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善導大師簡介4
字數:4094 加入書籤
善導大師,除了著作五部九卷外,著作之下還有他的念佛精誠,戒若冰清,律己峻嚴,待人慈恕,道行高 深,超凡入聖。
大師念佛是口出光明,神通智慧不可測度,大師的弟子中間,有課誦《阿彌陀經》十萬遍,甚至五十萬遍的。大致計算,念《阿彌陀經》熟練語速較快者,誦讀一遍四分鍾不到。按五分鍾一遍計算,誦讀十萬遍《阿陀經》,每天誦讀上八個小時、十個小時,則需要念三年左右,若誦讀五十萬遍則需要十五年!若每天隻花兩個小時誦讀,風雨無阻,持續不停,則基本需要一生才能達到這個數。大師的弟子中,每天課誦阿彌陀佛聖號一萬遍、乃至十萬遍,那是比比皆是,其中得念佛三味成就,往生淨土的不計其數。
善導大師還親筆書寫《阿彌經》十萬卷,大師是非常高深莫測的書畫家。前文說了盧舍那大佛的就是他督工建造的。近代在吐魯番,發掘出善導大師的真跡《阿彌陀經》,可見其當年這個淨土思想流傳教化之廣,令人歎為觀止。
善導大師還畫“西方淨土變相圖”三百餘壁。據信,敦煌千佛洞的“觀經曼陀羅圖”便是善導大師親自作畫。他因為少年時期偶然見到西方淨土變相圖而生起願心,於是大師通達了知,明白藝術的感染力極其之大,所以推己及人。他致力於將淨土宗的思想、道義推崇在藝術中,通過藝術這個平台,進行廣大的業場。能文能武,他自己具有詩歌、音樂、書畫、繪畫、雕塑等多方麵的卓越的藝術才華,同時也用這些方式,大力推動了淨土法門的弘傳。
時至今日,善導大師的本跡已經不可測度。但是古今共尊“善導大師乃阿彌陀佛化身”。淨土宗蓮池大師(淨土八祖),明末四大高僧之首,他評價善導大師說善導和尚,世傳彌陀化身。見其自行之精嚴,利生之廣博,萬代而下,猶能感發人之信心。若非彌陀,亦必觀音、普賢之儔也。猗歟大哉!
蓮池大師說善導和尚世代傳頌,說他是阿彌陀佛化身。我們看他對自己修行精嚴,對眾生廣度利益,“萬代之下”,隔了萬代以後,依然能夠感發人們念佛往生西方的信心。即使善導大師不是阿彌陀佛化身,也必定是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之流,嗎呼大哉啊!這是蓮池大師,明代高僧對善導大師的讚譽。
印光祖師(淨土宗十三祖)如是評價善導大師善導念佛口出光明,乃大神通聖人。善導和尚係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所說同於佛說,金口誠言,千古不易,其利無窮。印光大師說善導和尚念佛,念一聲佛號,口中便發出一聲光明,這是大神通的大聖大賢之人。他是阿彌陀佛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眾說善導大師所說的所有的金口玉言,就同佛說一樣,“視同佛說”,這一條定律千古不改變。隻要相信這條定律,隻要去看善導大師著作、研究善導大師的著作,按善導思想去修行,受益無窮無盡。
善導大師是我們中國淨土宗的實際創立人,也是世界各國淨土宗信徒們共同認可的大祖師。他所提倡的專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修行法門,直接、間接影響了古今中外億萬萬淨土行人,在世界漢文化圈內,幾乎沒有人沒有聽過、念過阿彌陀佛,在中國佛教史上,曾經風起雲湧了許多高僧大德,但能夠如此超越時代、超越地城,廣受崇仰,後續不絕,深入億萬眾生心靈,影響億萬眾生生活,令億萬眾生安身立命,啟發億萬眾生往生成佛之誌 的,唯善導大師一人!
試想,我們看電視或者電影裏麵,出家人打招呼都是一句佛號一一阿彌陀佛。你看這一聲“南無阿彌陀佛”早已經深入人心,即使大家不是完全了解這六字洪名的真正涵義,但是這六字名號是阿彌陀佛的佛號,是深入到人心、人的血液裏麵,在中華民族血液裏麵一千多年,深入骨髓。
《瑞應刪傳》上說“佛法東行,未有禪師之盛德矣!”什麽意思?佛法自從,東傳到我們中原大地上,從來沒有誰的德性能夠向善道大師如此隆盛,“未有禪師之盛德”,這個禪師特指善道大師。從來沒有其他的人能夠有善導大師這樣盛德。德,德行盛,廣大、盛茂。
我們研究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預先說明研究的三個方麵。
第一,我們要研究,為什麽要學習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第二,善導大師的淨士思想有哪些特色?他和其他家的淨土思想、淨土法門有什麽區別?第三,咱們這次學習講題的安排,給大家介紹一下。第一點,為什麽我們要學習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在中國曆史上,通常大眾公認、熟知的淨土宗祖師有十三位。淨土宗祖師的傳承不像禪宗。達摩祖師東來傳法,把衣缽(法脈傳承的信物)傳給二祖慧可,慧可再把衣缽傳給三祖僧璨.……一個一個往下傳,直到五祖弘忍把衣缽傳給六祖慧能。到六祖慧能為止,不再傳衣缽。因為“衣為爭端”,六祖慧能之後,傳法不穿衣。在此之前,師父傳徒弟,一代一代,法脈傳承,有信物傳下去。但是淨土宗不是如此,淨土宗的祖師,是祖師往生後,後世淨宗行人根據大德的修為和貢獻,大家一起公推的,是後世子弟追認的,不是師父傳給弟子的。那麽大眾公認的淨土宗的祖師,我們漢傳大地上是十三位。漢傳淨士宗十三位祖師,是哪十三位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初祖慧遠大師,東晉高僧。
唐代有四位,二祖善導大師、三祖承遠大師、四祖法照大師、五祖少康大師(也叫後善導)。宋代有兩位,六祖永明延壽大師和七祖省常大師。
明代有兩位,八祖蓮池株宏大師,九祖藕益智旭大師。兩位皆屬明末四大高僧。(亦有將藕益大師列入清代,此事無關善導思想解析,本書不作討論。)
清代三位,十祖行策截流大師,十一祖實賢省庵大師,十二祖際醒徹悟大師。民國最後一位,一九四零年圓寂的,大勢至菩薩化身,十三祖印光大師。一共是這十三位大德。
據說日本也有淨土宗,是唐代時,從中國學習、繼承過去的善導大師思想。他們定了十五為祖師,多了曇鸞大師和道綽大師兩位高僧,
那麽,千年來除了淨土宗自身外,其他宗派的很多祖師大德,也都在弘揚淨土法門。比如,唐代天台法華宗的初祖智者大師,古籍記載,他最後是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法華教義也在弘傳淨土法門,但是他們在弘傳淨土法門的時候,都有自己的宗派的指導思想在裏麵。其實法華宗也好,還是華嚴宗、三論宗、律宗也好,都一樣存在這個現象。近代大才子李叔同,出家後成為弘一大師,便是律宗的祖師。按照《淨土聖賢錄》記載,他也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就的。
其他各宗各派的高僧大德在弘傳淨土法門的時候,點點滴滴、方方麵麵,都滲透著自己宗派的理論思想,理宗本門,最後行止上則導歸淨土。這些淨土思想,彼此因為各自門派的修行理論依據不同,所以都有差別。經過多年的曆史文化傳承,後人接觸到很多淨土法門的信息資料,初學淨土法門的人很難抉擇。觀點到處都是,各個說法都不一樣,各個聖賢大德的說法都有不同。
最基本的一個契理契機的問題,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究竟闡明了“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的真實意義。善導思想最能契合末法時代通身滿是業力的罪惡生死凡夫!我們不夠專、我們定力不夠、我們功力不夠、我們修行不夠、我們不是上上根器、我們修其他法門不容易修成就,唯有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少康大師一脈傳承,以念佛為主,導歸極樂。他的思想是最純的、最簡單易行的、是最適合末法時代根器不夠但是又想修行,又能夠盡快修行成就的眾生。
所以比較起來,我們之所以選擇要學習善導大師的思想有以下幾點第一,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乃彌陀自說。
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化身再來,古今相傳,普遍公認。既然他是阿彌陀佛化身,他所說的法,便相當於阿彌陀佛親自宣說。印光大師曾經說“世傳師是彌陀現,所說當作佛說看”。世傳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示現,他所說的一切理論,都視同佛說。我們既然要往生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淨土,那麽阿彌陀佛親自化現成善導大師所解釋的淨土思想,自然是我們最根本的依旨,我們最根本的依準,我們最根本的依靠。在《觀經四帖疏》上也有類似內容的記載。所有的佛家經典之中,經(佛說)、律(戒律)、論(祖師說)三藏,絕少有在“論”之中,祖師大德寫完以後,最後在他的所有的論裏麵加一句話。哪一句話?“此義已請證定竟,一字一句,不得加減。欲寫者,一如經法,應知。”絕少有祖師在其經典中如是說。包括龍樹菩薩、天親菩薩,他們做了那麽多著、做了那麽多疏,也無有一部注疏中,敢說我這個寫東西就跟經典一樣,我這個東西絕對一字一句,後人都不許有加減。後世學佛弟子對待我這個著作,要像對待佛祖的經典一樣重視恭敬。
喜歡善導思想請大家收藏:()善導思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