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這一切都是你應得的

字數:7452   加入書籤

A+A-


    城門內外由黑甲禁衛守護,外圍則擠滿自發前來的人群,有人好奇觀望,有人隻為目睹威名遠揚的上將軍趙遲。
    近年來,秦帝國連戰連捷,韓、趙相繼滅亡,國勢空前強大。
    百姓深感自豪,認為統一全國指日可待。
    每次捷報傳來,朝廷都昭告天下,激勵民心。
    趙遲的名字家喻戶曉,無論城鄉皆知。
    他是大秦最年輕的上將軍,聲名遠播。
    人們在鹹陽城外翹首以盼。
    在禁衛軍引導下,趙遲的車駕緩緩駛近。
    祖龍站在城門前,內心激動難掩。
    無論黎民還是群臣,都對趙遲充滿期待,祖龍更是如此。
    辛勝引路,趙遲至城前。
    辛勝告退後站到一側。
    祖龍凝視趙遲車駕,百官隨之仰望。
    連心存偏見的李思,此刻也情不自禁地看向趙遲。
    車簾掀開,趙遲步出。
    他未披鎧甲,著一襲素黑長袍,雖無戰場上的肅殺之氣,卻自有軍中威嚴。
    “秦始皇。”
    趙遲剛下車便注意到祖龍。
    祖龍身著王者服飾,威嚴逼人,令人不由屏息。
    “千秋一帝,果然氣度非凡。”
    趙遲心中感慨,仿佛夙願達成。
    “今日得以親眼見秦始皇,曆史中的偉人終於現身眼前。”
    趙遲見到祖龍,內心激動萬分。
    對重生後的趙遲而言,親睹被稱為千秋一帝的祖龍,這是難得的機會。
    然而,趙遲很快平複心情。
    鹹陽城外,他尚能借身份與實力縱橫,但置身於大秦都城、權力核心之地,眾多權貴雲集,他不敢有絲毫失禮。
    站得越高,錯誤的代價越大。
    更何況,周圍無數目光聚焦於他。
    “臣趙遲,已妥善處理趙地事務,於邯鄲設大營,整頓十萬大軍,今奉王命返朝。”
    “臣趙遲,叩見大王。”
    趙遲快步至祖龍麵前,數丈距離時便垂首躬身行禮。
    “好,甚好。”
    “趙卿。”
    “免禮。”
    祖龍迅速上前扶起趙遲,取下冕旒,笑意盈盈,握住趙遲的手示意並肩而立。
    這是極大的恩寵,按慣例臣子需退後半步,而祖龍此舉是對趙遲的特殊嘉獎。
    滿朝文武與鹹陽百姓無不震驚,議論紛紛,稱頌大王對趙遲的優待實屬少見。
    隨後,祖龍語氣嚴肅:
    “此乃趙遲,我大秦上將軍。”
    “為我大秦立下赫赫戰功。”
    “滅韓之戰,趙遲功不可沒,助我大秦迅速吞並韓國,穩定韓地局勢,全麵掌控韓境。”
    “滅趙之戰,趙遲洞察朕意,麵對趙魏聯軍,他巧妙布局,在南陽火燒敵軍十八萬,大勝而歸,使大秦得以主動出擊。”
    ……
    趙遲孤軍深入,攻下邯鄲,敵方主帥狼狽潰逃。
    “他的戰績令人歎服,簡直不可思議。”
    “這些功績皆由趙遲一手成就。”
    “他從未令朕失望,也未辜負大秦子民的信任。”
    “今日,趙遲凱旋歸來,滿載榮譽。”
    “值得我大秦百姓慶祝。”
    祖龍緊緊握住趙遲手腕,聲音洪亮,既是對朝堂百官宣告,也是對鹹陽內外萬民宣布。
    這位年輕卻屢立戰功的上將軍,是大秦未來的希望所在。
    “趙遲上將軍!”
    頓時,鹹陽內外沸騰。
    禁軍將士和圍觀百姓激動不已,齊聲呼喊趙遲之名,向這位英雄致以崇敬。
    趙遲之名響徹四方,震動整個大秦。
    “這才是真正的老秦人。”
    “我們大秦的子民。”
    在熱烈的歡呼中,趙遲深受觸動。
    回國後的榮耀超出想象——天子親自迎接,百姓自發夾道歡迎,這是多麽巨大的榮耀?
    對一名武將而言,能活著返回故鄉已是不易,而如今所得更超出期望。
    聽著全城呼喚自己名字,趙遲心中湧起歸屬感。
    這片土地是他曾浴血奮戰守護之處,這些百姓正是他守護的對象。
    “大秦。”
    "即便未來真有如秦末般的動蕩,哪怕始皇離世、天下紛亂,隻要我在,大秦就不會滅亡。
    縱使我掌控江山,大秦亦不會消失,它不僅是一個稱號,更象征著一個時代,是我們共同的時代,是勇氣與征服精神的體現。”
    "始皇留下的宏願——統一天下的抱負,國家的願景,民族的理想,將永遠流傳於世。”
    "曆朝曆代實現的大一統,皆是對始皇意誌的延續。”
    "若有朝一日,我能成為您的繼承者,此言出口,趙遲心中滿溢驕傲,仿佛源自內心深處的榮光。”
    大秦,不止是稱號,更是輝煌時代的象征。
    自秦始皇統一六國起,便開啟了新的紀元,象征著民族的團結與永恒。
    "趙遲,你看這些人,"祖龍環顧四周,語帶自豪,"他們就是我的子民。”
    祖龍的視線在趙遲身上短暫停留,盡管短暫,卻令人印象深刻。
    人群中雖雜亂,但他依舊感到趙遲年輕俊朗,與傳聞無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然而,就在這一瞬間,祖龍心中泛起一絲熟悉感,隨即消散,他迅速調整思緒,再次聚焦眼前景象。
    "感謝大王的信任。”趙遲誠摯說道,"守護大秦、守護這片土地,是我的榮幸。”
    祖龍微笑點頭:"多年來,我常聽聞你的事跡,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
    兩人對視,祖龍第一次清楚地看到趙遲的模樣,眼中閃過複雜的情緒,臉上浮現驚愕與疑惑。
    趙遲並未察覺祖龍的異樣,依舊恭敬行禮:"承蒙大王厚愛,實為臣之幸事。”
    "冬兒……"祖龍輕聲低語,眉頭微皺,"不對,嶽父隻有一個女兒,為何會這樣……"
    ……
    "或許是我思念冬兒太深了。”
    "確實如此。”
    "也許隻是我的錯覺罷了。”
    祖龍暗自思量,視線再次投向趙遲,那容貌與他心中的掛念之人太過相似,令他內心波瀾起伏。
    即便在眾目睽睽之下,祖龍依舊從容不迫,毫無異常。
    他握住趙遲的手,聲音沉穩堅定:"這份榮耀本就屬於你。
    為大秦征戰近四載,家中妻兒出生都未能歸家,一心為大秦盡忠,你的成就無人可及。”
    "年少有成,這一切都是你應得的。”
    "朝堂上許多大臣提起此事時都說,能有你為大秦付出,是我的榮幸,也是大秦的福氣。”
    "走吧。”
    "隨寡人回宮,共享王駕。”
    祖龍放聲大笑,一揮衣袖,九匹馬拉動的王駕緩緩靠近。
    祖龍拾階而上,轉身邀請趙遲同乘王駕。
    “大王,這是九馬王駕,卑職實在不敢僭越。”
    趙遲惶恐道。
    昔日,九馬王駕唯周天子可享,諸侯絕不能逾矩。
    然今,周室既滅,天子不存,諸國君主紛紛仿效天子,欲借王駕彰顯威勢。
    祖龍對趙遲格外眷顧,竟欲與其共乘入宮,此等殊榮前所未聞。
    “莫要推辭,這是寡人賜予你的榮耀。”
    祖龍一笑,親自牽起趙遲的手登上了王駕。
    目睹此景的大臣無不震驚。
    “趙遲深得王恩。”
    “這般待遇,唯商鞅受孝公器重、武安君蒙昭襄王青睞可比,再無他人。”
    “趙遲日後必成大秦柱石,諸君切勿與其為敵,否則定受其害。”
    不少朝臣心中暗自思量。
    李思觀此,眼眶微濕,既有不甘,亦有悔意。”為何大王對他如此厚待?連我也未曾得此殊榮。”
    “他若不知我派人為刺殺韓非所為,恐怕情誼難續。”
    想起曾視其為女婿,如今卻……
    李思麵色慘白,滿心悔恨。
    若早知趙遲今日成就,絕不至冷落。
    即便不及公子扶蘇,一個得寵的女婿也足以助他更進一步。
    可惜,這女婿已被他親手疏遠。
    “這是我們李家村走出的上將軍,我們的遲哥!”
    李青望著趙遲登駕身影,滿心自豪,不僅是他,趙遲的親衛皆是如此。
    能在他麾下任職的,皆為忠勇之士,他們的將軍獲此榮耀,也是他們的驕傲。
    趙遲入駕後,趙高隨即高呼:“啟程!”
    “大王還朝,群臣隨駕。”
    隨著這一聲號令,九匹駿馬拉著王駕緩緩駛向宮門。
    “恭迎大王回朝!”
    鹹陽內外百姓齊聲歡呼,可見祖龍在民間的威望。
    當年嫪毐叛亂,祖龍在雍城行冠禮時,鹹陽空虛被占。
    平叛奪回後,祖龍未派一兵一卒,僅憑王詔號召百姓,便迅速平定了叛亂。
    這不僅展現了王權之力,更是嬴氏家族在秦人心中的威信。
    篡位之舉,在別國或可成功,但於大秦絕無可能,除非擁有絕對優勢,否則必遭無數秦人反對。
    老秦人因嬴姓王族崛起,非嬴姓者不可登基。
    此即嬴姓之力量。
    不多時,王駕抵達宮中,停於秦王殿外。
    “趙卿。”
    “隨寡人入殿。”
    祖龍含笑向趙遲伸出手,兩人一同邁向秦王殿前的石階。
    “陛下這般禮遇,實在令微臣受寵若驚。”
    看著祖龍謙和的姿態,趙遲內心複雜,既有興奮又有幾分無奈。
    自小到大,除了女兒,從未有人如此貼近地對待自己,更何況是男子。
    然而,身為天子的祖龍對趙遲的看重無疑是巨大的榮耀,趙遲難以推辭。
    奇怪的是,不知為何,見到祖龍後,趙遲非但未生出應有的敬畏,反倒湧起一種莫名的親近感,仿佛二人早已熟識。
    這種感覺頗為怪異,趙遲將其深埋心底。
    “多謝陛下。”
    趙遲忙道謝,隨即跟隨祖龍入殿,百官依次進殿。
    不久,趙遲隨祖龍至秦王殿,這裏是權力的核心。
    祖龍緩緩走向王座,坐下。
    喜歡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