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沒事,小傷
字數:4800 加入書籤
                    鎮雄的第五天,雨終於停了。清晨的陽光透過薄霧,在指揮部辦公樓的玻璃幕牆上投下淡淡的光斑,像給這棟嚴肅的建築鍍了層溫柔的金邊。陳景辰抱著一摞厚厚的資料走在走廊裏,紙頁碰撞發出“嘩啦”的聲響,與他沉穩的腳步聲交織在一起,在寂靜的樓道裏格外清晰。
    資料已經完善得差不多了。這五天裏,他幾乎是以辦公室為家,白天核對數據,晚上查漏補缺,連施清研發來的“已安頓好”的消息,都隻來得及回個“那就好,注意安全”。此刻懷裏的檔案袋沉甸甸的,邊角被他磨得有些發毛,卻像揣著塊踏實的石頭——每一頁都浸著他的汗水,也藏著鎮雄棚改項目幾百個日夜的安全堅守。
    “景辰,來啦。”剛走到大會議室門口,就聽見王標獻的聲音。六直管的這位安全總監正站在長桌旁整理資料,深藍色的工裝袖口挽著,露出結實的小臂,鼻梁上架著副黑框眼鏡,鏡片後的眼睛透著股一絲不苟的認真。
    “王總監早。”陳景辰笑著點頭,把資料放在桌上,“七直管的資料都齊了,您過目。”
    “先放這兒,等會兒一起審。”王標獻指了指桌角,“鑫子和大為剛到,學前在樓下複印文件,馬上就上來。”
    陳景辰應著,目光掃過會議室。長桌擦得鋥亮,鋪著深綠色的桌布,像塊平整的草坪;牆上的電子屏亮著,顯示著“集團標準化工地資料審查會”的字樣;角落裏的飲水機“咕嘟”響了一聲,冒出串細小的氣泡。這場景讓他想起三年前,也是在這樣的會議室裏,他第一次跟著師傅參與資料審查,緊張得手心冒汗。
    “景辰,好久不見。”八直管的王鑫拍了拍他的肩膀,這位小個子安全員總是笑眯眯的,手裏轉著支筆,“聽說你在巧家幹得不錯,上次集團檢查,你們項目的安全評分可是第一。”
    “運氣好罷了。”陳景辰笑著擺手,“還是得多向你們學習。”
    “別謙虛了。”旁邊的潘大為接話,他是八直管的老安全員,臉上帶著點風霜,“你那套‘隱患閉環管理’的法子,我們都在學呢。大為,你說是吧?”
    王鑫連連點頭“可不是嘛,以前我們總說‘查出隱患就行’,學了你的法子才知道,得盯著整改、複查、銷號,才算真正閉環。”
    陳景辰心裏暖了暖。他想起這些法子,有一半是施清研幫他琢磨的——她總說“安全管理像串珠子,少了哪顆都不成鏈”,兩人對著規範熬了好幾個通宵,才把這套流程理順。現在能被同行認可,倒像是對那段日子的最好回饋。
    “人齊了,開始吧。”王標獻見楊學前抱著複印好的資料走進來,清了清嗓子,把眼鏡往上推了推,“今天的任務,就是把各直管部的資料過一遍,能合並的合並,缺漏的記下來,爭取今晚弄完,不耽誤明天的終審。”
    他拿起第一摞資料,是六直管自己的“我們先來拋磚引玉。這是我們的塔吊管理台賬,從安裝到日常檢查,每一項都附了照片和簽字……”
    王標獻講得細致,手指在資料上滑動,遇到關鍵處就停下來,用紅筆做標記“這裏的力矩限製器校準記錄,最好注明校準人員的資質證號,終審時專家可能會問;還有這頁日常檢查,‘正常’兩個字太籠統,得寫清楚‘各限位器靈敏、鋼絲繩無斷絲、螺栓無鬆動’……”
    陳景辰聽得認真,手裏的筆在筆記本上飛快地記著。他知道王標獻是出了名的“細節控”,去年有個項目因為安全資料裏漏了個安全員的簽字,被他打了回票,說“安全無小事,資料就是證據鏈,斷了一環都不行”。
    輪到七直管時,陳景辰深吸一口氣,把資料推到中間“我們的資料分了三大塊大機設備、臨邊防護、人員培訓……”他特意翻到鋁模板的部分,“這塊是新型材料,我們參考了廠家的安全規範,結合現場實際做了補充,您看看有沒有問題。”
    王標獻拿起鋁模板的資料,一頁頁仔細看,鏡片後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會議室裏靜悄悄的,隻有紙張翻動的“沙沙”聲,和窗外偶爾傳來的鳥叫。陳景辰的手心微微出汗,像學生在等待老師打分——這部分資料是他和施清研一起整理的,若是被指出問題,總覺得對不住那份認真。
    “做得不錯。”王標獻終於抬起頭,嘴角難得揚了揚,“特別是這裏的安裝角度示意圖,標得很清楚,連工人的站位都畫出來了,直觀。”他指著其中一頁,“就是這頁的驗收日期,最好用大寫,小寫容易被篡改,雖然咱們不會這麽做,但防人之心不可無。”
    “謝謝王總監,我等會兒就改。”陳景辰鬆了口氣,心裏的石頭落了地。
    八直管的資料由王鑫和潘大為負責講解。王鑫性子活,講得生動“我們的臨邊防護創新了下,在防護欄上貼了反光條,晚上也能看清,還拍了夜間效果的照片……”潘大為則補充細節“這些反光條的材質報告在這裏,符合國標,耐候性達標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兩人一唱一和,把資料講得既全麵又有趣。陳景辰看著他們,想起自己和施清研以前也是這樣——他負責現場檢查,她負責資料整理,遇到問題就湊在一起討論,常常爭得麵紅耳赤,卻總能找到最優解。
    安裝一分公司的楊學前是個沉默寡言的人,資料卻做得滴水不漏。他的電纜敷設安全記錄,連每米的絕緣電阻值都記得清清楚楚“這是用搖表測的,每天測三次,早中晚各一次,數據波動不超過05兆歐……”
    “專業。”王標獻讚了一句,“安裝的電老虎最容易出問題,就得這麽較真。”
    不知不覺,窗外的天色暗了下來。王標獻按下開關,會議室的頂燈“唰”地亮了,暖黃的光線灑在資料上,像給每一頁紙都鍍了層金邊。楊學前出去買了盒飯,大家邊吃邊討論,米飯的香氣混著油墨味,竟也有種特別的踏實。
    “現在開始合並資料。”王標獻放下盒飯,擦了擦手,“比如各直管部的人員培訓記錄,可以按‘公司級、項目級、班組級’分類合並,這樣專家看起來一目了然……”
    他拿起剪刀和膠水,示範著如何把重複的表格剪掉,保留核心內容“安全資料不是越多越好,是越精越好。要讓專家一眼就能看到我們的亮點,比如景辰他們的鋁模板管理,鑫子他們的反光條創新……”
    陳景辰跟著剪剪粘粘,手指被紙張劃了道小口子,滲出血珠,他往嘴裏吮了吮,又繼續幹活。王鑫見了,遞來個創可貼“小心點,資料重要,手也重要。”
    “沒事,小傷。”陳景辰笑著貼上,想起在工地時,手指被鋼筋劃破是常事,施清研的抽屜裏總備著創可貼,說“安全人得先保護好自己,才能保護別人”。
    合並到塔吊資料時,王標獻忽然停住了“你們發現沒?各直管部的塔吊檢查周期不太統一,有的一周一次,有的十天一次。”他翻出規範,“這裏寫著‘塔式起重機應每周進行一次安全檢查’,咱們統一按這個來,把十天一次的改成一周,補全記錄。”
    “我這就改。”潘大為立刻拿出筆,“以前想著項目不忙,拉長點周期沒事,看來還是不能偷懶。”
    “安全上偷的懶,遲早要還的。”王標獻的語氣嚴肅起來,“上次有個項目就是因為塔吊檢查不及時,螺栓鬆動差點出大事。咱們做資料,不隻是為了應付檢查,是為了真的把安全落到實處。”
    大家都沉默了,手裏的動作卻更認真了。陳景辰想起施清研說的“資料是工程的良心”,此刻才真正體會到這句話的重量——每一個數據,每一次簽字,都連著工地上的一條條人命,容不得半點馬虎。
    夜色越來越深,會議室的燈光卻亮得像白晝。資料漸漸合並成幾大摞,整齊地碼在桌上,像座小小的堡壘。王標獻拿起最後一本,翻到扉頁,提筆寫下“鎮雄棚改項目安全資料匯編”,字跡遒勁有力。
    “搞定!”王鑫伸了個懶腰,骨頭發出“哢噠”的聲響,“這胳膊都快不是自己的了。”
    “值了。”楊學前看著整齊的資料,臉上露出難得的笑容,“明天專家看了,肯定挑不出大毛病。”
    陳景辰拿起手機,才發現施清研發來了消息“安頓好了,九直管的宿舍挺幹淨的,勿念。”後麵跟著張照片,是她收拾好的書桌,台燈亮著,旁邊放著本《建築施工安全檢查標準》。
    他笑著回複“好好休息,明天加油。”
    放下手機,他看著會議室裏的幾人——王標獻在整理最後的清單,王鑫和潘大為在收拾散落的紙張,楊學前在給飲水機換水。燈光在他們臉上跳躍,每個人的眼裏都帶著疲憊,卻又透著股滿足。
    這或許就是安全人的默契吧。不用多說,卻都明白肩上的責任;不用刻意迎合,卻能為了同一個目標攜手並進。就像此刻桌上的資料,來自不同的直管部,卻因為共同的認真,拚成了完整的安全拚圖。
    “走吧,回去休息。”王標獻合上最後一本資料,“明天,咱們一起等好消息。”
    走出指揮部時,夜風帶著涼意吹過來,陳景辰卻覺得渾身暖和。他抬頭看了看天,星星比前幾天多了些,在墨藍色的夜空裏眨著眼睛,像無數雙注視著工地的眼睛。
    他知道,資料審查隻是開始,真正的安全之路還很長。但隻要有這樣一群較真的人,一群願意為了“安全”二字攜手並進的人,這條路就一定能走得穩穩當當。
    就像此刻的鎮雄,雖然經曆了風雨,卻在燈光和星光的守護下,透著股踏實的希望。
    喜歡平凡軀殼下的呐喊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平凡軀殼下的呐喊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