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東大戰機心髒病痊愈
字數:6583 加入書籤
團長是機長、第一副團長是副駕駛,一個首席試飛員,一個次席試飛員,這會兒都在三叉戟試驗機上。
張二標一個參謀長敢阻止李幹的動作嗎?
不是敢不敢的問題,是能力的問題。
李幹在第2試飛團裏實行的指揮製度改革明確規定了,每一名飛行員都必須掌握塔台指揮能力,並且要輪崗。
也就是說,哪怕你隻是個中尉正排飛行員,輪到你擔任塔台指揮員時,哪怕天上飛的是團長副團長,都必須得聽你的指令。
這種顛覆性的飛行指揮方式,顯然是李幹直接拿來的先知。
當前空軍部隊實行的飛行指揮,仍然是按照級別。
即師長、副師長、參謀長、團長、副團長、團參謀長必須要有高於飛行員級別的領導在塔台指揮。
否則,部隊不允許執行飛行任務。
這就導致了,一旦出現指揮機關首長無法擔任塔台指揮員時,部隊無法出動。
而且,這麽一來,整個指揮機關的首長幾乎是沒有機會飛行的。再厲害的人,一旦長時間離開了訓練,結果是嚴重的,更何況是部隊指揮員!
李幹的改革原則就是,在塔台指揮位置的是指揮員,甭管他級別高還是低,隻看能力,開飛機升空飛行的,不管級別高低,都隻有一個身份——飛行員。
因此,張二標對於擔任塔台指揮員指揮團長,一點心理壓力都沒有。
他之所以沒有阻止李幹的危險拉起動作,是因為他清楚地知道團長叫李幹不叫蠻幹,他這麽做是有充分理由的。
就試飛這項工作來說,張二標認為,團長是最專業的,而且藝術成分七八層樓那麽高!
茫然下指令隻會擾亂團長的節奏!
他連忙回頭寬慰身後幾位技術老總,道,“諸位放心,團長心裏有數,不會有問題的。”
指揮員的寬慰,讓宋文忠、薛懷德、薛學力三人稍稍放心了一些。
冷靜下來後,他們想到,三叉戟試驗機還有兩台原裝發動機,即便渦扇10出問題了,飛機也能安全飛回來,便更放心了。
天上,李幹在三叉戟客機的飛行包線裏,做各種飛行動作,賀明飛則負責監測渦扇10的各項數據,及時報告給李幹。
薛學力團隊在儀表台中間安裝了一個發動機數據監測記錄儀,能夠實時監測和記錄發動機工作全過程的所有數據。
完成了既定的簡單動作後,李幹越發感覺到渦扇10的性能遠遠沒有飛出來。
他呼叫塔台,“發動機狀態很穩定,我打算直接進行單機最大推力試飛。地麵做好準備。”
薛學力連忙上前來,抓起送話器說,“李主任,單機最大推力試飛必須要等全壽命測試結束,現在做風險太大!”
眾人都屏住了呼吸,他們都知道其中的風險有多大。
要做這個測試,必須要關掉另外兩台發動機,僅依靠渦扇10的推力進行飛行。
對一款未定型的發動機來說,極其危險。
李幹說,“薛總,我對渦扇10很有信心,現在的各項數據也證明了該發動機的可靠性。請大家放心,我爬升到八千米高度做這個測試。”
他已經下定了決心,他又是唯一那個做決定的人,大家沒法勸說了。
李幹拉杆持續爬升至8000米海高,相對高度大約為7200米。
三叉戟試驗機先是往西飛了300公裏左右,隨即掉頭,機頭朝向機場。
駕駛艙裏,李幹扭頭看了眼賀明飛,開始操作,“關閉2發。”
賀明飛看著顯示燈和2發的轉速,確認道,“2發關閉。”
李幹繼續操作,把3發的狀態扭杆掰到關閉位置,“關閉3發。”
賀明飛確認,“3發關閉。”
飛機此時僅靠裝在1發位置的渦扇10提供推力。
航速一下子掉了下來,指針掉到300的位置穩住了,並且保持著這個航速往前平飛。
單位是節,300節等於555.6公裏每小時。
三叉戟客機的最大航速是967公裏每小時。
換言之,在沒有開加力的情況下,渦扇10的作用相當於1.6台民用斯貝發動機。
李幹笑道,“推力輸出平穩,曲線很穩,塔台,渦扇10的狀態很好。”
塔台眾人鬆了口氣,薛學力已經開始激動了,這意味著,渦扇10的可靠性得到了檢驗。
“最大推力試飛開始。”李幹打開加力開關。
賀明飛確認道,“加力開關已打開。”
副駕駛必須要確認主駕駛的每一個操作結果,反之,如果是副駕駛來操控,主駕駛也要確認副駕駛的操作結果。
李幹把1發的油門杆緩緩向前推,一直推到了盡頭。
機身尾部上方、單垂尾根部的渦扇10的噴口瞬間張到最大,像極了突然綻開的菊花,隨即,橘紅色的尾焰噴射而出,產生的巨大轟鳴聲響徹天空。
三叉戟試驗機像是被人突然踹了一腳屁股,猛地向前拱,發動機轉速指針、航速指針,齊齊快速向上攀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幹和賀明飛二人被驟然出現的強大加速力按在了椅背上,那推背感讓人驚訝。
這時,李幹體會到了萬勝利的提醒——這發動機的加速很猛。
航速指針輕輕鬆鬆地越過了500這個數字,即926公裏每小時,眼看就要達到三叉戟的設計最大航速。
賀明飛提醒道,“馬上最大設計航速了,阿幹,這不是戰鬥機!”
超過最大航速,飛機搞不好會空中解體,因為機身機構承受不住。而且,三叉戟客機是後掠下單翼布局,根本不適合超音速飛行。
音速是1224公裏每小時。
李幹很鎮定地道,“三叉戟的機體結構強度包線接近音速,不用著急,等發動機到最大推力。”
航速表的指針已經頂了,俗稱爆表。
發動機轉速還在攀升,檢測記錄儀上顯示的推力數字達到了13噸,距離設計最大推力14.8噸還有些距離。
然而此時實際航速已經超過了設計值,李幹和賀明飛沒有辦法通過儀表來獲知當前航速了。
推力數字達到13.5噸。
距離設計最大值14.8還差1.3!
飛機開始顫抖,機體結構發出了一些聲音。
賀明飛死死盯著推力數值,心裏呐喊著,快點快點再快點!
李幹則淡定多了,飛機設計是有冗餘量,客機的更多,氣動布局不適合跨音速飛行,不代表不能跨音速飛行。
英國佬搞的三叉戟客機,質量還是能放心的。
此時,李幹明顯感覺到空氣阻力迅速增大,這是飛機航速快速接近音速的前兆,與空氣產生的摩擦非常激烈,接下來就是捅破音障。
讓李幹驚喜的是,渦扇10不但沒有推力衰減的跡象,反而像一頭頑強的蠻牛,頂著飛機繼續加速向前飛。
他迅速看了一眼燃油噴射量,在一秒鍾之內計算出了實時油耗,更加吃驚地發現,油耗並沒有比剛開加力的時候大。
而且,從打開加力到現在,僅僅過去10秒鍾,換言之,僅僅10秒鍾,渦扇10就把飛機推到了航速爆表的狀態。
此時的航速肯定超過了1000公裏每小時。
李幹根據加速感受心算了一下,航速已經是逼近了1100公裏每小時,距離音速隻差124公裏的時速了。
再一看推力數值,14.2噸,還差0.5噸!
“嘎吱……”
機身結構突然發出一陣令人牙酸的聲音,非常大。
這是機身結構承受不住如此巨大空氣阻力的征兆。
賀明飛大喊,“阿幹!不能再繼續了!”
他們的對話,塔台是能聽到的。
張二標連忙詢問,“團長!現在是什麽情況?”
李幹回答,“航速應該超過1100公裏每小時了,機身結構出現異響。”
其他人都傻眼了,三叉戟客機最大設計航速967公裏每小時,你給幹到了1100公裏每小時,機身結構不異響那才叫奇怪!
“停止試飛,立即停止試飛!”薛學力抓著送話器,臉色發白道。
李幹凝神觀察著各項儀表的數據,他聲音平穩地說,“距最大推力隻差0.3噸,最後一哆嗦,飛機能扛住。”
僅僅三秒鍾後,最大推力數值達到了14.8噸,飛機的顫抖越發厲害了,整個機身結構都在響,肉眼看不到音障,但賀明飛強烈感覺到,前方不遠處就是音障!
整個飛機都在劇烈地顫抖,隨時空中解體的征兆越來越強烈。
賀明飛大聲喊道,“達到最大推力了!”
李幹發現,推力數值還在往上漲,都在這個地步了,與其下一次再冒險,不如一次性幹完!
他穩穩地說,“再等等!”
此時,操縱杆已經出現失控的跡象了,這說明襟翼、尾翼等承受的阻力達到了臨界點。
賀明飛沒有再廢話了,死死握住操縱杆,和李幹一起控製襟翼、尾翼,讓飛機保持平飛狀態。
剛才他可以提意見,但是,在主駕駛決定了之後,在這種情況之下,他會毫不猶豫執行主駕駛的指令。
這就是在飛行時,機長的絕對唯一的權力。
整架飛機都在劇烈顫抖,像被仍在了巨浪中的一葉孤舟一般,狂狼……哐啷……哐當……
推力數值突破了15噸,迅速達到了15.3噸,便幾乎停止了上漲。
飛機即將失控。
“關閉加力!收油門!”李幹大喊一聲,迅速關閉加力,把油門杆拉回來一半。
飛機航速驟然下降。
等到航速降到了800公裏每小時,賀明飛這才艱難地鬆開死死握住操縱杆的雙手,一陣尿意襲來,他竭力控製住,慢慢地擦發現渾身都濕透了。
李幹重重地呼出了一口,並沒有劫後餘生的感歎,聲音依然是平淡無奇的,他向塔台報告,“最大推力數值達到了15.3噸,同誌們,我們自己的渦扇發動機,性能超過了預期!”
“我們成功了!”
塔台裏,眾人先是愣了好幾秒,隨即爆發歡呼。
15.3噸啊!
這是世界領先水平!
美國為f22搞的15噸級發動機,此時還在研製中呢!
喜歡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請大家收藏:()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