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以‘正’之名

字數:3509   加入書籤

A+A-


    九幽封魔混沌大陣之外,氣氛凝重得仿若黏稠的墨汁,凝滯不動。就在羅喉夢魘陡然開啟的刹那,段瓊玖、召王、華子羽、慕容雲朵、劉婉溪、慶王、紅芍、陸秋禾、何芷萱、冰詩雅、拓跋沅芷、司君浩、瀾書、丘萬元、丘默、柳俏棠、水一山、杜星瀾、拓跋吉祥、青侯、段華山等眾人,隻覺一股無形且陰寒的困意如細密的蛛絲,層層纏裹而來,腦袋漸沉,眼皮似有千斤重,都泛起了昏昏欲睡之感。
    靈寶道人與混沌道人相視一眼,神色驟變,驚呼道:“不好,那祖魔竟打開了夢魘,速速救人,遲了怕有大禍!”這兩位在修行界久負盛名的前輩,深知羅喉夢魘一旦肆虐,後果不堪設想。
    此時,一眾宗師級別的高手們,也敏銳察覺到周身異樣,那羅喉的夢魘之力仿若暗潮湧動的濁流,悄無聲息侵蝕而來,各自身體與神識皆受到不同程度侵擾,有的頭疼欲裂,有的手腳發軟,要是持續這般,眾人恐怕真會沉淪於羅喉編織的夢境,永陷沉睡。
    夜雨神色沉穩,當即盤膝而坐,運起體內深厚靈力,口中念念有詞,念起儒家靜心訣。隨著訣文吐出,一個個金色字符仿若靈動的螢火蟲,飄向眾人,所經之處,恰似清風拂過心田,眾人原本混沌的心頭湧起一陣清明,仿若迷霧被日光穿透。
    千麵則長袖一揮,周身魂力奔湧,施展出神秘莫測的千宗萬幻陣法。一時間,陣紋閃爍、光影交錯,幻象叢生,看似迷幻,實則蘊含奇異魔力,能激發人體內潛藏的亢奮之力,抵禦那夢魘的侵蝕,眾人身處其中,身軀微微顫抖,似被注入一劑強心針。
    普慧高僧身披袈裟、寶相莊嚴,手中佛珠輕撚,口中頌起大慈大悲咒。那咒音仿若洪鍾鳴響,又似梵音嫋嫋,化作一道道無形的金色漣漪,蕩漾在眾人周遭,眾人於恍惚間,仿若沐浴在佛光之下,有了一瞬間靈魂被滌蕩之感,靈台稍顯清明。
    “妖刀”顧明堂也不含糊,手握長刀,迎風而立,口中頌起刀經。刹那間,風聲呼嘯與誦經聲交織,更有無數刀鳴聲隱隱傳來,似有千軍萬馬揮刀衝鋒,那磅礴戰意與銳利刀意,竟也成了抵禦夢魘的利器。隻可惜,眾人雖各顯神通,可麵對九幽封魔混沌大陣那一層之隔的羅喉夢魘,諸多手段仍是收效甚微,夢魘之力依舊如銅牆鐵壁,頑固盤踞。
    混沌道人眉頭緊皺,轉頭向靈寶道人囑托道:“師弟,我且進陣一試,你多費些心思照看大陣,莫讓情況惡化。”言罷,身形一閃,手指快速掐訣,周身光芒一閃,人已沒入陣中,朝著歲月閣中心那夢魘源頭——羅喉處疾馳而去。
    “看來還是有比我還沉不住氣的。”《乾坤儒經》之中,一道悠悠之聲傳出,帶著幾分調侃之意。
    “你這叫無心無肺,自家儒家弟子深陷困厄,你卻在這兒冷眼旁觀、瞧熱鬧。”太平川幽潭底寒洞裏,一位畫上老者聞言,笑著駁斥道,言語間滿是對那聲音主人的嗔怪。
    “好了,你與我本就懷著相同心思,都盤算著借羅喉這夢魘,探探這江湖如今到底還藏著幾分真能耐。哼,你倒好,數落起我來倒是一套一套的,你這老東西,忒不講理。”《乾坤儒經》裏,那蒼老聲音不疾不徐地傳出,帶著幾分被人“倒打一耙”的憤懣,又透著股子老牌高手的傲嬌勁兒。
    “哈哈,世間常理向來是看破不說破,你這老東西,修行了這麽漫長歲月,連這點子處世之道都沒悟透呐?”幽潭底寒洞中的畫中老者爽朗大笑,話語裏盡是調侃揶揄,仿若世間紛擾在他眼中不過是一場可供玩味的鬧劇。
    “我呸,率先說破、壞了規矩的可是你,少在這兒裝糊塗!我可沒閑心跟你這老魔頭掰扯這些有的沒的,當務之急是救這姑娘,真要是讓儒家後繼無人,往後耳根子怕是不得清淨,少不得被人念叨埋怨。”《乾坤儒經》中的蒼老聲音一邊絮叨,一邊施展手段。隻見風晨曦身軀之上,陡然亮起灼灼華光,那《乾坤儒經》書頁裏的金字仿若被賦予鮮活生命,魚貫而出,絲絲縷縷地滲進風晨曦已然冰冷的軀體,似在竭力喚醒那消逝的生機。
    與此同時,畫中老者也收了嬉笑神色,不再與《乾坤儒經》中的聲音拌嘴。他俯身探向躺在地上、生死不明的熊烈,修長手指輕巧捏住其脖頸處的開心匙,拿到手中細細端詳,口中喃喃低語:“老夥計,許久未見,你可安好呀!”
    “喲嗬,這不是你的混元簪麽?怎麽會跑到這小子身上來?想當年,你憑借它上天入地、暢行無阻,如此神器,你竟擱在這毛頭小子這兒,這小子到底和你有啥淵源,值得你這般托付?”《乾坤儒經》裏的蒼老聲音瞥見這一幕,驚得聲調都拔高了幾分,終是按捺不住滿心好奇,開口問道。
    “我說他是我魔界的皇,你信嗎?”畫中老者挑了挑眉,神色平靜,出口之言卻似一道驚雷,炸得周遭空氣都仿若凝住了幾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呸,少在這兒胡謅!照你這麽說,我還想說我是玉皇大帝呢,整日裏沒個正形,滿嘴跑車。這小子到底是幹啥的,別再賣關子,有話快說。”《乾坤儒經》裏的蒼老聲音滿是懷疑,語氣中透著急切,像是被人吊足了胃口,迫不及待要知曉真相。
    “他是我昆侖山的靈體轉世。”恰在此時,混沌道人如一陣風般趕來,打破僵局。現身之後,先是神色恭敬,朝著畫中老者和《乾坤儒經》中的聲音稽首行禮,口中念道,“無量天尊!”
    “昆侖山的小道童呀,都長這麽大了。”《乾坤儒經》中的聲音悠悠響起,也不知是以何種神通瞧出混沌道人身份,話語裏帶著歲月悠悠、時過境遷的感慨。
    “昆侖山混沌道人見過二位前輩。”混沌道人一麵拱手行禮,禮數周全、姿態恭謹,一麵抬眸看向躺在地上的熊烈、風晨曦、夜柔三人,稍作停頓後,伸手指向熊烈,神情鄭重地說道,“前輩,他是昆侖之靈轉世之事,還望二位前輩能多予明示。”
    “江湖本混沌,何分正與邪!”畫中老者目光深邃,仿若穿透了悠悠歲月與江湖紛爭,聲調微微揚起,滿是感慨,“他是昆侖之靈轉世又怎樣,不是又如何?這世間啊,有太多所謂正道中人,行徑卻齷齪不堪,見不得光;反觀那些被視作至邪的人物,反倒行事光明磊落,坦坦蕩蕩。正邪之分,往往就在一念之間,正道裏頭藏著邪念私欲,邪道之中亦不乏正義之舉,古往今來諸多事宜,又何必執著於刻板的正邪界定呢?”
    “前輩教訓的是,小道,受教了。”混沌道人垂首,神色謙遜,誠心應道,言語間滿是對畫中老者話語的認同與尊崇。
    “身世之類,向來無足輕重,關鍵在於,當你欲施非常手段去達成目的之際,所采用的究竟是正義之舉,還是包藏禍心的邪惡行徑,這全然取決於你心底的念頭。可要明白,在世人眼中,你那些破格越矩的法子,沒準兒就會被視作邪惡作為。畢竟,大眾評判常拘於慣有的規矩與成見,行事隻要稍離常軌,便易遭側目、被貼標簽呐。”《乾坤儒經》中的聲音悠悠再次響起。
    “評斷一人、一物或是一事的優劣、正邪,切不可僅著眼於其行事過程,關鍵得瞧最終成事的結果,瞧瞧這份結果究竟為世人帶來多少福祉。過程縱有波折、手段或存爭議,可隻要導向的是福澤萬民、惠及蒼生,那便值得稱許;反之,即便行事看似中規中矩,結果卻釀出災禍、遺患無窮,又怎配得上‘正’之名呢?”
    喜歡笙歌烈酒漫長喉請大家收藏:()笙歌烈酒漫長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