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金玉其外
字數:6083 加入書籤
王夫人站在榮禧堂的廊簷下,望著瀟湘館的方向。春日裏,那片竹林鬱鬱蔥蔥,隨風搖曳,發出沙沙的響聲。她眯起眼睛,手指無意識地撚動著腕上的佛珠。
\"太太,藥熬好了。\"周瑞家的輕聲稟報。
王夫人收回目光:\"給大姑娘送去了嗎?\"
\"回太太,已經讓紫鵑接過去了。\"周瑞家的頓了頓,\"隻是...紫鵑說大姑娘這幾日咳得厲害,問能否請王太醫再來看看。\"
王夫人的手指停在佛珠上,眉頭幾不可察地皺了一下:\"王太醫這幾日告假回老家了。我昨兒不是說了嗎,換了張大夫,醫術也是極好的。\"
\"是,奴婢這就去告訴紫鵑。\"周瑞家的低頭退下。
王夫人轉身回到屋內,窗邊的矮幾上放著一本攤開的賬冊。她坐下,卻無心查看。耳邊回響著賈母昨日的話:\"玉兒那孩子身子骨弱,得用慣了的太醫才好。\"
她端起茶盞,茶水已經涼了。王夫人輕哼一聲,喚來丫鬟換了熱茶。賈母偏疼黛玉,她是知道的。但寶玉的未來,她這個做母親的不能不操心。黛玉那孩子,美則美矣,卻太過伶俐,又體弱多病,如何當得起榮國府未來的當家奶奶?
\"太太,老太太那邊傳話,說是劉姥姥來了,要帶她逛逛園子,請您也過去。\"金釧兒掀簾子進來通報。
王夫人放下茶盞:\"知道了。\"
她整理了一下衣襟,對著銅鏡確認自己的表情足夠端莊平和,這才往賈母院中去。
劉姥姥是個鄉下老嫗,說話粗鄙卻有趣,逗得賈母開懷大笑。一行人浩浩蕩蕩地逛著大觀園,先去了探春的秋爽齋,又到了寶釵的蘅蕪苑。
\"這就是林姑娘住的瀟湘館了。\"賈母笑著介紹,\"玉兒最愛清靜,這地方竹影婆娑,最是雅致。\"
王夫人跟在後麵,臉上掛著得體的微笑,心裏卻想著:整日裏傷春悲秋的,哪像個有福氣的?
黛玉早已得到消息,命紫鵑備好了上好的龍井。見眾人進來,她盈盈一禮:\"老太太,舅母,劉姥姥。\"
她親自捧了茶,先奉與賈母,又端了一杯給王夫人:\"舅母請用茶。\"
王夫人看著眼前這杯茶,黛玉纖細的手指襯著青瓷茶盞,顯得格外蒼白。她想起自己兒子寶玉每每提及黛玉時眼中的光彩,心頭一陣發緊。
\"放那兒吧,我這會兒不渴。\"王夫人微微側身,避開了黛玉的手。
黛玉的手在空中頓了頓,隨即若無其事地將茶盞放在幾上。但王夫人分明看見她眼中閃過一絲黯然。
賈母正與劉姥姥說笑,似乎沒有注意到這一幕。王夫人暗自鬆了口氣,卻又莫名煩躁起來。她環顧瀟湘館,處處透著清雅——書案上的詩稿,牆上的古琴,還有那淡淡的藥香與墨香交織的氣息。這哪裏像個閨閣?分明是個才女的居所。而她的寶玉,需要的是一位能持家理事的賢內助。
離開瀟湘館時,王夫人回頭看了一眼。黛玉站在竹影裏,白衣勝雪,仿佛隨時會隨風而去。王夫人握緊了手中的帕子。
幾日後,王夫人在自己房中看賬本,忽聽外麵一陣喧嘩。
\"怎麽回事?\"她不悅地問道。
玉釧兒匆匆進來:\"太太,是老太太屋裏的鴛鴦姐姐來了,說晴雯那丫頭病了,老太太讓請大夫看看。\"
王夫人冷笑一聲:\"一個丫頭,也值得這麽大驚小怪?\"
她想起晴雯那張與黛玉有三分相似的臉,還有那副伶牙俐齒的模樣。寶玉身邊怎能留這樣的狐媚子?
\"去告訴老太太,就說我說的,晴雯那丫頭素日裏輕狂慣了,如今裝病躲懶也是有的。既如此不守本分,不如打發了出去。\"
鴛鴦麵露難色:\"可是太太,晴雯畢竟是寶二爺房裏的...\"
\"正是因為是寶玉房裏的,更不能留這等妖精似的東西!\"王夫人聲音陡然提高,\"你看看她那副模樣,整日裏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哪像個丫鬟?\"
鴛鴦不敢再多言,低頭退下。
王夫人走到窗前,望著怡紅院的方向。晴雯被攆,寶玉必定難過。但長痛不如短痛,她不能讓任何可能帶壞兒子的人留在身邊。晴雯如此,黛玉...更是如此。
隻是黛玉有賈母護著,她動不得。但總有一天...
\"太太,張大夫來給大姑娘診脈了。\"周瑞家的在門外稟報。
王夫人整了整衣襟:\"讓他仔細看看,開些對症的藥。若是...若是需要什麽名貴藥材,也盡管用。\"
她說這話時,語氣平和,仿佛真是個關心外甥女的好舅母。隻有她自己知道,那個\"盡管用\"裏藏著多少言外之意——黛玉的身子,怕是好不了了。
周瑞家的領命而去。王夫人獨自站在窗前,陽光透過窗欞,在她臉上投下斑駁的陰影。她想起黛玉那雙似泣非泣的眼睛,想起寶玉為黛玉癡迷的模樣,想起賈母對黛玉的百般疼愛...
佛珠在她手中轉動,發出細微的聲響。王夫人輕聲念了句佛號,眼中卻是一片冷然。
正在這時,薛姨媽派人來傳話,說寶姑娘近日繡了個荷包,想請太太過去瞧瞧。王夫人聽了,覺得正好去散散心,便帶著金釧兒去了梨香院。寶姑娘舉止大方,針線活又好,若能成為自己的兒媳,那是再好不過。
到了梨香院,薛姨媽熱情相迎,寶釵拿出荷包,針腳細密,花樣精致。王夫人不住誇讚,心裏也越發覺得寶釵合適。閑聊間,薛姨媽不經意地提道:“聽說林姑娘身子還是不大好,也不知何時能好起來。”王夫人微微皺眉,歎了口氣:“她那身子,怕是難了。寶玉也該早日定下親事才是。”薛姨媽心中一動,忙笑著說:“太太說得是,寶丫頭也到了婚嫁的年紀。”
王夫人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離開梨香院時,她已在心中有了盤算。回到榮國府,她加快了為寶玉擇親的步伐,一場圍繞著寶玉和黛玉、寶釵的命運糾葛,正悄然展開。
王夫人剛回房,便有小廝來報,南安太妃要到府裏做客。王夫人不敢怠慢,連忙整理衣裝前去迎接。
南安太妃與賈母寒暄一番後,目光落在了一旁的寶玉身上,笑道:“久聞寶公子才情出眾,今日一見,果然風采不凡。不知可有定下親事?”王夫人心中一動,忙笑著回道:“還未曾定下,隻是在慢慢挑選。”南安太妃點頭道:“我有一侄女,溫柔賢淑,與寶公子倒是般配。”王夫人心中糾結,她本屬意寶釵,可南安太妃身份尊貴,也不好輕易拒絕。賈母見狀,忙打圓場道:“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且先讓孩子們相處相處。”
王夫人隻能應下。送走南安太妃後,王夫人更加焦慮,一邊是南安太妃的提議,一邊是自己心中的寶釵,她不知該如何抉擇。而此時,黛玉那邊病情似乎又加重了,整日咳個不停,瀟湘館裏的哭聲也愈發頻繁。王夫人看著這一切,心中暗暗想著,無論如何,寶玉的親事不能再拖了。
王夫人心煩意亂地回到房裏,剛坐下,周瑞家的又匆匆進來:“太太,寶二爺和林姑娘在沁芳閘橋邊起了爭執,林姑娘哭得厲害。”王夫人眉頭緊皺,心中暗惱,忙帶著人趕去。到了地方,隻見寶玉滿臉焦急地勸著黛玉,黛玉卻隻是掩麵哭泣。王夫人冷聲道:“寶玉,成何體統!還不回房去反省。”寶玉無奈,隻能一步三回頭地離去。王夫人走到黛玉身邊,假惺惺地安慰:“林姑娘,莫要如此傷心,寶玉他就是沒個分寸。”黛玉強忍著淚,福了一福:“多謝舅母,是我自己小氣了。”王夫人看著黛玉柔弱的模樣,心中更加堅定要盡快定下寶玉的親事。回到房裏,她決定先派人去南安太妃處探探口風,同時也加緊與薛家商議寶釵之事。而這一場親事的爭奪,如同一團陰雲,籠罩在榮國府上空,不知又會掀起怎樣的波瀾。
就在王夫人四處奔走為寶玉親事謀劃時,宮裏突然傳來消息,元妃娘娘身體欠安。王夫人心急如焚,趕忙進宮探望。在宮中,她聽聞元妃似對寶玉的婚事也有所關注。王夫人趁機提及南安太妃侄女和寶釵,元妃雖未明確表態,但隱隱透露出傾向於寶釵之意。王夫人心中一喜,覺得此事有了轉機。
回到府中,王夫人加快與薛家敲定婚約的進程。然而,黛玉得知此事後,病情愈發沉重,整日臥床不起,瀟湘館內氣氛壓抑。寶玉得知母親的打算後,大鬧一場,堅決反對這門親事,聲稱非黛玉不娶。
王夫人又氣又急,可麵對寶玉的執拗,一時也沒了辦法。與此同時,南安太妃得知王夫人的態度轉變,心中不悅,開始在暗中給榮國府使絆子,榮國府一時陷入內憂外患之中,而寶玉和黛玉的愛情,也在這重重矛盾中搖搖欲墜。
王夫人正焦頭爛額時,突然收到消息,說北靜王要來府上做客。北靜王與賈家交好,王夫人不敢怠慢,忙整理心情去迎接。北靜王在席間聽聞了寶玉婚事的紛爭,笑著說:“寶玉才情出眾,此等婚事當慎重。我倒有一法子,可讓各方皆服。”
王夫人忙請教,北靜王提議舉辦一場詩會,讓寶玉、黛玉、寶釵以及南安太妃侄女一同參加,以才情定高下,再定婚約。王夫人覺得可行,便依言安排。詩會當日,眾人齊聚一堂。黛玉雖病體孱弱,但才情依舊出眾,詩作清新脫俗。寶釵沉穩大氣,詩作也盡顯端莊。南安太妃侄女也毫不遜色,展現出了大家閨秀的風采。
寶玉卻無心比賽,隻心係黛玉。詩會結果一時難定,各方都在等待最終評判,而這場詩會,又將為寶玉的婚事和眾人的命運帶來怎樣的變數,無人知曉。
就在眾人翹首以盼評判結果時,突然一陣騷亂,原來是南安太妃侄女的貼身丫鬟衝上前來,指著黛玉道:“她作弊,有人暗中給她遞了詩稿!”眾人皆驚,目光齊刷刷看向黛玉。黛玉臉色煞白,又急又氣,咳得喘不上氣。寶玉怒目圓睜,欲上前理論。王夫人心中暗喜,覺得這是個打壓黛玉的好機會,忙道:“此事必須查個清楚。”可查來查去,根本沒有證據。
北靜王皺了皺眉道:“不可無憑無據冤枉人。”此時,元妃派人送來口信,說詩會結果她已心中有數,讓王夫人速速進宮商議。
王夫人不敢耽擱,匆忙進宮。而府中,寶玉守在黛玉床前,發誓定會護她周全。這場詩會的風波,讓本就複雜的局勢更加撲朔迷離,寶玉和黛玉的未來,依舊充滿了未知。
王夫人進宮後,元妃明確表示,寶玉的婚事她看好寶釵。王夫人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可又擔憂南安太妃那邊不好交代。回到府中,她還未開口,南安太妃便派人來質問詩會之事。
王夫人賠著笑臉解釋,稱會給個滿意的說法。與此同時,黛玉病情愈發嚴重,已是藥石難醫。寶玉日夜守在瀟湘館,對母親安排的婚事置若罔聞。王夫人又急又惱,卻也拿他沒辦法。此時,榮國府外流言蜚語不斷,說黛玉恃才作弊,人品有虧。寶玉聽後怒不可遏,四處與人理論。而寶釵雖未說什麽,但心中也有些不是滋味。
就在這混亂之際,宮裏又傳來消息,元妃病情加重。王夫人顧不上寶玉的婚事,匆忙進宮侍奉。
榮國府內,寶玉和黛玉的愛情在重重壓力下苦苦掙紮,而這場婚事的結局,似乎也隨著元妃的病情,變得更加難以預料。
王夫人在宮中日夜侍奉元妃,心力交瘁。而榮國府內,寶玉為了黛玉,竟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要帶黛玉私奔。他偷偷收拾了行囊,與黛玉約定在夜晚花園後門相見。然而,他們的計劃被襲人無意中聽到,襲人趕忙告知了王夫人。王夫人匆忙趕回府中,在花園後門攔住了他們。
寶玉苦苦哀求母親成全他們,王夫人卻鐵了心要拆散他們。就在僵持之時,宮裏傳來噩耗,元妃娘娘薨逝。王夫人如遭雷擊,整個人癱倒在地。府裏上下一片素白,沉浸在悲痛之中。寶玉和黛玉也暫時放下了彼此的恩怨,為元妃守靈。這場變故讓榮國府陷入了更深的危機,寶玉的婚事也因此被擱置。而黛玉本就病弱的身體,在經曆了這一係列的打擊後,更是每況愈下,不知還能否熬過這一劫,榮國府的未來又將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