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試探
字數:4485 加入書籤
第二日午時晏雪行才從樓上下來,沈赫頂著個兩個鬥大的黑眼圈早早等在那裏。
兩人對視一眼,便也都默契裝作視而不見。
沈赫尤其不想與其糾纏,隻要他不妨礙自己公務沈赫就當他是個透明的,畢竟他可惹不起武功深不可測的宴雪行!
昨日已經飛鴿回錦衣衛查這道士究竟是何底細,不過沈赫猜想晏雪行應該有所意圖,至於是不是鄭玉麟他並不能確定,但少不了衝著自己來,不然這臭道士能時時刻刻盯著自己?
沈赫幹脆上樓回到房中,總旗官林麒跪地抱拳道:“昨夜卑職已往長明宮查明,段歸知並沒有回長明宮。”
沈赫點了點頭,屏退手下,心中念道:“段歸知難道是不想連累長留山不打算回長明宮了?”
心情煩亂沈赫出門又下樓去,晏雪行也不看他,隻遠遠坐著,悠哉悠哉吃著東西。
沈赫坐在離晏雪行不遠處,匪裏匪氣叫來酒菜。暗地裏卻裝作不經意的瞟向晏雪行那邊。
不經意地,兩人的視線碰撞,晏雪行抿嘴一笑,遠遠舉杯道:“左使大人,一個人喝酒未免無聊,不如貧道與大人作伴?”說罷先幹為敬一飲而盡。
沈赫絕對不會願意有個武功值碾壓自己的酒伴,但又打他不過,隻好不情不願舉杯回敬晏雪行。
酒過三巡,晏雪行提議道:“光喝酒也無聊,不如我們互相聊些軼事見聞?”
眼前此人有著仙人之貌,看他眼睛裏明顯帶著試探,沈赫心中暗道:“有意思!本使倒要看看你能玩什麽花樣!”
:“好啊!隻不過晚輩不愛聽些小兒弄術之事,前輩要講就講些有意思的!最好,前輩師門的什麽的。”沈赫看似不經意的提議 。
:“貧道師門有什麽好講的?差不多都死絕了,而且小門小派講了左使大人怕也是不知。”晏雪行笑道。
:“貧道要講的是十二年前,當朝有個夏言夏首輔,大人可曾聽聞?”
沈赫有些詫異,夏言他自然知道,作為皇帝的耳目,這位前首輔之名可謂時不時會聽到有人提起。
:“前輩莫不是笑話,本使乃錦衣衛從四品,夏言之事幾年前晚輩在卷宗上見過,前輩若想講這個大可不必,前輩遠在江湖,知道的可能未必有晚輩多…”
:“夏言雖死,但他的子女隻是流放南蠻,皇上並未因夏言之過趕盡殺絕,這種朝堂廝殺之事對於本使來說最平常不過了,成王敗寇而已,並無什麽稀奇 。”
晏雪行:“那些記錄不過是三法司做的手腳,嚴首輔與指揮使都督也真是夠恨夏言,夏言足下四兒三女全部毒殺殆盡,以至於把夏言的侄兒侄女趕去蠻荒之地流放來瞞天過海。”
:“前輩遠在江湖怎會知道此事?”沈赫不禁好奇:“難不成,前輩與那夏首輔有淵源?”
:“貧道乃江湖草莽,怎會與那夏言有淵源?夏言兩朝重臣,識的是門第高貴之人,貧道不過是從別處聽來罷了。”
晏雪行輕啜一口酒,接著神秘一笑:“不過貧道聽說夏言除了三妻四妾竟還養有一處外室,這外室生有一子,因為出生前算命先生算出此子與父不容就沒養在身邊,一直不為外人所知。沒想到竟因此逃過劫禍,隻不過夏言一族滅殺後,此子亦是下落不明,至於是死是活已無從可知。”
沈赫心中暗忖:這不就和當今聖上與裕王如出一轍麽?聖上不立皇儲,裕王身為皇長子,可十幾年前,聖上聽信方士之言,說什麽雙龍不可相會,皇帝一直都不太喜歡裕王,個中緣由是天意還是人為也尤未可知。
但別人不知道,錦衣衛手眼通天沈赫卻知道並非如此,至少夏言對他的外室之子並不是因為八字不合,而是夏言不願意嬌妾受後宅的算計,故意找由頭把母子安置在外罷了。
沈赫見晏雪行久久不再言語,莞爾道:“前輩仙人之姿竟也喜歡此等舊聞軼事,豈不是和街市販婦啾啾唧唧無異?此事實乃無聊至極,大丈夫三妻四妾最正常不過,不說別人,就嚴首輔這樣懼內的也養有一處外室,算得何新奇?”
沈赫說罷略微沉吟,心裏卻想,此人定不會無緣無故提這抄家滅族十多年的事,莫非是另有用意?想罷探究的眼神看向晏雪行,晏雪行隻微微一笑:“人皆有好奇之心,貧道行走江湖對於此等秘聞自然多有興趣,今日與大人同酒,便說與大人聽了。”
沈赫看了一眼晏雪行背上的劍,又想到此人年紀不過長自己幾歲武功便深不可測,莫非是從娘胎裏就開始練功?心中一動,想起一事來。
拿著酒壺坐到宴雪行旁邊,然後給兩人分別倒酒,沈赫開口道:“前輩天人之姿,看起來隻長晚輩幾歲,可這武功修為卻算說是我祖師爺也說得過,如此晚輩不得不想起一事來,想來晚輩在朝堂,前輩便說朝堂的事與晚輩聽,前輩在江湖,晚輩也說點江湖的事與前輩聽罷!”
:“想我大明開國以來曆朝越發喜歡齋醮卜問之事,雖說自秦起便有很多帝王煉丹求仙,但從來沒有聽聞有一個能飛升成仙,然而這千百年來依然很多人信自己能飛升化神,尤為當朝最甚,遠有振遼災荒,近有倭寇燒殺搶掠,而朝堂之上官高者隻於青詞,民間有書生歎曰: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晏雪行聽了他的話看看四周,好在已經午時一刻客棧內並沒有什麽人,如若不是這等妄論被別人聽去少不了又是麻煩。
明明是悲天憫地的話,沈赫卻毫無表情,就像是在講一件平常事一般,沈赫抬眸與晏雪行對視:“前輩可知是為何麽?”
晏雪行不解地搖了搖頭,沈赫微微一笑接著道:“聖上當年被一群宮女所害卻安然度過,自此更覺得是上天護佑。”
:“曾經民間傳言,從前有一道人在海邊日升之時見到那海上有座仙島,震驚之餘便極力遊了過去,到了島上見到的都是些驚世絕豔的天人。天人們見到他也十分驚奇,問那人從何而來,那人說從海那邊地上來的,因找不到來時的路,仙人們便好心收留那人,並教那人修仙和丹術。年複一年,在蓬萊島上,那人已成半仙,因實在思念家中老母便下島去,可回到家中才發現老母早已不在人世,那時人們發現,即使過了幾十年見那人也沒有變樣,反而相貌更加出眾。後來他便上山建觀修行,據說他從蓬萊島上帶回一天書,原本在蓬萊島上看到的是有字的天書,上麵記著的是煉丹求仙的方法,可回到中原天書上卻空無一字,凡人根本沒法參透。”
說到這,沈赫突然話題一轉:“據說,如今這本蓬萊天書就在當今聖上的手中!”
晏雪行看著沈赫,似乎若有所思:“此乃民間傳說吧?若真有天書,必是無價之寶,那人又成了半仙,此等寶物又怎會輾轉他手?”
其實宴雪行更想說的是,這等秘聞麵前這個錦衣衛卻輕易告訴了自己?
沈赫暗中細細觀察晏雪行,試圖從他的表情中找出些破綻,然而晏雪行神色如常,似乎對此毫不知情。
無字天書自然是有的,總指揮使都督陸秉與皇帝親如手足,從小便與當時還是興獻王世子的聖上一起長大,這無字天書還是總指揮使都督十多年前尋來獻給皇帝。據說是從天山一道觀得來,那道觀中的方士白發童顏,座下幾個弟子也個個超凡脫俗武功高強,卻因為爭奪方士手中的無字天書相互鬥爭相殘殆盡。適時陸秉為皇帝遍尋方士找到了那道觀,請那方士進宮去為皇帝以薦天聽,起初陸秉心有懷疑,因已不知見過多少裝模作樣卻空無一物的道士,白發童顏仙氣飄飄什麽的也見慣不怪,找上這道觀也是滄州一帶一直流傳的傳說。哪知方士卻不願離開道觀,一言回絕道:仙靈自山中,離土無所是。
本來那方士不願離去也就罷了,陸秉也勉強不得,又聽聞方士弟子為無字天書爭奪殘殺之事,那時方士身邊隻剩下一道童,陸秉就想要逼迫方士交出無字天書,哪知那方士本事極大,果真能撒豆成兵,呼風喚雨,使人十丈內不能近身!陸秉著幾十錦衣衛攻打一日竟也無法攻破方士的抵禦。終於第二日天明,方士放棄抵抗,奉道童把無字天書交於陸秉之手,待回頭再看道觀時,已化為一片火海…
陸秉甚是驚異,更覺得這無字天書是神物,於是快馬加鞭回京獻仙書與天子。
奇就奇在,因當時京都久未下雪,司天監連續幾月求雪未果,皇帝得此天書,親自齋戒持書作法,第二日天便降下了瑞雪。
沈赫想到此事完全是因為覺得那方士定是個絕頂高手,武功世所罕見,而昨天晏雪行又說自己出身天山派,心中便因此聯想起來…
然而看這人好像對此一無所知,倒讓沈赫覺得疑惑:難道這人真與當年的天山道觀並無瓜葛…?
喜歡辭京華請大家收藏:()辭京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