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第六旅團退守桐柏縣城

字數:2975   加入書籤

A+A-


    “旅座,根據情報,小鬼子的第二騎兵旅團正在向著信陽方向趕,第六旅團也是在回撤,企圖對我們進行兩麵夾擊。”
    信陽城外,第一合成旅在這裏,他們並未著急進攻,因為要拿信陽城來打窩子釣大魚。
    作為林昊的第一支合成旅,他們的裝備無疑是最好的,擁有坦克六十來輛,裝甲車上百輛,火箭炮、自行榴彈炮和野炮接近四十門,一個裝備16門自行高炮的高炮營以及一個偵察營。
    並且還單獨配備工兵營、通訊營、後勤保障營、野戰醫院等,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到工程作業、通訊維護、物資補給、裝備維護等,還裝備了大量的卡車和摩托車。
    整個部隊的作戰體係十分的完美,是多維度作戰能力集成,是火力、機動、防護、信息的高度融合,能夠做到快速突防、迅速殲滅的效果,擺脫了單一作戰兵種的束縛。
    雖然和真正的現代化部隊很大的差別,但畢竟那時這是時代的限製,能夠用到如此多頂級裝備已經是非常的厲害。
    也就是沒有直升機,若是有直升機的話林宇指定會搞出一個陸航營融入進去,以此來讓部隊的戰鬥力更加的提升。
    他們完全不用擔心第六旅團會來搞事情,畢竟第六旅團要是能夠擺脫已經渡河的522旅,那算他們厲害。
    而此時撤退到桐柏縣的第六旅團也正如合成旅預計的一樣,根本就無法返回信陽。
    “旅團長閣下,大事不好!我們的後方突然出現一大批的敵人,目測擁有一個旅,我們的先遣部隊與他們遭遇不到半小時就傷亡過半,不得不撤退回來。”
    桐柏小鬼子的臨時指揮部內,一個對小鬼子來說是絕對噩耗的消息傳來,這讓這位第六旅團新任的旅團長鬆木一龍聽得火冒三丈。
    在剛剛到桐柏的時候,為了防止出現意外特意讓一個大隊走前麵作為先鋒,但沒想到真的出事了,自己的部隊遭受打擊,自己還不知道是哪支部隊打的。
    “八嘎!你可知道是哪支部隊所為?我帝國的士兵什麽時候這麽不堪了?”
    半小時將一個大隊打的潰敗,對方這得有大的好裝備才能做到,尋常部隊根本就做不到如此迅速。
    “師團長閣下,退回來的部隊並未看清楚是哪一支部隊所為,對方並未露麵,隻是一陣的火炮轟炸就讓我們傷亡慘重,不得後退回來。”
    “八嘎!蠢貨!簡直就是一群蠢貨,就連敵人是誰都沒有看清楚就被想打成這樣,簡直是帝國的恥辱!領隊的蠢豬就應該被槍斃!”
    鬆木一龍都快被這幫蠢貨給蠢死,打了半天連對麵人影都沒看清楚就被對麵打了一半,這簡直就是恥辱。
    但也正因為這樣,他已經猜測到對麵是誰了,能夠擁有如此火力的隻有一支部隊,一支令他們感到恐懼的部隊。
    作為指揮官,他可知道自己的上一任是怎麽死的,對方到現在都還是頭身分離的樣子,極度的恐怖。
    “命令所有人在縣城嚴防死守,絕對不能讓其攻破城門。”
    鬆木一龍可是知道,自己若是現在敢出去,自己的骨灰都得被揚了。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對麵那是真的有這個實力,簡直是堪稱恐怖如斯,他們可不敢去觸碰黴頭,那是找死的節奏。
    而在桐柏山的三十軍看見鬼子退去也是鬆了一口氣,小鬼子的進攻十分的猛,裝備的差距讓他們打起來十分的艱難,畢竟小鬼子一個小分隊就有數挺歪把子輕機槍,甚至是有擲彈筒。
    而國軍一個排除了當初的德械師能夠做到一個班一挺機槍,現在大部分一個排也就一兩挺輕機槍,擲彈筒迫擊炮基本上不要想那是營團級的裝備。
    子彈方麵鬼子的標準一個基數彈藥是120發,而果軍除了已經基本上沒了的德械師,剩下的都隻有四十到六十發子彈,差一點的部隊甚至是隻有三四十發,差距過大。
    原本的他們師直屬火力隻有幾門老舊山炮,射程才四千多米,若非李中仁為了加固桐柏山防禦,特批了從林昊那裏購買的火炮和槍支給他們,他們甚至連步槍都是參差不齊的。
    可不是誰都像林昊一樣後勤保障能夠到位的,畢竟他們可沒有那麽多的飛機和卡車運輸,靠著人力運輸還得躲著鬼子的飛機,難度可想而知。
    “軍座,這幫小鬼子退去了,好像是他們的後方出現了問題。”三十軍的指揮部內參謀長對著三十軍軍長池軍長說道。
    “看來是有援軍來了,不然這幫小鬼子可不會這麽輕易的撤退,命令偵查部隊前去偵查一番,到底是哪支部隊前來,竟然能夠讓小鬼子直接選擇跑路,我想我應該知道是誰了。”
    畢竟能夠讓小鬼子一個甲種師團的部隊逃走的,那就隻有一個人,號稱鬼子的殺神,死在其手中的鬼子何止上萬,第三師團上次要不是跑得快隻會是死的更慘,但就算這樣也是元氣大傷,中下層軍官死傷殆盡,現在許多都是後補充進來的。
    而隨著522旅渡過淮河,也是迅速的向著桐柏縣城靠攏,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第六旅團,既然對方不跑了,那就讓桐柏成為對方的墳墓,現在需要的就是後麵的輜重抵達,雖然旅級隻有十幾門105榴彈炮,但打鬼子一個旅團也是綽綽有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