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我需要2000輛坦克

字數:6356   加入書籤

A+A-


    一拖廠全稱是東大第一拖拉機製造廠。
    但凡前綴帶東大的,那都是特大型國營工廠。
    第一台國產履帶式拖拉機,就是一拖廠搞出來的。
    開過履帶式拖拉機的都知道,那玩意兒和坦克差不多,開法基本一致。
    坦克就是多個炮塔。
    因此,一拖廠是有生產坦克的能力的,而且不比一機廠東大第一機械製造廠,專門生產坦克的)差。
    以上這些廠子都是特大型國有工廠,一拖廠的規模最大,職工4萬多人,加上家屬,10餘萬人,而洛京市區的常住人口才他媽的8萬人啊!
    要不是外匯訂單,一拖廠還真的不會鳥985廠。
    人家是副部級企業,你985廠就是個小正廳級。
    四個現代化裏,工業現代化排第一,農業現代化排第二。
    一拖廠是專門生產農業機械的啊,人家把前麵兩個現代化都占了,而且全國就這一家能生產履帶式農業機械。
    當然,一拖廠之所以被985廠拉進聯合體裏,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國家停止給他們下達生產計劃了。
    幾萬職工頓時沒了生計,背後是七八萬的退休工人、家屬。
    所以,一拖廠對985廠是很感激的,對李幹是很感激的。
    李幹前來,受到了誠意滿滿的歡迎。
    李幹沒那麽多時間搞這些迎來送往,歡迎宴會結束後,他就把分管生產的副廠長請到了招待所。
    他直截了當地說,“方副廠長,我這次過來就一個事情。”
    “一拖能不能在八個月之內,生產2000輛59e坦克?”
    59e,是59改型外銷型的正式編號。
    方成功並不介意李幹在稱呼他的時候把那個“副”帶進去,部隊的人稱呼職務都是全稱,師長就是師長,副師長就是副師長,不存在所謂場麵用語。
    因為部隊等級森嚴,部隊長的威嚴必須要維護。
    方成功的注意力在李幹的第二句話上,他懷疑自己聽錯了,忙問道,“李主任,你說的是多少輛來著?”
    對其他工廠,李幹最有威懾力的職務是軍用精密機械進出口技術辦公室主任。
    所有要進口、出口的軍用精密機械設備,全部都要經過他這個機構的審查。
    這是他媽的生殺大權!
    否則,堂堂正廳級副廠長,會親自過來給李幹這麽個正團級幹部接風?
    李幹說,“2000輛。”
    這一次,方成功聽清楚了。
    他想都沒想,道,“不可能啊,八個月2000輛,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李幹笑道,“一拖四萬職工,廠房有富餘,怎麽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
    方成功一怔,“你要我們停掉其他生產線,集中力量生產59e?李主任,我們手裏就幾百輛的訂單,以現在的生產速度,提前交貨沒問題。”
    李幹說,“你還不明白我的意思嗎?囤貨,八個月內囤貨至少2000輛。幹完這八個月,保你們四萬職工天天大魚大肉五年不用開張。”
    “不可能啊,哪來那麽多訂單?”方成功斷然道。
    他可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
    2000輛坦克啊,歐洲很多傳統強國都沒裝備這麽多坦克,此前拿到的幾百輛坦克訂單,那已經是國際上都排在前列的大訂單了。
    李幹說,“我判斷中東很快會起戰事,戰爭打的就是武器裝備的消耗,這些我不浪費口舌了。你們要是敢搏一把,那就按照現在的型號全力生產最少2000輛。”
    “如果不想冒這個風險,我會去找一機廠。”
    方成功沉默了。
    一機廠專門生產坦克的,人家的效率會更高。
    他也知道,李幹之所以先找他們,是因為一拖廠現在和985廠是聯合體,盡管這個鬆散的聯合體是依靠外匯訂單聯係起來的。
    生產一輛59e式坦克的利潤是120萬東大幣,這是歸一拖廠的純利潤。
    2000輛可就是24億東大幣了。
    李幹說,搞完這八個月,一拖廠四萬職工未來五年什麽都不幹,都能吃香喝辣,那不是誇張,而是太保守了。
    一拖廠的明星產品東方紅40拖拉機,生產了整整5年,那是一拖廠的高光時刻,總產值是多少?
    1.86億東大幣。
    這是總產值。
    而李幹給他們的,是一筆純利潤24億東大幣的超級大單!
    很難抗拒。
    農村聯產承包製實施後,在解放農村生產力的同時,也造成了一些影響。
    具體到一拖,那就是大型拖拉機的需求銳減。
    沒了指令性生產計劃,一拖的日子越發難過了。
    深深吸了口氣,方成功說,“李主任,我向廠裏匯報,需要領導層開始研究。”
    李幹說,“最多三天。”
    方成功猶豫了一下,一咬牙,點了點頭走了。
    這麽大的事,放在以往,沒有一兩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是確定不下來的。
    停止拖拉機的生產,開足馬力生產坦克,在方成功看來,這等於是讓一拖自己廢掉自己賴以生存的技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生產拖拉機的工廠,那還能叫拖拉機製造廠嗎?
    能生產大型拖拉機的僅此一家,但能生產中小型拖拉機的,全國哪個省沒有幾家?
    在這個當口停下八個月的時間,本就艱難的銷量,以後能不能再拉起來,希望實在是渺茫。
    李幹可不管這麽多,機會給你了,你沒把握住,那是你不中用,扶不起的阿鬥。
    哪怕一機廠也拒絕合作,李幹同樣有後手。
    兩伊開戰初期,誰都沒有想到會是一場持續了整整八年的漫長戰事。
    雙方都是菜雞,互啄八年,結果就是消耗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彈藥。
    2000輛坦克算什麽,再來2000輛都不夠他們消耗的。
    兩伊無法從任何西方國家獲得武器裝備,甚至蘇聯都基於一些因素,拒絕為其中任何一方提供武器裝備。
    東大的優勢就在於當前的國際形勢以及反擊戰中展現出來的實力。
    隻有東大敢賣給交戰雙方武器。
    而且有點分量的國家,都不會跳出來指摘。
    這是一種奇妙的特殊環境。
    饕餮盛宴送到嘴邊了,要是這樣都吃不下去,李幹不如找塊豆腐裝死算了。
    李幹沒閑著,他對一拖的生產情況、技術實力進行了詳盡的考察。
    頂著軍用精密機械設備進出口技術辦公室主任的頭銜,一拖沒有什麽是能夠對他保密的。
    一拖是因為開始生產坦克,才設立了臨時軍代處,目前就陳少校帶了一個中尉幹事負責,歸駐985廠軍代處管。
    從這個關係上來看,李幹還算是一拖的監造方呢。
    兩天的詳細考察下來,李幹驚訝地發現,一拖的技術實力並不差,他們搞的400馬力大型拖拉機的底盤,絲毫不比坦克底盤差。
    到底是農業機械的一哥啊,技術底蘊是雄厚的。
    研發這塊加強國際交流和資金投入,肯定是大有作為的。
    李幹琢磨著說,“一拖有搞新式主戰坦克的技術基礎,你們覺得是不是應該給他們吃個定心丸,把他們拉進新式主戰坦克的研發規劃裏?”
    古道風茫然地看著李幹。
    林小茹則皺眉凝思起來,好一陣子沒有搭話。
    這時,李幹反應過來,無奈地搖頭,“你們一個是警衛員,一個是財會專業的生活秘書,我問你們什麽呢,嗨!”
    古道風麵無表情,他永遠這麽個表情。
    林小茹就尷尬了,這不是被指著鼻子說我要你何用嗎?
    她氣憤地一挺胸脯,“別瞧不起人,我也是做了功課的。”
    “哦?說說。”李幹掃了眼她用力挺著的胸脯。
    林小茹帶著不忿道,“一拖生產的第一款大型拖拉機,用的就是坦克的底盤技術,他們搞坦克底盤幾十年了,跟一機廠比絲毫不差。你說的什麽五對輪六對輪,不就是坦克履帶輪子的多與少的區別嗎,六對輪車身更長、承重更強,重型坦克的標準履帶。”
    “我認為一拖廠完全合適,至少他們的履帶式底盤技術是非常不錯的,有大量的基礎試驗數據。”
    李幹驚呆了。
    他是真的吃驚了。
    能說得出“基礎試驗數據”這樣的專業術語,說明林小茹這段時間並非隻盯著他的日常生活保障,而是用心進行學習了。
    古道風就跟沒聽到似的,站在靠門側的位置,目光雷達似的掃視著外麵和窗戶。
    李幹來興趣了,坐下來好奇問,“談一談你對基礎試驗數據的理解。”
    林小茹一副“老師你等著對我刮目相看”的傲嬌表情,侃侃而談,“所謂基礎試驗數據包括原始數據和分析數據,簡單地說,前者就好比建高樓的地基,後者就是為什麽這麽建。”
    “樓能建多高多大,建成什麽格局,能達到什麽樣的作用,基礎試驗數據是根本。”
    “如果讓一家新廠研製新式主戰坦克,所有的工作都要重頭開始,可是如果讓一拖廠這一類至少有大量履帶式底盤基礎試驗數據的廠子來搞,能節省非常多的時間。”
    “團長,我說的對不對?”
    李幹豎起大拇指,十分佩服,“能用恰當的比方來解釋,說明你學得很紮實,不是表麵工夫。小林同誌,你很不錯啊!”
    林小茹笑著輕哼了一下,越發傲嬌了。
    “方成功來了。”門口的古道風忽然說。
    不多時,方成功一陣風地過來了,開口就道,“李主任,廠裏同意了,八個月2000輛59e式坦克,我們接了!”
    李幹笑著點頭,一揮手,對林小茹和古道風說,“走,我們去綿汽廠!”
    喜歡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請大家收藏:()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