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全尺寸木質殲10

字數:7024   加入書籤

A+A-


    985廠老維修車間。
    廠警衛連派了荷槍實彈的戰士,把這裏看守了起來,沒有李幹的批準,任何人不準進出。
    宋文忠、吳強二人帶著研發團隊進駐這裏已經大半個月了。
    他們甚至吃飯睡覺,都待在裏麵。
    李幹每天試飛結束,都要過來看幾次。
    這一天,林光明帶著七名老百姓到軍代處找李幹。
    林光明說,“阿幹,你要找的人找到了,好家夥,請地方的人發散出去找了好幾天,總算是完成你交代的任務了。”
    李幹立即把正在看的圖紙卷起來,起身就往外走,“快帶我去看看。”
    外麵,軍代處的人都在好奇地打量著那七名老百姓。
    這些老百姓歲數都挺大的了,都在五十歲以上,有位老爺子都七十了,不過身子骨看起來挺硬朗的。
    大家連忙端茶遞水,搞不懂李代表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林光明笑著介紹說,“這幾位是天府地區最厲害的木匠了,手藝沒得說。”
    李幹連忙打招呼,“各位大爺,歡迎你們啊!”
    七十歲那位老爺子手裏還拿著旱煙吧嗒吧嗒地抽呢,他習慣性地在腳底板那磕了磕煙灰,說,“你們這些同誌,找我們過來有什麽事情要幫忙的,隻管說就是,搞得神神秘秘的。”
    李幹說,“各位大爺,有個工作需要你們來做,要耽誤不少時間,不過,在這裏期間,有糧食有補貼。”
    七十歲的大爺說,“給子弟兵幫忙不談錢,要我們做什麽隻管說,家夥事都帶過來了。我們都是木匠,可說好,其他活幹不來。”
    李幹笑道,“要的就是您這樣的能工巧匠。”
    他立即把人帶到了老維修車間。
    林光明不能進去,帶著疑問走了。
    李幹找木匠幹什麽呢?
    老維修車間裏,靠牆壁一側擺了一根18米長、直徑2.3米的大樹幹!
    邊上還有好些細一些的樹幹。
    這些樹幹的特點是,筆直筆直的。
    為了找這些樹幹,李幹都把電話打到國家林業部請求幫助了。
    宋文忠立即迎過來,說,“我這邊都準備好了。”
    “好。”
    李幹立即把七名木匠叫過來,把圖紙鋪開,指著那堆木頭,說,“各位老爺子,能不能把圖紙上畫的這架飛機,用木頭打磨出來?”
    老爺子們湊近去看。
    他們可能看不懂多少字,但是看圖是行家裏手。
    不多時,七十歲的張大爺走過去查看那堆木頭,然後轉身說,“沒問題。這些都是上好的木材,尺寸都合適。”
    其他大爺說,“張叔說沒問題,那就沒問題。”
    李幹果斷說,“好!馬上開工,這裏所有人都聽你們吩咐。”
    都是樸實的老百姓,又是給部隊幹活,什麽條件都不提,立即就動起手來。
    李幹把林小茹叫過來,道,“你通知張二標和孔傑,接下來幾天的試飛工作就交給他們了,我要二十四小時紮在這裏。”
    林小茹立即去了。
    誰對殲10最熟悉,唯有李幹。
    哪怕宋文忠,都比不上他。
    要搶時間,李幹的辦法簡單粗暴——直接把殲10c的外形畫出來!
    先別管其他的,先他媽的把外形確定下來。
    這就等於是確定了氣動布局。
    李幹沒有係統,但他的超前意識就是最強的bug!
    他前世試飛的第一款戰機就是殲10c,對這款戰機太了解了,機體構造、線路布局、座艙設計、航電係統,等等等等,滾瓜爛熟!
    殲10前麵的a、b兩個型號出現的問題和缺點,都在c型上得到了改進和完善。
    換言之,李幹現在拿出來的,就是最強的殲10c!
    用木頭造出全尺寸飛機,再拿去風洞吹風!
    前世是反反複複吹,吹了很久才確定下來的氣動布局。
    現在不用了,李幹直接拿出最優氣動布局,一吹就出,大大節省了研發時間。
    接下來,李幹帶著老木匠們埋頭苦幹,僅僅用了十幾天的時間,就把木質全尺寸殲10c給造出來了。
    那優美的外形,流暢的線條,靈動的鴨翼,甚至座艙都一比一雕刻了出來。
    在造機翼的時候,老木匠們巧妙地運用了各種榫接結構,用木板拚接而成,非常的牢固,嚴絲合縫。
    誤差甚至做到了驚人的0.1毫米!
    李幹看著這架栩栩如生的木質殲10c,甚至有種錯覺——裝上發動機就能飛起來。
    真的能飛起來!
    機身裏麵、機翼裏麵,全部按照圖紙給鏤空了……
    簡直鬼斧神工。
    機長16.9米。
    翼展9.8米。
    高度5.7米。
    機翼麵積37平方。
    這就是這架木質全尺寸殲10的三圍。
    至於空重,沒有辦法按照比例來。
    研發團隊用厚厚的蒙布把這架木質殲10蓋了個嚴嚴實實,然後才讓萬勝利他們過來,用自製的平板拖車,又卡車牽引拉到風洞試驗場那邊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風洞試驗開始。
    三天後,李幹在外麵氣定神閑地等著。
    吳強不時地看李幹。
    李幹忍不住了,“老吳你總看我幹什麽,我臉上有什麽東西嗎?”
    吳強說,“我就是覺得你比較怪,你怎麽一點都不緊張?”
    李幹反問,“我們的設計沒有問題,為什麽要緊張?討論氣動布局你也在場,拿出來的就是最優方案。”
    “不吹風沒辦法確定。”吳強說。
    李幹笑道,“你就是缺乏自信,等著吧,宋總肯定帶出來好消息。”
    吳強是憂慮的。
    這種完全顛覆了此前理念的鴨式氣動布局,西方強國就隻有法國和以色列在搞,而且他們都還沒有搞成功。
    積弱已久的東大,能行嗎?
    沒有人有答案。
    哪怕是已經研究鴨式氣動布局的宋文忠,也不確定能行不能行。
    所謂鴨式氣動布局,即沒有傳統的尾翼,而是在主翼前麵加一雙小小的翼,外形看上去像鴨子的短翼,因此稱鴨翼。
    主翼並非絕對三角翼,而是外緣弧線、後緣帶一點反折的類三角翼。
    唯有李幹清楚,這樣的氣動布局,已經是最優的了。
    有位氣動專家說過,判斷一架飛機的氣動布局好不好,就看它好不好看,好看的飛機,其氣動布局就肯定是優秀的。
    殲10就是這麽一款優美的戰機。
    正胡亂想著,宋文忠幾乎是小跑著出來了,他手裏拿著厚厚的一疊紙。
    宋文忠一口氣跑到李幹麵前,腮幫子、嘴唇抖動著,拿著那疊紙的手抓得緊緊,青筋暴起。
    “老師,怎麽樣?”吳強忙問。
    李幹則微微笑,看著宋文忠。
    宋文忠一字一頓地說,“所有的數據,全部達標。”
    “我們成功了!”
    吳強先是愣了一下,隨即高高跳起來,衝天上揮拳,嗷嗷叫!
    一次成功,說明外形完全可以確定下來了!
    通常需要進行兩三年的風洞試驗,一次通過!
    李幹重重呼出一口氣,沉聲說,“宋總,你重點抓電傳飛控,老吳,翟飛明天回國,你和他立即去十四所,重點攻關航電係統,尤其是機載雷達!”
    法國的幻影2000已經去年3月份首飛了,美國的f16甚至已經服役。
    要追趕世界先進水平,必須要彎道超車。
    “我去弄發動機。”李幹說。
    宋文忠擔憂說,“發動機是核心中的核心,你有多大把握搞到f100p100渦扇發動機?”
    李幹笑道,“已經在路上了,這款發動機性能隻能勉強滿足需求,重點在於以此為藍本搞出屬於自己的更強的型號。”
    “黎陽廠已經重點研究斯貝發動機大半年,我馬上要去那邊看一看。”
    “宋總,別忘了我們的總線技術,延伸出來的數據總線,是機載雷達連接其他機載設備的最優選擇。”
    宋文忠說,“你放心,就等機載雷達到位了。回去後,我立即讓廠裏生產第一架原型機。”
    ……
    李幹馬不停蹄趕到了一百多公裏外的黎陽廠。
    相較於老資格的、配套211廠的歌星廠,李幹更加看好這個年輕的充滿活力的新廠子。
    之前通過張副部長,李幹要到了一些斯貝發動機,其中一部分就交給了黎陽廠進行重點研究。
    985廠給黎陽廠撥了一筆2000萬東大幣的專項經費。
    黎陽廠就算什麽也不幹,就薅著斯貝發動機研究,日子也能過得非常滋潤。
    但黎陽廠進取心極強,專項經費到位後,他們大量投入技術研發,加上此前的基礎,早已經摸透了斯貝發動機的全部技術。
    現在,李幹要代表985廠進行成果驗收了。
    黎陽廠總工薛學力年紀與宋文忠相仿,一樣是建國後自己培養出來的航空動力人才。
    薛學力把李幹帶到一台樣機麵前,開門見山地說,“這是我們生產出來的改進型斯貝,綜合性能提升了30,壽命略有提升,主要受限於材料工藝。”
    李幹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提升了30?”
    薛學力很不滿意李幹的表情,他嚴肅地說道,“沒錯,中間推力、最大推力,都提升了30,這個數據我們是做了反複測試的,錯不了。”
    軍用發動機都帶加力燃燒室,因此,中間推力指的是不開加力時的最大推力,最大推力指的是打開加力時的最大推力。
    李幹是真的被震驚到了。
    因為,眼前這台薛學力他們改出來的斯貝,綜合性能超過了f100p100渦扇發動機!
    換言之,即便沒有f100p100渦扇發動機,殲10的動力問題也能解決了!
    “薛總,你可是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驚喜啊!天大的好消息啊!”
    “申請國家立項,立即報材料申請,我現場簽字!”
    薛學力想起來了,李幹是軍用精密機械進出口技術辦公室主任,他簽字背書,項目獲批那是板上釘釘的了。
    李幹非常激動,他脫口而出,“你們搞的這個,那是超級斯貝了!”
    好嘛,名字有了,超級斯貝。
    喜歡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請大家收藏:()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