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老陸的1100架強-6

字數:5731   加入書籤

A+A-


    01號殲35被拖到了檢測車間裏,技術團隊對其進行了一番檢查後,才驚訝地發現,整個機身結構已經嚴重變形了。
    李幹驚出一身冷汗,道,“難怪在牽引的時候,飛機的姿態怎麽看都不對勁。”
    陳文忠仔細計算了尺寸,感歎著說,“左右翼的水平角相差了整整15度,阿幹,你能把它開回來,簡直是個奇跡。”
    李幹倒抽了一口涼氣,對吳強說,“老吳,你搞的數傳飛控真是厲害,我在操縱的時候不覺很費力,數傳飛快的補償機製很厲害。”
    吳強鬆了口氣,說,“新一代數傳飛控係統經受住了考驗,不過機身結構的強度看來是不足的。”
    李幹說,“這也在情理之中,試飛的意義就是在這裏。”
    隨即,他對宋文忠說,“宋總,就在這裏對01號殲35進行詳細的研究,把相關數據傳回廠裏,生產新的原型機。”
    “好,我這就著手安排。”宋文忠當即道。
    殲35的機翼可以折疊起來,是能夠通過安124進行運輸的,但是一來二去耗時太多,且鼎新試驗基地有完備的檢測設備,技術團隊的主力也在這,就地進行全麵檢測是最好的選擇。
    李幹現在手裏能用的就隻有兩架殲35原型機了。
    他把韓彩雲和孫生祿召集到了飛行簡報室裏開會。
    機務人員已經把01號殲35的飛參數據弄出來了,繪畫出了該機在娜拉山穀的飛行軌跡,背景是衛星拍攝的娜拉山穀俯視圖。
    李幹指著牆壁上的大尺寸顯示屏,激光指示點指著娜拉山穀中後段的連續轉彎說,“娜拉山穀最難穿越的是這段連續轉彎,一共是十八次急轉彎,最小的轉彎長度不足一公裏,其次,最大的轉彎角度是115度。”
    韓彩雲和孫生祿二人臉色嚴峻。
    他們太清楚這種急轉彎有多危險了,對高速飛行的戰機來說,稍稍一點偏移,後果就是撞山。
    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說的是無知者無畏。
    這和新兵怕炮老兵怕機槍一個道理。
    韓彩雲是新生代飛行員裏的佼佼者,李幹重點培養的一批人之一,孫生祿是經驗極其豐富的試飛員。
    他們隻需要看了航圖,就知道娜拉山穀十八彎其中的凶險。
    李幹說,“穿越航速和時間要符合突防要求,因此,我決定趁這幾天時間集中時間把娜拉山穀的情況摸清楚,把穿越娜拉山穀的標準製定出來。”
    孫生祿道,“首長,我完全同意。娜拉山穀的地形地貌非常適合做實戰試飛,如此一舉兩得。”
    “不僅如此。”李幹微微搖頭說,“有個情況提前告知你們,上麵很快會有命令下來,我們估計要組織一支空中部隊為阿富汗抵抗軍支援。”
    他指了指娜拉山穀,道,“走娜拉山穀是最隱蔽的路線。”
    二人頓時振奮起來。
    尤其是孫生祿,他是資深試飛員,可是,在幾次對外作戰中,他隻參加了反擊戰以及後續的常態化空中打擊行動。
    在對外作戰這塊,孫生祿比不上同期的許多戰友,這一直是他心中的最大遺憾。
    對日必有一戰,但孫生祿擔心,到了那個時候,他該停飛了。
    飛行員的職業壽命很短,從18歲進入航校到具備獨立飛行能力,至少需要6年的時間。
    而一般來說,停飛年齡是43歲45歲。
    換言之,飛行員的職業壽命最多最多不超過101novel.com年。
    當然,大飛機以及民航客機的會有延長,這是因為這些飛機的機動過載一般不大,沒有戰鬥機那種動不動就七八個g的大過載。
    李幹看向孫生祿,道,“老孫,這支部隊我打算交給你指揮,從試飛部隊裏挑選出優秀的年輕人,讓他們曆練曆練。韓彩雲給你當副手。”
    “是!請首長放心!”孫生祿振奮道。
    韓彩雲連忙問,“首長,你不參加嗎?”
    李幹說,“我上預警機。”
    “明白。”
    到了李幹這個級別,他上前線會讓一眾大佬高度緊張,再不能像以前那樣隨心所欲地衝上前線拚殺了。
    不過,李幹也應該往聯合指揮崗位轉變了,他當然年輕,但他肩負的責任早就不僅僅是前線作戰。
    “下午,你們繼續對娜拉山穀進行穿越飛行,我會在你們起飛之前把操作要點寫出來,你們抓緊時間熟悉。”李幹說,“我會駕駛殲11b以及強6兩種機型,對娜拉山穀進行穿越飛行測試。”
    頓了頓,李幹說,“你們對殲10d很熟悉,飛完殲35,你們繼續用殲10d飛。”
    “是!”
    二人起身答道。
    當天,李幹從附近駐軍調了兩架殲10d、一架殲11b以及一架強6過來,這些都是軍中的主力戰機。
    陸航裝備的強6極少會用上突防戰術,他們的戰術任務是支援前線作戰,為前沿的地麵部隊強大的空中火力支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不過,陸航還是來了一名團長,帶著參謀長以及一位大隊長,他們一口氣轉場過來三架強6,顯然對娜拉山穀穿越飛行是非常重視的。
    哪怕經常用不上的戰術,但部隊不能不掌握對應的技能,必須要承認,老陸的作風是一如既往的紮實。
    要麽不搞,要搞就好好搞,全力搞好。
    李幹對此當然是鼓掌歡迎,對陸航的同行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並且答應親自帶他們飛幾趟。
    陸航重視,李幹自然是給足優待。
    他把強6的穿越飛行測試放在了前麵,親自駕機帶著陸航團長和參謀長先做了一次適應性穿越飛行,不追求速度,讓他們先實地感受一下娜拉山穀的凶險。
    強6是陸航唯一一款固定翼戰機,裝備數量巨大。
    這種瞄準了皮實耐操造價低廉製造的前線支援飛機,年產量是驚人的300架,平均下來製造一架的時間就一天多的時間。
    都說老陸窮,得看從哪方麵來看。
    和海空軍動輒幾個億十幾個億的單件武器裝備造價相比,老陸當然窮。
    可並不代表老陸沒有錢!
    當前,東大陸軍航空兵部隊裝備了1100架強6!
    豪橫不?
    陸航也采用了旅這一級的編製,收回遠東地區後,全國劃分為六大戰區,但是,陸航並沒有按照戰區來分配強6攻擊機機隊。
    他們組建了24個航空旅,直接放在了24個集團軍的編製下,換言之,就是把強6航空旅的指揮權下放到了集團軍手裏。
    如此一來,哪怕空軍騰不出手來空中火力支援,集團軍自己就能隨時召喚四五十架強6攻擊機做這件事情。
    因此,陸航的強6攻擊機部隊也被稱為第二空軍。
    別忘了,陸航還有數量更多的直升機部隊!
    相比之下,空軍隻是少量裝備了一些強6,一共就4個旅,101novel.com0架左右,而且全部部署在了海參崴地區和庫頁島上。
    空軍能夠用於對地支援、對地攻擊的飛機太多了,強6攻擊機不是唯一選擇。
    老陸是夠狠的,他們裝備的固定翼飛機比海航多得多了。
    考慮到節約資源、職能重合問題,上麵一度想要把陸航的強6機隊劃給空軍,陸軍嘛,就該幹自己的專業,有直升機就夠了,要什麽固定翼戰機。
    老陸當然不願意,當時李幹是站在老陸這邊的,支持陸軍大力發展強6機隊,當然,也僅限於前線支援這一塊。
    因此,陸軍對李幹是非常感激的。
    李幹是有考慮的,在對日作戰結束之前,陸軍的強6機隊必須要保留,而且要發展。
    空軍的精力勢必會被美軍牽扯主,很難為陸軍持續不斷地空中火力支援。
    即便1990年,海軍擁有10個航母戰鬥群,具備了與美國海軍一決雌雄的能力,空軍依然要麵對強大的美國空軍。
    美國空軍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裏,往東亞地區的軍事基地調集上千架戰機,而且肯定全都是三代機。
    在這種情況下,要縮短戰爭進程,要大幅降低地麵部隊的傷亡,陸軍保持一支強大的空中對地支援力量是絕對有必要的。
    至於完成了對日作戰後,陸軍是否還有保留這麽龐大一支空中對地支援力量,那是未來的事情了。
    不但如此,李幹還大力支持空軍對傘兵部隊進行擴編。
    除了原有的三個傘兵師外,他在整編中提出建議,講原本要撤編的第18軍、第47軍、第50軍三個軍中,分別抽調骨幹組成了三個新編傘兵師。
    如此一來,傘兵部隊就擁有了六個傘兵作戰師,兩萬餘人的規模。
    這支力量是肩負突擊關島重任的。
    也是當前最快速的反應力量。
    如果美軍介入,那麽東大就會使用傘兵部隊對關島這個美軍在西太平洋最大的軍事基地實施作戰,從根本上削弱美軍的軍事力量。
    老陸對自己未來的使命非常清楚,他們更清楚一點,戰端一開,要承擔最大傷亡的肯定是他們陸軍。
    這就是老陸從上級領導機關到基層,都對強6攻擊機部隊高度重視的原因。
    幾噸彈藥能換來一個連隊最小的傷亡,這樣的買賣無論如何都是劃算的。
    喜歡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