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匈奴人聰明點好嗎

字數:4143   加入書籤

A+A-


    趙淩將天辯台的事情交待完。
    尉繚實在忍不住,問道:“陛下認為,老臣那徒弟會將匈奴使者帶到尚學宮?”
    趙淩沒有回答他,而是反問:“陳平已經安排諸子百家今日在辯天台授課,尉丞相沒有收到通知?”
    尉繚皺眉:“老臣並未遇到陳主事,陳主事也並未向老臣提起。”
    趙淩哈哈笑道:“他肯定都已經算到你會來了,還通知你作甚?你又不是學宮常駐老師。”
    尉繚聞言也隻是笑了笑沒有再說什麽。
    他跟陳平同為皇帝效力,在三川郡的時候接觸也不算少。
    尉繚是認可陳平的謀略的。
    昨日匈奴進鹹陽,美食、秦樂、瓷器,他們都算見識過了。
    皇帝的政治方針很明確,以夏化夷。
    如何化?
    讓蠻夷羨慕大秦百姓的生活,除此之外,便是讓蠻夷學秦律,學秦文,學諸子百家,逐漸同化。
    整個鹹陽,除了皇宮的建築輝煌,還有便是這尚學宮了。
    引蠻夷進尚學宮,讓他們震撼於尚學宮的宏大,讓他們感受大秦文化的博大精深。
    若今日魏守白不引匈奴使者前來,那尉繚隻能說,這徒弟他沒教好,徹底廢了。
    大秦貴族都是一日兩餐,分朝食與晡食,即日出後,勞作前以及日落前,勞作結束後。
    所以在晌午這個時候,並不會有學生或者老師去吃飯。
    早朝散了之後,諸子百家的老師們就已經準備好在天辯台授課了。
    縱橫一派二徒弟深諳兵法,嚴格來說,他其實是算得了尉繚有關兵家傳承,鬼穀縱橫傳承不公開授課,連尉繚在尚學宮教的也不是鬼穀縱橫的學說。
    他隻是勉強站在縱橫一派,當初司馬卬問尉繚要不要修縱橫的天辯台,尉繚也是擔心皇帝多想,便要了一個。
    法家吳公,儒家叔孫通,墨家相裏玥,農家田驥,兵家王離,醫家陽慶,陰陽家鄒玄,名家公孫言,這八家帶著弟子們出了學室。
    他們來到天辯台,卻見皇帝和尉繚就站在縱橫那方天辯台上,紛紛行禮參見。
    趙淩擺手道:“朕今日前來,便是聽諸位講課,無需多禮。”
    說完走下了天辯台,尉繚緊隨其後。
    趙淩隻是掃了一眼那些學子門生。
    這差距是真的很明顯。
    法、儒、墨、兵四家老師身後匯聚了學宮八成的學子,縱橫無弟子,醫家有三十餘名弟子,農家經過上次楊稷的事情之後,多了十餘名弟子,名家也隻得可憐的三名弟子。
    陰陽家聽課的學生明明還不少,但此時鄒玄身後隻是跟著一名弟子。
    皇帝親臨,老師正式在天辯台講課,學子們也做好了選擇,相信以後應該也不會變了。
    趙淩若是想讓學子向後世那般,認諸子百家各位大能為師,是極不現實的。
    門戶之見,學子精力都是問題。
    學得雜遠不如學得精。
    眼前的局勢,哪怕趙淩身為皇帝也隻能認了,不可強行幹預,否則適得其反。
    最先上台講課的便是法家吳侖。
    哪怕儒家已經得到皇帝重用,李斯被誅,法家在大秦的地位依舊穩如磐石。
    尉繚站在趙淩身邊,雖然不動聲色,但還是在想,魏守白那蠢貨在幹什麽?
    他雖然說陳平沒有通知他授課,但尚學宮這麽大的動靜,他怎麽可能一點風聲都沒收到?
    同理,諸子百家辯天台首次公開授課,魏守白當真一點風聲都聽不到?
    那他是真與官場無緣了。
    皇帝已經很夠意思了,答案一次次擺在魏守白麵前,他再答錯,那真就是朽木不可雕也。
    他正擔憂著,魏守白便領著二十餘名匈奴使者出現在尉繚的視線中。
    天辯台下,尚學宮的學子們紛紛竊竊私語。
    “蠻夷怎能來尚學宮?”
    “估計是讓匈奴來見識一下大秦的風采。”
    “蠻夷能聽懂老師講的什麽嗎?”
    ……
    能進入尚學宮的,絕大多數是權貴之後,他們看不起蠻夷。
    在絕大多數學子看來,匈奴哪配進尚學宮聽課?
    但皇帝和丞相都在這裏,既然匈奴使者是大秦的官員帶進來的,說明這極有可能是皇帝默許的。
    魏守白一眼便看到了趙淩,趙淩與他對視了一眼,隻是微微點頭,他也不敢再行禮。
    皇帝說過,不見匈奴使者,此時自己點破皇帝身份,可不是好事。
    “各位使者,此處便是吾大秦的尚學宮天辯台了,正逢今日各位名師授課,諸位不妨在此聽上一聽。”
    魏守白今日對匈奴使者的態度明顯比昨日要好了許多。
    他已經知道皇帝想要什麽了,匈奴使者們進鹹陽第一天便因他的失誤被強行來了個下馬威。
    反正大秦對匈奴已經形成碾壓之勢,他如今態度好一點也無妨。
    這個時候,魏守白對匈奴使者露出的微笑可不能稱之為向匈奴低頭,而是來自大國官員的涵養。
    趙淩與尉繚就坐在天辯台下方一處亭子中,看著匈奴使者仰望辯天台上的吳侖,聽吳侖講/法家的法、術、勢。
    絕大多數匈奴使者都是聽得一頭霧水,在那裏站著如同身上有千百隻螞蟻在爬,他們想扭動身體,但又不敢動得太厲害。
    大秦這個官員一定是想坑他們!
    不不不!
    折磨!
    他一定早就想好了,以這種方式折磨他們。
    趙淩就遠遠地看著,匈奴使者中,有兩個人有些不同,一個身材魁梧的壯漢,還有他旁邊一個高個子。
    這兩人竟然真的在聽吳侖授課。
    壯漢時不時還湊到高個子耳邊問些什麽。
    這匈奴的主心骨,找到了。
    尉繚站在站在趙淩身側,低聲問道:“陛下這是見匈奴使者還是不見?”
    “見與不見,看他們是否有人能認出朕來。”趙淩盯著那個高個子匈奴使者,笑道,“朕喜歡跟聰明人談話,希望他是個聰明人。”
    阿青站在一旁也有些疑惑,身為大秦的皇帝,難道不是匈奴人越笨越好嗎?
    為什麽趙淩會想要讓匈奴人聰明?
    而且他離天辯台那麽遠,那些匈奴人能找到他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