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寧國府的夜與霧

字數:4875   加入書籤

A+A-


    夜已深,榮國府內一片寂靜,唯有賈母院中還亮著幾盞燈。七旬有餘的史太君雖已卸下家中重擔多年,卻仍保持著淺眠的習慣。這夜,她正由鴛鴦伺候著用安神茶,忽聞外間有隱隱騷動。
    “什麽時辰了?”賈母輕聲問道,聲音裏帶著老人特有的沙啞。
    “回老祖宗,剛過三更。”鴛鴦邊回答邊為賈母披上外衣,“似是東府有人來報信。”
    賈母眉頭微蹙。深夜急報,絕非尋常事。她正欲細問,卻見王熙鳳已匆匆走進院來,麵色凝重。
    “老祖宗,東府珍大爺派人來報,蓉兒媳婦沒了。”王熙鳳聲音低沉,刻意保持著平靜。
    賈母手中的茶盞微微一顫,熱水濺出幾滴,在深色的衣袍上留下暗色痕跡。她沉默片刻,方道“何時的事?什麽病症這般凶險?”
    “就是今夜突發的急症,具體情形還不清楚。”王熙鳳上前扶住賈母,“老祖宗節哀,蓉兒媳婦年紀輕輕就這樣去了,實在是”
    “那孩子”賈母長歎一聲,眼中閃過一絲真切的痛惜,“多好的孩子,怎麽就”
    正說著,外間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伴著丫鬟們慌亂的勸阻。賈寶玉衣衫不整地衝進屋內,麵色慘白如紙。
    “老祖宗!可卿她”寶玉話未說完,竟猛地咳出一口血來,驚得眾人慌忙上前。
    “我的兒!這是怎麽了!”賈母急忙起身,命人扶寶玉坐下,又喚人去請太醫。
    寶玉卻掙紮著要站起來“我要去東府,現在就去!可卿她她不會就這麽去的!”
    賈母麵色一沉,按住寶玉的肩膀“胡鬧!才咽氣的人,那裏不幹淨;二則夜裏風大,等明早再去不遲。”
    “不!我現在就要去!”寶玉罕見地固執,眼中含淚,“可卿待我極好,我不能讓她就這麽孤零零地”
    “混賬話!”賈母厲聲打斷,“寧國府此刻正亂著,你這般莽撞前去,是幫忙還是添亂?”見寶玉仍不甘心,她語氣稍緩,“你若是真心疼她,就更該保重自己。這般模樣前去,豈不是讓那邊再多一重擔憂?”
    寶玉還要爭辯,賈母已轉向王熙鳳“吩咐下去,備車多派跟從人役,明早護送寶玉過去。現在,先讓他回房歇著,請太醫好生瞧瞧。”
    幾個得力丫鬟上前,半勸半扶地將寶玉帶離。賈母望著孫子遠去的背影,眼中情緒複雜。
    王熙鳳輕聲問道“老祖宗,您明日可要過去?”
    賈母緩緩坐回榻上,沉默良久才道“我這個年紀,這個輩分,此刻過去隻會添亂。等明日他們準備停當,我再帶著姑娘們過去瞧瞧。”
    王熙鳳會意點頭。她明白賈母的考量——作為賈府最高的長輩,深夜急赴重孫媳婦的靈前,既不合禮數,也會讓寧國府在忙亂中還要分心接待。然而,她也察覺到了賈母平靜外表下的一絲不尋常。
    “蓉兒媳婦確實是個難得的好孩子,”王熙鳳試探著說,“平日裏最得老祖宗歡心,這般突然去了,實在令人心痛。”
    賈母閉目片刻,再睜開時眼中已恢複了往常的清明“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我活了這麽大歲數,送走的人多了,再痛心也得按規矩來。”
    這話說得平靜,卻讓王熙鳳心中一動。她敏銳地察覺到賈母話中有話,似乎對秦可卿的死因存有疑慮,但又不便明說。
    次日清晨,賈寶玉在王熙鳳的安排下,由一眾仆從簇擁著前往寧國府。而賈母則按兵不動,隻命人備好吊唁之物,靜待寧國府正式報喪。
    榮國府內,黛玉、探春等姐妹得知消息,紛紛前來賈母處請安,言語間不免提及秦可卿。
    “昨日見她還好端端的,怎麽一夜之間就”探春話未說完,已被迎春使眼色製止。
    賈母慢條斯理地撥動著手中的念珠,道“人生無常,你們年紀小,經得少。等到了我這把年紀,就明白了。”
    黛玉細心,察覺賈母語氣中有一絲難以捕捉的異樣,便輕聲問道“外祖母可是身體不適?若心裏難過,不妨說出來,免得憋壞了身子。”
    賈母看了眼黛玉,眼中閃過一絲欣慰,卻隻是搖頭“我無妨。隻是想起蓉兒媳婦平日裏的好處,不免感慨。”
    正說著,丫鬟來報寧國府珍大爺和蓉少爺前來拜見。
    賈珍父子進門時,賈母敏銳地注意到賈珍眼圈紅腫,悲痛之情溢於言表,而賈蓉卻神色平靜,甚至帶著幾分敷衍。這種反差讓她不禁微微蹙眉。
    “老祖宗,”賈珍跪地泣道,“兒媳可卿昨夜突發急症去了,特來稟報。”
    賈母命人扶起賈珍,溫言安慰道“生死有命,你也不必過於悲痛。隻是可憐了這孩子,年紀輕輕就”
    “媳婦在世時,最得老祖宗疼愛,”賈珍拭淚道,“故特來請示,喪儀該如何辦理才好?”
    這話問得蹊蹺。寧國府辦事,何須特地請示榮國府?賈母心中明了,這是賈珍有意抬高秦可卿的喪禮規格,便順水推舟“蓉兒媳婦素日賢良,又是咱們這等人家,喪儀自當體麵風光。你且按禮數辦,若有需要之處,這邊自然會相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賈珍連聲道謝,又說了些秦可卿生前的好處,方告辭離去。
    他們走後,賈母獨坐良久,忽然對鴛鴦道“你去悄悄請鳳丫頭來,我有話問她。”
    王熙鳳到來後,賈母屏退左右,直截了當地問“東府近日可有什麽不尋常的動靜?”
    王熙鳳何等聰明,立即明白賈母所問何事,低聲道“老祖宗明鑒。侄媳婦也聽聞一些風言風語,隻是無憑無據,不敢亂說。”
    賈母長歎一聲“我活了這麽多年,什麽看不明白?隻是有些事,看破不說破罷了。可卿那孩子確實招人喜愛,可越是招人喜愛,有時反而招禍。”
    王熙鳳會意,補充道“侄媳婦昨夜裏夢見可卿了,她似乎有話要說,卻欲言又止。”
    二人心照不宣地交換了一個眼神。賈母道“既然如此,咱們更該謹慎行事。寶玉那邊,你多派幾個人看緊些,別讓他摻和進不該摻和的事。”
    “老祖宗放心,我已經安排妥當了。”王熙鳳應道。
    午後,賈母方帶著一眾女眷前往寧國府吊唁。靈堂已布置妥當,秦可卿的棺槨停在正中,四周白幡低垂,香燭繚繞。
    賈母上前,望著棺中安詳如睡的秦可卿,不禁老淚縱橫“好孩子,你怎麽就走得這麽急”
    這一哭,引得在場眾人無不落淚。然而細心人或許能察覺,賈母的悲痛中帶著幾分克製,不像是對一個普通重孫媳婦的哀悼,倒像是包含著更複雜的情緒。
    吊唁完畢,賈母特意召來賈珍,囑咐道“可卿的後事務必辦得體麵,但也別太過張揚。咱們這樣的人家,禮儀到了就好。”
    賈珍連聲應下,卻似乎並未完全領會賈母話中的深意。
    回府的路上,賈母一直沉默不語。直到轎子行至榮國府門前,她才對陪同的王熙鳳低聲道“這樁事,恐怕不會就這麽簡單了結。你替我多留意東府的動靜。”
    果不其然,秦可卿的喪事越辦越隆重,乃至用了親王規製的棺木,引起了朝中不少議論。賈母聞知,隻是搖頭歎息,卻不再多言。
    數日後,秦可卿出殯,送葬隊伍浩浩蕩蕩,驚動了半座京城。賈母以年事已高為由未去送殯,隻命賈赦、賈政等人代表榮國府前往。
    那日傍晚,賈寶玉從葬禮歸來,神色恍惚地來到賈母處請安。
    賈母見他麵色不佳,關切地問“可是累著了?快回去歇著吧。”
    寶玉卻突然問道“老祖宗,為何好端端的人,說沒就沒了?可卿姐姐那般好人,為何會落得如此結局?”
    賈母凝視孫子良久,方緩緩道“這世間的事,有時不是好與壞那麽簡單。你還小,許多事不懂也不必懂。隻需記得,守住本心,方得長久。”
    寶玉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告退離去。
    望著孫子遠去的背影,賈母對身旁的鴛鴦輕聲道“我這些年看得明白,這府裏府外,明麵上的悲痛未必真痛,平靜的外表下未必平靜。可卿這事,不過是冰山一角罷了。”
    “老祖宗為何這麽說?”鴛鴦不解。
    賈母望向窗外漸沉的夕陽,目光深邃“因為我見過太多這樣的事。有時候,死是一種解脫,活著的才是真正受苦的人。”
    言罷,她不再多言,隻默默撚動著手中的念珠,為那個曾經讓她“第一得意”的重孫媳婦,也為這偌大賈府未知的明天,誦經祈福。
    窗外,暮色四合,寧榮二府漸漸籠罩在夜色中,一如那深不可測的命運,暗流湧動,不見其底。
    喜歡夢幻旅遊者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夢幻旅遊者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