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隔空講法

字數:4335   加入書籤

A+A-


    帶走玉鎖骨的不是別人,正是孔雀。
    因為玉鎖骨是雅威法界的菩薩,黎譜感應玉鎖骨的感官,感知到了孔雀的氣。
    以及他的師父,慈空法師。
    這個慈空法師法力非同一般,僅僅隻是對他氣場上的判斷,對方的念力修為就算不如自己,恐怕也不會差得太多。
    應該有當年金僼師那個水平。
    如果自己是十分,對方最少也有個七八分,多半是個明心見性的真和尚,並非尋常密教的法力僧。
    放在靈界中,屬於世外高人那一掛。
    黎譜知道佛教一定會找自己麻煩,倒不是理念衝突的問題。
    主要是他講法時拉了釋迦摩尼的虎皮,還暗戳戳踩著釋迦摩尼的腦袋往上爬,把佛教悟空的觀點批了一頓。
    這就相當於一邊打佛教的臉,還一邊搶他們的注經權,算是相當不要臉並且觸及宗教利益底線的行為了。
    泥菩薩還有三分火性,這要還沒點反應實在說不過去。
    玉鎖骨隻要不是被高溫燒死,個體幾乎不死不滅,一般來說是不需要孔雀插手的。
    不過對方既然主動施救,黎譜猜測估計是想通過玉鎖骨和自己對話。
    黎譜閉上眼睛,念力連入法界。
    “玉鎖骨,你的身體借我一用。”
    “弟子一切聽世尊指示。”
    被種在壇子裏的玉鎖骨受雅威念力加持,再生速度比任何的時候也要更快五十倍。
    碎骨肉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愈合,重新變回一顆完整的腦袋,修長的天鵝頸好似一根豆芽菜,托著腦袋伸出壇口。
    此時壇子正被孔雀抱在懷裏,玉鎖骨的腦袋突然麵對麵出現在他麵前,嚇得他把壇子丟了起來。
    慈空單手托住落下的壇子,單手束掌道“阿彌陀佛。”
    玉鎖骨張口發出黎譜的聲音,亦念佛號道“玉鎖骨菩薩。”
    慈空微笑道“老僧慈空,見過雅威尊者。”
    黎譜道“老衲黎譜,見過慈空和尚。”
    二人相視一笑,慈空將壇子放到一塊石頭上,自己盤膝坐到對麵。
    慈空張嘴就來了一個下馬威“雅威尊者,我念阿彌陀佛,是為照見心中淨土。你既是玉鎖骨的老師,法從你處來,何故念玉鎖骨?”
    黎譜道“學無先後,達者為師,彼時我是她師,此時她是我師。”
    “如此說來你說非真理?”
    “我處無真理。”
    慈空滿意一笑“大善。當今世界,物欲橫流,正法不顯。雅威尊者願意逆流直上,廣傳善道,是令老僧萬分佩服的。”
    黎譜反問道“敢問和尚何為善?”
    慈空道“善是慈悲,慈是慈和,悲是悲憫。能舍己利他者,是為善。佛陀割肉喂鷹,是我佛慈悲。玉鎖骨以身布施病者,是她的大慈悲心。”
    黎譜道“和尚所思有誤,玉鎖骨以身布施不是慈悲心。”
    “哦?菩薩不是慈悲心,又是什麽心?”
    “是同理心,是愛心,是情心。玉鎖骨以情布施善男子,善男子亦以愛度她。以菩薩之盟相互扶持,在踐行中一同見佛。眾生苦則菩薩苦,菩薩既苦,又何來居高臨下的悲憫?故曰,我處無真理,因真理在彼實處。”
    雅威佛之意,既然人人皆可成佛,那麽佛法真理便也因人人彼時對人生的感悟而百花齊放,不存在出自聖人之口的不可置疑之絕對真理。
    善來自人的同理心,而非聖人的道德指標,也由此印證眾生平等,佛也不可高高淩駕在眾生之上。
    雅威佛辯才無礙,借慈空之問闡述了真理在何處。
    這一番話明明與佛法相悖,偏偏又為佛法相合,不存在慈悲的態度是大慈悲,不存在真理的佛法才是真佛法。
    一旁的孔雀聽得心神搖曳,問道“師父。到底什麽是善?”
    慈空喟然一歎“同理是善,平等是善。善哉,善哉。”
    孔雀心裏一琢磨,問黎譜道“如果善是同理心,是平等位。那隊長,什麽是惡?”
    黎譜瞥了他一眼“你還好意思叫我隊長!”
    孔雀尷尬地撓著頭。
    吐槽歸吐槽,黎譜還是給他作了解釋。
    “孔雀,你覺得什麽是惡?”
    孔雀道“像富江這樣,世人因為自己的欲望去傷害別人,就是惡。”
    “你認為欲望是惡嗎?”
    “一切罪惡都是因欲望而起,我覺得應該是。”
    “按你的說法。你當初在我那的時候,因為食欲,吃了我十幾碗方便麵,你已經罪大惡極。應該槍斃!”
    “啊?”孔雀傻眼了。
    “你覺得你有罪嗎?”
    “我……”
    “惡因欲望而生,所以欲望就是惡?就要斷情絕欲?傻不傻。你若想知道什麽是惡,就需要先知道何為人。”
    “隊長,什麽是人呢?”
    “人是動物,是野獸,但也是靈長,是智慧的聚合體。所以人具備人性和獸性的雙重性。和所有動物一樣,人餓了要吃,發情要繁衍,會規避危險,這就是獸性,也是欲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若人斷情絕欲,餓了不吃活活餓死;男女之間不再吸引,族群得不到延續;麵對死亡的危險也不知道害怕,人人跑去送命。這樣人類就不複存在了。
    釋迦摩尼也是人,若沒有對求生的欲望喝下那碗羊奶,人都沒有了,法又怎麽會出現?所以你說欲望是惡?還是無欲是惡?”
    黎譜抬出釋迦摩尼的曆史典故,先將佛學宇宙皆空那一套胡攪蠻纏的說辭堵住,以人實存於世界為客觀前提講解善惡。
    不然慈空直接來一套“唯物史觀要不得,我們要拋開事實不談來辯論”,這次的論道就可以到此為止了。
    “那麽說人也是畜生。”
    “人怎麽不是畜生?”
    “人既然是畜生,為何又會有善惡之別?”
    “這個問題問得好。中國有個叫管仲的人,說過一句話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廩實而知禮節。這句話的意思是,人的一切精神追求,都是建立在滿足基本生存需求的物質基礎之上。我問你,你中午吃飽了嗎?”
    “吃飽了。”
    “你吃飽了在這裏向我問法,若餓你半個月,你還有心問法嗎?”
    孔雀撓撓頭,他是捱不住餓的人,如果餓他半個月,那他滿腦子就隻剩下對米飯的渴望了。
    黎譜笑道“你心裏已經有了答案。人的性,是有一條底線的。在這條底線之上,就是人性,在這條底線之下,就是獸性。
    獸性是人生存的基本保障,而人性則推動法理前進的方向。故而善惡,不過是人性的一種衡量標準,並非獸性和人性之別。”
    喜歡神父的諸天世界大冒險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神父的諸天世界大冒險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