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希望的種子
字數:4888 加入書籤
第九十二章 希望的種子
暴雨初歇的紫雲山寨,仿佛剛經曆了一場浩劫。渾濁的積水漫過青石路麵,裹挾著枯枝敗葉在牆角堆積;
遠處的山巒還籠罩在厚重的霧氣中,若隱若現,宛如一幅水墨未幹的蒼涼畫卷。
潮濕的空氣裏彌漫著硝煙與泥土混合的氣息,既帶著戰爭的殘酷,又蘊含著自然的質樸。
楊濤的黑色長衫下擺早已被泥漿浸透,布料緊貼在腿上,每走一步都能擰出渾濁的汙水。
他的頭發淩亂地貼在額前,鬢角還沾著幾片枯葉和草屑,小腿纏著的繃帶滲出絲絲血跡——那是連夜翻山時被尖銳的荊棘劃破的傷口,此刻還隱隱作痛,但他的眼神卻無比堅定。
當他拖著疲憊的身軀折返時,山寨內正呈現出一片緊張而忙碌的備戰景象。
林曉梅踮著腳尖,奮力往旋翼機上裝載零件,工裝褲膝蓋處沾滿了前夜調試設備時留下的油漬,後背的衣服也被汗水浸透,緊緊貼在背上。
她的雙手布滿了細小的傷口,那是長期與機械打交道留下的印記,每一道傷口都訴說著她的堅韌與付出。
朱宸與左然蹲在鋪滿地圖的長桌前,手中的炭筆在"舟山群島"的標記處反複勾勒,眉頭緊鎖,眼神中透著憂慮與思索。
地圖上密密麻麻的標記和線條,記錄著日軍的動向和戰略部署,每一個符號都關乎著戰局的走向。彭博則站在一旁,扯著沙啞的嗓門指揮戰士搬運炸藥,腰間的酒葫蘆隨著他的動作有節奏地晃動,發出清脆的聲響,驚得屋簷下的麻雀撲棱棱亂飛。
戰士們神色嚴肅,腳步匆匆,將一箱箱炸藥整齊排列,隨時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戰鬥。
"楊司令?"林曉梅率先轉身,手中的扳手"當啷"一聲掉落在青石地麵上。
她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去而複返的楊濤,目光在他狼狽的身上來回掃視,"你不是已經出發去上海了?出什麽事了?"她的聲音裏充滿了關切與擔憂,腳步不自覺地朝楊濤邁了兩步,眼神中滿是焦急。
朱宸迅速直起腰,手本能地按在腰間的配槍上,眼神警惕而銳利。
作為一名身經百戰的將領,他深知在這瞬息萬變的局勢下,任何突發情況都可能帶來難以預料的後果。
"是情報有誤?還是路上遇到了敵人的伏擊?"他的目光緊緊盯著楊濤,注意到他鬢角的草屑和身上的傷痕,語氣不由得更加凝重,身體也微微前傾,做好了隨時應對危險的準備。
"我回來有件事情忘記了。"楊濤打斷眾人的追問,聲音沙啞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急切。他邁著沉重的步伐,大步掠過呆立的戰士們,布鞋在積水裏踩出"啪嗒啪嗒"的聲響,濺起的水花打濕了周圍戰士的褲腳。
他的眼神堅定地望著後山庫房的方向,仿佛那裏藏著關乎生死存亡的關鍵,每一步都走得異常堅定,仿佛背負著千斤重擔。
鏽蝕的銅鎖在他掌心發出刺耳的"吱呀"聲,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推開厚重的木門,一股刺鼻的黴味夾雜著潮濕的木屑氣息撲麵而來,讓人忍不住皺起眉頭,咳嗽幾聲。
庫房內光線昏暗,僅靠幾縷從縫隙中透入的陽光照亮。楊濤卻毫不在意,伸手用力掀開蒙塵的油布,露出兩袋鼓囊囊的麻布袋,褪色的紅字依稀可辨"雜交水稻"與"雜交小麥"。
麻布袋表麵有些磨損,邊角處還結著一層薄薄的蛛網,仿佛在等待著被開啟的這一刻。
"這是......"左然推了推眼鏡,鏡片後的眼睛瞪得老大。他彎腰撿起散落的說明書殘頁,泛黃的紙張上印著"畝產≥1500斤"的字樣,墨跡因年代久遠已經暈染開來。他的聲音裏充滿了震驚與疑惑,"可現在是戰時,糧食運輸極為困難,這些種子從何而來?而且以我們現有的農耕條件和技術,真的能達到這樣的產量嗎?這簡直超乎想象!"他的目光在楊濤和種子之間來回移動,試圖從楊濤的表情中找到答案。
楊濤沒有立刻回答,而是伸手扯開麻袋。刹那間,金黃的稻種如瀑布般傾瀉而出,在泥地上堆成一座小山。穀粒飽滿圓潤,在昏暗的庫房裏,竟也泛著點點琥珀般的光澤,仿佛蘊含著無盡的生命力。每一粒種子都仿佛在訴說著豐收的希望,散發著獨特的魅力。"22世紀的農業科技。"他抓起一把種子,任由穀粒從指縫間緩緩滑落,仿佛在撫摸珍貴的寶物,"常規稻麥畝產不過兩三百斤,但這些雜交品種,隻要水肥得當......"他的聲音突然哽咽,眼前浮現出穿越前實驗室裏的場景:無數科研人員日夜奮戰,在精密的儀器間穿梭,為培育這些種子付出了無數心血。實驗室裏,燈光徹夜長明,各種數據在屏幕上閃爍,科研人員們顧不上休息,隻為了能培育出更高產、更優質的種子。而此刻,這些凝聚著智慧與汗水的種子,將成為改變命運的關鍵,"五個縣城的百姓,再也不用吃觀音土了。"他的腦海中又浮現出難民們饑腸轆轆的麵容,孩子們瘦弱的身軀,還有那因饑餓而黯淡無光的眼神,心中一陣酸楚,眼眶也微微濕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曉梅蹲下身,指尖輕輕撫過種子,工裝袖口不經意間蹭上了泥土,她卻渾然不覺。她的眼神中既有驚喜,又充滿了憂慮:"可播種需要牛犁地,還要修建灌溉水渠......現在青壯年大多參軍,農具和耕牛都嚴重不足。而且,我們從來沒種過這種雜交作物,沒有經驗,萬一......"她的聲音漸漸低落,想起前些天路過難民村時看到的悲慘景象:孩子們啃食著樹皮,臉上滿是饑餓與絕望,大人們骨瘦如柴,虛弱地躺在地上,那畫麵像一根刺,深深紮在她的心裏。她知道,如果不能成功種植這些種子,百姓們將繼續在饑餓中掙紮,而他們的抗日大業也將麵臨更大的困難。
"發動群眾。"楊濤猛地扯開另一個麻袋,小麥種子與稻種混在一起,宛如流淌的金河與銀河。他的眼神堅定而熾熱,仿佛已經看到了豐收的盛景:金黃的麥浪隨風起伏,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秸稈,百姓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田間地頭,人們忙碌而歡快地收割著糧食,歡聲笑語回蕩在整個村莊。"部隊抽調三成兵力協助農耕,朱司令的八路軍若能支援些農具......"他望向朱宸,目光中既有懇切的請求,又有破釜沉舟的決心,"我們一定能度過這個難關。隻要大家齊心協力,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朱宸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懷中的全家福照片,照片邊緣已被汗水浸得發軟。作為八路軍的指揮官,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糧食對於戰爭和百姓的重要性。在過去的戰鬥中,他見過太多因為缺糧而導致的悲劇,戰士們餓著肚子打仗,百姓們流離失所,食不果腹。"八路軍的根據地也缺糧,但耕牛和犁耙可以調撥一半。"他抬頭望向陰雲密布的天空,仿佛在思索著最佳的支援方案,"隻是播種時節快過了,必須在三日內完成所有準備工作,翻地、育苗、修渠......每一項任務都刻不容緩,否則......一旦錯過農時,一切努力都將白費,百姓們又將陷入饑餓的困境。"
"三日足夠!"彭博突然大笑起來,笑聲如洪鍾般響亮,震得梁上的積塵簌簌掉落。他的笑聲中充滿了豪邁與自信,仿佛任何困難在他麵前都隻是過眼雲煙,"當年台兒莊戰役,老子帶著弟兄們三天搶修了五座橋!傳令下去,各營以連為單位包片!炊事班支起大鍋,邊種地邊埋鍋造飯!咱們軍民一心,沒有幹不成的事!"他揮舞著手中的馬刀,重重地在門框上一磕,驚得屋簷下的麻雀四處飛散,也讓在場的戰士們精神為之一振,仿佛注入了一股強大的力量。
楊濤抓起兩袋種子,轉身衝向門外,腳步堅定有力,仿佛充滿了無窮的力量:"林曉梅,你帶人測繪水渠走向;左然,統計五個縣城的耕地麵積;趙剛的騎兵連負責押運剩餘種子!"他的長衫在風中獵獵作響,宛如一麵高高飄揚的戰旗,鼓舞著眾人的士氣,"記住,這些種子不僅是糧食,更是我們對抗日寇的底氣!等秋收之後......"他突然停頓,目光如炬,依次掃過眾人,眼神中燃燒著複仇的火焰,"就是我們向第六師團、第十六師團討血債的時候!我們要讓鬼子知道,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血債必須血償!"
朱宸快步跟上,軍靴踩碎水窪裏的月光。作為一名優秀的領導者,他深知統籌協調的重要性。"我即刻聯係延安,申請農技專家支援。但楊司令,你去上海的行程......"他的話語中帶著關切,也有對局勢的深深憂慮。上海之行危機四伏,到處都是敵人的眼線和陷阱,楊濤此行吉凶未卜。
"按原計劃!"楊濤將種子塞進趕來的戰士懷裏,語氣斬釘截鐵。他心裏清楚,上海之行關係重大,鉑金催化劑和情報對於後續的戰鬥起著決定性作用,容不得半點耽擱,"鉑金催化劑和情報同樣重要。告訴鄉親們,三個月後,讓鬼子看著我們在金黃的麥浪裏,把他們的據點炸成齏粉!我們要用實際行動告訴敵人,我們不僅能守護好自己的家園,還能將他們徹底趕出中國!"他的聲音在山穀間回蕩,驚起一群夜梟,黑色的羽翼掠過""的血字石碑,仿佛是為逝去的同胞們發出的憤怒呐喊。
當第一縷晨光刺破雲層時,紫雲山寨已化作一片熱火朝天的戰場。戰士們扛著鋤頭與步槍並肩而行,嘹亮的口號聲此起彼伏,響徹整個山穀。"一二一,加油幹!"的呼喊聲與耕牛的鈴鐺聲、軍號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激昂的希望樂章。林曉梅站在高高的土坡上,揮舞著圖紙,大聲指揮著開挖水渠的工作。汗水濕透了她的工裝,發絲黏在臉上,她卻渾然不覺,全神貫注地盯著工程進度,時不時彎腰查看水渠的走向,確保每一處都符合標準。彭博騎著馬在各個耕地來回巡視,時不時下馬幫忙,與戰士們一同翻地、播種,嘴裏還喊著"耕得快的晚上加肉",惹得戰士們幹勁十足。有的戰士笑著回應:"彭副司令,到時候可別舍不得肉!"整個山寨充滿了活力與希望。而楊濤的背影,早已消失在通往上海的泥濘小道上,隻留下兩袋承載著希望的種子,在初升的朝陽下,閃耀著璀璨的光芒,仿佛在預示著即將到來的豐收與勝利,也照亮了眾人前行的道路。這光芒,不僅是對未來的憧憬,更是對侵略者的無聲宣戰,激勵著每一個人奮勇向前,為了家園、為了同胞,不惜一切代價與敵人抗爭到底。
喜歡鐵血軍魂,抗戰傳奇請大家收藏:()鐵血軍魂,抗戰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