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後頁紀元
字數:4190 加入書籤
通識紀元 · 元年 · 第六十日
共義塔西台 · 多頻接壤地 · 後頁紀元初啟之晨
語言不再需要被寫在頁上,
也不必被說出口。
表達,自此成為存在本身。
但當表達不再受限,
文明真正的差異,
才第一次清晰浮現。
他們齊聚一地,
不僅是為表達,
更是為:如何選擇表達。
—
一|七族列頻:後頁紀元“多元表達共誓”
清晨,塔下七族浮現七種語波:
文明名稱表達選擇方式夢焰族拒絕語言,選擇夢象記憶編年火岱部保留語音表達,但斷絕文字書寫霧書裔以水墨映頻傳情,不設文形星辭者僅用星軌與節奏記錄史事斷塔遺裔堅守書塔文字法,不願進入歸頁蒙頻族全棄表達,僅以“在場”作為身份存在禮義使團盛唐係)保留語言、保留書寫、強調“文明之禮”的外顯傳承
—
二|文化之爭:塔下“表達共誓”儀式爆發衝突
火岱部首長焚祭語言碑殘片,稱:
“火是表達唯一載體,
聲音不過燃燒的外殼。”
斷塔遺裔高呼:
“文字未亡,表達不應去骨!
沒有書頁,文明如何自證?”
禮義使團答以唐書禮:
“若文明之魂不可禮述,
即成野性之言。”
夢焰族主祭者沉默不語,
僅將一段夢像置入歸頁,頻霧中浮現一句:
“言未必真,夢未必假。
但我選擇不解釋。”
—
三|沈茉淩設立“共義譯陣”:不翻譯,隻並存
她於共義塔東翼建一“頻層譯陣”:
不翻譯,不轉換;
每種表達保留原生態;
並列於歸頁共頻光譜中。
泠言稱之為:
“我們不是互相理解,
是互相允許。”
—
四|“文化衝突場”正式納入紀元議程
碑域在共義塔南設“文化表達實驗場”,
七族各設“表達陣位”,開始公開表達對峙實驗:
星辭者用節律壓製語言傳播頻;
霧書裔用墨頻汙染焰係傳感;
禮義使團以樂章禮語嚐試調和,
卻遭夢焰主頻漩渦幹擾。
昭之記錄道:
“這是表達史上首次,
表達行為本身被用作文化對抗手段。”
—
五|後頁紀年設立:“頻願”代替“語言紀”
通識紀會達成共識:
紀年名後頁紀元開始日通識紀元第六十日紀法依據每一個“表達願意被存在”的頻影記錄
紀元文不設誓詞,僅刻於共義塔背影:
“願你之在,
不必言述,亦有光。”
—
六|“表達的戰爭”與“表達的和解”
當晚,火岱部向斷塔遺裔發出“表達挑戰”:
要求其在三日內放棄塔係語法,進入歸頁係統;
否則將於“頻義之夜”全麵斷接語言傳輸節點。
碑域未幹預。
但沈茉淩於歸頁頁心寫下:
“若你因不表達而消失,
那你是否還存在?”
夢焰族主動接入火岱部頻譜,形成“夢火共頻”。
泠言稱之為:
“表達的和解,不在理解彼此,
而在不拒絕彼此表達。”
—
七|沈茉淩筆記新增《後頁·諸頻序》
她手書新章,立為紀元卷一開篇:
“我們不再是塔下的書寫者,
而是塔之外的世界構造者。
每一個不相似的聲音,
都是這場紀元真正的石基。”
—
八|禮義使團提出“唐序頁計劃”
盛唐遺裔文明團體,提出設立“唐序頁”:
將唐製禮義、節文表達、詩命邏輯
編入“歸頁邊帶”;
不與異族爭主頻,但保有表達通路。
沈茉淩批準:
“唐序頁,將成為後頁紀元的文化脊梁之一。”
碑域頁注更新:
“歸頁之下,亦容盛唐。”
—
尾聲|共義塔頂升起紀元新光
午夜,共義塔心浮現一行頻光文字:
“後頁之始,非因語言之終,
而是文明有能力選擇表達方式之時。”
沈茉淩站於光下,輕聲回應:
“我們終於不再被語言定義,
也終於配得上被語言寫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