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群書治30.
字數:3164 加入書籤
《業績考核下的軀體化與母親的疑病焦慮》
深秋的風卷著銀杏葉拍在辦公室玻璃上時,沈硯正對著季度考核表發呆。胃部的隱痛像條蟄伏的蛇,順著肋骨遊走——這是她連續第三個月“體檢正常卻反複胃痛”,醫生說這是“軀體化症狀”,可她盯著電腦屏上的基金淨值曲線,隻覺得疼得更厲害了。
“沈總,這是您的胃藥。”助理小陳把溫水遞過來,藥盒上的“奧美拉唑”字樣,讓她想起母親的床頭櫃——那裏永遠擺著十幾種保健品,血壓儀和血糖儀輪流“上崗”,哪怕體檢報告寫著“一切正常”,母親也總說“這兒疼那兒酸”。
手機彈出母親的消息:“硯硯,媽媽今天頭暈,是不是血脂又高了?你上次買的魚油吃完了……”她揉著眉心回複:“媽,上周您剛查過血脂,沒問題的,別瞎想。”發送鍵按下的瞬間,胃部突然抽搐,她踉蹌著扶住桌角,看見抽屜裏藏著的胃藥說明書——“心理壓力過大可能誘發軀體症狀”,這句話被她用紅筆圈了三遍。
記憶閃回至高中宿舍。十七歲的沈硯躲在被子裏背單詞,聽見母親在電話裏跟父親抱怨:“硯硯總說胃不舒服,會不會是學習太累了?要不咱們帶她去做個胃鏡?”那時的她其實沒有胃痛,隻是受不了母親每天的“健康檢查”——量體溫、查舌苔、盯著她喝完每一碗養胃粥,仿佛人生的頭等大事,就是“不生病”。
“沈總,基金持有人大會馬上開始了。”小陳的提醒打斷了思緒。她強撐著走進會議室,投影儀的光打在臉上,把眼底的青黑拉得很長。台下有投資者舉手:“沈經理,您管理的基金近三月回撤15,是不是投資策略有問題?”話音未落,胃部的疼痛突然加劇,她攥緊椅子扶手,指甲深深掐進掌心——這場景多像母親當年在體檢中心,麵對醫生“指標正常”的回複,卻依然反複確認“真的沒毛病嗎”。
散會後,她躲在洗手間吐了個幹淨。鏡子裏的自己臉色慘白,像極了母親每次“犯病”時的樣子——原來所謂“軀體化”,不過是心裏的焦慮找到了身體的出口,就像母親的“疑病”,本質是對“失控”的恐懼,而她的“胃痛”,是對“業績下滑”的本能抵抗。
深夜回到家,母親的微信又發來十幾條消息,從“生薑泡腳治胃寒”到“某專家講座說胃潰瘍會癌變”,每條都配著冗長的語音。她點開一條,聽見母親帶著鼻音的叮囑:“硯硯啊,媽媽當年沒考上大學,就盼著你能出人頭地,可你要是累垮了,媽媽怎麽辦……”
淚水忽然湧出來,滴在手機屏幕上。她想起大學錄取通知書到手那天,母親捧著通知書哭了整夜,後來偷偷去藥店打工,說“要給女兒攢讀研的錢”。那些年,母親總說“我身體好著呢,不用操心”,卻在她考研壓力最大時,突然“查出”頸椎間盤突出——現在想來,那或許也是另一種“軀體化”,是母親用“生病”來表達“我需要你的關注”。
第二天清晨,她請了假,帶著母親去了常去的中醫館。老大夫摸著母親的脈搏笑:“大姐,您這脈啊,弦細略數,是思慮過度了,跟硯硯小時候總說胃不舒服一個道理。”母親愣住了,盯著沈硯手腕上的疤痕——那是高三那年,她因為壓力過大,無意識地掐出來的印子,母親當時抱著她哭:“咱不考了,媽媽隻要你健康。”
“媽,其實我知道,您不是真的生病,是怕我過得不好。”走出醫館,她忽然握住母親的手,指尖觸到母親掌心的繭子,“就像我總胃痛,不是胃真的壞了,是怕自己做得不夠好,讓你失望。”
母親的眼眶紅了,從兜裏掏出個布包,裏麵裝著曬幹的陳皮:“你小時候最愛喝媽媽煮的陳皮粥,後來去了外地,媽媽總想著,煮好了粥你也喝不到,就盼著你別餓肚子,別生病……”陳皮的香氣混著深秋的風,讓沈硯想起住校時,母親每周坐三小時公交,給她送親手煲的湯,湯盒上貼著小紙條:“硯硯趁熱喝,媽媽看著你喝完再走。”
那天下午,她們回家煮了陳皮粥。母親看著她喝完第一碗,忽然說:“硯硯,其實媽媽懂,你現在的‘疼’,就像媽媽當年總查血壓——都是心裏有個‘坎’過不去。”她望著母親鬢角的白發,忽然想起醫生說的:“軀體化的本質,是情緒的‘翻譯官’,當語言無法表達壓力,身體就會替你說話。”
如今,沈硯的辦公桌上多了個陳皮罐,每當胃痛發作,她就泡一杯陳皮茶,看橘色的陳皮在水裏舒展,像極了母親展開的眉頭。母親也不再頻繁查血壓,而是跟著社區阿姨學了廣場舞,每天傍晚發來視頻:“硯硯你看,媽媽跳得比張阿姨好多了,醫生說我現在心率可正常了!”
某個季度考核前,她盯著基金淨值的波動,胃部又開始隱隱作痛。但這次,她沒有立刻吃藥,而是點開母親的廣場舞視頻——畫麵裏,母親穿著鮮豔的紅色上衣,動作不算標準卻充滿活力,周圍的阿姨們笑著鼓掌,陽光落在她們臉上,比任何“業績達標”的通知都溫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沈總,考核表出來了,您管理的基金排名中等偏上。”小陳的聲音裏帶著忐忑,卻看見她笑著合上電腦:“中等也挺好,至少說明咱們沒冒太大風險。”走出辦公室,她摸出手機給母親發消息:“媽,今晚回家喝陳皮粥吧,我給您帶了新的廣場舞絲巾。”
暮色漸濃時,她坐在母親的老沙發上,看鍋裏的陳皮粥咕嘟咕嘟冒泡。母親往她碗裏加了勺桂花蜜:“硯硯,媽媽現在才明白,比起你賺多少錢、拿多少獎,看見你能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媽媽心裏才踏實。”
她嚐了口粥,陳皮的清香混著桂花的甜,在舌尖散開——這味道,像極了童年時的安全感,也像此刻心裏的“治愈”:原來所謂“軀體化”的疼痛,終究會被溫柔的回憶與接納撫平,就像母親的“疑病焦慮”,在看見她“好好活著”的瞬間,就化作了嘴角的笑。
如今,每當胃部輕微作痛,沈硯不再恐慌——她知道,這是身體在提醒她“該慢下來了”。就像母親把廣場舞視頻設為手機屏保,她也把陳皮粥的照片設為電腦壁紙,壁紙下方寫著母親的字跡:“硯硯,胃是心的鄰居,它疼,你就抱抱自己,就像小時候媽媽抱你那樣。”
某個雨夜,她加完班回家,路過便利店看見賣陳皮糖。剝開糖紙放進嘴裏,酸甜的味道讓她想起母親的話:“生活啊,就像這陳皮,初嚐有點苦,細品卻有回甘。”雨水打在便利店的玻璃上,映出她微笑的臉——原來最好的“治愈”,從來不是消滅疼痛,而是學會與它溫柔共處,就像母親不再抗拒“體檢正常”,她也不再害怕“業績波動”,因為她們都終於懂得:比起“完美”,“好好活著”,才是人生最珍貴的“指標”。
喜歡群書漂卍解請大家收藏:()群書漂卍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