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臨州百姓卷起來了!

字數:5341   加入書籤

A+A-


    臨州經曆了旱災、瘟疫一係列問題之後,百廢待興。
    首先要解決的是百姓的再就業問題。
    沈荔跟他提議過,不能再這麽無止境地自費資助災民。
    日長月久,災民們也會生出懶惰之心。
    有人養,為什麽還要工作?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要讓他們有生存壓力,才會去改變現狀。
    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候,桓閱之宣布不再提供餐食。
    百姓們若是想要吃飯,就要靠自己工作去賺取食物。
    首先要幫他們恢複農業生產。
    臨州缺水的問題必須要盡快解決。
    像這種常年幹旱的地方,雨水尤為珍稀。
    要來之不易的雨水儲存起來,加以利用。
    沈荔找了專家根據臨州的地理環境,設計了一套複合儲水係統方案。
    桓閱之根據方案,命人在高地修建了蓄水池。
    池底呈漏鬥狀,連接導流管。
    然後再在池麵加蓋木板減少蒸發。
    在雨季時,打開集雨槽收集雨水。
    若是冬天下雪,則手工鏟雪入池。
    除此之外,方案還設計了家庭屋簷集水裝置。
    除了直接用缸和桶直接收集的雨水。
    每個人的家裏簷下都架起半片竹筒,末端連接陶罐。
    這樣每逢下雨時,屋頂的雨水會順著竹筒流入罐中。
    桓閱之根據天氣情況,又做了幾場人工降雨。
    幾場雨水之後,蓄水池積了半尺深的水,各家的陶罐也都盛滿了雨水。
    暫時解了燃眉之急。
    可這遠遠不夠。
    人工降雨也得看老天的心情。
    沈荔讓桓閱之去尋找更多的水源。
    “以前百姓們也去挖過,但都挖不出來,也許臨州的水源已經幹涸?”
    “應該不會,”
    沈荔記得桓閱之說過,還是有一些地方,樹木枝葉繁茂。
    她請教過江野,確實可以通過植物形態、地表水跡、土壤濕度等等,來尋找水源。
    他幫忙設計了一個方案,推薦了一些輔助探測工具。
    沈荔馬上給桓閱之購置了一批地下水探測儀。
    讓他去臨州各處勘察。
    桓閱之找了當地的牢籠,讓他們帶著去尋找植物茂盛的地方。
    有一些樹的葉子比別的地方綠,並且根莖肥大。
    這就意味著它吸收了更多水分。
    他用探測儀在附近進行檢測。
    發現在那些樹的周圍,報警提示地下有水源。
    就地挖井,果然挖出一口清泉。
    桓閱之馬上組織了挖井團隊,將水探測儀分配給各縣。
    讓他們根據這個方法,順利發現了更多的水源。
    沈荔讓桓閱之取了臨州的土樣給江野檢測。
    江野根據土壤情況,推薦了許多耐旱快熟農作物。
    並且還推薦了保水劑,播種時拌在土裏,就能吸收自身重量百倍的水分並且有效保水。
    猶如給根係建了小水庫。
    他還建議采用溝壟覆蓋法,至少能減少將近一半的水分蒸發。
    ……
    農耕係統升級之後,臨州農民也恢複了生產。
    桓閱之向朝廷申請,給臨州農業減免賦稅三年,休養生息。
    曜成帝想到瑛琅業務做起來之後,稅收比農作物還要高。
    就答應了農業減稅請求。
    畢竟農業是根本,百姓的溫飽在首位。
    解決了農業的問題,桓閱之準備把臨州的手工業發展起來。
    此前派出的勘探小隊已經探查出,除了一部分易采掘的地表裸露型瑛琅礦脈。
    還有一部分深層夾層礦脈,需人工開鑿。
    桓閱之命李山貼出榜文,以官營名義,開始招募災民采石。
    采石工不僅提供餐食,還可按采到的瑛琅原石計算提成。
    百姓們蜂擁報名。
    桓閱之讓李山劃了一塊空地,他打算拿來建瑛琅工坊。
    他觀察過,臨州沒有相關的經驗。
    看來又要引進技術人才了。
    桓閱之首先想起了自己珠寶店裏的玉雕聖手劉師傅。
    他曾經是宮廷禦用匠人。
    因某個娘娘打碎玉鐲栽贓到他頭上,被驅趕出宮。
    桓閱之收留了他,讓他在自己的珠寶店裏當雕刻師。
    如今重金邀請他來臨州當雕刻總管。
    他並未詢問細節,欣然應允。
    因為桓閱之在他最困難的時候拉了他一把。
    他一直對此感激不已。
    隻要桓閱之開口,他都願意。
    劉師傅來到臨州才知道,要把這麽大攤子事情交給他。
    不僅要負責瑛琅的產品開發,還有管理和培訓雕刻師。
    他好像又找回了年輕時候的夢想,二話不說,馬上開幹。
    接下來,要招募大量的雕刻工匠。
    桓閱之把報名的石匠、木匠,甚至鐵匠全都收了。
    全部撥給劉師傅給他們做上崗培訓。
    另外還特地從京城物色了一名司珍女官趙嬤嬤。
    她以前專給皇後妃嬪設計珠寶首飾。
    因宮廷爭鬥被逐出宮。
    無依無靠的她,隻能在街頭巷尾賣點自己做的首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接到桓閱之的消息,馬上收拾包袱來臨州。
    沒想到來到這邊,就當了首席設計師。
    “以後,你就是趙總管了。”
    桓閱之又讓人去物色了幾名無依無靠的巧手娘子。
    和哈蘭的人才引薦政策一樣,用宅子和各種福利吸引她們來臨州落戶。
    就這樣,瑛琅工坊的班子初步搭建完成。
    至於主力勞動力,比如各類首飾製作、串珠、包裹等等崗位。
    則全部都在本地招募,吸收閑散人員。
    李山跟著桓閱之走過澤州的改革流程,變成了一個卷人。
    他整頓了府衙的工作流程,各種官差如今都變得很卷。
    變成了百姓的父母官,一心撲在臨州的政績上。
    瑛琅工坊也很快落地開業。
    第一批瑛琅原石很快開采出來了。
    劉總管和趙總管一起開發出了第一個ip。
    這個係列叫【瑞獸盲盒】 。
    他們精心挑選了天然優質的各色瑛琅,雕出十二款瑞獸。
    赤麟:選用赤玉瑛琅,寓意子嗣昌盛
    碧螭:選用墨綠瑛琅,寓意納福聚金
    白虎:選用瓷白瑛琅,寓意去邪安宅
    紫貔:選用紫紅瑛琅,寓意去招財進寶
    金蟾:選用金黃瑛琅,寓意好運連連
    雲鹿:選用水綠瑛琅,寓意加官進祿
    青鸞:選用藍綠瑛琅,寓意貴人扶助
    ……
    喜歡我的書屋通古今,嬌養脆皮王爺請大家收藏:()我的書屋通古今,嬌養脆皮王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