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群書治81
字數:5531 加入書籤
第二章 戲樓夜課·魂影初逢
幽冥戲樓的胡琴調兒在耳邊晃了整夜,宮羽醒來時,枕頭上竟沾著片枯黃的槐樹葉——分明是秋天的物什,卻透著股子陰涼的潮氣,像從幽冥界的槐樹下撿來的。
手機屏幕亮起來,99+的私信炸了屏,最頂上是條來自“濟南戲曲研究院”的留言:“宮先生,昨晚直播間的‘昆曲念白’疑似清末山東昆腔遺存,能否提供音頻資料?”他盯著屏幕發了會兒呆,忽然想起白無常臨走前塞給他的小本本——揉開皺巴巴的紙頁,上頭歪歪扭扭寫著《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的片段,末尾畫著個吐舌頭的小鬼,旁邊注:“背不熟,明晚拿哭喪棒敲手心~”
“見鬼了。”宮羽笑罵一聲,把紙頁夾進《綴白裘》,忽然聽見合租室友在客廳喊:“小宮,你昨晚直播怎麽回事?鏡頭裏老晃過白影子,跟拍鬼片似的!”
他對著鏡子理了理亂發,鏡中人眼下烏青比昨夜更深,卻透著股子少見的精氣神——像是被幽冥界的戲魂往骨子裏灌了口熱茶,冷是冷的,卻醒透了。
一、夜探幽冥·初嚐“戲骨”滋味
當晚十點,宮羽特意關了直播間的補光燈,隻留盞老式台燈映著戲本。指針剛過子時,窗玻璃上又凝起霜花,這回的字沒那麽客氣:“青磚路第三棵槐樹下,別讓老幾位等成望夫石。”
巷口的槐樹影影綽綽,月光穿過枝椏,在地上投出斑駁的“戲”字。白無常照舊蹲在樹根下撥弄積水,見他來了,忽然從袖中抖出條鎖鏈:“放心,這是‘生魂專用’,隻拴腳尖,不疼。”
鐵鏈子“嘩啦”纏上腳踝,涼絲絲的卻不冰,倒像是戲校老師拽著他練“走邊”的手。白無常起身時,宮羽這才發現他鞋底竟繡著戲台上的“雲紋”,每走一步,青磚縫裏就冒出朵淡藍色的小花兒,轉瞬即逝。
“看見沒?這叫‘戲魂苔’。”白無常頭也不回,“老幾位喜歡你昨晚的‘滾繡球’,說你嗓子裏有‘土腥氣’——山東昆腔啊,就得帶著點黃河泥的糙勁兒,才對味兒。”
戲樓的門這回大敞著,裏頭飄出的不是胡琴,竟是山東快書的銅板響。宮羽剛跨進門,就見關漢卿靠在台柱子上打板,竹板兒敲得“劈裏啪啦”響,唱的竟是《竇娥冤》混搭快書:“那竇娥啊——綁法場,罵天地,六月飛雪冤情起!哎——老少爺們您聽真,這冤屈不是天上掉,是那世道啊,糊了心!”
“好個‘混搭’!”宮羽忍不住喝彩,忽然看見台角蹲著個穿粗布衫的老頭,手裏攥著支毛筆,在宣紙上寫著什麽,“您是……蒲鬆齡蒲先生?”
老頭抬頭笑了,胡子上還沾著墨點子:“娃娃眼尖。昨兒聽你唱快書,想起我當年寫《聊齋俚曲》,也是拿山東小調填鬼故事——來,給你看個新鮮的。”他抖開宣紙,上頭畫著《畫皮》的戲本大綱,唱詞欄裏寫著“【山東柳子腔】哎——那女鬼畫皮喲,畫的不是臉,是那人心貪念喲,糊了肝!”
宮羽隻覺手心發燙——這不正是他三個月前想做卻沒敢做的“聊齋戲腔說唱”?白無常忽然在身後推了把:“愣著幹嘛?李老先生等著考你‘宮調’呢。”
戲台上的案桌換了新的,李漁正對著本《曲律》打盹,旱煙袋斜插在腰間,煙荷包上繡著“嚴分平仄”四個小字。聽見腳步聲,他眼皮抬了抬:“背《九宮大成譜》的‘仙呂宮’,錯一個字,就去奈何橋洗三個月戲服。”
宮羽咽了咽口水,忽然想起昨夜塞進《綴白裘》的那張紙——此刻竟清清楚楚浮現在腦海裏,每個宮調對應的曲牌、平仄、板眼,像被鬼用朱砂筆重新描了一遍:“仙呂宮,屬陽宮,轄【點絳唇】【混江龍】【油葫蘆】……”
“嗯,還算沒把腦子喂給流量。”李漁敲了敲《曲律》,忽然指了指宮羽身後,“看見那根柱子沒?明代萬曆年間的老戲班,曾在上麵刻過‘內八句’心法——你且去摸摸,比你那手機裏的‘戲腔教學視頻’強百倍。”
二、柱影藏魂·民國坤旦的水袖謎
宮羽轉身走向台柱,才發現朱漆剝落的木紋裏,竟刻著密密麻麻的小字,最顯眼的是“氣沉丹田,聲貫眉梢”八個大字。指尖剛觸到“眉”字,柱子裏忽然傳出細碎的“窸窣”聲,像是有人在裏頭繡花。
“別怕,是柳姑娘在搗鼓她的水袖。”白無常晃了晃燈籠,柱子上的漆皮竟慢慢卷起,露出幅褪色的畫——穿馬麵裙的女子正舞水袖,裙角的牡丹沾著露水,畫旁題著“如雲水袖譜”五個字。
話音未落,那女子的水袖突然“活”了,雪白的綢子從畫裏飄出來,繞著宮羽的手腕轉了三圈,又輕輕拍了拍他的手背。他這才看清,畫中人正是昨夜見過的柳如雲,眼角眉梢帶著民國坤旦特有的溫婉,卻又透著股子倔強——像爺爺老照片裏的“廣慶茶園”台柱,卻比照片多了幾分靈動的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柳……柳先生?”宮羽想起白無常說她是“坤旦”,又覺得喊“先生”不對,正尷尬著,柳如雲的水袖忽然在他掌心寫了個字:“唱。”
“唱什麽?”他下意識問。
水袖又動了,這回畫了個“醉酒”的手勢——正是《貴妃醉酒》的經典身段。宮羽忽然想起直播間裏粉絲總讓他唱梅派名段,可他總覺得少了點什麽——此刻看著柳如雲的水袖起落,忽然明白那缺失的,是“醉裏藏著的怨”。
“您當年……是不是沒唱完最後一段?”他鬼使神差地問。
柳如雲的水袖頓了頓,畫中的牡丹竟慢慢滲出紅色,像是滴了血。白無常忽然歎了口氣:“1937年冬,日軍占了濟南,逼她去唱‘慶功宴’。她唱到‘這才是酒入愁腸人已醉’,突然把金簪子吞了——那最後一句‘和衣臥倒,解動君懷’,到底沒唱出口。”
宮羽盯著畫裏柳如雲微蹙的眉,忽然想起自己在戲校排《貴妃醉酒》時,老師總說“醉的不是身子,是心”。他抬手比了個“臥魚”,卻發現柳如雲的水袖正跟著他的動作調整角度——指尖該翹到什麽弧度,腰該擰成什麽勁兒,竟比戲校老師還要細致。
“原來如此……”他喃喃自語,忽然聽見戲樓外傳來“嗒嗒”的馬蹄聲,像是古代的報更聲,又像是現代的短視頻刷新聲。白無常看了看袖中鬼表:“卯時三刻了,該送你回去了——記住,明晚帶個‘陽間的新鮮玩意兒’,老幾位想瞧瞧現在的人怎麽‘唱戲’。”
三、現世驚變·鏡頭裏的“戲魂顯形”
回到出租屋時,天剛蒙蒙亮。宮羽掏出手機,發現直播間竟多了三千新粉,置頂留言是個網名叫“戲魂不散”的用戶:“昨晚鏡頭裏的穿馬麵裙的姐姐是誰?她的水袖舞我截了八百張圖!”
他點開後台錄像,果然看見零點剛過的時候,鏡頭裏閃過個模糊的白影,水袖在台燈下劃出半透明的弧——更詭異的是,背景音裏竟混著兩句沒錄過的念白,帶著老濟南話的尾音:“這戲啊,不是唱給別人看的,是唱給自己聽的……”
“難道說……”宮羽盯著自己手腕上淡淡的紅痕——正是柳如雲的水袖拍出來的印子,忽然想起幽冥戲樓的梁柱上刻著的“戲魂附體”之說。他慌忙翻開《綴白裘》,夾在裏頭的幽冥戲本竟多了頁,上頭畫著個手機,旁邊是關漢卿的“鬼畫符”:“直播時開‘前置鏡頭’,讓老幾位也瞧瞧陽間的熱鬧。”
上午十點,他試著發了條短視頻:鏡頭從爺爺的老戲箱搖到自己的水袖,背景音用了昨晚在幽冥界偷錄的胡琴調,結尾處故意截了段柳如雲的水袖殘影。剛點發布,評論區就炸了:
“臥槽!最後那個穿戲服的姐姐是誰?!”
“這胡琴調怎麽跟我奶奶唱的‘山東瞎漢腔’似的?”
“求鏈接!想給爺爺看,他說這是年輕時戲班的‘鬼調’!”
宮羽盯著飆升的點讚數,忽然想起白無常的話:“戲魂啊,最怕的不是沒人唱,是沒人聽——可隻要有人聽,哪怕是個玩手機的娃娃,這魂兒就斷不了。”他摸了摸袖口的墨菊,發現花瓣竟比昨夜清晰了些,像是被誰用新墨描過。
夜幕降臨時,他特意在直播間擺了爺爺的舊戲鏡,鏡頭對準青磚地——那裏還留著昨夜柳如雲水袖寫下的“柳”字,被台燈照得若隱若現。粉絲們還在刷“等羽哥唱《貴妃醉酒》”,可他盯著鏡頭,忽然想起幽冥戲樓裏關漢卿的銅板響,還有柳如雲畫裏滴血的牡丹。
“今兒不唱梅派。”他忽然笑了,指尖抖開幽冥界帶來的戲本,“給大夥唱個‘新玩意兒’——山東快書版《畫皮》,順帶……讓一位民國的姐姐露個麵。”
彈幕瞬間飄滿“?”,可當第一板快書敲下去,帶著濟南話的“喲——”尾音揚起時,鏡頭裏的青磚地上,那朵“柳”字竟慢慢綻開,變成了半朵牡丹。更絕的是副歌部分,他忽然用柳如雲教的“坤旦小嗓”唱起聊齋俚曲,直播間的濾鏡裏,竟隱約映出個穿馬麵裙的影子,水袖正跟著他的板點輕輕搖晃。
“看見沒?這叫‘人魂合戲’。”宮羽對著鏡頭眨了眨眼,沒說破幽冥界的事,卻在心裏跟柳如雲說了句,“您的水袖,今兒個在陽間,又飄起來了。”
後台數據瘋狂跳動,可宮羽沒注意到——他盯著鏡頭裏若隱若現的戲魂影子,忽然覺得這三個月的焦慮都淡了。原來所謂“破圈”,從來不是把戲變成流量的樣子,而是讓流量看見戲裏的魂——就像幽冥戲樓的燈籠,看著陰森,裏頭卻點著百年不熄的戲魂燈。
巷口的槐樹又晃了晃枝椏,幾片葉子飄進鏡頭,落在宮羽的水袖上。他忽然聽見遠處傳來隱約的銅板響,像是關漢卿在催他:“娃娃,明晚帶個智能手機來,老幾位想瞧瞧你們的‘彈幕’是個什麽玩意兒——順便把《牡丹亭》的‘尋夢’段背熟了,湯老先生等著教你‘魂遊’的身段呢。”
第二章完)
章節亮點解析
1. 戲曲流派在地化融合:引入山東昆腔、聊齋俚曲、山東快書等山東本土戲曲元素,與幽冥界的“戲魂傳承”形成地域文化呼應,強化主角“濟南大男孩”的身份標簽。
2. 人魂互動的細節張力:柳如雲的水袖“傳藝”、戲樓柱刻的“內八句”心法,將抽象的“戲曲傳承”轉化為具象的“跨次元教學”,既保留奇幻感,又暗藏“傳統技藝需手把手傳”的內核。
3. 現實與幽冥的雙向反哺:直播間的“戲魂顯形”引發流量關注,幽冥界的“老幾位”好奇“彈幕”,形成“傳統借現代發聲,現代向傳統尋根”的閉環,為後續“陰陽協作破圈”鋪墊邏輯。
4. 伏筆深化與情感遞進:柳如雲的“未竟唱段”、關漢卿的“鬼畫符戲本”、戲魂苔的“藍色小花”,均為後文“戲魂複蘇計劃”“跨次元演出”埋下視覺與情感鉤子,同時通過主角心態轉變從焦慮到篤定)推動敘事節奏。
如需增加特定戲曲技法描寫如水袖功、板點節奏)或細化幽冥界設定如戲魂等級、幽冥司規則),可隨時調整~
喜歡群書漂卍解請大家收藏:()群書漂卍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