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雜糧餅子
字數:4195 加入書籤
大家正說著,忽然,村口傳來一陣馬蹄聲,大家紛紛伸長脖子望去。
隻見一輛頗為華麗的馬車緩緩往作坊這邊駛來。
車夫利落地勒住韁繩,馬車停穩。
簾子一掀,徐東明從車上走了下來。
陳裏正和陳廣益連忙迎了上去。
“徐老爺,您百忙之中親自過來!真是蓬蓽生輝,您路途勞頓,一路辛苦了!”陳裏正激動地拱手。
陳廣益緊隨其後,恭敬地行禮,“東家您來了!”
然而,徐東明隻是從鼻子裏淡淡嗯了一聲,隨意擺了擺手,便越過了兩人。
陳裏正伸出的手僵在半空,臉上熱情的笑容瞬間凝固,他好歹也是一村裏正,竟然被這麽無視!
但他很快壓下心頭不快,自己一個窮鄉僻壤的裏正,在人家富商眼裏,又算得了什麽?
徐東明圍著作坊轉了一圈,對這作坊還算滿意。
他轉過身,麵對眼巴巴望著自己的村民,大手一揮,帶著一種施舍般的姿態,“今日上梁,大喜!一點心意,給鄉親們沾沾喜氣!”
他身後跟著的夥計聞言,立刻從車上搬下來兩個沉甸甸的大籮筐,重重地放在地上,上麵嚴嚴實實蓋著喜慶的紅布。
村民們瞬間激動起來,“啊呦娘哎!這麽多啊!”
“徐老爺真是太大方了!”
“咱們不用搶了,這麽多,肯定人人有份!”
“一看就是銅錢!”
“肯定還有喜餅!”
“真是太好了!”
“徐老爺真是大好人啊!”
徐東明得意地聽著眾人一聲聲的恭維,心裏很是受用。
人們伸長脖子,想要透過紅布看看裏麵究竟是什麽。
孩子們興奮地尖叫,已經做好了隨時上去搶的準備。
吉時已到!
鞭炮劈裏啪啦地炸響,紅色的紙屑漫天飛舞,硝煙味彌漫開來。
在一片喧鬧聲中,幾個膀大腰圓的漢子,將沉重的紅綢梁木扛上肩頭。
他們踏著穩健的步子,喊著整齊的口號,一步步踏上臨時搭建的木梯。
大家一個個都仰著頭看著梁木被穩穩地安置在屋頂。
“上梁大吉!”
“步步高升!”
“財源廣進!”
大家一個個嘴裏都冒著吉祥話,氛圍在此刻達到了高潮!
徐東明在一片恭維聲中,走到籮筐前,準備親手撒出喜錢,收獲這一幫土包子的感恩戴德。
他抓起紅布的一角,用力一掀——
預想中的銅錢耀眼的光芒並未出現。
筐子裏是一塊塊粗糙的灰褐色雜糧餅子!
和村民們自己鍋裏烙的用來果腹的雜糧餅子毫無二致,甚至連個白麵饅頭都看不見!
原本喧囂的人群也都看傻了眼,場麵一下子變得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筐裏的東西!
徐東明臉色由紅轉青,額角青筋暴起。
他猛地伸手,將另一個籮筐上的紅布掀開!
還是雜糧餅子!
一股被戲弄、顏麵掃地的怒火猛地竄上徐東明頭頂!
他凶狠地瞪著站在一旁的王掌櫃。
王掌櫃早已嚇得麵無人色,冷汗涔涔而下,身體抖得如同落葉一般。
他結結巴巴地開口,“東……東家息怒!這事是夫人去辦的!她讓我把銀子交給她,說……說一切由她安排,我……我也不敢不給啊!”
徐東明盯著王掌櫃,眼神陰鷙地能殺人,這裏人多,他不好發火,給了王掌櫃一個“回頭找你算賬”的眼神。
一旁的陳裏正人老成精,見狀立刻站出來打圓場,“哎呀!徐東家真是體貼入微啊!知道我們莊稼人實在,最缺的就是填飽肚子的糧食!這玩意兒可比那些虛頭巴腦的銅錢實在多了,大家說是不是?快謝謝徐老爺!”
徐東明就著這個台階,順勢而下。
“正是如此!讓大家……讓大家吃飽飯最重要!”這句話說得連他自己都覺得心虛。
於是,在一種極其詭異的氣氛中,“撒喜”環節開始了。
徐東明拿起硬邦邦的雜糧餅子,往人群裏扔去。
村民們雖然大失所望,但正如裏正所說的,這年頭沒人會嫌棄糧食。
短暫的寂靜過後,眾人紛紛撩起衣襟,爭先恐後地接住飛來的餅子,隻是臉上再無之前的興奮。
儀式過後,招待的上梁酒就擺在空地上。
雖然是鄉野土菜,但大碗肉、整條魚,量足管飽。
村民們圍坐在一起,大快朵頤。
徐東明麵對這些跟豬食似的飯菜,胃口全無。
隻略略坐了坐,便起身離席,同時示意陳廣益跟過來。
陳廣益心中忐忑不安,仔細回想自己剛才是否有失禮之處,惴惴不安地跟著徐東明來到一旁的僻靜處。
“東家,有什麽事需要吩咐?”
徐東明背著手,看著遠處喧鬧的村民,聲音聽不出喜怒,“廣益呀,作坊你蓋得不錯,比我想象中要好!以後作坊的管事,就正式交給你來做了。”
陳廣益心中頓時一喜,連忙躬身,“多謝東家信任!廣益一定盡心竭力,絕不負東家所托!”
能當上管事,這就意味著地位和體麵,對他陳廣益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這都是你應得的,你這麽快建好作坊,替我省了不少心,我還要額外賞你!“
還有賞錢?陳廣益心跳陡然加速,心頭湧上狂喜!
若是能賞下幾十兩銀子,那他的趕考盤纏就有著落了!
心裏想得正美,就聽徐東明開口說道,“賞你一兩銀子!”
陳廣益臉上的笑容僵在了臉上,一兩?!
徐東明敏銳捕捉到他神色的變化,立刻沉下臉,語氣變得冰冷,“怎麽?還嫌少?”
陳廣益一個激靈,猛地回過神來,連忙擠出一個牽強的笑容,“沒有!沒有!怎麽會嫌少,我是……是太高興了!對!就是太高興了,這麽多銀子,一時不知道該怎麽花!”
徐東明見陳廣益如此識趣,滿意地點了點頭,仿佛施舍了天大的恩情,“知道就好。我還有事,這裏我就不多留了,一會給村民發工錢的事就交給你了。”
“東家,不是說好了工錢由您親自來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