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重回烏勒

字數:5338   加入書籤

A+A-


    大曜。
    自從太子落水之後,東宮和景王兩方都被禁足了。
    曜成帝又在朝堂上大發脾氣。
    雙方表麵上雖然老實了,但背地裏還鬥得如火如荼。
    曜成帝怕這幫人眼紅桓閱之獨善其身,便找個理由訓斥了他一番。
    說他對烏勒礦務也沒有盡責,知道太子犯錯也不進行規勸,犯了袖手旁觀之錯。
    文武百官們都知道是無中生有。
    但桓閱之又沒有背景靠山,所以沒人替他說話。
    曜成帝便勒令桓閱之去將功贖罪,讓他回去整頓礦務,替太子收拾殘局。
    這樣一來,相當於曜成帝在袒護太子。
    景王得到消息,氣得嘴都歪了。
    直罵桓閱之無能,不敢反抗。還是替太子背了鍋。
    暗地裏也找一些朝臣去參太子,訴說曜成帝判決不公。
    這下也沒人再懷疑。
    曜成帝擔心的事情是臨州。
    此地從年初開始就沒下過雨。
    雖然當地各個縣令的奏疏隻是輕描淡寫,但都稱尚無大礙。
    曜成帝派了一些暗探去查,當地土地龜裂,糧苗枯死。
    而且糧價已經開始微漲,還有很多富戶竟然開始囤糧。
    他覺得不太樂觀。
    如果當地官員隱瞞了真實情況,可能會造成饑荒。
    他又派了欽差大臣去巡查。
    如今大曜的邊塞各國在蠢蠢欲動。
    如果鬧了饑荒,根本沒有多餘的錢糧可以支撐。
    太子這個廢柴肯定指望不上。
    景王又隻會打仗,讓他去處理隻會激化矛盾。
    那就隻有桓閱之了。
    雖然沒有明說,但他知道,桓閱之和烏勒的關係處得不錯。
    說明他還是有一些才幹的。
    起碼能先穩住烏勒這個最不安分的國家。
    他脾氣好,心地善良。
    最重要的是,他家底豐厚。
    當年他就是靠著繆家支撐著他打了一場又一場仗。
    曜成帝暗地裏也收到消息,桓閱之在外麵還是暗搓搓做點生意的。
    聽說在烏勒也幹得如火如荼。
    對曜成帝來說,他看不上商戶,但他需要錢。
    他認為桓閱之做生意掙錢這件事,不是什麽大事。
    也不代表他狼子野心。
    隻不過是遺傳了繆家那邊的經商天份。
    但對東宮那些人來說,這就顯得他不安分了。
    所以曜成帝替他瞞著。
    在他臨走前,叮囑他趁這個機會好好養病。
    後麵會把更重要的事情交給他。
    還把王誠和張正一幹人等派去陪他再次出使烏勒。
    桓閱之鬆了口氣,躲開了這場禍事。
    桓閱之曾經和沈荔深刻分析過曜成帝這個心理。
    雖然他沒什麽父愛,全是私心。
    可他的需求,正好說明他是個最好的盟友。
    順勢而為,比逆流而上要輕鬆很多。
    桓閱之落得清淨,剛好來烏勒收個尾。
    曜成帝給他的兩個人,也成了他的得力助手。
    張正在禮部多年,無功無過,優點是穩重老道,善於察言觀色。
    他這段時間對桓閱之有了新的認知,認為他一定能成大器。
    加上這王爺寬厚待人,讓他更加堅定地跟隨。
    而太醫王誠,雖然醫術高明,但是不願趨炎附勢,得罪不少權貴。
    他也很煩宮中那些彎彎繞繞。
    所以當皇帝讓他跟著桓閱之,他心中歡喜。
    在別人眼裏的苦寒之地烏勒,在這些人看來,反而是個安樂鄉。
    回到烏勒,好像回到了快樂老家。
    與初次到訪截然不同。
    這一次,烏勒王親自迎接。
    桓閱之回來的第一件事,便是整頓礦務。
    此前他帶著沈荔給他的相機,將每一個礦洞的情況都拍了視頻。
    沈荔找了一個已經退休的老礦頭,針對每個礦洞,設計不同的操作方案。
    老礦頭還幫忙列出了相應的工具,增加采礦效率。
    桓閱之讓烏勒的礦民按照方案執行,保證開礦采礦的環境安全。
    之前被囚禁的礦頭也在桓閱之的要求下,跟著回了烏勒,繼續指導采礦。
    桓閱之檢查了李方薄的記錄,礦民們的生活苦不堪言。
    他馬上下令改善礦民夥食,加肉加糧。
    並且給他們采購了一大批適合采礦的保暖衣服。
    還讓烏勒王給他調撥了專門的礦醫,保證他們生病能得到及時醫治。
    這下礦民們幹活更有勁,一掃此前的頹勁兒。
    沈荔給他傳授的低成本增效之法,果然有用。
    各種鐵礦銅礦穩定出產。
    關於開出來的礦產,桓閱之和烏勒王已經聊好了。
    除了給大曜的那一份,其餘的烏勒王給自己留一份,桓閱之采購一份。
    烏勒王當然高興,這本就是意外之財。
    不僅有錢收,桓閱之還答應了幫他打造武器。
    現在的烏勒日漸富裕,軍力也在增強。
    他體會到了這種安穩日子的快樂。
    和桓閱之達成了不開戰之約。
    “老弟,如果你當上大曜皇帝,老哥答應你,永不開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頓了頓。
    “但是,若你搶不過,你就來投奔老哥,烏勒就是你的娘家!”
    娘家這個稱呼怪親切的。
    不過也沒說錯。
    他現在,確實有了這個強大的養成係後盾。
    讓他可以去大曜一爭高下。
    曜成帝告訴過他,即將把大事交給他處理。
    桓閱之大概猜到怎麽回事。
    他的暗探早就給他消息,臨州幹旱非常嚴重。
    若是鬧起了饑荒,他就是去處理的最好人選。
    所以現在他要先準備好糧食。
    烏勒的糧倉本來就是為了應對這種情況而建。
    而被他救出來的三十多個礦民,已經養好了傷。
    但不能再讓他們回到礦洞,便留了他們在糧倉幹活。
    他們死裏逃生,已經將桓閱之當成他們的神。
    對他那可是忠心耿耿,將糧倉圍得如鐵桶一般。
    糧倉交給他們很放心。
    桓閱之親自去檢查糧倉,發現已經裝了大半個倉。
    而哈蘭新一波的糧食已經被他預訂了。
    待收成之後,差不多可以填滿。
    他在澤州那邊還有兩個大糧倉。
    不管是打仗也好,饑荒也好,都不成問題。
    可怎麽合理地運用這批糧食,得好好想想。
    既不能讓東宮和景王抓住把柄做文章,也不能讓他的功勞被搶。
    這一次,他不會再做冤大頭了。
    喜歡我的書屋通古今,嬌養脆皮王爺請大家收藏:()我的書屋通古今,嬌養脆皮王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