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流言蜚語

字數:4398   加入書籤

A+A-


    這消息就像前麵幾波一樣,不知從何傳出但在百姓之間傳得非常快。
    茶館,菜市,街頭巷尾,就著最近張家母女二人鬧到公堂上的那檔子事,成為百姓茶餘飯後必聊的閑話。
    “若真是歹人行凶,哪能一點痕跡都沒有呢?”
    “瞧瞧最近京都城都查成什麽樣了,軍巡輔和皇城司挨家挨戶地查人不說,晚上都不讓出門了,這樣還沒揪出那那凶徒,依我看啊,八成不是人幹的!”
    “要不說這祖祖輩輩都讓女人上過朝堂,其中肯定是有書法的!”
    “非要逆天意而為,這下好了吧,出事了吧。”
    聊這些的有。
    但不信的卻很多。
    “那之前林大人於南郡征戰時,不是好端端的嗎?那時沒出天罰,咱們大周還大獲全勝,把北人打回了老家,怎麽這會又開始神神叨叨了?”
    “再說了,若真是天道行事,一道雷把人給劈死就是了,為何要搞出這麽多花樣?”
    “聽說那陳家小姐是被蒙麵人用棍子敲暈的,哪家神仙鬼怪要蒙著臉拿棍子行凶?分明是有人在背後裝神弄鬼,搬弄是非!”
    在這樣的討論聲中,王二娘嗑著瓜子,靠在巷口與一眾醃白菜的老嬸子們嘮嗑。
    “這事生的奇怪,這些閑話也傳的奇怪,明明就是有歹人在京都城中為非作歹,專衝這些有才學的世家娘子下手,像是不想讓她們做官哩!”
    “這事我也聽說了,好像那張家小姐就收到了讓她辭官的書信,是哪是神明行事,這分明是不幹人事。”
    “從報考那日起這事就鬧得滿城風雨不太平,我瞧著就是這些世家小姐太愛出風頭,不恪守本分,這才惹火上身,成了別人眼中釘。”
    “可別胡說八道了,前麵巷子裏那趙家媳婦夠溫順賢惠了吧,除了買菜洗衣家門都不踏出半步,你瞧瞧那臉,天天不是這裏青了,就是那裏腫了,她家男人不是個東西,跟她有什麽關係?”
    “同樣的,那些歹人不幹人事,跟那些小姐夫人又有什麽關係?”
    王二娘聽著,頻頻點頭間,見縫插針地補上了一句:
    “我瞧著啊,就是有些心眼壞的,見不得咱們女人做官,在背後用這種上不得台麵的手段使絆子!”
    周邊幾個婦人都看向她:
    “這有什麽的,男女當官不都一樣嗎,哪有區別,攔著作甚?”
    “對呀,這不就是說嘛,要沒區別,他們幹嘛千方百計的阻攔?從殿試開始就借著刺殺的事搗亂,鬧到現在也不太平,肯定是不想讓咱們女人當官!怕咱們呢!”
    “你是說刺殺那事也是……?”
    說到這個,幾人聲音不由得壓低了,眼睛四處瞟,見列隊的軍巡輔從遠處走過去了,才又繼續討論:
    “刺殺那事,不是因為去年京郊那馬匪案?”
    王二娘也壓低聲音:“說是那麽說,可你們不覺得奇怪嗎,馬匪案要真是那位長公主做的,她還能讓消息流出去?”
    “咱們在京都城住了這麽久,你知道那案子是怎麽回事麽?聽過內幕嗎?”
    “聽說那行刺的小姑娘才十六歲,還是個小丫頭呢,她哪裏能知道這麽多事的?說不好是有人在背後攛掇……”
    “對,前幾天劉嬸她們說起這茬的時候,我就覺得奇怪,一京郊務農的小姑娘,還死了爹,哪裏有這本事贏過一眾世家小姐,考到殿試裏麵去麵見貴人呢,搞不好就是有人在背後安排的。”
    “那也說不定是小姑娘自己有本事,查清了仇人,憑自個兒入宮報仇呢。”
    “我瞧著不像,十六歲的丫頭片子能懂啥,我家媳婦就是,聽風就是雨的,別人說啥她信啥,沒點心眼子,指不定就是讓人騙了。”
    “還有,她行刺的時間也很奇怪呀,等封了官,往後麵見貴人的機會還少麽?我可聽說那位長公主殿下就愛宴請官員,等她私下宴請的時候再動手不是更簡單?非得在大殿上行刺?”
    “就是,我瞧著這刺殺不是為了殺人,更像是為了攪黃那殿試!”
    “這麽說來,還真有人在背後看不得咱們女人當官呢?”
    “是不是那個前幾日誣陷林大將軍的太後啊?瞧著她……瞧著她就不像是明白事理的!”
    這話雖然大逆不道,但是聊到興頭上,嚴加四下沒有外人,陳嬸還是把聲音壓得極低嘟噥了一句。
    周邊幾人都跟著點了點頭。
    她們這輩子是見不到這些貴人了。
    但背後嚼兩句舌根,想象那高高在上的太後說不定跟她們手裏醃的白菜一樣,又酸又蔫,背地裏也幹這些低劣之事,她們便有種窺視到天家秘密,眾人皆醉她們獨醒的爽快感。
    “對,我瞧著像這麽回事!”
    “我看這是!”
    “要不然最近三軍巡城都查不出什麽呢,說不定是軍爺們心中有數,不敢多查,在這做樣子呢!”
    夫人們七嘴八舌,對自己探聽到的真相深信不疑,且活躍的大腦中還在白菜的刺激下,不斷地想象其中的各種細節和練習,聊得像是趴在太後床地下,親眼看見她下旨行凶了!
    至於一年前的馬匪案。
    老黃曆了!
    沒意思的很!
    哪有最近京都城的這些怪事聊著有趣!
    比起吳敏敏為報馬匪之仇入宮行刺,幾人更願意相信她們今天得出的結論。
    因為這結論更好玩,聊起來更有趣!
    王二娘眼見周圍人都開始順著這個話頭往下聊,便把瓜子一攏,裝袋子裏的同時,起身拍了拍手上沾著的皮。
    與眾人道別後,便往下一個巷口,找另一群午後幹活的婦人們聊天去了。
    各種消息於無聲中蔓延開來時,莫向北查到了張環清的下落。
    他順著林若初給的線索,查到紫硯台在葉相和傅家後,太陽穴便開始隱隱作痛。
    雖說他早就猜到了個七七八八,但真要涉及到這兩家,他還是有些無從下手。
    葉相他是不敢去查。
    長公主一步步走了這麽多年,也沒敢跟葉相硬碰硬,何況他這個小卒了。
    至於傅家……
    向來為皇命是從的傅家手上是有代代相傳的免死令牌的。
    見令牌如見聖上。
    也是塊難啃的骨頭。
    但正巧傅樂言最近出事了,太後與聖上因還政一事不和,傅家大概也在觀望,是否收回對太後的協助,全力輔佐新皇。
    那現在就是個下手的好機會。
    莫向北直接開始查傅家的田產、置業。
    林若初對他這調查方向非常滿意。
    她覺得莫向北比她剛認識他的時候上道了不少。
    他或許知道一些與天命書有關的事,但在查案方麵實在沒什麽天賦,是很容易被先入為主的線索幹擾。
    這次需要他被牽著鼻子走了,倒是走得筆直,讓人十分省心。
    他早發現一刻,張環清就能早被“救”出來一刻,也省得受苦。
    林若初便隨他去一一調查傅家名下的宅子,終於在京郊一處閑置的宅院中,找到了被鎖在屋裏的張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