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集:《虛擬演唱會的倫理版權保護規則》

字數:5765   加入書籤

A+A-


    數字餘音一場虛擬演唱會的版權風暴
    淩晨三點,星穹科技的研發實驗室依舊燈火通明,主程序員陳默盯著屏幕上不斷跳動的代碼,指尖在鍵盤上敲擊的速度越來越快。屏幕中央,“歌神”林風的虛擬形象正隨著伴奏緩緩抬手,那標誌性的淺笑、微微傾斜的肩線,甚至唱歌時尾音的轉音處理,都與二十年前舞台上的林風別無二致。
    “成了!”實習生小楊猛地從椅子上站起來,聲音裏滿是興奮,“陳哥,你看這細節,連林風神壇時期的台風都複刻出來了,這次‘星光回溯’虛擬演唱會肯定能爆!”
    陳默卻沒那麽樂觀,他揉了揉發酸的眼睛,將畫麵定格在虛擬林風抬手的瞬間。林風是華語樂壇的傳奇,十年前因意外去世,粉絲基數龐大,用ai“複活”他辦演唱會,星穹科技的ceo張啟明早就把這當成了今年的王牌項目。可陳默總覺得心裏發慌,尤其是看到法務部送來的版權授權文件上,“林風家屬”那一欄隻有一個模糊的電子簽名,連具體授權人是誰都沒標注。
    “版權那邊沒問題嗎?”陳默轉頭問小楊,“我記得上周跟林風工作室對接時,他們還明確說家屬不同意用ai複刻。”
    小楊撓了撓頭,遞過來一杯咖啡“張總說不用管,他找了‘特殊渠道’拿到的授權,還說現在虛擬演唱會都是這麽幹的,先把熱度炒起來,真有糾紛再用錢擺平。你看這預售數據,開票半小時就賣了五萬張,每張票價三百八,這還沒算讚助商的錢呢!”
    陳默接過咖啡,指尖傳來杯子的涼意,就像他此刻的心情。他點開手機裏的粉絲群,滿屏都是“終於能再看一次林風的演唱會”“一定要去現場”的留言,可沒人知道,屏幕裏那個鮮活的“林風”,不過是代碼和數據堆砌的虛擬形象。
    三天後,“星光回溯”虛擬演唱會的宣傳海報鋪滿了各大城市的地鐵和商圈。海報上,虛擬林風站在璀璨的舞台中央,背景是流光溢彩的數字特效,下方用醒目的字體寫著“重現傳奇,再續經典”。可海報右下角,本該標注“虛擬演繹”的標識卻被刻意縮小,混在密密麻麻的讚助商名單裏,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
    下午兩點,陳默正在調試演唱會的聲效係統,辦公室的門突然被推開。法務部的李姐臉色凝重地走進來,手裏拿著一份法院傳票“陳默,出事了。林風的妻子蘇晚女士起訴我們侵權,說根本沒授權我們用林風的肖像和聲音,那張授權書是偽造的。”
    陳默的心猛地一沉,他立刻打開電腦,調出星穹科技的官方微博。評論區已經炸開了鍋,蘇晚的工作室剛剛發布了聲明,附上了偽造授權書的鑒定報告,要求星穹科技立刻停止演唱會籌備,公開道歉並賠償損失。粉絲們的態度瞬間反轉,從期待變成憤怒,星穹科技侵權林風 抵製虛擬複活藝人 的話題迅速衝上熱搜榜首。
    “怎麽會這樣?”小楊慌了神,“張總不是說授權沒問題嗎?現在怎麽辦,演唱會還有一周就要開了,五萬張票都賣出去了,要是取消,我們要賠多少錢啊?”
    陳默沒說話,他點開蘇晚工作室的聲明視頻。視頻裏,蘇晚穿著素色的衣服,眼眶通紅“林風生前最看重自己的作品和形象,他說過音樂是給人帶來溫暖的,不是用來賺錢的工具。星穹科技未經允許用ai複刻他,甚至偽造授權書,這不僅是對他的不尊重,更是對所有粉絲的欺騙。”
    視頻下方的評論裏,有粉絲曬出了自己的購票記錄,說“本來以為能再聽一次偶像的歌,沒想到是這樣的騙局”;還有音樂圈的同行發聲,指責星穹科技“為了利益踐踏版權底線”。陳默看著這些評論,手指緊緊攥成了拳頭,他突然想起三年前自己加入星穹科技時的初心——用ai技術還原經典,讓好的音樂被更多人聽到,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變成侵權盈利的工具。
    當天晚上,陳默找到了張啟明的辦公室。張啟明正對著電話發脾氣,掛了電話後,看到陳默進來,不耐煩地揮了揮手“你來得正好,趕緊讓技術部把虛擬形象改改,別讓別人看出是林風,就說是‘致敬經典’的原創形象,再發個聲明,說授權書是第三方機構弄錯了,先把輿論壓下去。”
    “張總,這不行。”陳默咬了咬牙,“偽造授權書已經違法了,現在改形象、發虛假聲明,隻會錯上加錯。而且蘇晚女士已經起訴了,我們現在應該做的是停止演唱會籌備,主動道歉,跟家屬協商賠償,而不是想著怎麽掩蓋。”
    “道歉?賠償?”張啟明冷笑一聲,“你知道這演唱會能賺多少錢嗎?賠償那點錢算什麽!陳默,你就是太死腦筋了,現在哪個做虛擬演唱會的不打擦邊球?隻要我們能把演唱會開了,熱度起來了,到時候就算賠點錢,也能從其他項目上賺回來。”
    “可我們不能這麽做。”陳默的聲音很堅定,“林風是很多人的青春,我們用ai‘複活’他賺錢,已經很過分了,現在還要繼續欺騙粉絲,這違背了我們做技術的初心。而且現在輿論這麽大,就算演唱會開了,也隻會讓公司的口碑徹底崩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張啟明的臉色越來越難看“陳默,你別忘了自己的身份,你是星穹科技的員工,不是什麽道德衛士!要麽按我說的做,要麽你就辭職!”
    陳默看著張啟明冷漠的臉,突然覺得很失望。他轉身走出辦公室,回到研發實驗室,看著屏幕上那個虛擬的林風形象,心裏做了一個決定。
    第二天一早,陳默沒有去公司,而是帶著自己整理的證據——包括張啟明要求偽造授權書的聊天記錄、演唱會盈利預算表、以及技術部還原虛擬形象的原始數據,來到了蘇晚的工作室。
    蘇晚的經紀人接待了陳默,當看到這些證據時,經紀人的表情很複雜“你為什麽要這麽做?這對你沒好處,你會丟掉工作的。”
    “我知道。”陳默點了點頭,“但我不能看著星穹科技繼續錯下去。我是技術人員,技術應該用來做好事,而不是侵權。我希望這些證據能幫到你們,也希望能給粉絲一個交代。”
    就在陳默離開工作室後不久,星穹科技突然發布了一條公告,說“因技術原因,‘星光回溯’虛擬演唱會延期舉辦,具體時間另行通知”,試圖拖延時間。可沒過多久,陳默的證據就被蘇晚工作室公開了,張啟明要求偽造授權書的聊天記錄截圖、演唱會預計盈利高達兩千萬的預算表,瞬間讓星穹科技陷入了更大的危機。
    市場監管部門很快介入調查,認定星穹科技存在偽造授權書、侵權使用他人肖像和聲音、虛假宣傳等多項違法行為,責令其立刻停止演唱會籌備,退還所有購票款項,並對其處以五百萬元的罰款。張啟明因涉嫌偽造文件罪,被警方帶走調查。
    星穹科技的股價一落千丈,員工們人心惶惶,很多人選擇了辭職。陳默也遞交了辭職信,離開公司那天,小楊來送他“陳哥,你後悔嗎?要是當初聽張總的,至少不會丟工作。”
    陳默搖了搖頭,看著窗外“不後悔。雖然丟了工作,但我守住了自己的底線。而且我相信,這次的事會讓更多人意識到,虛擬演唱會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必須遵守版權規則,尊重他人的權益。”
    半個月後,陳默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是蘇晚打來的。蘇晚在電話裏說,她聯合了幾位音樂人和法律專家,準備成立一個“虛擬演藝版權保護聯盟”,希望能製定一套規範,避免類似的侵權事件再次發生。她聽說了陳默的事,想邀請他加入,用他的技術經驗,參與製定虛擬演唱會的倫理版權規則。
    陳默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幾天後,他來到聯盟的辦公地點,看到會議室裏坐滿了人,有音樂圈的前輩、法律專家、技術人員,還有幾位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蘇晚看到他進來,笑著招了招手“陳默,你來啦。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就是怎麽劃定虛擬演唱會的倫理紅線,比如使用真人肖像和聲音必須要書麵授權,收益要按比例分配,禁止商業複活已故藝人,還有必須標注虛擬演繹標識,這些都是之前事件裏暴露出來的問題。”
    會議開始後,大家各抒己見。法律專家李教授提出“書麵授權必須明確授權範圍和期限,不能含糊不清,最好有公證處的公證,避免偽造授權書的情況再次發生。”音樂製作人周老師補充道“收益分配很重要,藝人方的貢獻最大,占比不能低於50,而且要明確分配對象,比如已故藝人的收益,應該歸家屬或者其指定的公益機構,不能被企業獨吞。”
    陳默坐在一旁,認真地記錄著大家的意見,偶爾會從技術角度提出建議“標注‘虛擬演繹’標識不能隻是形式,最好能嵌入到視頻畫麵裏,比如在角落固定顯示,或者在開場和中場時提醒,確保觀眾不會誤解。而且從技術上來說,我們可以開發一個版權追溯係統,記錄虛擬形象的製作來源、授權情況,這樣一旦出現侵權,就能快速追溯責任。”
    大家都很認同陳默的建議,蘇晚看著他,點了點頭“陳默,你的技術經驗對我們很重要。之前你能站出來揭露侵權行為,說明你不僅有技術能力,還有責任感,這正是我們聯盟需要的人。”
    接下來的一個月裏,陳默和聯盟的成員們一起,查閱了大量的法律法規,參考了國內外的案例,經過無數次的討論和修改,終於製定出了《虛擬演唱會倫理版權規範》。規範裏明確規定
    1 使用真人肖像、聲音進行虛擬演繹,必須獲得本人或家屬的書麵授權,授權文件需經公證處公證,明確授權範圍、期限和用途,禁止偽造或篡改授權文件;
    2 虛擬演唱會的收益需按版權貢獻比例分配,其中藝人方(本人、家屬或其指定機構)的占比不低於50,剩餘部分由製作方、平台方等按約定分配,禁止製作方獨吞收益;
    3 禁止利用ai技術“複活”已故藝人舉辦商業演唱會,若因公益目的(如紀念活動)進行虛擬演繹,需提前向聯盟報備,獲得家屬同意,並免費向公眾開放,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4 虛擬演唱會的所有宣傳物料(海報、視頻、購票頁麵等)需在顯著位置標注“虛擬演繹”標識,演出過程中需在畫麵固定位置顯示該標識,開場和中場需口頭提醒觀眾,避免誤解;
    5 建立虛擬演唱會版權追溯係統,製作方需上傳虛擬形象的製作來源、授權文件、收益分配方案等信息,聯盟和監管部門可隨時查閱,確保全程透明。
    《虛擬演唱會倫理版權規範》發布那天,聯盟舉辦了新聞發布會。蘇晚在發布會上說“製定這套規範,不是為了限製虛擬演唱會的發展,而是為了讓這個行業能健康、有序地成長。虛擬技術可以讓經典重現,但不能成為侵權盈利的工具。我們希望所有從業者都能遵守規範,尊重版權,尊重藝人,尊重每一位觀眾。”
    陳默站在台下,看著聚光燈下的蘇晚,心裏充滿了成就感。他知道,這套規範的發布隻是一個開始,未來還需要更多人一起努力,去監督、去完善,讓虛擬演唱會真正成為傳遞美好、致敬經典的平台,而不是引發爭議的漩渦。
    發布會結束後,陳默收到了一條短信,是小楊發來的“陳哥,我辭職了,現在在一家做公益虛擬演出的公司工作,我們最近在籌備一場紀念林風的公益演唱會,用的是合規的授權,收益都會捐給音樂教育基金會。你有空的話,能不能來幫我們看看技術?”
    陳默看著短信,笑了笑,回複道“好啊,我們一起把這場演唱會做好,讓林風的音樂,用正確的方式,繼續溫暖更多人。”
    夕陽透過窗戶,灑在陳默的臉上,他拿出手機,點開了林風的歌。熟悉的旋律響起,仿佛又回到了那個充滿青春回憶的年代。陳默知道,數字技術可以複刻聲音和形象,但真正能打動人心的,是音樂裏的情感和溫度。而他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技術,守護這份溫度,讓數字餘音,永遠清澈、真誠。
    喜歡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