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黎譜求雨1

字數:4777   加入書籤

A+A-


    《奇門遁甲》。
    ……
    術數之一,起於《易緯·乾鑿度》太乙行九宮法,其法以十幹中乙丙丁為三奇,依戊己庚辛壬癸為六儀。三奇六儀分置九宮,而以甲統之。視其加臨吉凶,以為趨避,是為奇門遁甲。
    ……
    領銜主演:
    二鬼子傳教士:黎譜飾。
    奇門:梁家人飾。
    遁甲:洪日慶飾。
    壇上老祖:鎮元齋飾。
    樹根:原日出飾。
    八旗總教頭高雄:高雄飾。
    蝙蝠法師:袁心怡飾。
    巫教術士:黃蝦飾。
    背景故事:
    二鬼子傳教士黎譜傳教至一小鎮,偶遇大旱天災,百姓顆粒無收。
    時值康熙十六年,朝廷怠慢工業故而雷法不興。
    百姓求神拜佛,可惜天上並無雷部神將憐憫蒼生,人工降雨。
    地上卻少不了江湖術士妖言惑眾,謀財害命。
    主線:《五雷天師,號令群山》。
    預計票房:無限金幣5。
    支線:自行觸發。
    ……
    烈日高照,熱浪滾滾。
    黎譜擦了一把額汗,往前方走去。
    好在這次他沒在主神空間停留太久,體內還儲備著較為豐富的水分和能量。
    否則這波汗一出,接下來無汗可出的話,怕便是要樣衰了。
    他沒有樣衰,沿途因缺水而撲街的百姓卻有不少。
    但黎譜不是神仙救世主,手上無鹽無水,他憑空也救不了人,隻是心裏看得愈發難受。
    此時他看見前方有一個婦人,懷抱幼童快步走在烈日之下,幼童身上蓋著破鬥笠防曬,看起來已經睡過去了。
    黎譜快步趕上,問道:“大姐,大太陽的,你不避暑,往哪裏去呢?”
    婦人嘴唇幹裂,滿麵菜色。
    她虛弱地都沒有心思打量身邊人的奇裝異服,隻是說道:“前麵有一位大法師求雨,我帶囝囝去請求神明賜福。”
    求雨?
    黎譜作為下九流的法師,自知巫教最大的糟粕就在“求雨治水”四個字上。
    從遠古以來,巫師所行惡事,十之七八都離不開這兩件事。
    他決定去親眼看個究竟,如果是同門惡道,那自己就代他壇上祖師清理門戶。
    “大姐。我也是第一次看求雨,不如結個伴。累不累?我幫你抱孩子。”
    婦人警惕地看了他一眼,搖搖頭。
    黎譜也不勉強,隻是隨在婦人身後不遠,沒多久就聽見前方有人咿咿呀呀、叮叮當當。
    隻見一片空地上,有一座石台。
    石台上有一個黃衣道士,長得和譚老爺一般無二,設了豪華大法壇,手拿法劍,正搖頭晃腦地在作法。
    台周圍,衣衫襤褸的百姓跪了一地,頂著烈日乞求龍王爺保佑。
    婦人抱著孩子在人群中跪下,口中念念有詞。
    她一跪,懷中的孩子腦袋歪到一邊,仍舊不醒。
    黎譜一看,連忙伸出手指去探,發現孩子鼻息滾燙,皮膚幹燥無汗,已經脫水極為嚴重。
    “糟了。暑燥攻心。”
    天有六氣,為風寒暑濕燥火,侵入人體即為六邪,害人不淺。
    大暑之日,常有暑濕、暑燥二證。
    暑濕多發富庶之家,富人衣食充足,體內津液充沛,大熱天裏過食甘膩又驟熱驟寒,或吹邪風,導致毛孔閉塞,汗不得出,便會引發此症,頭身疼痛、胃氣不升,以芳香發汗即解。
    而暑燥多發貧困之戶,便是常人認知中的脫水症,體內津液虧空,急需淡鹽水或淡糖水補充津液,若誤以芳香發汗,後果不堪設想。
    黎譜暗暗焦急,但此時大旱,他人生地不熟,上哪裏弄水?
    隻得脫下外衣,在上空為孩子遮一片陰涼處。
    這時台上忽然duang~~~一聲巨響。
    原來是道士敲響了銅鑼。
    他高聲道:“下麵的百姓都聽著!方才本真人已經招來四海龍王談判!龍王和我說了,之所以不下雨,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你們過去風調雨順慣了,卻不知道這都是龍王爺大慈大悲!你們不夠孝敬,怠慢龍王廟,所以特地降下此劫!”
    百姓們一聽,急忙叩拜道:“求龍王爺開恩啊!”
    “不過不要緊,有本真人在此,請來臨水娘娘說和,四海龍王也得賣個麵子。不過你們以往少了的孝敬,需要這次一次補上才行!”
    臨水娘娘陳靖姑,乃是流行於福建一帶閭山法教的老祖。
    所以這個胡言亂語的家夥是淨明道道士,還是閭山教法師?
    在宋朝時,因巫教在民間無法無天,謀財害命,所以官方嚴令打壓。
    當時福建勢力最大的閭山教看勢頭不對,上麵幾個話事人一合計,將教中所斂財物用來行賄祀部高官,搖身一變成了道門正宗,加入了淨明道。
    所以閭山法師買到編製,就是淨明道道士,買不起的,就是閭山法師。
    和茅山派以及所有巫教一樣,閭山派法師一樣龍蛇混雜,有正有邪。
    上麵的若是淨明道道士倒沒什麽大問題,畢竟有官方盯著,就算是門下敗類,也不敢太出格,頂多騙財騙色,絕不敢害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個衣著體麵的本地人從後方的棚子下出來,想必是當地士紳、宗族大佬。
    他後麵跟著兩個奴仆,各自手裏端著一盤銀元寶,上到台上。
    “真人,這是老朽召集本鎮百姓募捐,獻給真人的一點敬意。”
    橫財當前,道士難掩喜色,不過還是盡力端著架子,指指法壇:“給我幹什麽?本真人是化外之人,要什麽身外之物?這些是獻給龍王爺的。”
    “是。還不去獻給龍王?”宗族大佬下令道。
    兩個仆人忙將銀子放到法壇龍王像前,躬身退下。
    道士與宗族大佬相視一笑,宗族大佬帶人下台。
    黎譜眯起眼睛,他人送外號一眼盯幀,總覺得這兩人小眼神不對勁。
    他們不會在玩什麽百姓的錢三七分賬,豪紳的錢如數奉還這類把戲吧?
    收到錢後,道士又裝模作樣施了一會法,再次說道:“經過本真人的談判,龍王爺已經原諒你們了。”
    百姓們頓時麵露喜色。
    “不過嘛!”道士話鋒一轉,“這雨一時半會還是下不了。”
    百姓們急了,開始議論紛紛。
    duang~~~
    “肅靜——”
    道士壓下議論,說道:“四海龍王既然已經原諒你們,自然不會言而無信。但龍王爺和我說,之所以下不了雨,原因出在你們中一個人的身上!”
    百姓們一聽,看向周圍之人,眼中滿是猜疑。
    “你們這裏,出了旱魃!”
    人群頓時嘩然!
    喜歡神父的諸天世界大冒險請大家收藏:()神父的諸天世界大冒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