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暗潮與遠征

字數:4588   加入書籤

A+A-


    第一百二十六章 暗潮與遠征
    1941年2月23日清晨,南京城被濃稠如墨的晨霧籠罩,殘雪在牆角凝結成尖銳的冰棱,宛如這座飽經戰火城市未愈的傷口。滅寇軍臨時指揮部內,煤油燈在穿堂風中搖曳不定,昏黃的光暈下,楊濤佇立在鋪滿泛黃情報的長桌前,防毒麵具隨意掛在椅背上,脖頸處猙獰的毒氣疤痕在光影中若隱若現,每一次呼吸都伴隨著輕微的刺痛。他手中的紅筆重重落下,在地圖上圈出二十三個猩紅的點——那些都是潛伏在城內的日軍間諜窩點,像蟄伏的毒蛇,隨時準備咬向抗戰的咽喉。
    "朱宸,彭博,周衛國,林曉梅!"楊濤的聲音穿透凝滯的空氣,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尾音在斑駁的磚牆上激起細微的回響。話音剛落,四人推門而入,動作整齊劃一,卻各有氣勢。朱宸懷抱著一摞加密文件,文件邊緣被反複翻閱得卷起毛邊,還沾著些許昨夜審訊時留下的血漬;彭博腰間別著新繳獲的日軍指揮刀,刀鞘上的櫻花紋飾早已被血鏽覆蓋,刀柄纏著的布條滲出暗紅;周衛國的坦克兵製服上還沾著未擦淨的機油,袖口處隱約可見修補的針腳,膝蓋位置磨得發亮;林曉梅胸前掛著新調試的微型錄音機,相機鏡頭蒙著黑布,眼神中透著獵犬般的敏銳與機警,發梢還掛著清晨偵查時沾染的露水。
    "一個月內,肅清南京城裏所有日寇間諜、暗莊。"楊濤將紅筆重重拍在桌上,震得茶杯裏的冷茶濺出杯沿,在地圖上暈開深色的痕跡,"這些蛀蟲比前線的鬼子更危險。他們竊取情報、散布謠言,南京城每一次轟炸、每一次物資失竊,背後都可能有他們的黑手。"他展開泛黃的名單,上麵用蠅頭小楷密密麻麻記錄著三百多個可疑人名,有些名字旁還畫著骷髏標記,觸目驚心,"林曉梅,你帶宣傳隊偽裝成戲班,重點盯防夫子廟、秦淮河的情報中轉站。記住,他們可能藏在說書人、茶館跑堂裏,甚至是街頭賣花的孩童。這些人穿著百姓的衣裳,卻幹著比禽獸還不如的勾當!"
    林曉梅摘下相機鏡頭蓋,閃光燈在黑暗中亮起,仿佛一道轉瞬即逝的閃電:"保證完成任務!我申請調用無線電監聽小組,截獲的密電需要立刻破譯。"她翻開記事本,上麵詳細標注著南京城所有電台頻率,還有用紅筆圈出的幾個神秘波段,字跡被反複修改得有些模糊,"最近在城南頻繁出現異常電波,持續時間不超過三分鍾,我懷疑那裏藏著大功率發報機。另外,根據線報,有個賣桂花糖藕的小販,每天申時都會在武定門城牆根下與不同人接頭。"
    "周衛國,你的坦克營在城郊設卡。"楊濤指向地圖上蜿蜒的長江渡口,那裏用藍筆標注著密密麻麻的航線,還有用紅叉標記的日軍巡邏區域,"任何攜帶超過五公斤紙張、發報機零件的人,一律扣押。"他頓了頓,目光變得更加銳利,手指重重按在龍潭港的位置,"尤其要盯緊往來商船,鬼子最近用商船偷運了大量加密圖紙。但記住,要查得悄無聲息,別打草驚蛇。這些間諜如同狡兔,稍有風吹草動就會轉移據點,我們必須一擊致命。"
    周衛國敬了個標準的軍禮,坦克兵特有的粗糲嗓音響起:"明白!我的坦克隨時能把可疑據點碾成齏粉。不過司令,我想申請改裝幾輛輕型裝甲車,這樣在巷子裏追捕更靈活。另外,我建議在關卡設置隱蔽的地磅,有些間諜會把情報藏在貨物夾層裏,重量會有細微差別。"他腰間的扳手隨著動作叮當作響,那是常年與鋼鐵打交道的印記,手掌上布滿厚厚的老繭。
    彭博突然抽出軍刀,刀鋒在油燈下劃出一道寒光,刀刃上還殘留著未擦淨的血跡,在燈光下泛著詭異的紫色:"老子帶敢死隊夜襲!摸到間諜窩點就扔手榴彈,炸他個底朝天!讓這些狗日的知道,南京城不是他們的地盤!"他脖頸處的舊傷因激動滲出血珠,染紅了衣領,眼神中燃燒著複仇的火焰,牙齒咬得咯咯作響,"上次三營的兄弟就是因為情報泄露,中了鬼子的埋伏,整整一個排......"他說不下去,狠狠踢了一腳身邊的木箱。
    "不行。"楊濤抬手製止,聲音冷得像淬了冰,周身散發著令人戰栗的氣場,"要抓活口。這些間諜背後的聯絡網,比他們的命更有價值。一個小嘍囉的舌頭,可能牽出整個華中地區的情報係統。我們要像抽絲剝繭一樣,把他們的組織連根拔起。"他轉向朱宸,眼神中帶著信任與期待,"你負責審訊。用我們從日軍那裏繳獲的測謊儀,還有紫雲山老中醫調配的迷藥。必要時,可以動用一些"特別手段"。但記住,要留著他們的命,直到榨幹最後一點情報。"
    朱宸推了推金絲眼鏡,鏡片後的目光閃過一絲狠厲。他卷起衣袖,露出手腕上的審訊記錄,密密麻麻的字跡間夾雜著暗紅的血漬,還有用符號標記的特殊審訊方法:"上次抓到的日本女間諜,就是被中藥熏得吐露了軍火庫位置。這次我準備了更厲害的配方,從南洋運來的曼陀羅花,配合苗疆的蠱毒,就算是鐵打的漢子也撐不過半個時辰。另外,我改良了水刑裝置,用冰水混合辣椒水,能讓犯人在痛苦中保持清醒。"他的公文包裏,藏著一本翻爛的《審訊心理學》,書頁間夾著帶血的布條,還有幾張畫著詭異圖案的符咒,無聲訴說著曾經的殘酷較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楊濤點點頭,目光掃過眾人,仿佛要將每個人的神情都刻進心裏:"除了林曉梅帶的一萬士兵,其餘軍官留下。"待其他人離開後,指揮部的氣氛驟然變得壓抑。他小心翼翼地展開重慶發來的密電,上麵用紅筆批注著"絕密"二字,字跡邊緣還帶著被汗水暈染的痕跡。電文內容讓他瞳孔微縮:"中央軍將於三月十五日前接管防務。但根據內線消息,他們的真實目的是......"他沒有說下去,隻是將電文湊近油燈,看著字跡在火焰中卷曲成灰,火星飄落在地,瞬間熄滅,"有些話,知道的人越少越好。這次防務移交,恐怕是一場鴻門宴。"
    三天後的清晨,薄霧如輕紗籠罩著南京城,街道上彌漫著硝煙與潮濕泥土混合的氣息。滅寇軍的車隊緩緩駛出城門,車輪碾碎結冰的泥漿,發出咯吱聲響。楊濤站在軍用吉普車上,望著城牆上斑駁的彈孔,那裏還殘留著激烈戰鬥的痕跡。彈孔旁,不知是誰用木炭寫下的"還我河山"四個大字,雖已被風雨侵蝕,卻依然蒼勁有力。城門口,百姓們自發聚集,有人捧著剛蒸好的饅頭,熱氣騰騰;有人塞來布鞋,針腳細密結實;一位白發老嫗顫巍巍地將一個布袋塞進他手中,裏麵藏著塊用紅布包著的銀元,溫度還帶著老人的體溫。
    "給孩子們買糖吃。"老嫗渾濁的眼中滿是淚水,布滿皺紋的手緊緊握住楊濤的手,"你們走了,南京城......"她沒有說下去,但所有人都明白那份擔憂。楊濤握緊布袋,感受到銀元上老人手心的紋路,心中一陣酸楚。他轉身對通訊兵說:"給陳嘉庚先生發報。"
    電台的電鍵聲在寒風中響起,楊濤口述道:"陳先生鈞鑒:南京防務即將移交。懇請加快軍艦購置進度。滅寇軍欲東渡扶桑,"遊覽"富士山雪景。"他特意加重"遊覽"二字,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這是他們約定的暗語,意為遠征日本本土。發報完畢,他望向長江對岸,日軍的探照燈在江麵掃過,如同慘白的鬼手,照亮了江麵上漂浮的碎冰和殘破的船隻。江風呼嘯,吹得四色軍旗獵獵作響,旗麵上的彈孔在風中發出嗚咽。
    與此同時,城內的暗戰已經悄然打響。林曉梅在夫子廟的戲台上粉墨登場,水袖翻飛間,唱腔婉轉悠揚,眼神卻時刻留意著台下的動靜。角落裏,幾個穿長袍的男人正竊竊私語,他們的袖口不經意間露出櫻花刺繡——那是日本黑龍會的標記。他們麵前的茶碗裏,茶水早已涼透,卻無人飲一口,顯然醉翁之意不在酒。林曉梅一個轉身,將微型膠卷巧妙地塞進老茶客的袖中,老茶客微微點頭,起身離去,融入熙熙攘攘的人群。她注意到,其中一個長袍男人的小指上戴著一枚刻有菊紋的戒指,那是日本皇室賜予的信物,此人身份必定不凡。
    周衛國的坦克在城郊設下五道暗哨,每道關卡都看似平常,卻暗藏玄機。坦克偽裝成廢棄的農用機械,炮管隱藏在稻草堆下,車身上覆蓋著藤蔓和泥土。當一輛載滿油紙傘的馬車試圖闖關時,他親自掀開篷布,表麵上整齊碼放的油紙傘下,竟藏著拆卸成零件的發報機,零件上還沾著新鮮的機油。駕車人剛要掏槍,就被眼疾手快的坦克兵用扳手敲暈在地。搜查中,他們還發現了一份標注著滅寇軍撤離路線的地圖,上麵用紅筆圈出了幾個關鍵伏擊點,旁邊寫著"待櫻花盛開時行動"的密語。
    而在指揮部舊址,朱宸正對著一名被俘的日本間諜微笑。桌上擺著冒著熱氣的中藥湯,碗底沉著某種秘製藥粉,散發著詭異的香氣,湯麵上漂浮著幾片顏色鮮豔的花瓣。"大佐閣下,您是自己交代,還是讓我請出紫雲山的"老朋友"?"他舉起銀針,針尖在油燈下閃爍著詭異的藍光,"這是用七種毒蛇的毒液淬煉而成,紮進穴位,能讓人痛不欲生卻又保持清醒。當然,您要是配合,這碗"安神湯"能讓您少受些罪。"間諜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額頭上滲出豆大的汗珠,喉結艱難地滾動,眼中滿是恐懼。
    車隊繼續前行,楊濤望著漸漸縮小的南京城,心中五味雜陳。他想起這些日子與戰士們並肩作戰的點點滴滴,想起百姓們期待的眼神,更想起無數倒在這片土地上的兄弟。那些犧牲的戰士,有的是新婚不久的丈夫,有的是家中獨子,有的還隻是半大的孩子。他們的笑容、他們的誓言、他們最後一刻的英勇,都深深烙印在他的腦海中。"加速。"他對司機說,聲音低沉卻堅定,"等我們從日本"遊玩"回來,要讓這座城再也看不見膏藥旗。要讓那些侵略者知道,中國的土地,不容他們踐踏;中國的人民,不可戰勝!就算遠征日本要付出一切代價,我們也絕不退縮!"
    夕陽西下時,滅寇軍抵達皖南山區。楊濤站在山巔,看著士兵們搭建臨時營地,炊煙嫋嫋升起。遠處,陳嘉庚的回電傳來:"軍艦已辦妥,三月中旬在仰光港交接。另附華僑捐贈:五百噸燃油,三千箱彈藥。"他將電報貼近胸口,望著東方的大海。那裏,是富士山的方向,也是滅寇軍下一個戰場。寒風中,四色軍旗獵獵作響,仿佛在預示著一場更為激烈的戰鬥即將來臨。而楊濤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場軍事行動,更是一場關乎民族尊嚴與未來的遠征。他們背負著四萬萬同胞的期望,肩負著為死難者複仇的使命,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也將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喜歡鐵血軍魂,抗戰傳奇請大家收藏:()鐵血軍魂,抗戰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