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群書我82.

字數:3526   加入書籤

A+A-


    《艾滋病人的治療日記》第九章:疤痕之美2024.7.1 晴)
    入伏的陽光把氣脈小屋的玻璃曬得發燙,林小滿盯著鏡子裏的腹部,指尖輕輕撫過曾經自殘的疤痕——淺粉色的紋路像片蜷曲的花瓣,躺在神闕穴右側,被新長出的絨毛覆蓋,像撒了把春天的草籽。
    “該換夏季款針貼了。”陳姐舉著透明包裝袋走進來,裏麵是薄荷綠的透氣貼,中央印著淡金色的小太陽圖案,“周醫生說夏天要‘透熱祛濕’,新貼加了薄荷腦和廣藿香,貼上涼絲絲的,還能防蚊蟲。” 她忽然盯著林小滿的腹部笑了,“疤痕淡得快看不見了,像片落在荷葉上的晚霞,多好看。”
    好看。這個詞讓林小滿指尖一顫。曾經她用刀片在這兒劃出傷口時,覺得這道疤是恥辱的印記,是“髒汙”的標簽,而此刻,在陳姐的眼裏,在夏日的陽光裏,它竟成了“落在荷葉上的晚霞”。薄荷綠針貼貼上的瞬間,涼意混著淡淡藥香滲進皮膚,疤痕處的觸感不再緊繃,像被晨露浸潤的花瓣,柔軟而舒展。
    “知道嗎?疤痕是身體寫的詩。”戴眼鏡的大叔抱著新到的粗鹽包走進來,他的小臂上,銀針紋身旁新添了道淡色紋路,“上周去紋身店,讓師傅把我手術疤痕的形狀紋成了葉脈——你看,現在它像片帶著故事的葉子,比以前光溜溜的好看多了。”
    葉脈。林小滿忽然想起老中醫說過的“氣脈如葉脈,通則生,堵則枯”。她取出手機,打開“氣脈相機”——這是小組新開發的app,能通過微距鏡頭拍攝穴位周圍的皮膚紋理。鏡頭對準疤痕時,屏幕上跳出提示:“檢測到疤痕區氣血流速提升32,建議繼續配合‘疤痕撫觸療愈’,你身體的自愈力,比想象中更強大。”
    撫觸療愈。她記得陳醫生給的指導手冊:每天用溫熱的指尖,順著疤痕走向輕輕按摩,心裏想著“謝謝你曾保護我”。此刻指尖在疤痕上畫圈,薄荷針貼的涼意混著體溫,讓觸感變得清晰而柔和——不再是當初的刺痛,而是一種帶著癢意的溫暖,像春風拂過新生的嫩芽。
    “要不要試試疤痕貼?”阿浩不知何時蹲在她身邊,手裏拿著片透明的水膠體敷料,邊緣印著細碎的蒲公英圖案,“我找廠家定製的,中間留著神闕穴的位置,既能護著疤痕,又不影響貼針貼——你看,蒲公英的絨毛像不像在疤痕上跳舞?”
    敷料貼上的瞬間,疤痕被透明薄膜包裹,蒲公英圖案浮在表麵,像給傷口蓋了座透明的花房。林小滿忽然想起氣脈小組的“疤痕故事分享會”——有人把手術疤痕畫成星星,有人在燙傷疤痕旁紋了蝴蝶,而她的疤痕,曾是她的噩夢,此刻卻成了被小心嗬護的“花園”。
    “其實疤痕的美,在於它證明你活過。”陳姐翻開《氣脈美學手劄》,裏麵貼著小組每個人的疤痕照片——陳姐的頸側疤痕被拍成了“月光下的河流”,阿浩的手臂疤痕成了“穿過烏雲的閃電”,而林小滿的腹部疤痕,在氣脈相機下,呈現出淡粉色的螺旋紋,像顆半開的花苞。
    下午的小組活動是“疤痕寫生”。林小滿握著彩鉛,筆尖懸在畫紙上——她從未想過,有一天會主動描繪這道曾讓她厭惡的疤痕。阿浩坐在對麵,邊畫邊哼歌:“疤痕是身體的地圖,每個折角都藏著故事,你看我的,這裏凸起來的地方,是當年針貼貼太久留下的印子,現在摸起來像座小山,可有意思了。”
    筆尖終於落下,她試著把疤痕畫成花瓣的形狀,神闕穴的位置點上金色的圓點,像花蕊。陳姐路過時驚呼:“這不就是咱們的‘臍間小太陽’嗎?疤痕是花瓣,神闕是花蕊,合起來就是‘從傷口裏長出的花’呀!” 她忽然想起老中醫說的“神闕為先天之花,疤痕是後天之葉”,原來傷口真的可以化作養分,讓生命開出新的花。
    傍晚去老中醫那裏複診,診桌上擺著新製的“疤痕修複膏”——淡粉色的膏體帶著玫瑰的香氣,瓶身上畫著蜷曲的葉脈。“用了三個月的納米銀針和草本貼,”老中醫摸著她的脈笑了,“氣血終於能潤到疤痕處了,你看現在按這裏——”他指尖按在疤痕邊緣,“不再是硬邦邦的,像塊發麵饅頭,軟乎乎的,說明氣脈通了。”
    藥膏抹在疤痕上,清涼的觸感混著玫瑰香,讓她想起奶奶的胭脂盒——小時候偷抹奶奶的玫瑰香粉,被追著跑過整個院子,最後奶奶捏著她的臉笑:“我們小滿的臉,比玫瑰還嫩。” 此刻藥膏滲進皮膚,疤痕處的溫度漸漸升高,像被玫瑰花瓣裹著的小太陽,暖而不燙,柔而不膩。
    “知道為什麽疤痕會變美嗎?”老中醫忽然指著窗外的荷塘,“你看那荷葉,被蟲咬過的地方會卷邊,卻成了露珠的小窩;荷花謝了留下蓮蓬,看著像疤痕,卻藏著飽滿的蓮子——身體的疤痕也一樣,是生命打過仗的勳章,是未來長出血肉的地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夜風送來荷花的清香,林小滿走在回家的路上,摸著腹部的疤痕——透過薄荷綠針貼和透明敷料,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卻不再是刺痛的提醒,而是溫柔的觸碰。路過便利店,櫥窗裏的鏡子映出她的身影,t恤下擺露出的針貼邊緣,蒲公英圖案在風中輕輕晃動,像在跳一支關於治愈的舞。
    夜裏躺在床上,她第一次主動拍下疤痕的照片——薄荷綠針貼中央,金色小太陽貼著神闕穴,疤痕像片粉色的葉子,蜷在太陽旁邊。發送給氣脈小組群時,配文寫著:“原來傷口也可以很美,隻要你願意,給它一點溫度,一點耐心,讓它變成屬於自己的小花園。”
    消息剛發出去,群裏立刻熱鬧起來:
    陳姐:“早就說你的疤痕像晚霞,現在加上小太陽,就是‘晚霞擁著太陽’呀!”
    阿浩:“明天我要把你的畫印在新的針貼包裝上,就叫‘疤痕之花’款!”
    戴眼鏡的大叔:“記得給疤痕寫首詩,每道紋路都是押韻的句子。”
    她笑著點開陳醫生的私信,裏麵是張對比圖——三個月前的疤痕又紅又凸,像條猙獰的蛇;現在的疤痕淡粉柔軟,像片即將舒展的花瓣。配文隻有一句話:“你看,身體從來不會騙你,你怎麽對它,它就怎麽回報你。”
    月光透過紗窗,落在她的腹部,薄荷綠針貼閃著微光,蒲公英圖案在光影中忽隱忽現。她忽然想起氣脈小組的“溫暖誓言”:“我接受身體的每一道痕跡,因為它們都是我活過的證據;我擁抱生命的每一次疼痛,因為它們都是通往治愈的階梯。”
    指尖再次撫過疤痕,這次沒有恐懼,沒有厭惡,隻有溫柔的觸碰——像觸碰一朵正在盛開的花,像觸碰一個終於和解的自己。她知道,這道疤痕或許永遠不會消失,但它不再是恥辱的標記,而是屬於她的“氣脈勳章”,見證著她從“自我傷害”到“自我接納”的蛻變,見證著她如何用溫度,把傷口釀成了美麗。
    黑暗中,神闕穴的針貼發出輕微的振動——那是納米機器人在模擬氣脈流動,但她知道,真正讓氣脈暢通的,是她終於敢直麵自己的過去,是她終於懂得:
    疤痕的美,不在於它是否消失,而在於我們如何看待它——當我們用溫暖去擁抱傷口,用耐心去等待愈合,每一道疤痕都會成為生命的勳章,在時光的褶皺裏,閃耀著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光。
    喜歡群書漂卍解請大家收藏:()群書漂卍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