣”,此刻都化作了晚風中的細語——原來最好的“交易法則”,從來不是戰勝市場,而是戰勝那個總在和自己較勁的自己,就像小熊鉛筆上的掛飾,輕輕晃動間,就能帶來久違的、關於“鬆弛”的安全感。
    喜歡群書漂卍解請大家收藏:()群書漂卍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