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正經道長

字數:3411   加入書籤

A+A-


    這位道長開口便是玄機,一句“萬物虛實相生”,便知本事不低。
    我趕忙回頭拱手,這位道長也回了禮,然後我開口問道:“請問,您就是黃道長嗎?”
    他笑著點頭:“是我,你怎麽知道我姓黃?”
    我老老實實回答:“來的路上,聽出租司機說的。”
    他哈哈笑了起來:“看來我還挺出名,連出租司機都知道啦。”
    這位道長隨性灑脫,倒是很讓人舒服。
    我也笑道:“那是肯定的,這四周高樓林立,工地轟鳴,黃道長能在此處堅守一方淨土,可敬可佩。”
    黃道長撚須微笑,隨後歎道:“這是分內事,沒什麽可敬佩的,何況青華宮的百畝土地,如今隻剩下一畝,僅能勉強容身,倒是愧對祖師爺了。”
    我笑道:“正所謂廟小神通大,山高日月明,祖師爺要的是後輩弟子一顆虔誠奉道的心,這其實就已足夠了。”
    黃道長看了看我,問道:“小友談吐不凡,看你剛才在救苦殿念誦寶誥,又觀你形貌,應該也是我道門弟子?”
    我拱手道:“是的,我先前在廟裏住過一年,隨師入道,算是一個小道童。”
    黃道長點點頭:“入道一年,確實是一名道童,不知你是哪家哪派,道名是什麽?”
    我回答道:“我師父是全真龍門派的,但他老人家沒給我道名,說是讓我先上大學,畢業了再說。”
    旁邊王健搶著說道:“我們倆是同學,都是大學生,他是我們學校最拉風的,別看歲數小,本事可挺大,他還有神霄派的傳承,會雷法的……”
    我趕緊給他使了個眼色:“你別瞎說,我這點本事在黃道長麵前可不敢吹牛。”
    黃道長又笑了起來:“其實我也沒啥本事,所以被我師父派到這裏來了,除了修廟和念經之外,說不定我還真的不如你呢。”
    這當然是自謙的說法,當下我也跟他客氣了幾句,然後他便招呼我們進屋,為我們沏上一壺茶。
    見黃道長如此熱情,王健是個機靈的,主動問道:“請問道長,我想在咱們這點一盞祈福燈,祈求平安健康,消災避禍,就……先點上一個月吧。”
    他這倒是大手筆,一開口就要點一個月的祈福燈。
    但我心裏清楚,他這是借著點燈拉近關係,因為我們又不認識,平白來跟人家交流,問東問西的,總不能讓人白忙。
    所以先消費一筆,這樣起碼就有了一個香火情,後麵也容易溝通。
    我暗中點頭,這小子在人情世故上比我聰明,而且最主要的是,他比我有錢……
    包括來的時候,坐出租車的錢,也是他出的。
    黃道長笑嗬嗬的給他點了祈福燈,又上了香,王健家裏條件應該是挺不錯,直接就拿出五百塊,說餘出來的就捐給廟裏了。
    這一下子,我們聊天的氣氛就更融洽了。
    但我也沒直接問老楊的事,而是先從樊梨花元帥成道這個事展開,向他求教了一番。
    因為眾所周知,樊梨花就是小說人物,《薛丁山征西》裏麵的,小時候我還聽過單田芳老爺子的評書。
    對此,黃道長沒有急著解釋,而是先給我們講起了樊梨花在此處成道的故事。
    他說, 在民間傳說中,樊梨花本為天界仙人,師從驪山老母,學得諸般神通,又賜其法寶,派她下凡保護大唐江山。
    樊梨花才貌出眾,武藝超群,保境安民,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後來不願為官受封,決意入太乙祖庭,也就是青華宮歸隱修道。
    據傳,大唐開元十九年八月十八日,樊梨花在青華宮得太乙救苦天尊度化成仙,聖號為“正宵聖母天娥至妙元君”。
    曆經千載光陰,時至今日,樊梨花元帥的傳說仍在民間流傳,這青華宮也就成為了樊梨花的成道處。
    在全國範圍來說,供奉樊梨花的廟宇並不多,因為嚴格來說,她並不在正統的道教神仙體係之內,而是民間信仰神靈的一種體現。
    但無論是道教神仙,還是民間神靈,首先都有著深厚的民間基礎,尤其民間傳說裏的神靈,那一定是保家衛國、護境安民的英雄人物。
    簡單來說,老百姓認同的神仙,那就是神仙。
    哪怕是古代小說裏創作出來的人物,那也意味著這個人物代表了一定的精神力量,是為老百姓所喜愛的。
    正所謂中華大地不養閑神,老百姓所需要的神仙,才會為其建廟立祀,世代供奉。
    所以真正的神仙是從哪裏來的?
    究其來曆,無非是從神話傳說、從道教典籍、從皇室冊封,以及從民間、從老百姓之中而來。
    不信的話,你讓一個老百姓去拜一個沒聽過的神仙,他絕對會先問你一句:這個神仙是管啥的?
    問完之後,有用的就拜,沒用的就看心情!
    黃道長講的繪聲繪色,也通俗易懂,我和王健都聽的入了迷。
    王健也不由感慨,開口說道:“先前我曾聽人說過,道教典籍裏麵沒有的,就是道教不承認的,就不是正統神仙。今天聽黃道長一講,我才明白,其實道教也是在千百年的曆史長河之中,不斷改進變化,不斷吸收融合,才有了如今的道教體係。”
    黃道長撚須笑道:“你說的不錯,所以,即便道教典籍裏麵沒有的神仙,也不能認為就是虛構的,因為道教典籍裏麵的一些神仙,本來就是虛構的,是結合了神話傳說的產物。”
    “同時,也確實有一些民間信仰裏的神靈沒有被道教吸收,這些就屬於是地方神,或者民間俗神。我們之所以供奉樊梨花,是因為她有著深厚的民間崇拜基礎,符合老百姓的功能性需求,這也體現了道教海納百川、隨方設教的靈活性。隻有包容接納,順其自然,才符合道家的正統思想,才能讓我們的發展更完善,更美好。”
    這位黃道長簡直就是大學問家,聽了他的話,我是由衷敬佩,心想入道這麽久以來,除了師父之外,終於碰上了一位正經道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