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群書要86.

字數:3761   加入書籤

A+A-


    第三章 陸沉:當提線木偶學會自己走路
    紐約曼哈頓的深秋,陸沉站在第五大道的奢侈品店櫥窗前,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西裝袖口的定製紋章——那是父親要求的“陸家公子身份標識”。櫥窗裏的陶瓷人偶穿著手工縫製的燕尾服,頸間的領結打得一絲不苟,像極了他每天鏡子裏的自己:淩晨五點起床讓管家熨燙襯衫,早餐必須喝45c的現磨咖啡,連選修課程都按“投行target sc核心課表”精準勾選。
    作為華爾街投行家的獨子,陸沉的人生從出生起就被寫成了“成功計劃書”:12歲留學英國伊頓公學,18歲考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21歲進入高盛實習——父親說,這是“陸家繼承人的標準動線”。他的手機裏存著200+封父親的郵件,主題從“如何在小組作業中建立權威”到“投行麵試必問的50個財務問題”,每一條都標注著“緊急重要”。
    一、被精準計算的“完美人生”
    “陸,你真的從沒翹過課嗎?”同組的印度同學阿米特拍著他的肩膀,“上周我看見你在圖書館待到淩晨三點,連校慶派對都沒去——你到底喜歡什麽?”
    喜歡什麽?陸沉握著鋼筆的手頓了頓。這個問題像顆突然落入湖麵的石子,在他按部就班的生活裏激起漣漪。他想起10歲那年,偷偷用零花錢買了盒水彩筆,想畫窗外的櫻花樹,卻被父親沒收:“陸家的兒子該學金融建模,不是玩小孩子的塗鴉。”後來他再也沒碰過畫筆,直到現在,他的筆記本上除了財報公式,連個塗鴉的小圖案都沒有。
    “我喜歡效率最大化。”他把鋼筆帽擰緊,屏幕上彈出父親的新郵件:“下周高盛合夥人晚宴,記得穿藏青色雙排扣西裝,領結打溫莎結,提前背熟2024年全球並購市場數據。”手指在鍵盤上快速敲擊“收到”,他沒看見阿米特眼裏閃過的困惑——那個總在小組作業裏精準分配任務的“完美搭檔”,此刻的笑容像櫥窗裏的陶瓷人偶,精致卻沒有溫度。
    改變發生在一節看似“無用”的選修課上。為了湊滿學分,陸沉選了“藝術與商業思維”,第一節課,教授讓每個人用陶土捏出“心中的理想自我”。當阿米特捏出戴著滑板頭盔的自由女神像,當鄰座的女生捏出長著翅膀的鯨魚,陸沉的掌心卻全是汗——他盯著麵前的陶土塊,突然發現自己根本不知道“理想自我”該是什麽樣子。
    “你在害怕什麽?”教授蹲在他旁邊,看見他把陶土揉成規整的立方體,“陸家公子的字典裏,是不是連‘不完美’都不允許存在?”
    二、在陶土的裂痕裏看見自己
    那天深夜,陸沉偷偷溜進藝術樓的工作室。月光從天窗照進來,落在未收拾的陶土架上,某塊被捏扁的陶土邊緣,還留著上次課某個學生的指紋——那是個歪歪扭扭的小太陽,周圍綴著不規則的光斑。他鬼使神差地拿起一塊陶土,想起小時候在院子裏玩泥巴的時光——那時父親還沒離開,會把他捏的“歪脖子小狗”擺在書桌上,說“我兒子將來肯定是個藝術家”。
    指尖觸到陶土的瞬間,他突然渾身一顫。那些被壓抑的渴望像潮水般湧來:他想捏出母親常戴的珍珠耳環,想捏出童年時家門口的老槐樹,想捏出那天在櫥窗裏看見的、戴著蝴蝶結的陶瓷小貓——原來在“陸家繼承人”的身份之下,藏著個連自己都不敢承認的、喜歡塗塗畫畫的小男孩。
    “陸少,這麽晚還在忙?”保安大叔的聲音突然響起。陸沉慌忙把捏到一半的陶土塞進抽屜,卻不小心碰倒了旁邊的顏料罐,赭石色的顏料潑在他昂貴的羊絨大衣上,像朵刺眼的花。他盯著衣襟上的汙漬,突然想起父親說過的話:“陸家的人,連衣角都不能有褶皺。”可此刻,他卻蹲在地上,用手指蘸著顏料,在工作室的水泥地上畫了隻歪歪扭扭的貓——它的尾巴缺了一塊,卻翹得高高的,像在跟世界說“我不在乎”。
    三、當“失敗”成為新生的鑰匙
    接下來的三個月,陸沉成了工作室的常客。他學會了在陶土裏藏小秘密:給母親的茶杯底下刻朵小櫻花,在送給阿米特的筆筒上捏個迷你滑板,甚至在父親的生日禮物——一個“看似正經”的煙灰缸底部,刻了行極小的英文:“dad, i reeber  said i as an artist.”
    改變是悄然發生的。小組作業匯報時,他不再執著於“全a標準”,而是跟著阿米特去街頭調研“年輕人的消費痛點”;父親要求他選修“高級金融工程”,他卻偷偷加了“陶藝創作工坊”,哪怕每次上課前都要繞開管家的視線;最離譜的一次,他居然在高盛實習麵試前,花了兩個小時給工作室的陶窯換柴火——“反正麵試題早就背熟了,不差這兩小時。”他對驚訝的阿米特說。
    真正的“叛逆”發生在父親來校視察的那天。陸沉站在沃頓商學院的草坪上,看著父親西裝革履地走來,皮鞋踩在落葉上發出清脆的響聲。“聽說你選了藝術課?”父親的語氣帶著隱忍的怒火,“陸家的兒子,不該把時間浪費在這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爸,你看這個。”陸沉突然掏出兜裏的小陶偶——那是他花了半個月捏的、戴著蝴蝶結的陶瓷小貓,尾巴上故意留著道裂痕,“小時候你說我是藝術家,後來你說我該做投行家。可是爸,我到底該成為誰?”
    父親盯著陶偶,喉結動了動。陸沉看見他的眼神從憤怒變成驚訝,又變成某種複雜的溫柔——那是他很久沒見過的、屬於“父親”而非“決策者”的眼神。“你還記得嗎?”父親突然說,“你五歲那年,把陶土塞進我的咖啡杯,說‘爸爸,這是我給你做的蛋糕’……後來我讓管家扔了,其實我偷偷撿回來,放在辦公室的抽屜裏。”
    結語:帶著裂痕的自由飛行
    那年冬天,陸沉做了個讓所有人震驚的決定:休學一年,在紐約東村開了間名叫“裂縫工作室”的陶藝坊。開業那天,父親穿著休閑款的羊毛衫來了,手裏捧著個禮盒——是陸沉童年時被扔掉的“歪脖子小狗”,父親找人修複了它的斷腿,底座刻著:“致我的藝術家兒子,願你永遠記得,裂痕是光進來的地方。”
    工作室的櫥窗裏,擺著陸沉最得意的作品:一個破碎卻被金線縫合的陶碗,碗沿刻著泰戈爾的詩:“當你為錯過太陽而流淚時,你也將錯過群星。”每天下午,他會坐在工作台前,看著形形色色的人來捏陶土——有穿西裝的投行精英,有背書包的高中生,有推著嬰兒車的母親,他們都在陶土的柔軟裏,遇見了被自己遺忘的、“不完美卻真實”的自己。
    某個深夜,陸沉接到阿米特的電話:“你知道嗎?高盛的麵試官說,你的實習報告是今年最特別的——你居然用陶藝創作的思維分析用戶需求,說‘金融產品不該是完美的立方體,而該是能裝下故事的陶碗’。”他握著手機,看著窗外的霓虹映在陶土上,突然笑了——原來當他放下“陸家公子”的提線,真正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現在的陸沉,依然會穿定製西裝,但口袋裏總會裝著塊小陶土。當他在投行會議室裏感到窒息時,會偷偷捏一捏——那是母親寄來的、家鄉的泥土,帶著青草的氣息。他終於懂得:人生從來不是被精準設計的陶瓷人偶,而是一團等待被塑造的陶土——哪怕會有裂痕,哪怕不夠完美,但隻要握在自己手裏,就能長出獨一無二的形狀。
    走出工作室時,夜風掀起他的大衣下擺。陸沉抬頭望著紐約的星空,想起工作室牆上的塗鴉——那是他用赭石色顏料畫的、戴著蝴蝶結的小貓,尾巴上的裂痕裏,不知何時被誰嵌了顆閃亮的玻璃碎片,像顆固執的星星,在夜色裏發著光。這一次,他終於學會了:比起做別人眼中的“完美人偶”,更重要的是,做自己人生的陶藝家,哪怕帶著裂痕,也要勇敢地、自在地,走在自己的路上。
    喜歡群書漂卍解請大家收藏:()群書漂卍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