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設計院偶遇賈雨穆

字數:7097   加入書籤

A+A-


    暮色漫過設計院拐角,考綠君子的擒拿誤傷,揭開一場跨越時空的相遇。賈雨穆耳垂的淡青胎記如鑰匙般旋開1963年采石磯的記憶:江畔勇救少女的驚險、速寫簿上"青銅與鋼鐵共鳴"的哲思、公交車上未及相問的匆匆別離。此刻重慶2350工程三線建設現場,兩位鋼鐵子弟,北京鋼院畢業生與太極拳身影在暮色中重疊,馬鞍山的江風裹挾著梔子香滲入重慶山城霧靄,工業齒輪與詩畫山河的宿命羈絆就此開啟。
    ——————
    暮色中的梧桐樹影微微晃動,考綠君子下班出門,剛轉過設計院拐角,右肩驟然落下一記輕拍。
    未及思索,左手已閃電般扣住右肩來人手背處,右手托肘,低頭轉身,隔著棉質衣衫感受到纖細骨骼的瞬間,旋身下壓的力道隨慣性迸發。清脆的“哎喲!哎喲!”痛呼刺破黃昏,袖扣在餘暉裏劃出半道冷光。
    踉蹌後退的身影撞碎滿地殘陽。紮著丸子頭的陌生女孩捂著右臂,暗紅素花衣角在晚風裏掀起漣漪。考綠君子喉頭滾動兩下,五指仍保持著擒拿姿勢鬆開。
    考綠君子定睛一瞧,原來是個陌生的幺妹,連忙鬆了手,疑惑地問道:“你,這是做什麽?”
    幺妹‘哎喲!哎喲!’地甩著泛紅的手腕,一雙清澈如水的雙眸,蒙著薄霧的杏眼彎成了月牙狀,緊緊盯著考綠君子,帶著京腔的尾音悠揚響起,驚得歸巢的雀鳥撲棱翅膀:‘真的不認識我了?’
    暮色漫過考綠君子蹙起的眉心,他後撤半步打量著這張麵孔,工作服第二粒紐扣在指間轉得發燙。
    考綠君子晃了晃腦袋:“你是?”
    幺妹有點失望麵布陰雲:“怎麽?真的不記得我了?”
    考綠君子眉頭緊鎖,努力在腦海中搜尋著這張麵孔,但終究還是想不起來,隻能無奈地搖了搖頭。
    “我是賈雨穆!馬鞍山……賈雨穆……!”看見考綠君子似乎想起來的樣子,賈雨穆陰轉晴。
    "我是賈雨穆呀!"少女踮腳輕湊,梔子香與山城濕氣交織,輕吟"馬鞍山、采石磯、三台……"
    賈雨穆眼波微動,似三秋星子悄然落入深潭。卡車轟鳴,黃昏被撕扯成碎片,天光在她睫毛輕舞,宛如馬鞍山昔年流螢。
    記憶似鏽跡斑斑的齒輪,緩緩啟動。卡車車燈掃過,考綠君子突然瞥見她耳垂上淡青的胎記——那抹曾在驚慌失措中晃動的青痕。喉間滾出半聲模糊的"啊",懸在空中的手掌遲疑著蜷起。
    考綠君子似乎想起來了。
    ……
    一九六三年九月初,考綠君子參加工作的第三個月,在馬鞍山一次公司團委組織的青年團的活動結束後,自由活動。彼時秋陽正好,江風微涼,這位剛畢業的工科學生將嶄新的工作證仔細裝在工作服衣兜裏,沿著青石板路向江畔走去。
    時間尚早,考綠君子信步前往馬鞍山著名地標采石磯。行至聯璧坊石牌樓前,斑駁的"采石磯"題額下,幾位搖著蒲扇的老者正在講述朱元璋大戰陳友諒的江防故事。年輕人駐足聆聽片刻,掏出速寫畫簿記下"元末在此設橫江鐵索"的掌故。
    采石磯,又名牛渚磯,位於馬鞍山市西南的翠螺山麓。其得名可溯至三國時期,《元和郡縣誌》載"昔人采五色石於此,因名"。采石磯絕壁臨江,水湍石奇,風景瑰麗,與嶽陽城陵磯、南京燕子磯並稱為"長江三磯"。
    其中,采石磯尤為突出,兼具雄奇險峻之姿與深厚人文積澱:臨江崖壁,垂直落差四十米,江水至此受阻,形成洄流奇觀,自唐代即以"牛渚春濤"之美名揚四海;自謝朓以《晚登三山還望京邑》開創山水詩之先河,至李白醉酒捉月之傳奇,采石磯更添一抹神秘色彩,其獨特的自然景觀與深厚的文化內涵,使之獨領風騷,被譽為長江三磯之首。
    立於三台閣上遠眺長江,既能領略"天門中斷楚江開"的詩意盎然,又能目睹江畔鋼廠煙雲繚繞的工業景象——這傳統與現代交織的奇妙畫麵,構成了特定時代的獨特印記。考綠君子倚著明萬曆年間鑄造的觀瀾銅鍾,看著江麵木帆船與拖輪船隊交錯而行,鋼筆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扉頁寫下:"青銅時代與鋼鐵紀元在此共鳴"。
    采石磯與南京燕子磯、嶽陽城陵磯並稱"長江三磯",以臨江絕壁、湍急江流和1300年詩歌文脈冠絕三磯之首。這座海拔131米的翠螺山延伸入江,月牙形鎖溪河環抱東側,形成"大江繞絕壁,草聖伴詩仙"的獨特景觀。據《當塗縣誌》記載,山體由寒武紀白雲岩構成,經江水萬年衝刷形成"一線天三元洞"等30餘處天然溶洞。此時正值汛期,江水洶湧澎湃,猛烈衝擊著磯頭,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仿佛讓人穿越時空,遙想當年虞允文在此指揮的采石水戰,英勇無畏,氣勢如虹。
    當年的馬鞍山采石磯正處於自然景觀與曆史文化保護的交匯期。此時的采石磯,宛如一顆未被雕琢的明珠,尚未被大規模的旅遊開發所觸及,依然保持著其"絕壁臨江、水湍石奇"的原始風貌,靜謐而神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其軍事要塞價值雖已淡出曆史舞台,但太白樓內仍陳列著明嘉靖年間鑄造的"謫仙遺韻"銅鍾,三元洞石壁上依稀可辨宋元時期文人墨客的題刻,古棧道青苔覆蓋的石階延續著自唐代以來的詩脈傳承。
    文物保護員老張,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正小心翼翼地用石灰水填補著太白樓木構上的蟲蛀痕跡。當見到一位駐足抄錄楹聯的年輕人時,他慈祥地笑了,特意指引年輕人觀察清代重修的"唐李公青蓮祠"匾額上,那個獨具匠心的"蓮"字寫法,眼神中透露出對文化的熱愛與傳承。
    根據地方誌記載,在臨江絕壁處發現明代"振衣千仞"摩崖石刻的明代原刻殘跡,這一發現為後續1965年太白樓修繕工程提供了重要依據。考綠君子攀著藤蔓覆蓋的古棧道,在距江麵20米處的崖壁上,果然尋見半截"千仞"魏碑體刻痕。
    江畔的鎖溪河尚未進行生態治理,漁民仍沿用《望天門山》中描述的"孤帆"捕魚方式:頭戴箬笠的老漁夫立在翹頭舢板上,用鸕鶿捕魚的古老技藝,構成獨特的江岸生活圖景,恰有運煤船拉響汽笛,驚起蘆葦叢中成群白鷺。
    此時的采石磯仍是工業重鎮馬鞍山的文化地標。距離采石磯僅5公裏的馬鞍山鋼鐵公司輪轂廠工程建設正如火如荼,武漢冶金建設公司的技術員和工人,正在調試我國首套環形加熱爐。
    在三台閣遠眺長江時,既能感受"天門中斷楚江開"的詩意,又能望見江畔鋼廠升騰的工業煙雲——這種傳統與現代的奇妙交織,成為特定時代的獨特印記。
    考綠君子將速寫手冊攤在明代古炮台上,筆尖在"工業地理"與"詩畫山水"兩個標題間來回遊移,最終在速寫畫麵寫下:"當高爐的輪廓融入太白樓飛簷的剪影,我們正在見證文明的新舊嬗變"。
    夕陽映著彩霞,考綠君子返回途中,忽然聽聞驚叫呼救聲。
    考綠君子循聲跑去,隻見四個青年男生圍住一名女生,拉拉扯扯。
    “住手!”考綠君子大喝一聲。
    四個青年男生猛然一驚鬆手,女生乘機擺脫,躲於考綠君子身後。
    男生甲見隻有考綠君子一人,依仗人多勢眾,猖獗叫囂道:“哪裏鑽出來的賴皮,敢壞小爺們的好事!”
    考綠君子掃視四人,觀察環境,見不遠處,有個公共交通汽車站,車站旁有幾個等候公交車的人群,當跑向車站,可解身單力薄之危,悄聲囑咐身後女生:“我數到一、二、三時,你撒腿跑向車站。”
    “就你們四個小痞子!還入不得爺們的法眼,閃開!”考綠君子厲聲說道。
    男生乙用大拇指,指了指丙:“我們老大在這兒呢,哪容得你小子吆三喝六!壞我們好事!”
    考綠君子對身後女生眼神做了一個準備的示意,說:“小癟三,你們還來勁了,我數到三,再不閃開,後果自負!”不經意間瞥見身後女生耳垂上淡青的胎記:“一……二……三!”三聲剛落,不等甲、乙、丙、丁四人反應,考綠君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左掌向乙麵部急速撲去,成太極拳高探馬勢;左腳前踏半步,右腿跟蹬,集全身之力,右拳如閃電般猛擊丙的下頜!用的是拳擊的右直拳招式。本來左掌是虛掌,旨在引開丙的注意,出其不意出右拳猛擊老大,是指東打西的戰法,丙自是應聲倒地,想不到乙不經打,左是虛掌竟然也打得乙東倒西歪。
    身後的女生本應趁機就跑,不知為何卻愣住了。考綠君子見狀,急忙拉著她跑向公交車站,恰好一輛公交車駛來,他也不管是幾路車,先將女生推上車。車子啟動,車門剛剛要關上,考綠君子跟跑幾步,一躍而從門縫擠入,也跳上了公交車。
    看著向公交車追來的罵罵咧咧的四個小混混,考綠君子調皮地招了招手。
    女生驚魂未定,顫顫巍巍一個勁地說:“謝謝!謝謝!”
    “不客氣,不用謝,不用謝。”考綠君子問:“你家在哪裏?要不要我送你回家?”
    “在市裏。不需要了,已經安全了。”
    這輛公交正好是直接開往市區的,確認了在公交車上還是比較安全的,考綠君子乘坐到雨山站下車,回到工地宿舍。
    ……
    因為當時匆匆上車下車,兩人並沒有互相詢問姓名,之後也再無交集。
    所以當賈雨穆說“我是賈雨穆!馬鞍山……賈雨穆!” 時,考綠君子自然是不明就裏。
    當瞥見她耳垂上淡青的胎記時記憶才被喚醒。
    “你怎麽又從馬鞍山跑到重慶來了?”
    “你怎麽又從馬鞍山跑到重慶來了?”賈雨穆不正麵回答,卻直接用我的話反問。
    “我是來建設三線重慶2350工程的。”考綠君子說。呀
    賈雨穆也說:“我也是來建設三線重慶2350工程的。”
    “你怎麽老學說我說的話?”
    “我沒有學說你說的話呀,我說的就是我要說的實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倒讓考緣君子有點茫然不解了。
    賈雨穆看著考綠君子滿臉的疑惑,嚴肅正經地說:“現在讓我正式自我介紹一下,賈雨穆,籍貫:遼寧鞍山市,家庭成分:革命幹部家庭,父母任職鞍鋼,1964年畢業於北京鋼鐵學院軋鋼專業,國家分配到馬鞍山黑色冶金設計院工作,為建設三線2350工程來到重慶,現在馬鞍山黑色冶金設計院實習。”
    “你能不能也自我介紹一下?”賈雨穆看考綠君子沒有回答,倒也沒有追問,其實雨穆已經調查了解過考綠君子。
    “你怎麽找到我了?”考綠君子問。
    “1963年9月我到馬鞍山實習,住在叔叔家裏,去采石磯遊玩,不幸遇四個惡棍。叔叔知道後,為答謝你的解救之恩,帶著我到雨山找你,當時沒有問你姓名和工作單位,雖然找得很吃力,但是最終還是沒有結果……”
    “前幾日,工間操的時候,看見你在壩子裏練太極拳,你的身影和在馬鞍山采石磯的那個小夥子重疊了起來,我確認就是你。
    本想去辦公室裏見你,又擔心唐突之中影響到你的工作,所以我才下班後在門口等你。我看到你的工作成績,打心裏為你高興。”
    “就在前幾天,我正在辦公室裏忙碌著,突然間,工間操的鈴聲響了起來。我走出辦公室,來到了我們公司的大壩子上,準備和同事們一起做做操,活動活動筋骨。就在那時,我無意間瞥見了你,在壩子的一角,你正專注地練習著太極拳。
    陽光灑在你的身上,你的身影顯得格外的寧靜和優雅。那一刻,我不禁想起了在馬鞍山采石磯的那次驚險偶遇,那個在危險中挺身而出的小夥子,晨霧中練習太極拳的年輕人,他的身影和你重疊了起來,我確認,那個人就是你。
    我本想在辦公室裏找你,和你聊聊天,了解一下你最近的情況。但轉念一想,我擔心在辦公室裏突然找你,可能會打擾到你的工作,讓你感到唐突。所以我決定,在下班後,等在公司門口,等你出來的時候,再和你打招呼。我知道,這樣做可能會讓你感到意外,但我實在是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和喜悅。
    我一直在關注你的工作,你的努力和付出我都看在眼裏。你的成績,每一個進步,每一個成功,我都為你感到驕傲。你的工作態度,你的專業精神,都讓我深深地感到敬佩。你總是那麽的專注,那麽的投入,你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決定,都充滿了智慧和力量。看到你現在的成就,我打心裏為你高興,為你驕傲。你是我見過的最優秀的年輕人之一,你的未來,一定會更加輝煌。”
    ……
    “哦,你原來就是馬鞍山的那個,小幺妹兒!”
    “什麽小麽妹兒,備不住我還比你大呢。我1943年9月出生的,你是哪年?”
    “我也是1943年,不過是5月出生的。”
    “嗯,我們倆一般大。”
    “什麽一般大?比你大半年呢。”
    “好了,好了,你比我大,好吧。”
    於是乎,兩人閑聊間,話語東拉西扯,不知不覺夜幕降臨。
    考綠君子慮及夜間安全,遂將賈雨穆護送回設計院宿舍,待她安全入內,方才放心離去,獨自返回庹家坳。
    喜歡196307出道馬鞍山cjz請大家收藏:()196307出道馬鞍山cjz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