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淘金看水,看石

字數:4366   加入書籤

A+A-


    胡老七教完了白杜鵑看溝方位,又教她看溝的形狀。
    “看溝的形狀先要看溝門和後堵的山勢,溝門指的是一進溝時你對於這個溝的感覺,是大是小。”
    “感覺?”白杜鵑有點不解,“沒有具體的大小區分嗎?”
    胡老七淡淡道,“我們這行憑的就是直覺,用我們的行話說進溝時你能感覺到‘鬆緊’,有兩峰迎頭,那叫‘關門山’,也就是我們淘金人常說的看抱的緊不緊,要是有,這就叫抱的緊,說明這個地方有金子。
    如果沒有,那就是溝鬆,沒有金子,或者有金子但是也很少,因為沒抱住。”
    白杜鵑:“這行好像看風水。”
    胡老七眉梢一揚,“嗯,你要這麽想也沒錯。”
    白杜鵑:“那後堵是什麽?”
    “後堵是指溝裏的緊裏邊那座山崗的情況。”
    注:緊裏邊,東北話的意思是最裏麵)
    “後堵如果陡,立勢,說明有金子,如果後堵是盤子或是漫崗,那就沒有金子,存不住。”
    胡老七帶著眾人走進溝裏。
    一進溝,白杜鵑看到迎麵兩座峰頭,“胡大爺,這就是關門山吧?”
    “嗯。”
    “這裏有貨?”
    “不忙,還得咱們還得看水。”
    白杜鵑默默翻開小本本。
    不得不承認,淘金這行,比挖參要複雜的多。
    挖參至少還能拉大網,找對了地兒,很多人一塊趟草。
    參就長在地裏,有沒有能看到。
    金子這玩意兒在地裏,在泥裏,在水底。
    真沒法子看。
    胡老七走到河溝邊,“看水講究的是‘嗆’水還是‘順’水。
    ‘嗆’水就是水按我們定的方位逆流而走,這樣的河裏有金。
    ‘順’水相反,順流而下,這樣的地方沒有金,就是有也很少,因為水存不住金。”
    胡老七在河邊脫了鞋子,趟水在河裏撿起幾塊石頭。
    “看完水就是看石頭,在我們淘金人的眼裏,石頭是分公母的。”
    白杜鵑驚訝不已,“怎麽分公母?”
    “公的就是石頭尖尖,有個腚,上下一般粗,或是三楞的,這樣的河道沒有金,或是有也很少。
    母石頭是指大屁股,一頭胖,有這樣的石頭說明這一帶有金,因為母石能存住金。”
    白杜鵑接過胡老七手裏遞來的石頭。
    那石頭一頭胖。
    “這一帶有金?”她眼睛一亮。
    胡老七看上去一點也不激動,“咱們現在看山看溝看水看石頭的,就叫拉溝,拉完了其實按照規矩才能組織‘按碃’,就是挖坑洞。
    咱們這行金礦不興說‘坑’,因為音和字都不吉祥,要把‘坑’改叫‘碃’,開礦叫開碃,還要立老爺廟……”
    白杜鵑記得以前蘇毅安也曾跟她提到過淘金‘按碃’的事。
    立老爺廟這事她熟。
    不管是打獵也好,挖參也好,都要先祭拜“老把頭”。
    胡老七招呼眾人過來,蓋老爺廟。
    注:在淘金人的行話裏,老把頭其實也是一句罵人的話,因為死人才把‘把’,‘老’也是死,老把頭就是指死人,或是死去的老人)
    立了廟,胡老七對白杜鵑道,“拉完溝,現在咱們要打招呼。”
    “和誰打招呼?”白杜鵑問。
    “和山,和水,和草,和土。”胡老七幽幽道,“打招呼就是報信,咱們過來尋金等於是上人家去,動了人家的門,不說一聲是過不去的,也不禮貌,咱們這行要講禮貌和義氣。
    山有山精,水有水怪,規矩不能少,立完老爺廟就要立好漢樁,立完樁才能‘按碃’。
    立好漢樁就是在打招呼。”
    好漢樁其實就是一根三米長的棍子,把它插在即將開工的房前,上麵拴上紅布。
    胡老七道:“掛紅就是告訴這片山裏的精靈我們要開土采金了,希望多出暴頭。”
    眾人齊刷刷跪在地上三杯酒敬山神。
    “山神爺,老把頭,我們到你這了,動土了,動樹了。
    求您老寬恕。
    等發財後,拿了大疙瘩,再來報答您山神爺老把頭……”
    大夥一塊喊:“發財!發財!”
    祭拜過後眾人搭“紮點”。
    注:紮點,蓋房子,等同於駐紮點。)
    白杜鵑之前進山狩獵,對於住在這種簡陋的地方已經很習慣了。
    不過就算這樣,她還是得慢慢適應淘金人的一些風俗習慣。
    比如,胡老七給了她兩塊布,“把襪子脫了,用這個包腳。”
    白杜鵑不解,“這有什麽說法嗎?”
    “嗯,幹我們這行的不穿襪子,都是光著腳用布包上。”
    包腳的是一塊長條布。
    胡老七把自己的鞋脫了,教白杜鵑包腳。
    “這種布裹在腳上又緊又結實,要是穿襪子幹活多了襪子就會滾筒子,用布包上不磨腳……不過在包上前要先抖拉抖拉。”
    白杜鵑眼睜睜看著胡老七把他的包腳布解了,不過他沒有先抖包腳布,而是拿出隨行帶的包袱,把包袱解了,包袱皮拿著抖拉抖拉。
    胡老七一邊抖一邊說話,“山神爺我們來打小宿了,抖拉抖拉包袱皮,我們都是淘金人兒。
    扔下點幹糧小米,聽到小山狗子叫,才來你這兒借個宿。”
    胡老七抖完包袱皮這才重新拿起他的包腳布,也抖拉抖拉。
    “抖拉包腳布就是告訴山神爺,我在這不走了,我是自己家的客,不要外道。
    脫下來的包腳布要搭在樹上,你如果在山裏看到樹枝上搭著一片一片的包腳布,那就是碰到了放山淘金的夥計了,你如果遇到了困難可以進去吃住。”
    “我們打獵的地倉子也有這種規矩。”白杜鵑道。
    “淘金夥計的窩棚裏沒人,你可以進去吃喝住,但有一樣你要記得,不能動酒和紅糖。
    在山裏頭,酒除了喝以外,還能當藥,這是很珍貴的東西,人家主人沒回來,絕不能動這個。
    紅糖不能動是因為這是咱們這行祭祀用的,我們包紅糖的糖餃子,也叫疙瘩,為了討口彩,我們吃餃子叫‘抓疙瘩’,表示吉祥,紅糖絕不能輕易動。
    吃喝完了離開時你要把門上別的小棍轉向你離開的方向,要讓房主回來知道你是往哪邊走的,還要把人家屋裏收拾幹淨。”
    “我記住了。”
    “行了,天也不早了,今天就先歇著了,明兒咱們按碃。”
    注:按碃也就是挖金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