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瓷器疑局
字數:2918 加入書籤
書畫造假案塵埃落定後,京城表麵上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然而,包拯還未及鬆口氣,新的麻煩又悄然降臨。這一次,問題出在頗負盛名的瓷器行當。
京城的瓷器向來以其精湛的工藝和精美的造型聞名遐邇,不僅在國內備受追捧,還遠銷海外。但近來,不少購買瓷器的客商紛紛投訴,稱他們所購的瓷器在運輸或使用過程中,極易出現破裂、釉麵剝落等問題,與以往京城瓷器的高品質大相徑庭。一些長期經營京城瓷器的商家也叫苦不迭,生意一落千丈,聲譽受損嚴重。
包拯意識到此事關乎京城瓷器的聲譽和眾多商家、百姓的生計,便決定親自徹查。他帶著公孫策和展昭來到一家規模較大且問題突出的瓷器商號——“聚瓷軒”。
“聚瓷軒”的老板姓許,名德旺,見到包拯等人,滿臉愁容,急忙哭訴道:“包大人呐,小的這商號一直以來誠信經營,所售瓷器皆是精心挑選,可不知怎的,最近這批瓷器竟出了這等紕漏。小的已經損失慘重,還被眾多客商指責,實在是有苦難言啊。”
包拯微微皺眉,安撫道:“許老板,你先別急,把這批瓷器的進貨渠道詳細說來,我們定會查明真相。”許德旺連忙說道:“這批瓷器大多是從城南的‘盛瓷窯’進的貨。‘盛瓷窯’在京城也算是有些年頭了,以往燒製的瓷器質量上乘,小的與他們合作多年,從未出過岔子,可這次……”
包拯轉頭對展昭說:“展護衛,你去‘盛瓷窯’走一趟,了解一下這批瓷器的燒製情況,看看是否有異常。公孫先生,我們就在這‘聚瓷軒’檢查一下剩餘的問題瓷器,尋找線索。”
公孫策和包拯仔細檢查著“聚瓷軒”裏的瓷器。這些瓷器從外觀上看,造型精美,釉色光亮,並無明顯瑕疵。但輕輕敲擊,便會發現聲音沉悶,與優質瓷器清脆悅耳的聲音不同。公孫策拿起一個瓷碗,仔細觀察釉麵,發現有些地方的釉層似乎較薄,且有不均勻的現象。
公孫策說道:“大人,這些瓷器從外觀上不易察覺問題,但釉麵和聲音都有異常,很可能是燒製過程中出了問題,或者是使用了不合格的原料。”包拯點點頭,說:“先把這些情況記錄下來,等展護衛回來,綜合分析。”
不久,展昭回來了。他稟報道:“大人,屬下到了‘盛瓷窯’,發現窯主李富海神色慌張,言語閃爍。據窯裏的工匠透露,最近‘盛瓷窯’為了提高產量,降低了成本,更換了一批價格低廉的原料。而且燒製的火候和時間也有所調整,導致瓷器質量下降。”
包拯聽後,麵色嚴肅:“如此看來,‘盛瓷窯’為了追求利益,不顧質量,這才是導致瓷器出現問題的根源。但事情或許沒這麽簡單,我們去‘盛瓷窯’一趟。”
包拯等人來到“盛瓷窯”,窯主李富海見包拯到來,急忙上前解釋:“包大人,小的一時糊塗,為了多賺些錢,才換了原料,調整了燒製工藝。小的已經知道錯了,以後再也不敢了。”
包拯盯著李富海,說道:“李富海,你為了私利,損害了京城瓷器的聲譽,影響了眾多商家和百姓的利益,豈是一句知錯就能了事的。不過,我看此事或許還有隱情。你老實交代,是不是有人指使你這麽做的?”
李富海猶豫了一下,吞吞吐吐地說:“大人,確實有一個人,他叫王貴榮,是個瓷器商人。他找到小的,說隻要能降低成本,提高產量,他可以高價收購小的窯裏的瓷器。小的被利益衝昏了頭腦,就聽了他的話。”
包拯立刻讓展昭去抓捕王貴榮。展昭領命而去,很快將王貴榮帶到了“盛瓷窯”。王貴榮見到包拯和李富海,臉色一變,但仍強詞奪理:“大人,我隻是和李富海做了筆生意,瓷器質量問題與我何幹?”
包拯冷笑一聲:“王貴榮,你還想抵賴?李富海已如實招供,你唆使他更換原料,降低瓷器質量,目的何在?從實招來!”
王貴榮見無法抵賴,隻好說道:“大人,小的也是沒辦法。最近有一批外地的瓷器商人來到京城,他們的瓷器價格低廉,搶走了小的不少生意。小的想通過降低成本,提高產量,以低價搶占市場,這才讓李富海這麽做的。”
包拯聽後,思索片刻說道:“王貴榮,你為了一己私利,不擇手段,不僅損害了京城瓷器的聲譽,還擾亂了市場秩序。但這外地瓷器低價傾銷之事也需查明,說不定背後另有陰謀。”
包拯決定深入調查這批外地瓷器的來源和銷售情況。他讓公孫策去查閱京城的商業記錄,了解外地瓷器商人的信息,自己和展昭則走訪了一些售賣外地瓷器的店鋪。
在走訪過程中,他們發現這些外地瓷器雖然價格低廉,但質量並不差,甚至有些瓷器的工藝還頗為精湛。這讓包拯感到十分疑惑,如果這些瓷器質量上乘,為何價格會如此之低呢?
展昭在一家店鋪裏發現了一個細節,這些外地瓷器的包裝紙上都印有一個特殊的標記。他將這個發現告訴了包拯。包拯覺得這個標記可能是關鍵線索,便讓公孫策根據這個標記去調查。
公孫策經過一番查找,終於有了發現:“大人,這個標記屬於一個名為‘廣源瓷莊’的外地商號。據了解,這個商號背後有一個強大的勢力支持,他們此次低價傾銷瓷器,似乎是想壟斷京城的瓷器市場。”
包拯聽後,恍然大悟:“原來如此,他們這是想通過低價策略擠垮京城的本土瓷器商號,然後再壟斷市場,謀取暴利。王貴榮,你被他們利用了還不自知。”
王貴榮聽後,麵露懊悔之色。包拯嚴懲了王貴榮和李富海,同時致函外地相關官府,要求調查“廣源瓷莊”背後的勢力,阻止他們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經過包拯的一番努力,京城的瓷器市場逐漸恢複了正常秩序,本土瓷器商號也重新樹立起了信心。包拯深知,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和良好秩序,是他作為官員義不容辭的責任,他將繼續為京城的繁榮穩定而不懈努力。(本章完)
喜歡新少年包青天請大家收藏:()新少年包青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