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群書治79.
字數:5827 加入書籤
第一章 鏡碎三更·魂赴幽冥
濟南的秋夜帶著股子潮氣,宮羽蹲在出租屋飄窗邊,指尖捏著半根快燃盡的艾條。手機屏幕在暗夜裏泛著冷光,十六萬粉絲的直播間像個永遠填不滿的黑洞,彈幕正刷成白茫茫的一片:
“羽哥今天不唱《貴妃醉酒》?”
“求山東快書版《探清水河》!”
“能不能整點新活兒啊,老段子聽膩了!”
他盯著鏡頭裏自己泛青的眼下烏青,忽然想起三個月前剛從中國戲曲學院畢業時的豪言——要讓年輕人在抖音上愛上傳統戲腔。可此刻屏幕右下角的“觀眾留存率”正往下掉,像片被風吹散的水袖,抓都抓不住。
“咳,今兒給大夥露一手‘水袖轉場’。”他強打精神甩了甩腕子,藕荷色的水袖擦過台燈,在牆上投出扭曲的影子。剛轉出個“臥魚”,後頸突然抽了筋——這身子骨到底不如戲校那會子,每天直播到淩晨,早把科班練的底子熬虛了。
彈幕突然炸了:“袖子勾到台燈了!”“哈哈哈哈翻車現場!”
宮羽慌忙起身去扶台燈,瓷質底座“啪嗒”摔在木地板上,裂成兩半。他蹲下身撿碎片,指尖被劃出血珠,忽然看見碎鏡片裏映出張陌生的臉——麵色青白,唇色極淡,頭上歪戴著頂黑色瓜皮帽,帽簷下一雙眼正似笑非笑地盯著他。
“誰?!”他手一抖,碎鏡片撒了滿地。再抬頭時,飄窗玻璃上凝著層薄霜,霜花竟慢慢凝成了字:“子時三刻,青磚路頭,候君一敘。”
老式掛鍾“當啷”敲了十一下。宮羽盯著手機後台的“今日收益”,又摸了摸口袋裏所剩無幾的房租錢,突然笑了——反正直播間也沒人看,不如去會會這裝神弄鬼的。他隨便披了件戲校的舊大褂,揣上充電寶,踩著拖鞋就出了門。
巷口的路燈忽明忽暗,青石板路在秋雨後泛著水光。宮羽剛轉過第三棵梧桐樹,就見前頭蹲著個穿灰布長衫的男人,正拿根竹竿撥弄著地上的積水。聽見腳步聲,那人頭也不回:“宮先生,可算來了。”
聲音帶著股子陰寒,像從井裏撈出來的。宮羽忽然想起奶奶臨終前說的話:“咱老宮家祖上是唱‘堂會’的,跟陰界的‘戲魂’沾著點緣分,夜裏別亂走。”他往後退了半步,卻見那人抬手摘下瓜皮帽——後腦勺竟拖著條油光水滑的大辮子,辮梢還纏著根猩紅的頭繩。
“您、您是……”宮羽的聲音發顫,忽然看見男人身後的牆根下,不知何時多了兩盞燈籠,燈紙上“幽冥”二字正滴著暗紅色的“油”,像極了戲台上勾臉譜用的朱砂。
“甭怕,咱是接您去‘串門’的。”男人站起身,轉過臉來——竟是方才碎鏡片裏的那張臉,鼻梁上架著副黃銅眼鏡,鏡片後眯著雙細長的眼,“在下白無常,奉幽冥梨園司之命,請您去給老幾位唱個‘醒神戲’。”
“梨、梨園司?”宮羽腦子發懵,忽然想起書包側兜裏還裝著本《中國戲曲通史》,“我就是個唱抖音的小主播,哪能給……給陰間的‘老幾位’唱戲?”
“哎,可別小看自個兒。”白無常忽然笑了,笑聲裏帶著股子戲腔的拖腔,“您祖上宮老爺子,當年在濟南府唱‘山東昆腔’,可是給慈禧老佛爺演過堂會的——這‘戲魂’的根兒,您身上可沒斷。”
話音未落,巷口突然刮起怪風,卷著滿地梧桐葉往宮羽褲腳鑽。他打了個寒顫,忽然看見不遠處的影壁牆上,竟浮現出密密麻麻的人影——有穿蟒袍的老生,有戴鳳冠的青衣,還有紮著靠旗的武生,個個都對著他做著手勢,像是在喊什麽。
“他們……他們在說啥?”宮羽下意識往前邁了半步。
白無常抬手敲了敲腰間的哭喪棒:“老幾位說,您這三個月唱的戲,淨顧著‘扭腰甩胯’討流量,把咱老祖宗的‘氣口’‘板眼’全丟了——今兒個去幽冥界,別的不教,先把《九宮大成譜》背熟了再說。”
“不是,我……”宮羽想辯解,忽然覺得腳底發虛,低頭一看,自己的腳竟慢慢變得透明,像團即將消散的霧氣,“這、這是怎麽回事?!”
“別慌,不過是借您的‘生魂’去走個過場。”白無常伸手往他後心輕輕一拍,宮羽眼前突然一黑,再睜眼時,竟已站在條望不到頭的青磚路上,兩邊是飛簷翹角的古建築,門楣上“幽冥梨園司”五個金字在夜色裏泛著冷光,“瞧見沒?前頭那戲樓,百十年沒響過鑼鼓了,就等著您來開台呢。”
夜風送來隱約的胡琴響,宮羽忽然想起小時候在爺爺的戲箱裏翻到的老照片——泛黃的相紙上,穿馬褂的老人正抱著個咿呀學語的孩子,身後是“濟南廣慶茶園”的舊匾額。此刻胡琴調兒越來越清,竟像是爺爺生前最愛的那出《長生殿·小宴》,弦子裏透著股子說不出的蒼涼。
“走吧,老幾位還等著呢。”白無常晃了晃燈籠,前頭的戲樓門“吱呀”開了道縫,裏頭漏出的光映在宮羽手上——他這才發現,自己竟換上了身月白長衫,袖口還繡著半朵沒開完的墨菊,正是爺爺臨終前塞給他的“傳家戲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門裏突然傳來一聲清亮的“叫板”:“夢回鶯囀——亂煞年光遍!”
是昆曲《牡丹亭》的引子。宮羽心裏一顫,這嗓子竟比他在戲校聽的任何一版都要清亮,帶著股子穿透人心的勁兒,像從地底冒出來的古玉,涼沁沁卻又透著溫潤。
“聽見沒?這是湯顯祖湯老先生親自開的嗓。”白無常推了推他的背,“當年他寫《牡丹亭》,魂兒就沒離開過戲台——今兒您要是唱砸了,當心被老幾位拿水袖抽板子。”
宮羽咽了咽口水,腳底下卻不受控製地往戲樓裏走。門楣上的銅鈴“叮鈴”響了一聲,他忽然想起直播間裏沒關的攝像頭——也不知道這會兒粉絲看見空無一人的鏡頭,會不會以為他遭了“靈異事件”。可轉念又想,就算真遭了鬼,也比對著屏幕唱沒人聽的戲強——畢竟在這幽冥界,好歹還有懂戲的“老幾位”等著。
戲樓裏的燈突然亮了。宮羽抬眼望去,隻見戲台子上擺著張古舊的案桌,桌後坐著個穿對襟褂子的老人,手裏捏著本《閑情偶寄》,正是書上印著的“李漁李笠翁”。案桌旁斜倚著個穿長袍的清瘦男子,手裏的折扇正敲著桌沿,扇麵上“桃花扇底送南朝”七個字寫得龍飛鳳舞——竟是寫《桃花扇》的孔尚任。
“來了?”李漁抬眼掃了他一眼,旱煙袋往青銅煙缸裏磕了磕,“聽說你在陽間唱‘戲腔混搭’,把《西廂記》改成了‘rap’?”
宮羽渾身一僵,忽然覺得後頸的汗把衣領都洇透了。他想解釋“這是為了引流”,可話到嘴邊,卻看見孔尚任把折扇往桌上一拍,驚堂木似的響:“引流?當年我寫《桃花扇》,為的是‘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你倒好,把‘情’字唱成了‘流量’的‘流’。”
“老、老先生們誤會了……”宮羽往前跨了半步,鞋底卻踩中塊鬆動的青磚,“哢嗒”一聲,竟從磚縫裏冒出縷青煙,青煙裏浮現出無數個小光點——仔細一看,竟是曆朝曆代的戲票、戲單、甚至還有半塊碎掉的臉譜。
“誤會?”忽然有人從側幕條轉出,手裏拎著個酒葫蘆,下巴上的胡子根根紮人,正是關漢卿,“你且瞧瞧這幽冥戲樓——三百六十根梁柱,根根刻著戲魂。可近些年來,陽間的人光想著給戲穿‘新衣裳’,卻忘了衣裳底下,得有‘骨頭’撐著。”
酒葫蘆“咕咚”響了一聲,關漢卿仰頭灌了口酒,忽然把葫蘆往宮羽懷裏一塞:“今兒別的不教,先給我唱段《竇娥冤》的‘滾繡球’——要是喊不出‘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的冤屈氣,就別想踏出這戲樓半步。”
宮羽捧著酒葫蘆,忽然覺得掌心發燙。戲樓的穹頂不知何時亮了,藻井畫著的“八仙過海”竟活了過來,鐵拐李的葫蘆正對著他笑。他忽然想起爺爺教他吊嗓的清晨,濟南的護城河還結著薄冰,爺爺說:“唱戲啊,唱的不是調子,是‘人’——你心裏得裝著竇娥的冤、杜麗娘的癡,裝著天下千萬個苦命人的魂。”
胡琴又響了起來,這回是白無常在操琴,琴弦上泛著幽藍的光。宮羽定了定神,忽然扯開嗓子唱了起來,帶著濟南話尾音的“地也——”剛落,戲樓的梁柱竟跟著震了震,磚縫裏的光點紛紛飄起,聚成了無數個模糊的人影,像是在跟著唱和。
“好個‘帶火的冤屈’!”李漁拍著桌子笑了,旱煙袋上的火星子濺在宮羽袖口,卻沒燙出洞,“看來這‘山東漢子’的骨頭,還沒被流量泡軟。”
宮羽喘著氣,忽然看見戲樓門口晃過個穿馬麵裙的身影,裙角上繡著的牡丹正滴著水,像是剛從水裏撈出來的。那身影頓了頓,從袖中甩出條水袖——雪白的綢子在空中劃出個優美的弧,竟在青磚地上寫出了個“柳”字。
“那是柳如雲,民國年間濟南最紅的坤旦。”白無常低聲說,“當年為了拒給日軍唱戲,她把金簪子吞進了肚子,臨終前還在唱《貴妃醉酒》——可惜啊,那最後一段,到今兒都沒人能接得上。”
宮羽盯著地上的“柳”字,忽然覺得指尖發顫。外頭的風又大了,戲樓的燈籠被吹得“啪啪”響,燈影裏,他看見自己的影子竟和牆上的戲魂虛影疊在了一起——月白長衫的袖口,那朵沒開完的墨菊,此刻竟慢慢綻開了花瓣。
掛鍾“當啷”敲了十二下。宮羽猛地睜開眼,發現自己竟趴在飄窗邊,手裏還攥著半塊碎鏡片。手機屏幕早已黑屏,直播間的彈幕停在半小時前:“羽哥怎麽突然黑屏了?”“好像聽見有人唱昆曲?”“臥槽,剛才鏡頭裏閃過個穿戲服的影子!”
他摸了摸後頸,全是冷汗,低頭看見地上的碎鏡片——其中一塊裏,竟映著個模糊的戲服角,裙角上的牡丹,正滴著水珠似的光。
窗外,濟南的秋夜還在繼續,護城河的水汽漫進巷子,給青石板路鍍了層薄霜。宮羽忽然笑了,抓起手機重新點開直播間,鏡頭裏的自己眼尾還帶著紅,像剛唱完一出大戲:“今兒給大夥講個故事,關於咱老祖宗的戲魂,還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彈幕突然湧了上來:“羽哥眼睛怎麽紅了?”“坐等新故事!”“剛才是不是見鬼了?快說說!”
他對著鏡頭甩了甩水袖,藕荷色的綢子掃過台燈,這回沒勾到任何東西。巷口的風輕輕吹過,遠處似乎傳來若有若無的胡琴響,像是從極遠的幽冥界飄來,又像是藏在他骨子裏,從來沒斷過的——戲魂的聲音。
第一章完)
章節亮點解析
1. 虛實交織的氛圍營造:用濟南秋夜的潮濕、碎鏡人影、幽冥戲樓等元素,勾連現實與奇幻,既保留“直播博主”的現代身份,又埋下“戲魂傳承”的前世伏筆。
2. 戲曲元素的細節滲透:《牡丹亭》《竇娥冤》等經典唱段、李漁關漢卿等戲曲名家“擬人化”出場,讓傳統戲曲知識自然融入劇情,避免生硬科普。
3. 人物困境的雙重鋪墊:現實中“流量焦慮”與幽冥界“戲魂質問”形成對照,宮羽的“破圈掙紮”與“身份認同”矛盾初顯,為後續“陰陽學戲”埋下動機。
4. 伏筆與彩蛋埋設:柳如雲的“牡丹裙角”、爺爺的傳家戲服、幽冥戲樓的梁柱戲魂,均為後文“戲魂複蘇”“跨次元傳承”留足鉤子,結尾的“胡琴響”暗合“人魂相通”的核心設定。
如需調整節奏或補充特定細節如增加山東地方戲曲元素、細化直播間互動),可隨時告知~
喜歡群書漂卍解請大家收藏:()群書漂卍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