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一場跨越時空的奇妙冒險
字數:6415 加入書籤
天宮號太空站的文物陳列艙裏,林曉芸正全神貫注地工作。她戴著一雙防靜電手套,小心翼翼地將一枚1966年版的糧票放進掃描儀。
“曼青姐,你看!”林曉芸突然興奮地叫了起來,“這糧票上的小麥圖案,居然跟我們的太空種植艙一模一樣!”
話音未落,那枚糧票突然從她指尖飄走,在艙內劃出一道優雅的銀色弧線。
原來,是秦雪梅悄悄打開了全息投影係統,讓這枚老糧票在微重力環境下“跳起了華爾茲”。
“這就是首批熔鑄進身份芯片的實體票證。”秦雪梅一邊說著,一邊在控製屏上輕點指尖。糧票的紋路立刻轉化為流動的數字矩陣,仿佛在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當年陸總工程師的爺爺,就是用這種糧票換了三斤麵粉,給剛生完孩子的奶奶補身體。”秦雪梅說話時,腕間的銀鐲子輕輕晃動,那是用首批熔鑄剩餘的糧票邊角料打造的,內側刻著“1978”的字樣。
蘇曼青舉著攝像機湊近,突然發現糧票邊緣有一塊暗紅色印記。
“這是……”林曉芸突然捂住嘴,“難道是我太爺爺那卷血染糧票?”
秦雪梅點點頭,從資料夾裏抽出一張泛黃的照片。
“1948年淮海戰役,你太爺爺是支前民工,揣著這卷糧票穿越火線時被子彈擦破了手,血滲進了票紙纖維裏。”
就在這時,通訊器裏傳來陸明遠帶著笑意的聲音:
“秦首席,b區的糧票芯片識別係統又鬧脾氣了,說非要聽段評彈才肯工作。”
秦雪梅對著麥克風翻了個白眼:
“讓它等著,等我把‘的確良防靜電配方’刻完就去。”
林曉芸好奇地湊過去,隻見她正用納米刻刀在一枚銀戒內側雕刻,而戒指的造型竟然是兩枚重疊的糧票。
下午的通訊訓練課上,林曉芸對著麥克風大喊:
“報告!我是‘伍市斤’,請求進入實驗艙!”
結果頻道裏傳來陸明遠憋笑的聲音:
“‘伍市斤’同誌,你當前權限隻夠領‘壹市兩’的太空餅幹。”
原來,天宮號的內部通訊代碼,全是用不同年份的糧票編號編排的。例如:
“197203”代表“緊急集合”
“198512”是“食堂加雞腿”的暗號
“這個設計其實是陸總的主意。”秦雪梅邊演示邊調整著芯片參數,突然從操作台底下摸出個鐵盒,“他說要讓太空站記住,我們曾經用糧票丈量溫飽,現在要用代碼丈量星辰。”
盒子裏整整齊齊碼著幾百張糧票,每張背後都用鋼筆寫著字。林曉芸認出其中一張是陸明遠的筆跡:
“1992年,最後一次用糧票換油條,攤主多給了我半根。”
蘇曼青突然指著屏幕驚呼:
“秦首席快看!nasa專家在國際航天論壇上分析我們的通訊代碼,說‘198512’可能是某種反物質觸發指令!”
林曉芸笑得直拍大腿,結果用力過猛撞到了艙壁,飄起來時正好看見秦雪梅把那枚糧票戒指套在無名指上,戒指內圈的“的確良防靜電配方”在燈光下閃著微光。
“知道為什麽刻這個嗎?”秦雪梅晃了晃手指,“當年研製航天服時,有位老專家突然想起六十年代的確良布料特別耐磨,建議用類似纖維做內層。結果美國專家檢測我們的技術參數時,看到資料裏的‘的確良’三個字,還以為是什麽神秘材料代號。”
發射一周年紀念日那天,林曉芸突然發現秦雪梅的戒指不見了。
“掉在生態艙了?”
她跟著秦雪梅在豌豆苗叢裏找了半天,突然看見培養皿邊緣卡著個亮晶晶的東西——正是那枚糧票戒指,此刻正被一圈根須溫柔包裹著。
“這是用你太爺爺那卷糧票的第一頁熔鑄的。”秦雪梅小心翼翼取出戒指,指腹摩挲著內側的刻字,“陸總說,的確良布料能抗靜電,就像我們的愛情能抗住太空輻射。”
她話音剛落,通訊器裏就傳來陸明遠的聲音:
“首席科學家請注意,你戒指上的‘配方’二字被誤讀成‘防禦係統’,現在nasa正用望遠鏡盯著你的手看。”
林曉芸笑得差點飄到天花板上,結果腦袋撞到了艙壁上的展示櫃,裏麵陳列著各種老式票證。
“秦首席,這張布票怎麽皺巴巴的?”她指著一張1983年的票證問。
秦雪梅接過來看了看,眼眶忽然有點紅:
“這是我媽媽當年攢了半年布票,給我做的確良襯衫剩下的,她說等我當上科學家,要穿得像星光一樣亮。”
太空站的食品實驗室裏,蘇曼青正對著一碗飄在空中的麵條發愁。
“第28次實驗失敗,”她歎了口氣,用吸管戳了戳凝固成球的蛋花,“微重力下湯麵根本沒法吃,調料包還總飄走。”
旁邊的林曉芸突然拍手:
“有了!把麵條做成螺旋形,像太空站的環形走廊,調料包做成磁石骰子,吸在碗邊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她們的動靜驚動了隔壁的秦雪梅,這位首席科學家此刻正戴著食品級手套,研究著一袋脫水伊麵:
“你們知道嗎?1992年載人航天工程剛立項時,科研人員湊錢買三鮮伊麵當夜宵,結果湯料包撒了一圖紙,反而畫出了太空艙的雛形。”
她邊說邊拿出個密封罐,裏麵裝著幾包泛黃的調料包。
“這是……”蘇曼青接過一包,看見上麵用鋼筆寫著“蘇工親啟”。
秦雪梅點點頭,聲音放得很輕:
“你父親臨終前托人送來的,說當年在酒泉基地,他總把伊麵調料包攢起來,留給加班的同事蘸饅頭吃。”
話音未落,蘇曼青突然驚呼:
“調料包夾層裏有東西!”
在顯微鏡下,調料包鋁箔夾層裏的粉末閃爍著金屬光澤。
“光譜分析顯示是高純度鎢礦粉。”秦雪梅的指尖在屏幕上停頓了一下,“1964年,你父親作為地質隊員,在大西北找到的鎢礦正是製造火箭噴嘴的關鍵材料,後來他怕樣本被破壞,就偷偷藏在伊麵調料包裏。”
蘇曼青的手忽然抖了一下,顯微鏡下的粉末仿佛變成了父親當年的腳印。她想起小時候總聞見父親衣服上的醬油味,現在才明白那是藏礦粉的掩護。
“這些鎢礦粉跟著三鮮伊麵的配方一起,在實驗室鎖了五十年。”秦雪梅關掉顯微鏡,遞給她一張泛黃的便簽,“這是你父親寫的:‘等我們的飛船能煮伊麵了,就把這包星星撒進太空。’”
某天例行檢查時,林曉芸突然發現秦雪梅的糧票戒指不見了。
“別慌,”秦雪梅指著舷窗外,隻見一顆微型衛星正緩緩掠過,衛星表麵刻著放大版的糧票圖案,“陸總說,要讓這枚戒指成為‘太空通行證’,所有用糧票編號注冊的航天愛好者,都能通過它向天宮號發送祝福。”
與此同時,蘇曼青正在食品加工艙忙碌。她把父親藏的鎢礦粉融入新型合金,做成了微型伊麵形狀的紀念章:
“等回到地球,要把這些‘太空三鮮伊麵’送給當年參與鎢礦勘探的爺爺們。”
林曉芸湊過去一看,隻見紀念章的“麵條”上還刻著小字:
“19642003從調料包到衛星,中國人的航天夢永遠有滋有味。”
地球那邊,nasa的航天專家約翰遜正對著顯微鏡愁眉不展。
“最新情報顯示,中國空間站人員佩戴的戒指內圈刻著‘的確良防靜電配方’,”他推了推眼鏡,對助手說,“立刻分析這個配方,說不定是某種新型太空武器的代碼。”
助手苦著臉翻資料:
“博士,‘的確良’好像是種化纖布料……”
約翰遜猛地一拍桌子:
“化纖布料能防靜電?這明顯是掩飾!你看這刻字的筆畫,分明暗含量子通訊頻率!”
就在這時,他的郵箱收到一封來自天宮號的郵件,附件是段視頻:林曉芸戴著糧票戒指,正在演示如何用的確良布料擦拭精密儀器,旁邊的秦雪梅無奈地說:
“這真的隻是紡織術語……”
約翰遜盯著視頻看了十分鍾,突然一拍大腿:
“我明白了!這是文化隱喻!的確良代表計劃經濟時代的物資匱乏,防靜電象征突破技術封鎖,配方則是航天精神的密碼!”
他越說越激動,立刻提筆寫下論文《從糧票戒指看中國航天的符號學戰略》,結果發表當天就收到了中國航天官方賬號的回複:
“配圖建議用三鮮伊麵,畢竟我們的太空廚房更擅長煮麵。”
太空站運行滿一千天那天,地麵控製中心傳來好消息: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將一顆小行星命名為“糧票星”。
秦雪梅把這個消息告訴大家時,林曉芸正用納米技術在糧票芯片上雕刻圖案:
“看!我把太爺爺的血染糧票刻上去了,旁邊還有三鮮伊麵的太空版包裝。”
蘇曼青突然指著舷窗:
“你們看那片雲!像不像一鍋正在煮的伊麵?”
隻見地球大氣層中,一片卷雲正緩緩流動,雲絲纏繞的形狀酷似螺旋狀的太空麵條。
秦雪梅拿出通訊器,對準雲景拍了張照,附言:
“陸總,地球今天請我們吃‘雲吞伊麵’,記得讓食堂下次煮麵時多放青菜。”
在天宮號的紀念品陳列櫃裏,有個特殊的郵箱,上麵貼著一張畫:胖龍舉著糧票通行證,旁邊是碗飄著熱氣的三鮮伊麵。
郵箱裏最下麵的一封信,是林曉芸太爺爺當年沒寄出的家書,信紙邊緣還留著幹涸的血漬,上麵寫著:
“等天下太平,咱老百姓都能吃飽飯,我要攢一罐子糧票,換張去星星上的船票。”
而在郵箱的最上層,躺著一包嶄新的太空三鮮伊麵,包裝上印著最新的通訊代碼——“200306”,代表著天宮號與地球的第兩千零二十五次通訊。
蘇曼青在包裝背麵寫了句話:
“太爺爺們,這碗麵我們替你們在太空煮了,湯裏有鎢礦粉磨的星星,有糧票熔的月光,還有所有中國人從溫飽走向星海的煙火氣。”
此刻,糧票芯片在艙壁上投下柔和的光,那些曾經丈量過溫飽的紋路,如今正化作導航代碼,指引著天宮號穿越星辰。
而在地球的某個小學裏,那個捏橡皮泥火箭的小朋友收到了回信,信封上蓋著特殊的郵戳——左邊是糧票形狀的飛船,右邊是碗冒著熱氣的伊麵,碗沿上飄著句悄悄話:
“小朋友,你的太空船票,就藏在每一碗認真吃完的麵條裏。”
這封信不僅承載著夢想與希望,也象征著中國航天精神的傳承與延續。
喜歡霓虹年代請大家收藏:()霓虹年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